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的聲音戛然而止,因為他看到太子朱標去而複返,手裏握著一卷書簡。


    朱標沒有理會他,徑直走到湯和與馮勝麵前,深深一揖,“兩位國公,孤有一言,還請靜聽。”


    湯和與馮勝皆是跟隨太祖出生入死的開國功臣,對太祖的教誨銘記於心。


    此時聽太子念誦,不禁想起當年金戈鐵馬,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以及太祖的諄諄教誨。


    他們本是忠義之士,隻是近日被李善長等人蠱惑,一時迷失了方向。


    如今太子以太祖的教誨警醒他們,他們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愧疚。


    “殿下,老臣……”湯和欲言又止,老臉上浮現出一抹愧色。


    馮勝也拱手道:“殿下,我等……”


    朱標抬手阻止了他們,“兩位國公都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孤相信你們都是忠心耿耿的。隻是,近日朝中有些流言蜚語,望兩位國公明辨是非,勿受小人蒙蔽。”


    湯和與馮勝心中五味雜陳,太子這番話,既沒有責怪他們,又委婉地提醒了他們。


    他們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悔意。


    然而,藍玉卻始終冷眼旁觀,他緊盯著朱標手中的書簡,“殿下,恕臣直言,這書簡……”


    朱標將書簡遞給藍玉,“藍國公若有疑慮,可自行查驗。”


    藍玉接過書簡,仔細端詳,確認是太祖禦筆無疑。


    但他心中對朱柏的懷疑卻並未消除,他將書簡還給朱標,語氣生硬地說:“即便如此,四殿下……”


    “藍國公,”朱標打斷了他,“孤相信四弟絕無二心。”


    藍玉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朱標一個眼神製止了。


    朱標轉身離去,隻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明日早朝,孤希望看到諸位國公都在。”


    藍玉望著朱標離去的背影,他緊緊握著拳頭,心中暗道:“四殿下,你最好真的像太子說的那樣,否則……”


    寢殿內,朱標倚靠在床榻上,臉色蒼白,氣息微弱。


    他緩緩睜開眼睛,看著窗外漸漸暗淡的天色,低聲呢喃道:“父皇……”


    殘陽如血,暈染著紫禁城的琉璃瓦,給這莊嚴的皇宮平添了幾分蕭瑟。


    朱標的寢殿內,靜謐得仿佛時間都凝固了。


    他虛弱地靠在床榻上,身上蓋著輕薄的絲被,臉色比窗外的殘陽還要蒼白幾分。


    他輕輕地咳了幾聲,胸腔似乎被一塊巨石壓著,喘息都變得格外困難。


    太醫說,太子殿下這是心病,需靜養。


    可這“靜養”二字,落在朱標耳中,卻像是一根根鋼針,刺得他心口發疼。


    他知道,父皇對四弟朱柏的倚重,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朝堂之上,軍國大事,父皇都要問過朱柏的意見。


    而自己這個太子,卻仿佛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擺設。


    他不是不明白父皇的用意,可這被邊緣化的感覺,卻像潮水一般,不斷地拍打著他脆弱的心防。


    他曾無數次在夢中驚醒,夢見父皇駕崩,而自己卻無力掌控朝局,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大明江山分崩離析。


    他深知自己的身體狀況,根本無法承擔起這副重擔。


    他不是沒有想過,自己如果真的……


    那大明將來的走向,會如何?


    父皇千辛萬苦打下的江山,真的能夠安穩地傳承下去嗎?


    這種擔憂和無力感,像藤蔓一樣,緊緊地纏繞著朱標的心。


    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被困在籠中的野獸,空有一腔抱負,卻無處施展。


    他輕輕地歎了口氣,掙紮著起身,走到窗邊。


    窗外,夕陽的光輝已經變得暗淡,天邊的雲彩也被染上了一層淡淡的灰色。


    他看著遠處巍峨的宮牆,感受到一種深深的孤獨和無助。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仿佛想要將心中的鬱結之氣都吐出來,然後,他的眼神漸漸變得堅定,他不能倒下,不能讓父皇失望,更不能讓大明傾覆。


    他緩緩地轉過身,背對著夕陽,臉上映照著殿內的昏黃燭光,顯得格外清晰。


    他看著地上自己被拉長的影子,低聲喃喃道,“父皇,兒臣……”


    殿外,黑暗中,一個低沉的聲音響起,帶著一絲探究,“殿下,您在說什麽?”


    朱標猛地迴頭,看到楊憲站在門口,身影在昏暗的光線下顯得有些模糊。


    他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楊先生,你怎麽來了?”楊憲緩步走近,躬身行禮,“臣見殿下寢食難安,心中擔憂,特來探望。”朱標歎了口氣,無力地擺了擺手,“無事,隻是些瑣事煩心罷了。”


    楊憲察言觀色,深知這位太子仁慈寬厚,卻缺乏決斷力,正是他施展才華的好時機。


    他神色一肅,語氣誠懇:“殿下,如今皇上龍體欠安,朝中局勢微妙,您身為太子,更應以國事為重啊。”朱標聞言,心中一凜,他知道楊憲所指何事。


    父皇近年來身體每況愈下,而四弟朱柏卻日漸得勢,權傾朝野,這讓他寢食難安。


    “先生有何高見?”朱標沉聲問道。


    楊憲眼中精光一閃,語氣堅定且充滿謀略:“殿下,如今之計,唯有拉攏淮西武將集團,方能製衡四皇子,鞏固太子之位!”淮西武將集團,以藍玉為首,驍勇善戰,功勳卓著,卻也桀驁不馴,是父皇的心頭大患。


    朱標聞言,心中一驚,他如何不知父皇對淮西武將集團的忌憚?


    若是貿然拉攏,隻怕會引起父皇的猜忌,甚至龍顏大怒。


    “先生此言,可有不妥之處?”朱標試探性地問道。


    楊憲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說道:“殿下,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淮西武將集團雖是雙刃劍,但若能為殿下所用,必將如虎添翼!”


    朱標沉默了,他在權衡利弊,內心掙紮不已。


    楊憲見狀,繼續勸說道:“殿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四皇子羽翼漸豐,若是再不行動,隻怕……”他故意沒有說完,留給朱標足夠的想象空間。


    朱標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先生所言極是,本宮這就……”他頓了頓,壓低聲音,“秘密召見藍玉等人,共商大計!”


    朱標的眉頭緊鎖,仿佛山峰上盤踞的虯龍,眉宇間滿是化不開的憂慮。


    “父皇…父皇他…”他喃喃自語,聲音低沉得幾乎聽不見,手不自覺地攥緊了龍紋玉佩,指關節泛著慘白。


    “淮西武將…藍玉…”每一個名字都像一塊巨石,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他仿佛置身於波濤洶湧的大海之中,一葉扁舟,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


    楊憲靜靜地站在一旁,目光如炬,將朱標的每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化都盡收眼底。


    他知道,這位太子仁慈寬厚,卻優柔寡斷,正是需要有人推他一把的時候。


    “殿下,”楊憲的聲音沉穩有力,如同一劑強心針,注入朱標慌亂的心房,“您還在猶豫什麽?四皇子朱柏,才是您最大的威脅啊!”


    他上前一步,語氣愈發懇切,“淮西武將雖有野心,但對您卻是一片忠心。他們渴望建功立業,渴望封侯拜相,而您,正是他們實現抱負的唯一希望!有了他們的支持,您就有了最強大的後盾,何懼四皇子?”


    楊憲的每一句話都像一把鋒利的刀,剖開朱標內心的重重顧慮。


    他分析利弊,將局勢的緊迫性展現得淋漓盡致,字字句句都敲擊在朱標的心弦上。


    “殿下,您想想,若是四皇子登基,淮西武將的命運將會如何?他們功高震主,四皇子豈能容他們?到那時,隻怕…”楊憲故意頓了頓,留給朱標無限的遐想空間。


    冷宮的幽暗,權力的傾軋,血雨腥風的殺戮……


    些可怕的畫麵在朱標的腦海中閃過,讓他不寒而栗。


    他猛地抬起頭,目光中閃過一絲決然,但隨即又被深深的擔憂所取代。


    “可是…父皇…他…”


    “殿下!”楊憲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如今已是危急存亡之秋,您若是再猶豫不決,隻怕…”他看著朱標,眼神意味深長,“隻怕悔之晚矣!”


    夜色更深了,涼風習習,吹動著窗欞上的紙糊,發出沙沙的聲響。


    朱標站在窗前,望著深邃的夜空,久久不語。


    他的內心,如同這夜空一般,充滿了未知和迷茫。


    “來人!”朱標突然轉身,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昏暗的書房內,燭火搖曳,映照著朱標凝重的麵容。


    他揮退了左右侍從,隻留下楊憲一人。


    “去,秘密召見藍玉將軍等人,就說…孤有要事相商。”朱標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這對他來說,是從未有過的冒險。


    楊憲領命而去,腳步輕快而堅定。


    他知道,太子終於下定了決心,而這,將是改變大明未來走向的關鍵一步。


    不多時,藍玉等淮西武將便悄然來到了東宮。


    他們身著便服,步履謹慎,仿佛夜色中的幽靈。


    書房內,朱標背對著眾人,負手而立,身影在搖曳的燭光下顯得格外高大。


    “諸位將軍深夜前來,辛苦了。”朱標緩緩轉過身,臉上帶著一抹淡淡的笑容,但眼神卻異常嚴肅。


    “殿下客氣了,”藍玉抱拳行禮,語氣恭敬,“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朱標的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沉重,“諸位將軍都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為國征戰,功勳卓著。孤今日請諸位前來,是有事相商。”他頓了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如今朝中局勢…諸位將軍想必也清楚。”


    藍玉等人聞言,紛紛點頭,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他們自然明白太子所指何事,四皇子朱柏的新政,觸動了不少人的利益,也讓他們這些武將感到不安。


    朱標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父皇近年來龍體欠安,孤身為太子,心中甚是擔憂。而四弟…他的一些新政,孤…孤也並非完全讚同。”他的聲音越來越低,最後幾乎變成了喃喃自語。


    藍玉等人交換了一下眼神,心中頓時了然。


    太子這番話,無疑是在向他們示好,暗示他對朱柏的新政並不滿意,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


    “殿下不必多慮,”藍玉上前一步,語氣堅定,“我等皆是大明臣子,誓死效忠皇上,也效忠…太子殿下!”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充滿了力量,也代表了所有淮西武將的心聲。


    朱標聞言,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舉起酒杯,語氣激昂,“諸位將軍,孤敬你們一杯!為了大明的未來,為了…你我共同的利益!”


    眾人紛紛舉杯,一飲而盡。


    書房內,氣氛頓時熱烈起來,仿佛一場盛大的宴會。


    然而,在這熱鬧的背後,卻隱藏著一股暗流,一股即將改變大明命運的暗流。


    夜色更深,藍玉等人悄然離去,東宮再次恢複了平靜。


    朱標站在窗前,望著漆黑的夜空,內心卻久久無法平靜。


    “楊先生,”他突然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安,“你說…此事…能成嗎?”楊憲站在他身後,臉上帶著自信的笑容,“殿下放心,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但願如此…”朱標喃喃自語,目光中依然充滿了擔憂。


    他緩緩走到書桌前,拿起一封奏折,上麵赫然寫著“關於削藩”三個大字……


    “父皇…”他輕聲低語,手中奏折被他緊緊攥住,指關節泛白。


    藍玉等人離開後,朱標在書房內來迴踱步,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他時不時走到窗前,掀開一絲窗簾,望向外麵漆黑的夜空,仿佛那裏隱藏著巨大的危險。


    冷汗順著他的鬢角滑落,浸濕了衣襟。


    他深知自己走了一步險棋,與淮西武將集團私下會麵,一旦事情敗露,後果不堪設想。


    輕則太子之位不保,重則性命難保。


    “孤…孤真的…做錯了嗎?”朱標喃喃自語,聲音顫抖。


    他想起父皇的嚴厲,想起朝臣的非議,想起自己肩負的重任,心中更加惶恐不安。


    但他很快又堅定起來,削藩,勢在必行!


    隻有削弱藩王的勢力,才能鞏固皇權,才能避免大明重蹈漢朝覆轍。


    與此同時,在另一處隱秘的書房內,錦衣衛指揮使蔣瓛正跪在地上,向燕王朱柏匯報著東宮發生的一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敏敏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敏敏敏子並收藏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