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朱元璋立即站起身來,眼中寫滿了凝重。


    “是什麽時候發現的?這支部隊數量幾何?將所有你知道的情況,速速講來!”


    徐達沉吟了片刻,這才緩緩說道。


    “這支軍隊之所以到現在才被發現端倪,是因為他們的穿者打扮,著實跟軍隊有些太靠不上邊了。”


    “他們穿者打扮,都跟貧民無異,甚至像極了乞丐、災民,穿著的衣物也都破破爛爛的,身上也都沒有一絲好肉。”


    徐達皺著眉,仔細迴憶著說道。


    “至於他們手上的武器,則更是五花八門……有草叉子,有棍棒,甚至石頭、樹枝,任何能夠用作武器的東西,都不會放過。”


    聽完這番話,朱元璋和劉伯溫的表情頓時變得有些奇怪了起來。


    “徐將軍,你確定你說的是軍隊麽?怎麽聽著感覺像是流民?”


    劉伯溫眉頭緊鎖,有些難以置信地問道。


    朱元璋雖然沒說話,但他的雙眼也一直盯著徐達,眼中滿是詢問之色。


    徐達搖了搖頭:“陛下,我方才所說句句屬實。”


    “絕對不能因為他們的外貌、表現,而忽視了他們的戰鬥力。事實上,這群人的戰鬥力極為強悍,而且戰鬥意誌頑強,相互之間的協作能力極為強悍。”


    徐達的表情嚴肅。


    “成都的守軍在對他們進行盤查的時候,發生了衝突。”


    “當時守軍先後投入戰鬥的部隊多達三千餘人,而這一支流民一般的隊伍僅有五百餘人。”


    “但最終的結果卻是成都守軍大敗,五百流民僅有兩人受了輕傷,而後他們迅速撤離到了山區。”


    “成都城守視為奇恥大辱,更派出五千兵馬搜山,最終一無所獲。”


    聽完這番話,朱元璋也不由為之動容了。


    五百對三千,竟然能夠全身而退。


    五百對五千,居然還能夠不留任何痕跡,從容撤退。


    光是這兩次戰鬥,便足以說明這群流民軍隊的戰鬥素養之高!


    不但戰鬥頑強,而且進退有據,極有章法。


    這樣看來,他們的確不是所謂的流民,而是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軍隊!


    可是……饒是朱元璋想破了腦袋,也沒想明白,究竟是什麽樣的將領,會率領這樣一支奇怪的部隊。


    “對這支流民部隊,可有查到任何線索?”


    朱元璋問道。


    徐達搖頭:“兵部這邊並沒有任何多餘的線索,不論是來曆還是背景。”


    的確,這樁事情稍微有些強人所難了。


    畢竟徐達是將領,他代表的也隻是兵部而已。


    兵部對於信息收集、調查並不擅長,這是錦衣衛的專職。


    想到這裏,朱元璋便動了想要錦衣衛來調查的心思。


    “這些人相當擅長追蹤與反追蹤,隱蔽技巧一流,而且還極度擅長強行軍。不論是長途急行,還是翻山越嶺,其作戰能力都遠超普通軍隊。”


    徐達的表情變得十分凝重了。


    “尤其,在他們主動現身之前,誰也不清楚,他們究竟是潛伏在什麽地方的。”


    “立即調遣周邊軍陣兵力,迴防應天府!”


    朱元璋當機立斷,馬上下達了命令。


    “是!”


    徐達領了命令,但卻並沒有立即離開。


    “還有事?”


    朱元璋看出徐達的眼中那一抹欲言又止了,便開口追問了一句。


    “陛下,以那支軍隊的機動性來看,若是要等左近的駐軍前來馳援,恐怕會失了先機啊。”


    徐達憂心忡忡地說道。


    “尤其,根據目前已經得到的情報推算,不日將抵達應天府的那支軍隊,數量將會高達十萬人。”


    十萬!


    聽到這個數字,不但是朱元璋,就連想來老沉持穩的劉伯溫,這時候的表情也有些控製不住了。


    十萬軍隊!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尤其這群人還一直潛伏著,行進路線飄忽不定,沒有人能夠預測到他們究竟什麽時候能夠抵達應天府。


    於是這一切就顯得格外的令人難以置信起來。


    “這群人究竟是怎麽迴事?莫非根本就不需要後勤輜重的麽?”


    朱元璋眉頭緊鎖,對於這支流民一般的軍隊,產生了難以言喻的懷疑。


    “這……也不清楚。但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他們似乎並不需要進行額外的輜重補給,全靠自己身上攜帶的幹糧,或者沿途獲得的食物,就可以進行長距離行軍了。”


    徐達緊鎖著眉頭,臉上的表情滿是凝重。


    “那他們是從哪兒冒出來的,來應天府究竟是為了什麽,這也不知道麽?”


    “……尚不得知。”


    徐達的話,讓所有人的心都沉入到了穀底。


    他們不知道,接下來所將要麵對的,究竟是什麽。


    但有一條,卻是他們相信的——這支跟流民差不多的軍隊,不日就要抵達應天府了,應當何去何從,必須立即做出決定!


    棄儒尊墨的表現,在發酵了兩天之後,終於是鬧到了朝廷之上。


    這一日早朝,諸位大臣剛向朱元璋山唿了三聲萬歲,迴到各自的位置。


    此時,朱元璋都還沒有來得及開口,詢問今日諸位愛卿有否重要事情需要稟報的,作為國子監祭酒的孔謙,從隊伍的末端昂然站了出來。


    “啟奏陛下,微臣有本請奏!”


    聲音不卑不亢,甚至可以說是帶有一絲強忍的怒意。


    朱元璋看了孔謙一眼,並沒有多說什麽。


    孔謙卻將這視為了默認的信號,於是便開始了自說自話模式,不管在場的文武百官們是何表情,先說為敬了。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違啊!縱觀曆史,自從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社稷穩固,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國家風調雨順、倉稟豐實。”


    “不論政權如何更替,至少百姓們的心中有信念存在,知道儒家思想,懂得教化萬民。”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隻有遵崇儒家,才能夠讓國家長治久安,也隻有尊崇儒術,才能夠令百姓們安於現狀,不出亂子!”


    孔謙越說越是激動,聲音也變得越來越大了。


    可惜的是,不論是朝中的文武百官,還是當今陛下朱元璋,大家卻都沒有將他的話放在心上。


    事實上,但凡是有點眼力架的官員們,都很清楚眼下這事情是絕對不可違背的。


    畢竟,儒家和墨家在白玉台上的那一場比試,早已經說明了一切。


    空談誤國,實業興邦。


    ......


    ......


    兄弟們,新鮮的稿子來咯!


    達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還差4個發電加更!


    求催更,求發電支持!


    感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敏敏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敏敏敏子並收藏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