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叫了,碽妃。府內下人,已經全都被我處理了。事急從權,還望碽妃莫要見怪。再者,一路赴死,即便去了黃泉,碽妃也能有人照應。”


    說完,李善長便從懷中拔出了短刃。


    碽妃明白,自己今天絕無幸免可能了。


    她退了兩步,從懷中猛然拔出短劍。


    “李善長,你機關算盡!終有一日,你也會死在自己的謀算之下的!”


    說完,碽妃便將短劍紮進了心口。


    ……


    碽妃死後,李善長立即收拾好了後事,然後趁著城外強兵來襲,不斷將火球投擲到城內的時候,趁機引燃了碽妃的府邸。


    火焰熊熊燃燒,頃刻間便將這處府邸燒成了灰燼。


    於是,自然而然,碽妃的死,被扣到了陳友諒的頭上。


    至於之後的事情,則是朱元璋親率大軍而至,結了洪都之圍。


    碽妃的死,雖然令人傷懷。


    但至少洪都保下來了,陳友諒則是兵敗如山倒,大片的領地全都被朱元璋占據。


    此事,藍玉非但沒有遭受斥責,反被擢升,加以重用。


    而李善長也因此平步青雲,更是被朱元璋所倚重。


    但是碽妃的這件事情,卻一直成了他心中頗為嚴重的心結,時不時便會因此而噩夢驚醒。


    伴隨著時間流逝,碽妃所誕下的兩位皇子也逐漸顯露鋒芒。


    四皇子朱棣英姿勃發,膂力過人,更兼在軍中磨礪過後,已經逐漸展露出了他的將帥之才。


    至於十二皇子朱柏,則表現得更是優異。


    甚至連朱元璋都隱約擔憂他的才華,會影響到老大朱標的太子之位,所以才會匆匆將他趕去荊州城就藩。


    朱柏他越是表現得足夠優秀,李善長便越是難以忘記那一日碽妃月下的自刎。


    當初在應天府中的時候就已經如此了,更何況現在人家已經就藩成為了湘王呢?


    荊州城的這樁事,他之所以要徹查到底,李善長不敢確認是不是因為有當年碽妃的原因在裏麵。


    畢竟在當年,碽妃死的時候,朱柏還隻是個稚童而已。


    “不可能的,當時朱棣尚且年幼,朱柏更隻是個不諳世事的稚童而已。他肯定不知道這件事情的!”


    李善長如此這般地對自己安慰道。


    他的臉色蒼白,雙手顫抖著。


    在一切都還沒有塵埃落定之前,他始終在心中抱有一絲幻想。


    自己那麽足智多謀,當初又做得那般天衣無縫,絕對不可能有人能查到當年之事的!


    即便是湘王朱柏,他也應該是沒有那個實力的。


    自己的地位穩固……想來即便有一些風言風語,也對自己造不成什麽威脅的!


    一念及此,李善長的內心才稍微有了一縷安心。


    但他的臉色卻仍然蒼白,仍然惴惴不安地擔憂著。


    冥冥之中,李善長有一個預感:這件事情應該很快就會塵埃落地。


    就是不清楚,這件事情的結局,究竟是好是壞了。


    深夜的應天府,街道上沒有丁點兒光亮,隻有巡城的士卒和還有打更的更夫出沒。


    此時,皇宮之中。


    在朱元璋的案前,擺放著的是一份驗收報告。


    徐達、常遇春從荊州城帶迴來的土豆皮、玉米還有大豆的種子,朱元璋都秘密安排楊憲進行試種植了。


    其長勢相當不錯,楊憲也借此機會,將前期的驗收報告提交了上來。


    報告上所描繪的內容,其實跟當初徐達、常遇春二人口述的,基本一致。


    由此可見,等到這三種糧食種植出來之後,如果收成沒有太大出入,那便可以嚐試著在南北各地,進行嚐試種植。


    然後,兩三年的時間內,就可以向著全國各個地方進行推廣了。


    到了那個時候,大明的所有田地裏,都能夠看到這三種農作物的身影,而百姓們也會因此再也不會餓肚子了。


    大明的經濟也會因此得到複蘇,並快速發展起來。


    尤其人口!


    人們填報了肚子,就能夠繁育出更多的下一代。


    那麽十年之後,大明的國力將會達到一個難以估量的程度。


    一想到那美好的未來,朱元璋便不由心中一陣激動。


    他奮鬥了一輩子、反抗了一輩子,所為的不就是讓老百姓們能吃上飽飯、穿上新衣麽?


    但就這一點看來,老十二就藩之後,倒也做了不少實事。


    怪不得荊州城的老百姓,那麽擁戴他,甚至要給他修生祠呢。


    朱元璋臉上的笑意一閃而過。


    雖說這是好事,但卻總是讓他感覺心裏似乎有點膈應。


    這種情緒,甚至就連朱元璋他自己,都說不清楚究竟是為什麽。


    正在這時候,吳伴伴小碎步走了過來:“啟稟陛下,太常寺卿求見。”


    “胡惟庸?”


    朱元璋一愣,道。


    “這麽晚了,他來找咱作甚?”


    “這……太常寺卿隻說有要事求見,並未說究竟是什麽事情。”


    想了想,朱元璋道:“讓他進來吧。”


    “是,陛下。”


    不多時,在吳伴伴的引導下,胡惟庸便來到了禦書房。


    “微臣胡惟庸,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說話吧。”


    朱元璋隨意地擺了擺手,道。


    “咱想知道,你究竟是有什麽事情這般著急,都等不到明天天明了,非要這麽晚了來見咱?”


    胡惟庸趕忙再次跪拜,說道:“啟稟陛下,是微臣最近讀書,突然有所感悟,覺得其中有些道理說得很是在理,所以想要跟陛下分享一二。”


    朱元璋看了胡惟庸好一會兒,才緩緩說道:“是嗎?好,那你不妨說說看,讓咱也開開眼,看看這書裏麵,是藏了什麽了不得的大道理。”


    這番話雖然說得平和,但弦外之音卻是十分顯而易見的。


    他是在敲打胡惟庸,讓他謹言慎行。


    要是當真說了什麽大逆不道的話,可就千萬別怪他朱元璋下手狠辣了。


    胡惟庸不傻,自然是讀懂了這份警告。


    隻是,開弓便沒有了迴頭箭。


    此時他不管說與不說,都將會惹惱朱元璋,所以也隻能硬著頭皮一頭走到黑了。


    ……


    兄弟們,熱騰騰的稿子奉上!


    達到300催更,繼續加更!


    還差5個為愛發電加更!


    數據到位,雙手幹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敏敏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敏敏敏子並收藏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