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聚賢堂貪墨案”


    重金修築的聚賢堂卻是質量不佳,負責監造的大臣涉嫌舞弊貪墨。


    其三:“天災不斷,國庫空虛無助”


    近來月餘,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幹旱險情,但此時大明國庫空虛,並無足夠應對的銀錢,但旱災當前,該如何處置?


    如此三個難關,盡數擺在了吳伴伴的眼前。


    他看得一陣頭大,趕忙合上奏折,小心用玉盤呈著,快步跑去向陛下複命了。


    朱元璋此時人在勤政殿,接過吳伴伴呈上來的這三份奏折後,逐一掃視了一圈,頓時感覺頭大如鬥。


    很好,三省六部的官員們,的確是將最棘手的奏折,全都給挑選了出來。


    即便是朱元璋本人,都有種老虎啃天,無從下嘴的感覺。


    想來,要是換做是攝政王老十二來處置,也肯定能給他製造出不小的麻煩吧?


    一想到這兒,朱元璋的心裏,便不由感覺到了陣陣暗爽。


    “好,就定是它們了。”


    朱元璋扣了扣桌子,心滿意足地說道。


    “去,將這三份奏折,盡數交給攝政王處理吧!”


    因為身份的巨大提升,所以朱柏原來的湘王府邸,已經遠遠配不上他如今的身份了。


    更為闊氣,更為顯赫、地段也更加重要的一座空置府邸,便成為了朱柏的新宅子。


    在花木蘭、解縉等人的簇擁下,湘王……不,攝政王朱柏抵達了他的攝政王府邸。


    闊氣的門頭,威嚴的一對石獅子,氣派、威嚴、肅殺!


    無一不讓眾人臉上掛滿笑容。


    即便是再怎麽喜怒不形於色的花木蘭,此時眼中也充滿了喜悅之情。


    漫步於攝政王府邸之中,八進八出的大宅院,更是能夠容納上千人居住!


    甚至於,在花園內還有一整個的天然湖泊!


    湖泊之中,聚滿了五顏六色的錦鯉,湖中央還有一座涼亭,格外精致,典雅。


    而最是讓朱柏在意的,則是吳伴伴親自為他送來的攝政王印璽!


    持此璽者,如君親臨!


    短短的八個字,卻是道盡了攝政王的滔天權力!


    隻要不涉及到皇親國戚,即便是朝中諸位重臣,甚至是鎮守邊關的大將。


    但凡是朱柏手持此印璽,都能夠先斬後奏!


    此等權力,說是攝政王,但其實已經遠超攝政王的範疇了,隱約有一種“一字並肩王”的意思。


    當然,之所以能夠給到這麽大的權力,很大意義上也是因為朱柏麾下猛將如雲、悍卒如海。


    要是他一沒兵二沒將,朱元璋怎麽可能願意分割出這麽大塊的權力呢?


    即便朱柏乃是他的親生骨肉,那也不行!


    嗯,除非是太子朱標。


    朱元璋心裏門兒清,太子是太子,皇子是皇子。


    對於大明帝國未來的繼承人,他至始至終都咬定了非太子朱標莫屬。


    即使朱柏所建立的功勳,足以令他開疆裂土,自立稱王。


    可在朱元璋的心中,朱柏也隻是老十二。


    仔細收好了印璽,朱柏在吳伴伴的引導下來到了中堂。


    此時,中堂的門口高懸著一塊巨大的匾額,上麵寫著四個筆走龍蛇的燙金大字:忠君報國!


    朱柏站住了腳步,眉頭微蹙。


    “攝政王殿下,可是有什麽不和心意的?咱家這就去處置!”


    見狀,吳伴伴心中猛一咯噔,趕忙佝僂著腰,快步走到了朱柏的身側,小心聽候差遣。


    “本王不喜歡這個牌匾。”


    朱柏語氣平淡,開口說道。


    “換了吧。”


    “啊?哦!好,好!是咱家的疏漏,還望攝政王殿下莫要怪罪。”


    吳伴伴聞言,也不管這究竟是不是他的錯,趕忙先應下來先賠了不是,然後才小心翼翼地追問道。


    “攝政王殿下可是不喜歡這牌匾的樣式?咱家這邊去請最好的工匠,連夜重新打造!”


    朱柏搖搖頭:“樣式不錯,唯獨這四個字,本王不甚喜歡。”


    什麽?!


    吳伴伴頓時瞪大了雙眼,心狠狠地漏了一拍。


    他生怕是自己耳背,領會錯了攝政王殿下的意思,於是一邊在腦海之中迅速思考對策,一邊忐忑重複確認了一番。


    “咱家愚笨!鬥膽請問攝政王殿下,應該將這四個字改成什麽呢?”


    朱柏沒有說話,隻是背負著雙手。


    解縉會意,立即暗中打手勢,讓下人們將文房四寶呈上。


    能夠在攝政王府邸中做事的仆役,沒有一個是愚笨之徒,頓時便轉了身,去了書房。


    不多時,幾個身強體壯的仆役,便合力將文房四寶恭敬呈上。


    吳伴伴此時也反應了過來,一邊主動為朱柏研磨,一邊滿麵笑容地說道:“請攝政王殿下賜墨寶。”


    朱柏伸手拿起毛筆,微微凝神,蘸飽墨汁後,便在雪白的宣紙上揮狼。


    不多時,蒼勁有力的四個大字便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解縉瞪大了雙眼,渾身激動、顫抖著小聲念道:“為民為國!”


    “為民為國!”


    吳伴伴也震驚到難以言語了。


    事實上,這四個字本應該是“為國為民”才是,但攝政王殿下卻故意將“民”與“國”的位置進行了替換。


    這……


    吳伴伴的眼神,逐漸變得凝重了起來。


    他很清楚攝政王殿下的這番用意,究竟是什麽目的。


    其實說白了,這層意思也很簡單明了。


    跟當初儒家先賢孟子所提出的“民貴君輕”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但有所不同,乃至更進一步的是,攝政王殿下所強調的是“民”高於一切,甚至比“國”都要高!


    也就是說,即便是大明帝國整個國家的分量,在他的心中都沒有人民百姓更加重要!


    而且,這要是跟此時高懸在中堂的那一塊“忠君報國”的牌匾一對比。


    那就當真是高下立判了!


    倘若……要是有心,再想得長遠一些。


    那是否可以認為,在攝政王殿下所看來,“忠君報國”就是一句空話。


    他真正“效忠”的應當是“民”,是百姓!


    而他真正願意“報答”的,也根本不是君主,而是千千萬萬的民、“百姓”!


    所以,也才有了“為民為國”這四個大字。


    想清楚了這其中的關鍵之後,吳伴伴嚇得差點當場尿了褲子!


    試問,他區區一介沒讀過什麽書的宦官,都能夠想明白這其中所蘊含的道理。


    那其他人呢?


    朝廷之中的文武百官?


    挑燈夜讀、夜以繼日的學子?


    對,尤其是普天之下這千千萬萬的讀書人。


    他們能想不到麽?


    ......


    .....


    兄弟們,新鮮的稿子來咯!


    達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還差4個發電加更!


    求催更,求發電支持!


    感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敏敏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敏敏敏子並收藏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