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現在在朱元璋的心裏,那其實就是過街的老鼠。


    方孝孺在這個節骨眼上,還說這樣的話,那豈不是自討沒趣麽?


    於是乎,朱元璋隻是重重盯了他一眼,並未多說什麽。


    方孝孺見狀,雖心有不甘,卻也隻得訕訕迴了隊列之中。


    他心中頗為苦悶,卻無力抒發,隻得暗暗向首領孔謙道了一聲抱歉。


    而後,楊憲、宋濂二人先後出列,各自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他們的想法,跟方孝孺有些類似,隻不過是在細微處有所不同。


    楊憲的重點在於如何保全臉麵,要強調廢除儒家這個行為,是他們主動所為的,並非是因為乞活軍圍困城池的妥協。


    而宋濂的重點在於,必須要讓乞活軍說話算數,讓他們先表現出足夠的誠意,然後再行廢除儒家的措施,否則要是乞活軍食言而肥,那就是朝廷這邊兩麵不是人了。


    不得不說,他們二人的擔憂都是有道理的。


    但也相對隻是比較淺顯的道理而已,並不能涉及到根本。


    好在這時候,劉伯溫主動站了出來。


    作為浙東派的精神人物,劉伯溫考慮事情向來周全。


    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他先是向著朱元璋行了一禮,然後才慢慢說道。


    “諸位,我們是否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這乞活軍,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它們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糾集起如此大軍,想來肯定是坐擁一方的強大勢力,決計不可能是散兵遊勇之輩。”


    劉伯溫繼續說道。


    “尤其是,這所謂的乞活軍進退有據,極有章法,而且在城下與守軍的幾場衝突,不難看出他們雖然甲胄、武器簡陋,但不論行軍還是作戰,都是極有章法的,這背後肯定是有相當高明的人統軍多年,才能訓練出如此強兵。”


    頓了頓,劉伯溫繼續說道。


    “尤其,守軍在與他們的交手之中,可以見到他們是處處留了情麵的,並未下死手殺人,所有守軍都隻是帶傷,卻並無死亡。”


    “由此可見,乞活軍對我們,應當是沒有惡意。”


    “劉大人此言差矣!人家都把我們應天府給圍起來了,你還敢說他們沒有惡意?”


    李善長聞言,立即站了出來,冷聲道。


    “怎麽?莫非是要等他們攻下了應天府,才算是表達出了這份惡意不成?”


    已經許久沒有見他這般針鋒相對了。


    原本,李善長知道自己犯了事,所以行事風格未免過於低調。


    隻是這廢儒尊墨、儒家弟子齊聚應天府、乞活軍圍城等等一係列的事情,讓李善長察覺到了轉機,所以才又恢複了往日的倨傲。


    他的發言,令在場的眾人都不由齊齊為之側目,心中也充滿了好奇。


    但此時畢竟是在朝堂之上,有好奇也都全壓在了心底。


    “乞活軍自從圍城以來,便一直在約束部隊,不讓他們與我們發生衝突。”


    劉伯溫依舊慢條斯理地迴應。


    “既然如此,便足以看出他們的善意所在。”


    “況且,以微臣之見,眼下最重要的,並非是揣測乞活軍是否對我們有無敵意,而是要弄清楚,他們究竟為何而來,又為什麽單單是要廢除儒家,而非旁的要求。”


    一句話,將討論的重心又給拉了迴來。


    即便李善長這時候還想發難,但也失去了先機,隻得重新迴到先前的話題上來。


    “這支軍隊來曆古怪,按理說沒有馬匹,全靠人力翻山越嶺,行軍速度應當是相當遲緩才對,可他們偏偏行軍極快,這不符合常理。”


    常遇春眉頭緊皺,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尤其,但凡是軍隊就應當要有自己的補給線,否則大軍開拔,這輜重該從何處而來?”


    “偏偏這支軍隊,就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輜重隊……這未免太匪夷所思了。”


    徐達沉吟片刻,本想發表自己意見的,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


    他想說的,跟常遇春的意見基本相同,隻是在細微處有一些變化,主要是集中在了輜重上。


    在徐達看來,乞活軍並非是完全沒有輜重,無外乎是將輜重幹糧都隨身攜帶了。


    “他們身上並沒有足以證明自己勢力、來曆的東西。”


    劉伯溫思索了許久,說道。


    “但看他們的穿者打扮,還有身上的浴泥、老繭,都不似故意為之,想來平素便是這般打扮。”


    “莫非,他們便是全部由農民自發組成的?就是因為長期受到了儒家的不公正待遇,所以才會因此揭竿而起,爆發了浩浩蕩蕩的反儒鬥爭?”


    眾人都很清楚,儒家哪怕是最底層的教書先生,都是一身的傲骨。


    一邊視金錢為糞土,一邊卻又將教學的門檻提得極高,能夠有機會入學堂接受教育的,非富即貴。


    正因如此,貧窮人家的孩子,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觸到教育。


    朱元璋也是苦水裏泡大的,對於這種現象自然最是清楚不過了。


    一念及此,朱元璋也大致明白了為什麽乞活軍一是取這麽個名字,二是為什麽訴求這麽簡單。


    經過群臣的一番爭論過後,最終還是由朱元璋親自拍板了。


    “最近儒家的表現,也的確是令人齒冷。”


    朱元璋搖了搖頭,眼中滿是失望之色。


    “屍位素餐!咱大明可沒有那麽多空位置來養閑人!”


    說完這番話,他便直接下令道:“吳伴伴,為咱擬定聖旨!”


    “著,儒家德行敗壞,不知廉恥,屍位素餐一千五百餘年,不思為國奉獻,即刻剝奪開設學堂、教授弟子的權力,貶為下九流!”


    此言一出,頓時朝野震蕩。


    百官們的臉上,更是浮現出了驚恐的神色來。


    尤其是方孝孺!


    他聽到這個消息,頓時眼前一黑,直挺挺地摔倒在了地上,暈死過去!


    在失去意識的前一刻,他腦海之中閃過的最後一個念頭便是:儒家,徹底完蛋了!


    而對此渾然不知的儒家當代首領孔謙,此時他人在詔獄之中,卻仍舊做著他的春秋大夢,企圖等待著朱元璋親自屈尊去求他出獄。


    ......


    ......


    兄弟們,新鮮的稿子來咯!


    達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還差4個發電加更!


    求催更,求發電支持!


    感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敏敏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敏敏敏子並收藏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