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老十二大女兒誕辰宴的機會,朱元璋向著到場的文武百官,明確表達了自己要退位讓賢的心思。


    可新帝繼位,這對整個大明帝國而言,都是一樁天大的事情,絕對不能允許有半點閃失。


    光是登基大典前的各項籌備工作,都足以讓人頭暈目眩。


    按照正常的典禮儀式來說,其實涉及到許多方麵,諸如守孝、靈前即位、登基大典和改元建新等許多步驟。


    但既然先帝朱元璋依然健在,且身體康健,那麽守孝自可免去。


    而靈前即位,也自然可以改為堂前即位。


    但是!


    這並不表示,典禮儀式就會有多少輕鬆的。


    輕鬆不了一點!


    因為在大明王朝,整個儀式被細化成了更多的步驟。


    於是,負責每一個步驟的人,這時候就開始焦頭爛額了起來。


    劉伯溫主持,統籌全局。


    解縉副手,協助流程。


    這二位,可以說是從大典開始前一個月起,就沒怎麽沾床睡過覺了。


    一開始是寫“勸進”。


    這事兒劉伯溫、楊憲、解縉、宋濂、方孝孺等一眾文臣,紛紛揮毫潑墨,各自洋洋灑灑上表,勸朱柏登基。


    原本,這應該是要有推辭的戲碼,群臣多次勸進,新皇才勉為其難答應下來的。


    但不曾想,朱柏最是聽勸,直接就同意了。


    “既然眾愛卿都有此願,那朕便勉為其難,登基、繼位!”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


    還是劉伯溫反應最快,立即躬身叩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了他打樣,眾人有樣學樣,中氣十足地一番叩拜。


    行,那“勸進”結束。


    接下來,就該是準備各種用具了。


    司天監的眾人連續熬夜,夜觀天象,準備從群星更替的規則之中,尋找最為恰當、合適的哪一天。


    這廂,禮物、禮器、禮具的準備也沒閑著。


    解縉親自監督。


    看著剛從瓷窯裏搬出來的瓷器,解縉腦袋都大了。


    “不,不行!這一批仍然有瑕疵,得全部換掉重來!”


    燒窯的工人們,忙碌了好幾個晝夜,但燒製出來的瓷盤器皿卻仍然都有瑕疵。


    這可把解縉給急壞了,眼瞅著時間就快到了,他這邊卻絲毫沒有進展。


    愁得呀,他連飯都吃不下了!


    “怎麽就老是不合格呢?”


    他無奈地自言自語道。


    一旁的侍衛,忽然大著膽子接了句:“許是窯溫不夠?”


    “嗯?你懂燒窯?”


    解縉扭頭,目光炯炯盯著侍衛問道。


    “迴大人的話,小人村子裏有擅燒窯的老人,小人年輕時曾聽他說過一二。”


    解縉聞言,複問:“你所說那位燒窯的老人如今高壽?”


    侍衛心算了一番,對答:“今年約有六十。”


    六十!


    在明初,這年紀完全可以算得上是高壽了。


    解縉很清楚,這老爺子燒了大半輩子的窯,手上肯定有活兒!


    而且就這歲數,恐怕見過的瓷器比別人吃過的飯還多。


    “你叫什麽名字,家住的村子現在何處?”


    “迴大人,小人名叫羅十七,家住城北三十裏外的山坳裏,便是小人自小生活的村子了。那燒窯的老爺子,便是鰥居在村子外圍。”


    “好,立即帶路!”


    時不我待,解縉當機立斷,立即跟隨這位名叫羅十七的侍衛一路策馬疾馳,出城北上。


    不過半炷香的功夫,便抵達了這山坳處的小村子。


    而今,攝政王即將登基的消息,也跟長了翅膀似的傳到了小村子裏。


    整個村子張燈結彩,百姓們臉上滿是喜氣。


    一路上,羅十七少不得跟相熟之人打著招唿,但腳下速度卻不慢下多少。


    解縉和幾名侍衛緊跟在羅十七的身後,順著村中小路,彎彎繞繞去了村子外圍。


    村子鮮有外人登門,解縉等人被看稀奇一般圍著。


    更有總角稚童,一路小跑前去村長家中報信。


    村長忙不迭趕來,隻見解縉等人衣著光鮮,應該是官宦人家,卻是吃不準究竟為何方神聖。


    於是,隻得拱手道:“見過諸位大人,在下卯為此村村長,不知諸位大人前來,究竟所為何事?”


    解縉見村長談吐得體,應對有方,應該是讀過書的,便將兩手交握於胸前,對村長行了叉手禮。


    “我們乃是專程為尋燒窯老人而來。”


    “燒窯老人?”


    村長有些迷糊。


    見狀,羅十七趕忙湊步上前,簡單將事情原委講述了一番。


    村長恍然大悟:“原是如此!老夫真是該死,竟險些誤了陛下大事!”


    “諸位大人,快歲老夫這邊走。”


    這村長看著年紀不少,須發皆白,但不曾想竟是健步如飛,腳力驚人,竟然是不弱於尋常青壯!


    解縉雖是文士出身,但跟隨陛下多年,也算身體強健有方。


    但跟在村長身後,隱隱有些掉隊!


    好在他咬牙堅持,且道路並不甚長。


    不多時,便來到了這燒窯鰥夫的居所。


    兩間茅草房,門口有個石碾子,草房左近用竹篾圍了個雞籠,養著三五隻走地雞,另一邊則是種著一畦紅薯。


    頗有種隱居的世外高人做派。


    村長不敢耽誤,上前大聲嚷嚷:“五七,五七?”


    “聽見了,聽見了!嚷嚷什麽啊?這大清早的。”


    一個聲音不耐煩地嘟噥著,而後嘎吱一聲,打開了房門。


    跟村長有幾分相像,但卻是一副狂生打扮的老人,金刀大馬地踱步走了出來。


    他先是掃了一眼解縉等人,最終將目光聚焦到了村長身上。


    “我都跟你說多少遍了,老夫已經封窯了,不伺候!你還把人往這兒帶。”


    村長被熊得一臉尷尬,趕忙上前,低聲道:“三叔,這……他們不比別人……”


    “什麽別人自己人?都是一樣的人,在老夫眼裏,沒什麽特別的!”


    鰥夫中氣十足地指著村長鼻子罵道。


    “老夫都一把年紀了,要不是沒討著媳婦,早該含飴弄孫了,還讓老夫伺候爾等?沒門!”


    “哎呀,你這老頑固!三叔,這是陛下的人!”


    村長急了眼了,趕忙說道。


    “陛下?”


    老鰥夫一愣,扭頭仔細打量了一番解縉等人。


    解縉見狀,也上前向老鰥夫行了晚輩對長輩的揖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敏敏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敏敏敏子並收藏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