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朱柏:身後早已是萬丈深淵,退一步萬劫不複!
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 作者:敏敏敏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末了,他歎了口氣:“父皇他老人家還是信不過我啊,否則又為何非要苦苦相逼呢?”
徐妙雲從夫君朱柏的話語之中,聽出了落寞,聽出了壯誌難酬,更是聽出了無可奈何之感。
而這件事情,她也很清楚,並非是自己一個婦道人家有資格能夠去開口品評的。
即便自己現在已經是二品誥命夫人,也依舊不行。
她所扮演的角色,是賢妻良母,是湘王妃,不論府內府外,都要有大夫模樣才是。
而此時此刻,自己的夫君心中苦悶,需要有人來排解心中苦悶,而她自然就是最優人選。
此時,徐妙雲靜靜看著朱柏,用眼神對他默默表達著支持和鼓勵。
“其實我知道父皇為何對我如此戒備。”
朱柏沉默了半晌,沉聲說道。
“在父皇看來,或許我比大哥是更適合繼承大統之人。”
“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不斷去試探。試探我是否足夠聽話。”
“可惜,父皇千算萬算,卻漏算了一樣——這太子之位,我並不稀罕。”
徐妙雲的表情平靜,對於夫君所說的這番話,並沒有感覺有半點意外。
她很清楚,自家夫君的遠大誌向,可並非單單一個太子之位,就能夠禁錮住的。
“夫君既然無意爭奪太子之位,何不急流勇退呢?”
徐妙雲適時表達出了自己的疑惑。
“退?”
朱柏搖了搖頭,麵色微冷。
“父皇早就把我的所有退路,全給封死了。我身後便是萬丈深淵,一退便是萬劫不複。”
“妙雲,有一樁事情,我想了許多年了,卻始終想不明白。”
“究竟是何事讓夫君如此傷神?”
徐妙雲好奇問道。
“我所困惑者,無外乎父皇……他能容天下人,卻偏偏容不下我朱柏。”
“為什麽?堂堂一國之君,為什麽他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信任呢?”
當天夜裏。
朱元璋在用過晚膳之後,依舊在禦書房裏挑燈忙碌著。
案前已經被批閱過的奏折,此時已經摞成了小山。
事無巨細,但凡有奏,必被批注。
在查閱奏折方麵,朱元璋相當勤勉,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曆史上最勤勉的幾個皇帝之一。
而正是他的這一份勤勉,讓大明雖然剛成立不久,但至少國力強盛,百姓亦能遵紀守法、安於現狀。
尤其社會治安方麵,交之以往戰亂割據時,有了空前的發展與進步。
雖然朱元璋對於朝中大臣們相當苛刻,甚至不止一次私底下說過朝廷裏的大臣就跟地裏的莊稼似的,割了一茬還有一茬,但凡不聽話就拖出去砍了便是。
但事實上,他對於老百姓,尤其是底層人民那是相當寬厚的。
耕者有其田,這是他的夢想,也是他在努力促成的事情。
此時,又批複完了一本來自河北、有關開鑿水利的奏折之後,朱元璋疲憊地抬起手,揉了揉眉心。
一天天,將絕大部分的精力,全都消耗在了奏折的處理、批注上,令他雖然仍值壯年,卻也多少感覺到有幾分精力不濟。
喝完了禦膳房送來的參湯,朱元璋這才感覺稍微好些。
他剛打算繼續批閱奏折,就看見吳伴伴小碎步快速走了上來,行禮後小聲道:“陛下,錦衣衛指揮使毛驤求見。”
“宣。”
朱元璋將朱筆擱在筆架上,心中有些納悶:都這麽晚了,毛驤莫非又有什麽緊急情報要呈?
不多時,匆忙的腳步聲從殿外響起。
毛驤滾身跪在朱元璋的書桌下,朗聲道:“微臣毛驤,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說話。”
朱元璋目光威嚴,注視著毛驤。
“何事稟報?”
“啟稟陛下,北地錦衣衛的密探有機密消息傳迴。”
說著,毛驤從懷中摸出了兩指見方的信箋,雙手並舉交給了朱元璋。
展開一看,上書“近來北地蒙古韃子頻頻異動,恐對大明不利!”
朱元璋眉頭緊鎖:“蒙古韃子?”
“是,陛下。”
毛驤點了點頭,說道。
“根據錦衣衛的密探迴報,元韃子殘黨與蒙古韃子最近接觸甚密,前些日子更是在貝加爾湖畔歃血為盟。”
“隻怕,蒙古韃子沒揣什麽好心思啊。”
朱元璋沉吟片刻,忽然對著吳伴伴招了招手。
吳伴伴心領神會,立即招唿來兩個宦官,隨他一起將地圖掛在了屏風上。
看著北麵那犬牙交錯的勢力分布圖,朱元璋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元韃子雖然已經被趕到了邊遠苦寒的地界,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哪些小部族之中,元韃子仍然算得上是比較強大的存在。
而另一邊,蒙古韃子作為最近異軍突起的強大部族,在多次與其他部族爭奪水草豐茂之處的鬥爭之中,屢屢得勝。
最近,北麵風頭最勁的,便是蒙古韃子了。
而這時候元韃子跟蒙古韃子們結為盟友,看樣子是想要強強聯手,將整個北邊的部族們,都重新收編成為一個強大的集體。
它們之所以會這麽做,用腳指頭想,都能想到這背後的目的。
要不是為了南下向大明帝國宣戰,他們有必要這麽興師動眾、大張旗鼓地不斷吸收壯大?
“毛驤。”
“微臣在!”
“以你多年的經驗來看,他們結盟之後,需要多久才能整合整個草原?”
朱元璋開口問道。
“這……”
毛驤稍微有一點犯難了。
他手頭得到的情報並不完善,甚至就連這一丁點兒的消息,都還是滯後了好幾天的。
這時候,草原上究竟成了個什麽模樣,誰也說不清楚。
那瞬息萬變的局勢,或許也隻有真正置身其中的韃子們,才最明白。
“照實說。”
朱元璋的語氣有些森冷。
“你知道的、你分析的,統統都說出來,不要有任何私藏。”
毛驤聞言,先是一愣,心中頓時冒出了一陣苦澀之感。
他現在手頭的資料,雖然談不上空白一片吧,但真要說起來,也並不比旁人多。
畢竟錦衣衛的重點監視對象,還是在大明國內,尤其是朝中臣子。
這外事嘛……雖然錦衣衛也有布局,但也隻是星羅幾顆棋子,得不到太過具體的消息。
......
.....
兄弟們,新鮮的稿子來咯!
達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還差4個發電加更!
求催更,求發電支持!
感恩!
徐妙雲從夫君朱柏的話語之中,聽出了落寞,聽出了壯誌難酬,更是聽出了無可奈何之感。
而這件事情,她也很清楚,並非是自己一個婦道人家有資格能夠去開口品評的。
即便自己現在已經是二品誥命夫人,也依舊不行。
她所扮演的角色,是賢妻良母,是湘王妃,不論府內府外,都要有大夫模樣才是。
而此時此刻,自己的夫君心中苦悶,需要有人來排解心中苦悶,而她自然就是最優人選。
此時,徐妙雲靜靜看著朱柏,用眼神對他默默表達著支持和鼓勵。
“其實我知道父皇為何對我如此戒備。”
朱柏沉默了半晌,沉聲說道。
“在父皇看來,或許我比大哥是更適合繼承大統之人。”
“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不斷去試探。試探我是否足夠聽話。”
“可惜,父皇千算萬算,卻漏算了一樣——這太子之位,我並不稀罕。”
徐妙雲的表情平靜,對於夫君所說的這番話,並沒有感覺有半點意外。
她很清楚,自家夫君的遠大誌向,可並非單單一個太子之位,就能夠禁錮住的。
“夫君既然無意爭奪太子之位,何不急流勇退呢?”
徐妙雲適時表達出了自己的疑惑。
“退?”
朱柏搖了搖頭,麵色微冷。
“父皇早就把我的所有退路,全給封死了。我身後便是萬丈深淵,一退便是萬劫不複。”
“妙雲,有一樁事情,我想了許多年了,卻始終想不明白。”
“究竟是何事讓夫君如此傷神?”
徐妙雲好奇問道。
“我所困惑者,無外乎父皇……他能容天下人,卻偏偏容不下我朱柏。”
“為什麽?堂堂一國之君,為什麽他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信任呢?”
當天夜裏。
朱元璋在用過晚膳之後,依舊在禦書房裏挑燈忙碌著。
案前已經被批閱過的奏折,此時已經摞成了小山。
事無巨細,但凡有奏,必被批注。
在查閱奏折方麵,朱元璋相當勤勉,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曆史上最勤勉的幾個皇帝之一。
而正是他的這一份勤勉,讓大明雖然剛成立不久,但至少國力強盛,百姓亦能遵紀守法、安於現狀。
尤其社會治安方麵,交之以往戰亂割據時,有了空前的發展與進步。
雖然朱元璋對於朝中大臣們相當苛刻,甚至不止一次私底下說過朝廷裏的大臣就跟地裏的莊稼似的,割了一茬還有一茬,但凡不聽話就拖出去砍了便是。
但事實上,他對於老百姓,尤其是底層人民那是相當寬厚的。
耕者有其田,這是他的夢想,也是他在努力促成的事情。
此時,又批複完了一本來自河北、有關開鑿水利的奏折之後,朱元璋疲憊地抬起手,揉了揉眉心。
一天天,將絕大部分的精力,全都消耗在了奏折的處理、批注上,令他雖然仍值壯年,卻也多少感覺到有幾分精力不濟。
喝完了禦膳房送來的參湯,朱元璋這才感覺稍微好些。
他剛打算繼續批閱奏折,就看見吳伴伴小碎步快速走了上來,行禮後小聲道:“陛下,錦衣衛指揮使毛驤求見。”
“宣。”
朱元璋將朱筆擱在筆架上,心中有些納悶:都這麽晚了,毛驤莫非又有什麽緊急情報要呈?
不多時,匆忙的腳步聲從殿外響起。
毛驤滾身跪在朱元璋的書桌下,朗聲道:“微臣毛驤,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說話。”
朱元璋目光威嚴,注視著毛驤。
“何事稟報?”
“啟稟陛下,北地錦衣衛的密探有機密消息傳迴。”
說著,毛驤從懷中摸出了兩指見方的信箋,雙手並舉交給了朱元璋。
展開一看,上書“近來北地蒙古韃子頻頻異動,恐對大明不利!”
朱元璋眉頭緊鎖:“蒙古韃子?”
“是,陛下。”
毛驤點了點頭,說道。
“根據錦衣衛的密探迴報,元韃子殘黨與蒙古韃子最近接觸甚密,前些日子更是在貝加爾湖畔歃血為盟。”
“隻怕,蒙古韃子沒揣什麽好心思啊。”
朱元璋沉吟片刻,忽然對著吳伴伴招了招手。
吳伴伴心領神會,立即招唿來兩個宦官,隨他一起將地圖掛在了屏風上。
看著北麵那犬牙交錯的勢力分布圖,朱元璋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元韃子雖然已經被趕到了邊遠苦寒的地界,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哪些小部族之中,元韃子仍然算得上是比較強大的存在。
而另一邊,蒙古韃子作為最近異軍突起的強大部族,在多次與其他部族爭奪水草豐茂之處的鬥爭之中,屢屢得勝。
最近,北麵風頭最勁的,便是蒙古韃子了。
而這時候元韃子跟蒙古韃子們結為盟友,看樣子是想要強強聯手,將整個北邊的部族們,都重新收編成為一個強大的集體。
它們之所以會這麽做,用腳指頭想,都能想到這背後的目的。
要不是為了南下向大明帝國宣戰,他們有必要這麽興師動眾、大張旗鼓地不斷吸收壯大?
“毛驤。”
“微臣在!”
“以你多年的經驗來看,他們結盟之後,需要多久才能整合整個草原?”
朱元璋開口問道。
“這……”
毛驤稍微有一點犯難了。
他手頭得到的情報並不完善,甚至就連這一丁點兒的消息,都還是滯後了好幾天的。
這時候,草原上究竟成了個什麽模樣,誰也說不清楚。
那瞬息萬變的局勢,或許也隻有真正置身其中的韃子們,才最明白。
“照實說。”
朱元璋的語氣有些森冷。
“你知道的、你分析的,統統都說出來,不要有任何私藏。”
毛驤聞言,先是一愣,心中頓時冒出了一陣苦澀之感。
他現在手頭的資料,雖然談不上空白一片吧,但真要說起來,也並不比旁人多。
畢竟錦衣衛的重點監視對象,還是在大明國內,尤其是朝中臣子。
這外事嘛……雖然錦衣衛也有布局,但也隻是星羅幾顆棋子,得不到太過具體的消息。
......
.....
兄弟們,新鮮的稿子來咯!
達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還差4個發電加更!
求催更,求發電支持!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