第四百七十章 北朝就北朝(二合一)
我的仇敵成了我的道侶 作者:藍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常住的地方多了個男人,要想沒點變化是不可能的,殷聽雪所住的小樓原來四平八穩,東西擺放的整整齊齊,有理有序,陳易一來,書房裏的、床櫃上的、還有桌上的、衣服也胡亂丟在臥房裏,都添了個“亂”字,看得殷聽雪隻皺眉,但所幸的是他不折騰大物件,至於這小亂那就亂點吧。
夜色寒涼,入冬以後,日子是一天比一天更冷,殷聽雪便給黃娘兒的窩搭了點茅草,還踏踏實實鋪上了件不要棉襖,她旋即挑燈進屋,直入書房,便見陳易在低頭看書,她好奇一瞧,哦,原來是最多神鬼的《晉書》。
“在讀晉書啊。”殷聽雪道。
“嗯,你知道講什麽的?”陳易把身子側了側,盡量讓她也能看到一點。
殷聽雪把燈往前提了提,幫他照亮些,
“魏晉南北朝嘛,我知道。”
她史書所讀不多,便是正史,讀的也是《史記》、《漢書》等等頗有雅學儒教的書目,王府裏,於《晉書》這般多有神鬼誌異的書,則被視為徹頭徹尾的雜書,按理來說是不能明著看的,隻能暗地裏觀摩,隻是世上暗地裏觀摩的雜書那麽多,比《晉書》有意思的多了去了,所以她也沒怎麽翻閱過。
殷聽雪有一搭沒一搭地看了看,陳易轉過頭來,頗為玩味道:“你喜歡南朝還是北朝?”
小狐狸愣了愣,接著便聽到什麽,道:“你怎麽說這些怪話,又怪又葷。”
見沒捉弄到她,陳易隻覺可惜,她這大半年修道以來,天耳通倒是愈發敏銳了。
說起來,殷聽雪的天耳通好似隨時隨地都能聽見,想聽見就聽見,想不聽見就不聽見,與自己動用天眼時要念開眼咒可謂天壤之別。
殷聽雪不想聽他說葷話,給書房的燈勻了點燈油,就轉身迴房去了。
陳易也沒看多久書,很快就提著燈小心翼翼迴到臥房。
他看見殷聽雪在床上躺著,拎著紙花來看。
那不是他送給她的紙花嗎?
“拆開試試?裏麵有東西,”陳易頓了頓,誘惑般道:“你想知道嗎?想知道你就拆開。”
殷聽雪撚著花瓣,躍躍欲試,卻猛地又停住,
“拆開了,你會欺負我嗎?”
被她識破了,陳易索性承認道:“不然呢?拆開試試嘛。”
殷聽雪哪裏肯上當,一上當就肯定被狠狠欺負,他總說她不夠味,就是得欺負才夠味,而一旦被欺負,怎麽個悲慘法就全看他心情了。
她撚著紙花,壓抑住好奇,“又勸我拆開,拆了又要欺負我,哪有你這麽吊人胃口的?”
不過,到底她還是把紙花放迴到匣子裏,就放到床頭邊上。
陳易笑了笑,走近過去,剛一把燈放到床頭櫃上,殷聽雪便熟稔地揭開被窩,念了一句:“進來吧。”
陳易心底一柔,一骨碌地便躺了進去,反手把她攬到懷裏。
殷聽雪抬眼一瞧,便見黑夜裏他一口白氣吐得極長,轉了幾圈後滅去油燈。
屋內登時黯淡,夜色像是張開雙臂,從彼方懷抱過來。
陳易也什麽都沒做,隻是靜靜摟著殷聽雪,他已經抱著她睡了兩個晚上了,想到這,殷聽雪不免怵惕起來。
這要是到了第三個晚上,到底是躲不開了。
許是知道阻止不了他,殷聽雪憂心忡忡,半晌後開口道:“陳易,我是你夫人了是不是?”
“嗯,怎麽突然說起這個?”
“夫妻相敬如賓…不該、不該說葷話。”殷聽雪的嗓音有些小。
陳易一愣,倒覺好笑,便道:“還說老婆應該給丈夫舉案齊眉呢。”
“我很舉案了呀。”
“那就還不夠舉案。”陳易口吻無賴。
明白是說不動他的,殷聽雪也放棄了,隻能把頭盡量埋低,明天的事,就留到明天再說吧。
睡吧睡吧,明天還要背書呢……
殷聽雪闔攏了眼,很快就睡下了,陳易卻仍然未眠。
他朝遠方眺望。
說起來,陸英是不是明天就迴蒼梧峰了?
…………
道武雙修的寅劍山不修隱孤,在一眾道門是普濟世人、斬妖除魔的路數,也正因如此,與那些守株待兔,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避世道門不一樣,寅劍山的弟子應天地機緣而行,既然如此,便涉及到分配之事,縱諸峰主雖養氣功夫十足,不至於大打出手,可爭上一爭還是有的。
劍池之機緣,之所以能由陸英獨享,三分是看當代劍甲門麵不錯,可剩下六七分又哪裏不是白玉真人力排眾議,若陸英當真無功而返,白玉真人身為掌門的名望自然大損。所幸青雲峰上小考過後,陸英這一迴終歸是沒讓宗門失望,幾位長老都很是滿意,其餘峰的峰主更感慨陸英雖未得實質,可道心近乎天人合一,本就是十年難得一遇。
至於為何是十年難得一遇,而非百年難得一遇,隻因上一位如此的,是她的師傅周依棠。
殷聽雪待在無名學堂裏背書,這時趁周依棠不在,透過窗戶朝山道眺望,就看見一道熟悉的倩影。
那不是陸師姐嘛。
兩日一夜的小考過後,陸英迎著山道而上,越過連綿聳立的冷杉,便見獨臂女子早早等候山道盡頭處。
“師尊。”
陸英出聲喊道,嗓音平得連她自己也出奇。
竟無半分歸家之情可言……陸英眼眸微垂,想從心中尋覓波瀾,卻半點不見。
周依棠朝陸英望了眼,點了點頭,這便是最大的認可了。
陸英旋即與她一前一後而行,無需過多的言語,也無需過多的問詢,師徒間早就養成了非同一般的默契,不是心有靈犀,勝似心有靈犀。
“白玉真人與我說,你下一份緣法在西南,大抵是去劍鄉擇劍,”待走到遠方的石崖愈發近了,周依棠問道:“劍池過後,你的劍如何?”
她雖親眼見到陸英的變化,但此刻也該問上一問。
陸英略作垂眸,旋即問:“師尊要以誰相較?”
“我。”
“小有所成。”陸英迴道。
周依棠頭也不迴,又問了一個名字,“陳易。”
陸英像是有點意外,但想想也是,他到底是師尊的侄子,她略作思量,旋即道:“小成不滿。”
獨臂女子兀然停步。
她冷眸微斂,吐字道:“也就是說,我差上一籌?”
陸英道:“弟子不敢妄言。”
周依棠無悲無喜,微風習習,卷過左側飄蕩的袖袍。
心念微動,一柄木劍便隔空掠來。
她單手握劍,起步便踏入到昨日問劍場地中,道:
“來,看看你是否真小有所成。”
陸英也並無廢話,取來兵器架上的木劍,便旋即立到了師尊對麵。
道武雙修的寅劍山上,弟子問劍於師傅,從來常見,乃至師徒彼此問劍,都不算太罕有,若放在規矩森嚴的門派裏,免不了是個不敬之罪,可寅劍山這番風氣由來已久,已不可考,隻知上利寅劍山的劍道,下利普濟世人、斬妖除魔,故此源遠流長。
不過,放到蒼梧峰上,問劍之舉到底還是罕見,一年到頭也寥寥無幾,陸英以前重道輕劍,哪怕是周依棠把境界壓到極低,她走不過一個來迴,說是問劍,卻更像是打打鬧鬧。
而直到今日,陸英方才終於能貨真價實地問劍一場,一點微不可察的興奮飄於心湖,又頃刻而止。
當下師徒二人真正交手了。
分明樸實無華的木劍,平中豎直地劈落下來,可落在陸英眼裏,卻恍若一座大山頃刻壓下。
陸英豁然起劍,身影旋即以精妙的步伐順劍而走,獨臂女子的劍未曾變化,陸英的步伐卻不停在變,手腕抖震,削、挑、刺、撥,劍鋒一橫一豎間,視野裏的大山如似被削開一層又一層,僅剩下一點丘壑。
風聲驚起,周依棠一劍遞到陸英麵前,陸英以一精妙角度長劍向下一點,點中離劍鐔不過幾寸距離,前者隨即手腕下壓,朝陸英肋下刺去。
陸英猛地把劍一抬,劍尖翹起直朝周依棠麵門穿去,她手臂拉得極長,二人這一擊若是繼續,必是她先刺中周依棠。
隻見周依棠手腕往下擰出巨大弧度,旋即猛一上抬,劍鋒幾乎毫無預兆往上斬出!
反刃技。
卻是最大道至簡的變化,
這一劍的角度叫人意想不到,更是單刃為鋒的刀所做不到的一擊,唯有雙麵為刃的劍方能施展,虛即實,實即虛,於陸英這等境界而言,唯有浸淫劍術數十年如一日的劍客方能變化自如。
任陸英先前劍勢萬般變化,封鎖盡周依棠的氣機,可她的變化不過於這一劍罷了。
木劍正中陸英劍身,若是真劍廝殺,便是斬斷一支手臂,陸英劍被震開,不得不兩手握劍,步伐向後而退,周依棠旋即再進,以單手對雙手。
雙手力大,單手臂長,這便是劍術之理,師徒二人劍鋒相遇,是周依棠以長攻短,陸英連連招架,劍鋒在木劍遊走聲愈發刺眼,可陸英心境並無起伏,能在最短的時間做出最理性的應對。
二人劍鋒好似在彼此滾動,陸英劍勢愈發穩重,逐漸扭守為攻,彼此劍招,不過一橫一豎,陸英看見,周依棠的劍已褪去大山的外衣,仿佛有布錦撕裂,一圈圈劍舞間逐漸顯露廬山真麵目。
陸英迴身一劍,恰似揭幕而開,就看見那是…
一頭豬?!
極其突兀的一張豬臉出現在草木掩映間,那人帶著麵具,好似還在朝這邊笑了笑。
他怎會在這裏?
陸英刹那心境大亂,原來愈發圓潤無漏的劍勢潰散開來,手中劍鋒一抖,嘩聽到破空聲。
周依棠的劍已懸到陸英脖頸幾寸之處。
問劍得勝,獨臂女子麵上並未顯露喜色,方才問劍,看似隻是陸英驗證自己的劍道,實則卻是她一點點打磨陸英的劍心,摒除雜念。
然而,陸英最後一刹那心境大亂,倒讓大半作廢。
周依棠眸光不善,先朝陸英道:“你先迴去歇息。”
“…是…”
陸英三步一迴頭,仍朝那望,心境波瀾起伏間,百思不得其解,寅劍山…寅劍山可是女修道門啊!
學堂內,殷聽雪也在朝那邊看去,驚愕之餘,心中多了點不詳的預感。
冷風拂過。
樹影飄搖間,隻見周依棠一步輕點,便已落到罪魁禍首跟前。
獨臂女子盯著那醜陋的豬臉麵具,它可笑至極,她卻半點不笑,
“摘下來。”
陳易朝她一笑,這笑間帶了點討好,眸裏並無半點退讓問:“不好看麽?”
周依棠冷眸微斂,一指劍氣迸射,陳易臉上的麵具便霎時裂開兩半,眉心處一點鮮血淌出。
四目相對,陳易沉默了一會,道:“我說過,她這樣不快樂,我想她過得快樂些。”
周依棠笑了,笑得天色更顯寒涼。
陳易像是習慣了她這般的笑,前世他們彼此分歧最大的時候,她也是這般笑,冷得入人骨髓裏。
“這是我的徒弟,才是你師姐。”周依棠一字一句。
陳易嘴唇顫了顫,一時卻又說不出話來。
“啞了?”獨臂女子問。
陳易看著這兩世妻子,二人間哪怕時至今日,仍有著難以言說的隔閡,從前彼此差距過大,就無關緊要,可如今近乎分庭抗禮,便愈發堅固清晰起來。
“我感覺,現在的你跟當時即將走火入魔的你…有點像。”陳易緩和著語氣道。
若非周依棠當年走火入魔在先,他也沒有可趁之機。
周依棠劍尖抬起,像是戳中新疤,竟反唇相譏道:“像又如何?你又要再來一迴?”
陳易吸了口氣。
又是這樣,她總是這樣……
這女人委實跟他太像太像,向來對過往斤斤計較,而且比他更執著,他能認識到恨意不過一種情欲,她卻不會將過往視作浮雲。
二人之間,彼此都升起一道無名火,淩厲的劍氣內斂,近乎劍拔弩張。
殷聽雪意識到自己再不能等下去了。
這時,草木間竄出一道身影。
殷聽雪方才從學堂旁觀到全部過程,朝這邊看看,又朝那邊看看,旋即意識到大事不妙。
兩人都沒注意到自己,不是要打起來吧…
她忽地扯開嗓子大喊一聲,
“我不想背書了。”
二人都被這突兀的話給截斷了怒意,都紛紛看去。
周依棠餘慍未消,問道:“有你何事?你不想背書,想背什麽?”
殷聽雪不想看他們吵架,也不知怎麽化解這怒焰,急中生智道:“我想北朝…”
話音落耳,
陳易整個人給整愣了下。
獨臂女子也是微呆,隨後豁然抬頭,冷冷道:“看你一天到晚教了她什麽?也敢在我麵前妄語。”
言語盡了,她便轉身倏然離去。
陳易伸手想抓,卻抓了個空,鬧了個大紅臉,一時竟半點怒意都再也生不起來,無奈地苦笑一下。
而殷聽雪見獨臂女子離去,默默鬆了口氣,還好她反應快,想起了陳易昨晚說過的怪話。
陳易理了理心緒,轉過頭麵對殷聽雪,便是戲謔模樣道:“想北朝是吧?”
“我…”殷聽雪剛鬆的往後縮了半步,床榻上的事,她是一千個不樂意,若不是因不想見他們吵架,她也不會引火燒身。
不過,小狐狸不後悔,也沒有搖頭否認,隻是溫順道:“嗯…你不要跟周真人吵架就好。”
要是兩人永遠和和睦睦的話,
北朝就北朝吧……
夜色寒涼,入冬以後,日子是一天比一天更冷,殷聽雪便給黃娘兒的窩搭了點茅草,還踏踏實實鋪上了件不要棉襖,她旋即挑燈進屋,直入書房,便見陳易在低頭看書,她好奇一瞧,哦,原來是最多神鬼的《晉書》。
“在讀晉書啊。”殷聽雪道。
“嗯,你知道講什麽的?”陳易把身子側了側,盡量讓她也能看到一點。
殷聽雪把燈往前提了提,幫他照亮些,
“魏晉南北朝嘛,我知道。”
她史書所讀不多,便是正史,讀的也是《史記》、《漢書》等等頗有雅學儒教的書目,王府裏,於《晉書》這般多有神鬼誌異的書,則被視為徹頭徹尾的雜書,按理來說是不能明著看的,隻能暗地裏觀摩,隻是世上暗地裏觀摩的雜書那麽多,比《晉書》有意思的多了去了,所以她也沒怎麽翻閱過。
殷聽雪有一搭沒一搭地看了看,陳易轉過頭來,頗為玩味道:“你喜歡南朝還是北朝?”
小狐狸愣了愣,接著便聽到什麽,道:“你怎麽說這些怪話,又怪又葷。”
見沒捉弄到她,陳易隻覺可惜,她這大半年修道以來,天耳通倒是愈發敏銳了。
說起來,殷聽雪的天耳通好似隨時隨地都能聽見,想聽見就聽見,想不聽見就不聽見,與自己動用天眼時要念開眼咒可謂天壤之別。
殷聽雪不想聽他說葷話,給書房的燈勻了點燈油,就轉身迴房去了。
陳易也沒看多久書,很快就提著燈小心翼翼迴到臥房。
他看見殷聽雪在床上躺著,拎著紙花來看。
那不是他送給她的紙花嗎?
“拆開試試?裏麵有東西,”陳易頓了頓,誘惑般道:“你想知道嗎?想知道你就拆開。”
殷聽雪撚著花瓣,躍躍欲試,卻猛地又停住,
“拆開了,你會欺負我嗎?”
被她識破了,陳易索性承認道:“不然呢?拆開試試嘛。”
殷聽雪哪裏肯上當,一上當就肯定被狠狠欺負,他總說她不夠味,就是得欺負才夠味,而一旦被欺負,怎麽個悲慘法就全看他心情了。
她撚著紙花,壓抑住好奇,“又勸我拆開,拆了又要欺負我,哪有你這麽吊人胃口的?”
不過,到底她還是把紙花放迴到匣子裏,就放到床頭邊上。
陳易笑了笑,走近過去,剛一把燈放到床頭櫃上,殷聽雪便熟稔地揭開被窩,念了一句:“進來吧。”
陳易心底一柔,一骨碌地便躺了進去,反手把她攬到懷裏。
殷聽雪抬眼一瞧,便見黑夜裏他一口白氣吐得極長,轉了幾圈後滅去油燈。
屋內登時黯淡,夜色像是張開雙臂,從彼方懷抱過來。
陳易也什麽都沒做,隻是靜靜摟著殷聽雪,他已經抱著她睡了兩個晚上了,想到這,殷聽雪不免怵惕起來。
這要是到了第三個晚上,到底是躲不開了。
許是知道阻止不了他,殷聽雪憂心忡忡,半晌後開口道:“陳易,我是你夫人了是不是?”
“嗯,怎麽突然說起這個?”
“夫妻相敬如賓…不該、不該說葷話。”殷聽雪的嗓音有些小。
陳易一愣,倒覺好笑,便道:“還說老婆應該給丈夫舉案齊眉呢。”
“我很舉案了呀。”
“那就還不夠舉案。”陳易口吻無賴。
明白是說不動他的,殷聽雪也放棄了,隻能把頭盡量埋低,明天的事,就留到明天再說吧。
睡吧睡吧,明天還要背書呢……
殷聽雪闔攏了眼,很快就睡下了,陳易卻仍然未眠。
他朝遠方眺望。
說起來,陸英是不是明天就迴蒼梧峰了?
…………
道武雙修的寅劍山不修隱孤,在一眾道門是普濟世人、斬妖除魔的路數,也正因如此,與那些守株待兔,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避世道門不一樣,寅劍山的弟子應天地機緣而行,既然如此,便涉及到分配之事,縱諸峰主雖養氣功夫十足,不至於大打出手,可爭上一爭還是有的。
劍池之機緣,之所以能由陸英獨享,三分是看當代劍甲門麵不錯,可剩下六七分又哪裏不是白玉真人力排眾議,若陸英當真無功而返,白玉真人身為掌門的名望自然大損。所幸青雲峰上小考過後,陸英這一迴終歸是沒讓宗門失望,幾位長老都很是滿意,其餘峰的峰主更感慨陸英雖未得實質,可道心近乎天人合一,本就是十年難得一遇。
至於為何是十年難得一遇,而非百年難得一遇,隻因上一位如此的,是她的師傅周依棠。
殷聽雪待在無名學堂裏背書,這時趁周依棠不在,透過窗戶朝山道眺望,就看見一道熟悉的倩影。
那不是陸師姐嘛。
兩日一夜的小考過後,陸英迎著山道而上,越過連綿聳立的冷杉,便見獨臂女子早早等候山道盡頭處。
“師尊。”
陸英出聲喊道,嗓音平得連她自己也出奇。
竟無半分歸家之情可言……陸英眼眸微垂,想從心中尋覓波瀾,卻半點不見。
周依棠朝陸英望了眼,點了點頭,這便是最大的認可了。
陸英旋即與她一前一後而行,無需過多的言語,也無需過多的問詢,師徒間早就養成了非同一般的默契,不是心有靈犀,勝似心有靈犀。
“白玉真人與我說,你下一份緣法在西南,大抵是去劍鄉擇劍,”待走到遠方的石崖愈發近了,周依棠問道:“劍池過後,你的劍如何?”
她雖親眼見到陸英的變化,但此刻也該問上一問。
陸英略作垂眸,旋即問:“師尊要以誰相較?”
“我。”
“小有所成。”陸英迴道。
周依棠頭也不迴,又問了一個名字,“陳易。”
陸英像是有點意外,但想想也是,他到底是師尊的侄子,她略作思量,旋即道:“小成不滿。”
獨臂女子兀然停步。
她冷眸微斂,吐字道:“也就是說,我差上一籌?”
陸英道:“弟子不敢妄言。”
周依棠無悲無喜,微風習習,卷過左側飄蕩的袖袍。
心念微動,一柄木劍便隔空掠來。
她單手握劍,起步便踏入到昨日問劍場地中,道:
“來,看看你是否真小有所成。”
陸英也並無廢話,取來兵器架上的木劍,便旋即立到了師尊對麵。
道武雙修的寅劍山上,弟子問劍於師傅,從來常見,乃至師徒彼此問劍,都不算太罕有,若放在規矩森嚴的門派裏,免不了是個不敬之罪,可寅劍山這番風氣由來已久,已不可考,隻知上利寅劍山的劍道,下利普濟世人、斬妖除魔,故此源遠流長。
不過,放到蒼梧峰上,問劍之舉到底還是罕見,一年到頭也寥寥無幾,陸英以前重道輕劍,哪怕是周依棠把境界壓到極低,她走不過一個來迴,說是問劍,卻更像是打打鬧鬧。
而直到今日,陸英方才終於能貨真價實地問劍一場,一點微不可察的興奮飄於心湖,又頃刻而止。
當下師徒二人真正交手了。
分明樸實無華的木劍,平中豎直地劈落下來,可落在陸英眼裏,卻恍若一座大山頃刻壓下。
陸英豁然起劍,身影旋即以精妙的步伐順劍而走,獨臂女子的劍未曾變化,陸英的步伐卻不停在變,手腕抖震,削、挑、刺、撥,劍鋒一橫一豎間,視野裏的大山如似被削開一層又一層,僅剩下一點丘壑。
風聲驚起,周依棠一劍遞到陸英麵前,陸英以一精妙角度長劍向下一點,點中離劍鐔不過幾寸距離,前者隨即手腕下壓,朝陸英肋下刺去。
陸英猛地把劍一抬,劍尖翹起直朝周依棠麵門穿去,她手臂拉得極長,二人這一擊若是繼續,必是她先刺中周依棠。
隻見周依棠手腕往下擰出巨大弧度,旋即猛一上抬,劍鋒幾乎毫無預兆往上斬出!
反刃技。
卻是最大道至簡的變化,
這一劍的角度叫人意想不到,更是單刃為鋒的刀所做不到的一擊,唯有雙麵為刃的劍方能施展,虛即實,實即虛,於陸英這等境界而言,唯有浸淫劍術數十年如一日的劍客方能變化自如。
任陸英先前劍勢萬般變化,封鎖盡周依棠的氣機,可她的變化不過於這一劍罷了。
木劍正中陸英劍身,若是真劍廝殺,便是斬斷一支手臂,陸英劍被震開,不得不兩手握劍,步伐向後而退,周依棠旋即再進,以單手對雙手。
雙手力大,單手臂長,這便是劍術之理,師徒二人劍鋒相遇,是周依棠以長攻短,陸英連連招架,劍鋒在木劍遊走聲愈發刺眼,可陸英心境並無起伏,能在最短的時間做出最理性的應對。
二人劍鋒好似在彼此滾動,陸英劍勢愈發穩重,逐漸扭守為攻,彼此劍招,不過一橫一豎,陸英看見,周依棠的劍已褪去大山的外衣,仿佛有布錦撕裂,一圈圈劍舞間逐漸顯露廬山真麵目。
陸英迴身一劍,恰似揭幕而開,就看見那是…
一頭豬?!
極其突兀的一張豬臉出現在草木掩映間,那人帶著麵具,好似還在朝這邊笑了笑。
他怎會在這裏?
陸英刹那心境大亂,原來愈發圓潤無漏的劍勢潰散開來,手中劍鋒一抖,嘩聽到破空聲。
周依棠的劍已懸到陸英脖頸幾寸之處。
問劍得勝,獨臂女子麵上並未顯露喜色,方才問劍,看似隻是陸英驗證自己的劍道,實則卻是她一點點打磨陸英的劍心,摒除雜念。
然而,陸英最後一刹那心境大亂,倒讓大半作廢。
周依棠眸光不善,先朝陸英道:“你先迴去歇息。”
“…是…”
陸英三步一迴頭,仍朝那望,心境波瀾起伏間,百思不得其解,寅劍山…寅劍山可是女修道門啊!
學堂內,殷聽雪也在朝那邊看去,驚愕之餘,心中多了點不詳的預感。
冷風拂過。
樹影飄搖間,隻見周依棠一步輕點,便已落到罪魁禍首跟前。
獨臂女子盯著那醜陋的豬臉麵具,它可笑至極,她卻半點不笑,
“摘下來。”
陳易朝她一笑,這笑間帶了點討好,眸裏並無半點退讓問:“不好看麽?”
周依棠冷眸微斂,一指劍氣迸射,陳易臉上的麵具便霎時裂開兩半,眉心處一點鮮血淌出。
四目相對,陳易沉默了一會,道:“我說過,她這樣不快樂,我想她過得快樂些。”
周依棠笑了,笑得天色更顯寒涼。
陳易像是習慣了她這般的笑,前世他們彼此分歧最大的時候,她也是這般笑,冷得入人骨髓裏。
“這是我的徒弟,才是你師姐。”周依棠一字一句。
陳易嘴唇顫了顫,一時卻又說不出話來。
“啞了?”獨臂女子問。
陳易看著這兩世妻子,二人間哪怕時至今日,仍有著難以言說的隔閡,從前彼此差距過大,就無關緊要,可如今近乎分庭抗禮,便愈發堅固清晰起來。
“我感覺,現在的你跟當時即將走火入魔的你…有點像。”陳易緩和著語氣道。
若非周依棠當年走火入魔在先,他也沒有可趁之機。
周依棠劍尖抬起,像是戳中新疤,竟反唇相譏道:“像又如何?你又要再來一迴?”
陳易吸了口氣。
又是這樣,她總是這樣……
這女人委實跟他太像太像,向來對過往斤斤計較,而且比他更執著,他能認識到恨意不過一種情欲,她卻不會將過往視作浮雲。
二人之間,彼此都升起一道無名火,淩厲的劍氣內斂,近乎劍拔弩張。
殷聽雪意識到自己再不能等下去了。
這時,草木間竄出一道身影。
殷聽雪方才從學堂旁觀到全部過程,朝這邊看看,又朝那邊看看,旋即意識到大事不妙。
兩人都沒注意到自己,不是要打起來吧…
她忽地扯開嗓子大喊一聲,
“我不想背書了。”
二人都被這突兀的話給截斷了怒意,都紛紛看去。
周依棠餘慍未消,問道:“有你何事?你不想背書,想背什麽?”
殷聽雪不想看他們吵架,也不知怎麽化解這怒焰,急中生智道:“我想北朝…”
話音落耳,
陳易整個人給整愣了下。
獨臂女子也是微呆,隨後豁然抬頭,冷冷道:“看你一天到晚教了她什麽?也敢在我麵前妄語。”
言語盡了,她便轉身倏然離去。
陳易伸手想抓,卻抓了個空,鬧了個大紅臉,一時竟半點怒意都再也生不起來,無奈地苦笑一下。
而殷聽雪見獨臂女子離去,默默鬆了口氣,還好她反應快,想起了陳易昨晚說過的怪話。
陳易理了理心緒,轉過頭麵對殷聽雪,便是戲謔模樣道:“想北朝是吧?”
“我…”殷聽雪剛鬆的往後縮了半步,床榻上的事,她是一千個不樂意,若不是因不想見他們吵架,她也不會引火燒身。
不過,小狐狸不後悔,也沒有搖頭否認,隻是溫順道:“嗯…你不要跟周真人吵架就好。”
要是兩人永遠和和睦睦的話,
北朝就北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