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驚駕?真正驚駕的場麵你還沒見過!
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 作者:敏敏敏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景隆雖年輕,但畢竟出身淮西將門,身上流淌著和他們一樣的血液。
更重要的是,李景隆的上位,無疑將壯大淮西一脈在朝堂之上的影響力,這對於他們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心中的天平開始傾斜,原本的抵觸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絲微妙的期待。
就在這時,李文忠向前一步,打破了這片短暫的沉默。
他身著官服,身姿挺拔,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嶽,給人一種無法撼動的力量感。
他洪亮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迴蕩,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
“諸位!”他先是環顧四周,眼神銳利,仿佛要看穿在場每一個人的心思。
“景隆雖年少,但天資聰穎,好學不倦,深諳兵法,其才可用。”他頓了頓,目光轉向李景隆,臉上帶著一絲欣慰的笑容,“我李文忠以項上人頭擔保,此子定能為我大明社稷,鞠躬盡瘁!”
李文忠的聲音擲地有聲,鏗鏘有力,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他的一番話,仿佛一劑強心針,瞬間點燃了朝堂之上的氣氛。
他看向李景隆的目光中充滿了信任與驕傲,仿佛在看自己最傑出的作品。
朱柏坐在龍椅之上,將朝堂上的一切盡收眼底。
他看著淮西官員們臉上逐漸緩和的表情,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
他知道,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好戲。
他輕輕咳嗽一聲,將眾人的目光再次吸引到自己身上。
他用一種平靜而又威嚴的聲音說道:“諸位愛卿,朕的決定,諸位可有異議?”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大臣,帶著一絲不容抗拒的威嚴。
整個大殿之中,再次陷入了寂靜,仿佛暴風雨前的寧靜。
就在這時,馮勝向前邁出了一步,他看著朱柏,眼神中帶著一絲莫名的意味,開口道:“陛下……”
馮勝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聖明!李景隆將軍年少有為,臣等也深信其才幹。臣等之前有所顧慮,實乃憂國憂民之心切,並非有意冒犯天威。”他語氣誠懇,姿態恭敬,仿佛之前的抵觸從未發生過。
馮勝話音剛落,其他淮西派官員也紛紛出列,附和道:“臣等附議!陛下英明!”他們的聲音此起彼伏,在大殿內迴蕩,仿佛一股浪潮,將之前的緊張氣氛衝刷得幹幹淨淨。
藍玉粗獷的聲音尤為突出:“俺老藍也覺得景隆這小子不錯!有他爹的風範!”
朱柏的目光從這些官員身上一一掃過,將他們臉上的表情盡收眼底。
他心中暗自欣慰,麵上卻不動聲色,依舊保持著帝王的威嚴。
他輕輕點頭,沉聲道:“諸位愛卿的忠心,朕心領了。景隆年輕,還需諸位愛卿多多扶持。”
他話音落下,大殿內一片靜謐。
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進來,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映照著金碧輝煌的殿堂,更襯托出朱柏身上那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他穩坐龍椅之上,身著明黃色的龍袍,如同天神下凡,俯瞰著芸芸眾生。
李景隆站在群臣之首,感受著周圍投來的目光,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情壯誌。
他知道,這是他人生的轉折點,也是他建功立業的開始。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壓製住內心的激動,對著朱柏深深一拜,朗聲道:“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厚望!”
朱柏看著眼前這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
他緩緩站起身,走到李景隆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景隆,朕相信你。”
“陛下……”李景隆抬起頭,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
“淮西……”朱柏轉身麵向群臣,目光深邃,“朕,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與諸位商議……”
朱柏的目光掃過下方肅立的群臣,龍袍上的金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更顯威嚴。
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的扶手,發出沉悶的聲響,在這寂靜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他知道,李景隆的上位,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他要如何利用淮西派的支持,將自己的新政推行下去,才是真正的難題。
他必須謹慎,不能讓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
他微微眯起雙眼,眼底深處湧動著一股堅定的光芒。
這光芒,如同深淵中的利劍,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他不僅要改革,還要將那些阻礙他前進的絆腳石,徹底清除。
他要讓整個大明王朝,在他的手中,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朱柏深吸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檀香的氣味,讓人感到一絲平靜。
他緩緩站起身,從龍椅之上走了下來,走向站在最前麵的李文忠。
他站在李文忠麵前,目光溫和,語氣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文忠,朕看你身體還硬朗,以後要多多替朕分憂啊!”
李文忠聞言,連忙躬身道:“臣定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他知道,朱柏並非隻是在簡單地問候,而是要將他拉攏到自己身邊。
李文忠心中明白,這是君王的帝王之術,但他也樂意接受。
他明白,眼前的這位年輕君王,絕非池中之物。
朱柏拍了拍李文忠的肩膀,又將目光轉向下方的淮西將領。
他走到藍玉麵前,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個令人感到親切的笑容:“藍將軍,朕一直很欣賞你的豪爽。”
藍玉聞言,撓了撓頭,憨厚一笑:“陛下過獎了,俺老藍不過是一介武夫。”
朱柏並沒有接話,而是繼續說道:“朕想與各位將軍,好好聊聊,關於我大明未來的發展。”他的聲音很輕,卻如同鼓點一般,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頭。
馮勝等人聽聞此言,心中一動。
他們知道,朱柏即將要展現出他的真正意圖了。
他們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絲興奮,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他們知道,這是一場豪賭,賭上了他們淮西派的未來。
大殿內,氣氛再次變得微妙起來。
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地麵上投射出斑駁的光影。
而朱柏,則站在光影之中,如同一個掌控全局的棋手,準備開始他那驚心動魄的一局棋。
就在這時,大殿之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個內侍匆匆而來,他的臉色有些蒼白,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陛下,有急報!”內侍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打破了大殿內的寧靜。
朱柏的眉頭微微一皺,他看了看下方的淮西將領,又看向那個內侍,他感覺到,平靜之下,似乎正醞釀著一場風暴。
“何事?”朱柏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怒自威的壓迫感。
內侍俯首,聲音顫抖地說道:“陛下,錦衣衛查到……一些奇怪的線索,與…與太子殿下有關…”
內侍的話音未落,朱柏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如同出鞘的利劍,直刺人心。
他感覺到一股寒意,從脊背直竄而上,直達天靈蓋。
這股寒意,讓他感到一絲不安,一絲恐懼。
他緩緩握緊了拳頭,目光如炬,盯著內侍,語氣冰冷地問道:“說!清楚!”
內侍渾身一顫,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顫抖得厲害:“稟…稟陛下,錦衣衛在東宮附近…附近發現了一些…一些可疑的藥渣…經…經太醫辨認…是…是…是慢性毒藥…”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什麽?!”藍玉猛地站起身,怒目圓睜,聲音如同炸雷一般,“太子殿下中毒?!是誰?!是誰如此大膽?!”
馮勝、傅友德等人也紛紛起身,臉上滿是震驚和憤怒。
朱柏的目光掃過眾人,眼神深邃而冰冷,讓人捉摸不透。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此事事關重大,錦衣衛可有查明下毒之人?”
內侍戰戰兢兢地迴答:“迴…迴陛下,錦衣衛還在…還在調查之中,暫時…暫時還沒有…沒有確鑿的證據…”
“繼續查!”朱柏的聲音冰冷,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朕要將下毒之人碎屍萬段!”
大殿內的氣氛凝重而壓抑,眾人皆是噤若寒蟬。
朱柏深吸一口氣,努力壓抑著心中的怒火,他看了看下方的淮西將領,又看了看那個內侍,他感覺到,平靜之下,似乎正醞釀著一場風暴。
他緩緩地坐迴龍椅上,目光深邃,讓人捉摸不透。
“眾愛卿,朕意已決,李景隆,著,領兵部尚書一職。”朱柏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此言一出,大殿內再次一片嘩然,尤其是浙東派的官員們,更是議論紛紛。
“陛下,李景隆資曆尚淺,恐難當此大任啊!”一位浙東派官員站了出來,語氣中帶著一絲擔憂。
朱柏的目光落在那位官員身上,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哦?那依愛卿之見,誰可擔此重任?”
那官員微微一愣,隨即說道:“臣以為,兵部尚書一職,非藍玉將軍莫屬!”
藍玉聞言,心中一喜,連忙站了出來,拱手說道:“臣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朱柏的目光掃過藍玉,他緩緩開口,聲音平靜而有力:“藍將軍,你的忠心,朕自然明白。隻是……”他頓了頓,目光轉向那位浙東派官員,“朕以為,諸位愛卿的擔憂,不無道理。”
朱柏的語氣雖然平靜,但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環視眾人,緩緩說道:“李景隆雖然年輕,但他出身將門,自幼熟讀兵書,對軍事有著獨特的理解,朕相信,他定能勝任兵部尚書一職。”
“陛下聖明!”李景隆連忙跪倒在地,叩首謝恩。
朱柏微微點頭,目光再次轉向那位浙東派官員,語氣溫和地說道:“愛卿的忠心,朕心領了。朕知道,你們都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著想,朕又豈會不知?隻是,用人之道,貴在知人善任,朕相信,李景隆定能不負眾望。”
“陛下,臣還有一事不明。”一位浙東派官員再次站了出來。
朱柏看著這位官員,目光平靜,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臣鬥膽,李景隆將軍雖出身將門,但畢竟缺乏實戰經驗,臣擔心……”
“擔心什麽?”朱柏打斷了他的話,語氣依舊平靜。
那官員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說道:“臣擔心,李景隆將軍難以服眾,恐會引起軍中將士的不滿。”
朱柏聞言,微微一笑,說道:“愛卿所慮,朕亦有所思量。朕已決定,派……”朱柏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眾人,緩緩說道,“派……”
朱柏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官員,他沒有立刻迴答,而是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茶香在唇齒間蔓延,卻未能平息他心中的波瀾。
他放下茶盞,清脆的撞擊聲在大殿內迴蕩,如同敲在眾臣心頭的鼓點,令他們心跳加速。
“諸位愛卿,”朱柏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劍,“朕之所以任用李景隆,並非一時興起,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頓了頓,目光落在那位質疑的浙東派官員身上,“李景隆雖年輕,但其出身將門,自幼熟讀兵書,對兵法韜略有著獨特的見解,這是其一。”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下方的淮西武將,語氣變得稍顯柔和,但依舊帶著堅定,“其二,李景隆雖缺乏實戰經驗,但其學習能力極強,對新事物接受度高,且敢於創新,這正是朕所看重的。”朱柏緩緩起身,走到台階前,俯瞰著下方眾臣,他的聲音清晰而有力,“如今的大明,需要的不僅僅是守成,更需要變革,需要敢於打破常規的人才,李景隆,正是這樣的人。”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中帶著一絲期待,語氣也變得更加誠懇,“諸位愛卿,朕知道你們都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著想,你們的忠心,朕都看在眼裏。”朱柏環視眾人,語氣平靜而堅定,“但朕相信,李景隆定能不負眾望,他會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朕的信任沒有錯。”
“陛下……”那位浙東派官員還想再說些什麽,但朱柏卻抬手製止了他。
他微微一笑,眼神中帶著一絲神秘,“朕剛才說要派人輔佐李景隆,你們猜猜,朕會派誰去呢?”
更重要的是,李景隆的上位,無疑將壯大淮西一脈在朝堂之上的影響力,這對於他們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心中的天平開始傾斜,原本的抵觸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絲微妙的期待。
就在這時,李文忠向前一步,打破了這片短暫的沉默。
他身著官服,身姿挺拔,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嶽,給人一種無法撼動的力量感。
他洪亮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迴蕩,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
“諸位!”他先是環顧四周,眼神銳利,仿佛要看穿在場每一個人的心思。
“景隆雖年少,但天資聰穎,好學不倦,深諳兵法,其才可用。”他頓了頓,目光轉向李景隆,臉上帶著一絲欣慰的笑容,“我李文忠以項上人頭擔保,此子定能為我大明社稷,鞠躬盡瘁!”
李文忠的聲音擲地有聲,鏗鏘有力,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他的一番話,仿佛一劑強心針,瞬間點燃了朝堂之上的氣氛。
他看向李景隆的目光中充滿了信任與驕傲,仿佛在看自己最傑出的作品。
朱柏坐在龍椅之上,將朝堂上的一切盡收眼底。
他看著淮西官員們臉上逐漸緩和的表情,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
他知道,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好戲。
他輕輕咳嗽一聲,將眾人的目光再次吸引到自己身上。
他用一種平靜而又威嚴的聲音說道:“諸位愛卿,朕的決定,諸位可有異議?”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大臣,帶著一絲不容抗拒的威嚴。
整個大殿之中,再次陷入了寂靜,仿佛暴風雨前的寧靜。
就在這時,馮勝向前邁出了一步,他看著朱柏,眼神中帶著一絲莫名的意味,開口道:“陛下……”
馮勝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聖明!李景隆將軍年少有為,臣等也深信其才幹。臣等之前有所顧慮,實乃憂國憂民之心切,並非有意冒犯天威。”他語氣誠懇,姿態恭敬,仿佛之前的抵觸從未發生過。
馮勝話音剛落,其他淮西派官員也紛紛出列,附和道:“臣等附議!陛下英明!”他們的聲音此起彼伏,在大殿內迴蕩,仿佛一股浪潮,將之前的緊張氣氛衝刷得幹幹淨淨。
藍玉粗獷的聲音尤為突出:“俺老藍也覺得景隆這小子不錯!有他爹的風範!”
朱柏的目光從這些官員身上一一掃過,將他們臉上的表情盡收眼底。
他心中暗自欣慰,麵上卻不動聲色,依舊保持著帝王的威嚴。
他輕輕點頭,沉聲道:“諸位愛卿的忠心,朕心領了。景隆年輕,還需諸位愛卿多多扶持。”
他話音落下,大殿內一片靜謐。
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進來,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映照著金碧輝煌的殿堂,更襯托出朱柏身上那股不怒自威的氣勢。
他穩坐龍椅之上,身著明黃色的龍袍,如同天神下凡,俯瞰著芸芸眾生。
李景隆站在群臣之首,感受著周圍投來的目光,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情壯誌。
他知道,這是他人生的轉折點,也是他建功立業的開始。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壓製住內心的激動,對著朱柏深深一拜,朗聲道:“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厚望!”
朱柏看著眼前這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
他緩緩站起身,走到李景隆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景隆,朕相信你。”
“陛下……”李景隆抬起頭,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
“淮西……”朱柏轉身麵向群臣,目光深邃,“朕,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與諸位商議……”
朱柏的目光掃過下方肅立的群臣,龍袍上的金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更顯威嚴。
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的扶手,發出沉悶的聲響,在這寂靜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他知道,李景隆的上位,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他要如何利用淮西派的支持,將自己的新政推行下去,才是真正的難題。
他必須謹慎,不能讓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
他微微眯起雙眼,眼底深處湧動著一股堅定的光芒。
這光芒,如同深淵中的利劍,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他不僅要改革,還要將那些阻礙他前進的絆腳石,徹底清除。
他要讓整個大明王朝,在他的手中,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朱柏深吸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檀香的氣味,讓人感到一絲平靜。
他緩緩站起身,從龍椅之上走了下來,走向站在最前麵的李文忠。
他站在李文忠麵前,目光溫和,語氣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文忠,朕看你身體還硬朗,以後要多多替朕分憂啊!”
李文忠聞言,連忙躬身道:“臣定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他知道,朱柏並非隻是在簡單地問候,而是要將他拉攏到自己身邊。
李文忠心中明白,這是君王的帝王之術,但他也樂意接受。
他明白,眼前的這位年輕君王,絕非池中之物。
朱柏拍了拍李文忠的肩膀,又將目光轉向下方的淮西將領。
他走到藍玉麵前,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個令人感到親切的笑容:“藍將軍,朕一直很欣賞你的豪爽。”
藍玉聞言,撓了撓頭,憨厚一笑:“陛下過獎了,俺老藍不過是一介武夫。”
朱柏並沒有接話,而是繼續說道:“朕想與各位將軍,好好聊聊,關於我大明未來的發展。”他的聲音很輕,卻如同鼓點一般,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頭。
馮勝等人聽聞此言,心中一動。
他們知道,朱柏即將要展現出他的真正意圖了。
他們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絲興奮,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他們知道,這是一場豪賭,賭上了他們淮西派的未來。
大殿內,氣氛再次變得微妙起來。
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地麵上投射出斑駁的光影。
而朱柏,則站在光影之中,如同一個掌控全局的棋手,準備開始他那驚心動魄的一局棋。
就在這時,大殿之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個內侍匆匆而來,他的臉色有些蒼白,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陛下,有急報!”內侍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打破了大殿內的寧靜。
朱柏的眉頭微微一皺,他看了看下方的淮西將領,又看向那個內侍,他感覺到,平靜之下,似乎正醞釀著一場風暴。
“何事?”朱柏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怒自威的壓迫感。
內侍俯首,聲音顫抖地說道:“陛下,錦衣衛查到……一些奇怪的線索,與…與太子殿下有關…”
內侍的話音未落,朱柏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如同出鞘的利劍,直刺人心。
他感覺到一股寒意,從脊背直竄而上,直達天靈蓋。
這股寒意,讓他感到一絲不安,一絲恐懼。
他緩緩握緊了拳頭,目光如炬,盯著內侍,語氣冰冷地問道:“說!清楚!”
內侍渾身一顫,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顫抖得厲害:“稟…稟陛下,錦衣衛在東宮附近…附近發現了一些…一些可疑的藥渣…經…經太醫辨認…是…是…是慢性毒藥…”
此言一出,大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什麽?!”藍玉猛地站起身,怒目圓睜,聲音如同炸雷一般,“太子殿下中毒?!是誰?!是誰如此大膽?!”
馮勝、傅友德等人也紛紛起身,臉上滿是震驚和憤怒。
朱柏的目光掃過眾人,眼神深邃而冰冷,讓人捉摸不透。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此事事關重大,錦衣衛可有查明下毒之人?”
內侍戰戰兢兢地迴答:“迴…迴陛下,錦衣衛還在…還在調查之中,暫時…暫時還沒有…沒有確鑿的證據…”
“繼續查!”朱柏的聲音冰冷,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朕要將下毒之人碎屍萬段!”
大殿內的氣氛凝重而壓抑,眾人皆是噤若寒蟬。
朱柏深吸一口氣,努力壓抑著心中的怒火,他看了看下方的淮西將領,又看了看那個內侍,他感覺到,平靜之下,似乎正醞釀著一場風暴。
他緩緩地坐迴龍椅上,目光深邃,讓人捉摸不透。
“眾愛卿,朕意已決,李景隆,著,領兵部尚書一職。”朱柏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此言一出,大殿內再次一片嘩然,尤其是浙東派的官員們,更是議論紛紛。
“陛下,李景隆資曆尚淺,恐難當此大任啊!”一位浙東派官員站了出來,語氣中帶著一絲擔憂。
朱柏的目光落在那位官員身上,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哦?那依愛卿之見,誰可擔此重任?”
那官員微微一愣,隨即說道:“臣以為,兵部尚書一職,非藍玉將軍莫屬!”
藍玉聞言,心中一喜,連忙站了出來,拱手說道:“臣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朱柏的目光掃過藍玉,他緩緩開口,聲音平靜而有力:“藍將軍,你的忠心,朕自然明白。隻是……”他頓了頓,目光轉向那位浙東派官員,“朕以為,諸位愛卿的擔憂,不無道理。”
朱柏的語氣雖然平靜,但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環視眾人,緩緩說道:“李景隆雖然年輕,但他出身將門,自幼熟讀兵書,對軍事有著獨特的理解,朕相信,他定能勝任兵部尚書一職。”
“陛下聖明!”李景隆連忙跪倒在地,叩首謝恩。
朱柏微微點頭,目光再次轉向那位浙東派官員,語氣溫和地說道:“愛卿的忠心,朕心領了。朕知道,你們都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著想,朕又豈會不知?隻是,用人之道,貴在知人善任,朕相信,李景隆定能不負眾望。”
“陛下,臣還有一事不明。”一位浙東派官員再次站了出來。
朱柏看著這位官員,目光平靜,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臣鬥膽,李景隆將軍雖出身將門,但畢竟缺乏實戰經驗,臣擔心……”
“擔心什麽?”朱柏打斷了他的話,語氣依舊平靜。
那官員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說道:“臣擔心,李景隆將軍難以服眾,恐會引起軍中將士的不滿。”
朱柏聞言,微微一笑,說道:“愛卿所慮,朕亦有所思量。朕已決定,派……”朱柏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眾人,緩緩說道,“派……”
朱柏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官員,他沒有立刻迴答,而是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茶香在唇齒間蔓延,卻未能平息他心中的波瀾。
他放下茶盞,清脆的撞擊聲在大殿內迴蕩,如同敲在眾臣心頭的鼓點,令他們心跳加速。
“諸位愛卿,”朱柏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劍,“朕之所以任用李景隆,並非一時興起,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頓了頓,目光落在那位質疑的浙東派官員身上,“李景隆雖年輕,但其出身將門,自幼熟讀兵書,對兵法韜略有著獨特的見解,這是其一。”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下方的淮西武將,語氣變得稍顯柔和,但依舊帶著堅定,“其二,李景隆雖缺乏實戰經驗,但其學習能力極強,對新事物接受度高,且敢於創新,這正是朕所看重的。”朱柏緩緩起身,走到台階前,俯瞰著下方眾臣,他的聲音清晰而有力,“如今的大明,需要的不僅僅是守成,更需要變革,需要敢於打破常規的人才,李景隆,正是這樣的人。”
他停頓了一下,目光中帶著一絲期待,語氣也變得更加誠懇,“諸位愛卿,朕知道你們都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著想,你們的忠心,朕都看在眼裏。”朱柏環視眾人,語氣平靜而堅定,“但朕相信,李景隆定能不負眾望,他會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朕的信任沒有錯。”
“陛下……”那位浙東派官員還想再說些什麽,但朱柏卻抬手製止了他。
他微微一笑,眼神中帶著一絲神秘,“朕剛才說要派人輔佐李景隆,你們猜猜,朕會派誰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