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同時動身的還有法家、道家、雜家、名家、小說家……


    隻要是接受了諸子百家傳承的諸位,在得到了消息的第一時間,都立即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務,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安排後,便匆匆朝著應天府的方向趕去。


    俯瞰大明王朝的山川河流,此時四麵八方都有諸子百家的各方傳承衣缽的後人,如果百川歸海一般,直指應天府方向而去。


    原本平靜無瀾的應天府,此時再度成為了風雲聚匯之地。


    不日,應天府便即將迎來非常熱鬧的盛景。


    但對於此事駐守各地的錦衣衛而言,卻是感覺到了空前嚴重的壓力。


    本該避世不出的各方元老,竟然全都活了過來一般,再度在人間走動起來。


    於是,雪花般的情報,從全國各地,洶湧匯聚到了應天府的錦衣衛中樞。


    而作為錦衣衛指揮使的毛驤,此時便正坐鎮中央,處理著各方的情報事務。


    這突如其來的海量信息,差點將他徹底淹沒!


    他好不容易才止住了顫抖的手,一張張翻看起這些信息來。


    不多時,幾名資深錦衣衛成員,在毛驤的指揮之下,將這些信息進行了逐一匯攏。


    在他麵前的大明地圖上,不斷添加著各種密密麻麻的旗幟。


    所有旗幟所代表的諸子百家,看似雜亂無章,但根據它們的運動規矩,不難判斷出,他們的目的地,便正好就是應天府!


    得出了這一結論之後,毛驤的心都快從嗓子眼裏蹦了出來。


    “為什麽?”


    毛驤一臉的懷疑。


    “這些早就應該徹底斷了傳承的諸子百家,為什麽會突然一下全從地底冒出來了?”


    “他們之所以選擇應天府,又究竟是出於什麽目的呢?”


    他小聲自言自語了起來。


    腦袋迅速運轉,卻始終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查找線索,收集資料,他是一把好手。


    但當真到了這種需要動腦子的情況,那以毛驤的實力來看,就顯得頗為捉襟見肘,相當不夠用了。


    打定主意,毛驤決定立即進宮麵見陛下。


    如這等消息,他是決計拖不得的。


    而且,自己想不出來,那就交給陛下!


    陛下麾下的謀臣、智士眾多,想來肯定比自己在這兒閉門造車要強得多。


    於是事不宜遲,他立即從這雪花般的信息中抽離出身,帶著自己挑出來的、具有代表性的信件,一陣風似的朝皇宮的方向趕了過去……


    今日晨會,毛驤又沒在。


    眾人的心不由懸了起來。


    但是很快,眾人便發現,今天朱元璋的情緒,似乎也很是不好。


    他當著眾人的麵,先是狠批了一頓空印案所造成的嚴重後果,然後又讓毛驤點了幾個貪汙受賄大臣的名字。


    這些被點名的大臣們,有的是牧守一方的地方大員,也有的是軍中勞苦功高的將領,甚至就連朝堂之上,也出現了好幾個名字。


    這幾位大臣聽到自己的名字之後,更是嚇得麵如土色,渾身哆嗦,甚至都站立不穩,當場跌坐在了地上。


    沒多會兒時間,禁軍們便如狼似虎地衝了上來,將他們全都拖了出去,摘了烏紗帽和官袍,徑直丟進了天牢之中。


    至於這幾位會有什麽樣的下場,大家都心知肚明。


    不死,也得脫一層皮。


    朱元璋怒氣未消,他環顧了在場眾人一眼,聲音生冷。


    “咱當初為什麽要帶著你們打天下?還不是被那群貪官汙吏們給逼上了絕路!不反,就全得死!”


    “等到咱現在坐了皇帝,你們倒好!自個兒成了貪官汙吏,去魚肉、去壓榨百姓了是吧?什麽混賬東西!數祖忘典!”


    “沒老百姓,你們能吃飽飯,穿暖衣服?”


    他氣不打一處來,狠狠拍了桌子,指著百官們的鼻子,大聲嗬斥。


    拍桌子的聲音,嚇得大臣們全都跪在了地上,山唿“臣有罪”。


    “你們是有罪,咱恨不得拿刀把你們一個個全都殺了!”朱元璋狠聲道,“誰身上有泥巴點沒洗幹淨,誰自個兒最清楚!”


    “打今起,誰再膽敢有貪汙受賄,那就依法辦事!”


    跪在地上的眾人,被朱元璋的這一席話給嚇得麵如土色,汗流浹背。


    尤其那些行為有虧的人,內心都開始動搖了起來,盤算著自己當初收受賄賂的時候,究竟是不是能夠瞞天過海。


    思來想去,始終都覺得避不開錦衣衛的耳目、眼線,於是開始惶惶不可終日了。


    浙東派的宋濂、楊憲、劉伯溫等人,雖然表情相對緩和,但對於朱元璋的這一番話,卻各自有了不同的解讀和領會。


    宋濂隻是覺得陛下之所以會如此,必然是因為郭桓案、空印案這兩起大案所涉及的官員數量太多了,超乎了他的想象,所以更是覺得反腐倡廉,迫在眉睫了。


    而楊憲呢,想的要稍微更進一步。


    在他的理解之中,陛下這麽做,更多的目的其實是在敲山震虎!


    畢竟,貪腐之勢其實早已蔚然成風,如果不能下猛藥,根本無法根治。


    而現在,陛下的做法便是打了老虎,震懾潑猴。


    挑出幾個典型來殺雞儆猴。


    至於劉伯溫,他的想法則要更進一步。


    貪腐,其實便是在腐蝕國家的根本。


    倘若不能夠從根本上進行製止,那麽將會動搖大明的根基。


    雖不敢說如秦、隋一般二世而亡,但也絕對沒辦法長治久安。


    所以,眼下這律法雖看似嚴苛,但其作用,遠在千秋萬代。


    正因如此,劉伯溫心裏其實是期望陛下在懲處官員貪墨這一項上,能夠更加嚴苛一些。


    反倒是李善長,這時候是把身子縮了又縮,生怕自己被朱元璋多看一眼。


    要單論貪墨,偌大一個朝廷,許多官員加起來,恐怕都沒他貪墨的零頭更多。


    畢竟他可是名門望族出身,荊州李氏也正是因為有他李善長的蔭蔽,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一躍成為大明國內少有的大豪門!


    可惜,李家不懂得樹大招風的道理,被湘王朱柏直接一鍋端了。


    ……


    兄弟們,加更奉上!


    狀態不好,稿子來得有點晚了;


    但好歹趕出來了,沒有食言!


    達到300催更加更;


    還差4個發電加更!


    我努力寫文;


    至於這本書能不能活下來;


    得看大家了;


    感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敏敏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敏敏敏子並收藏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