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荊州城今天是個難得的豔陽天。


    不似之前,太空總是暗沉沉的,不透亮,不爽利。


    夜晚時,眾人戰戰兢兢,聽了一夜的淒厲哀嚎,還以為是有賊人亂黨在街麵上行兇殺人,人心惶惶。


    好在天亮後,有膽子大的率先開門探出身去張望,卻是發現鄭屠的婆姨癱在地上,哭得昏天黑地。


    原來,她的官人在夜裏,被湘王府的人給當場殺了,末了還將他的腦袋割下,要懸在城樓上示眾。


    這鄭屠夫平素裏便仗著自己膀圓腰大,肆意欺壓鄰裏百姓,後來不知為何,跟荊州城的一個氏族大戶扯上了關係,而後更是忙前忙後,替他們辦了不少見不得光的勾當。


    這鄭屠此後更是變本加厲,誰要在街上敢多看他一眼,他就敢當街抽刀子砍人!


    街坊鄰裏們,那是敢怒不敢言。


    沒曾想,昨個兒夜裏,這天殺的惡人被當場誅殺了。


    不單隻是這鄭屠,連他附庸的那一戶氏族大戶也同樣遭到了清洗!


    一百八十九口人,犯了人命的償命,罪大惡極者連坐誅三代!


    殺到最後,就剩下一個新納的小妾和兩個支係的小輩。


    三人全都判了流放嶺南瘴氣之地。


    人們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無不奔走相告、拍手稱快!


    先前遭了鄭屠夫欺辱的人,更是感激涕零。


    這樣的場景,正在荊州城的每一處街渠共同上演。


    沒有了這些惡勢力,百姓們的生活立即就肉眼可見地好了起來。


    安居樂業者眾,心懷感激者廣。


    人們的眼中重新有了光亮,先前不敢出門、即便出門也將自己捯飭得灰頭土臉的婦女們,這一刻也終於敢將自己壓箱底的漂亮衣服穿上,正常出門了。


    偌大荊州城,重新恢複了生機、煥發了活力。


    走街串巷的賣貨郎,連吆喝聲都變得中氣十足起來。


    酒肆、茶館重新開門營業,這次再也不用擔心遇到刺頭潑皮尋釁滋事了。


    因為荊州城內外的所有犯罪分子,腦袋都在門口高高懸著的呢!


    不夠資格掛城門上的,就在城外壘了兩個京觀,以此告誡所有進城的人,莫要惹是生非,謹守法規。


    遵紀守法的普通人,自然是沒有任何約束,反而會覺得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感到安全、舒適。


    但跟平民一起混入城內的心懷不軌之徒,卻會被時不時經過的巡邏隊伍嚇得心驚膽顫,即便有心犯案,卻也要多思考一番犯案的後果。


    現在正是湘王懲治犯罪最嚴厲的時期,但凡撞到槍口上,都是從重、從速,頂格判罰。


    能流放的不坐牢,能砍頭的不流放!


    荊州城,其實地裏位置相當出眾,陸運、漕運資源豐富,加之氣候環境宜人、土地資源肥沃,物產極為豐富,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之前是因為一直有各種地方霸權在掌控民生,肆意欺淩百姓,所以才導致城市凋敝,城市衰落。


    可現在不同了。


    但凡阻礙荊州城發展的毒瘤,全都被湘王殿下連根拔起,不留下任何後患。


    壓在老百姓們頭上的大山消失了,人們自然就又可以挺直腰杆子做人了。


    這樣的美好生活是誰帶來的?


    湘王。


    究竟是誰替百姓沉冤得雪的?


    還是湘王。


    要是沒有湘王,那麽荊州城裏的百姓們,仍然要繼續之前的水深火熱。


    正因如此,百姓們都在交口稱讚著湘王殿下,感激他能夠造福這一方百姓。


    於是,家家戶戶都忙著給湘王殿下塑泥身、掛畫像、立生祠。


    香火鼎盛,功德加身。


    不少文人墨客,更是趁著興奮給湘王殿下寫詩作歌,盛讚不已。


    此外,還有茶館裏的說書先生,都開始編排起了湘王殿下的故事來,諸如什麽怒斬惡官吏、智取荊州城,聽得老百姓們心潮澎湃,連連叫好。


    正是因為湘王殿下一直在荊州城作好事、作實事,所以在老百姓們的眼中,湘王殿下的地位,可比當今天子高得多!


    天子?


    他能把荊州城裏的這些惡人全都殺光嗎?


    能。


    但他這樣做了嗎?


    沒有。


    那就不結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荊州城,民心這一塊,算是讓湘王朱柏徹底拿捏住了。


    鐵鉉率領著麾下一支輕騎,剛完成了巡城,這會兒在荊州城外巡視。


    原本應該是一處荒地的地方,這時候有著幾百個精壯漢子,正沉默地揮舞著鋤頭,翻耕著地麵,將碎石、枯木之類的東西理出來,丟到一旁。


    而為首的,便正是鐵鉉曾有過一麵之緣的鐵浮屠指揮使花木蘭,花將軍!


    見狀,鐵鉉不由愣住了。


    人家貴為鐵浮屠指揮使,竟然會親自下地,開墾農田?


    這……這是為何啊。


    帶著心頭的疑問,鐵鉉拍馬走了上去。


    “城守鐵鉉,見過花將軍。”


    花木蘭頭也不抬:“鐵將軍請稍後,待我先翻墾完這塊田。”


    她身下的農田已經初具規模,隻差了一個邊角還沒翻墾完畢,但也就隻是幾鋤頭的事兒。


    不多時,終於翻墾完畢。


    花木蘭將鋤頭放在身邊,這才起身同鐵鉉見禮。


    “花將軍貴為鐵浮屠指揮使,為何還要親自開墾農田?”


    花木蘭搖了搖頭:“並非隻有我,鐵浮屠所有成員,都要身體力行,墾荒種地。”


    “什麽?竟然是所有人?”


    鐵鉉聞言,不由徹底愣住了。


    他想不明白,戰鬥力如此強悍的軍隊,不每日勤加操練,竟然要去下地幹活……這,這是為何?


    花木蘭見鐵鉉心有疑惑,便耐心解釋道:“這是湘王殿下教導我們的,軍屯製度。戰時打仗,閑時耕種,隨宜開墾,且耕且守。”


    鐵鉉隨即恍然大悟:“如此一來,便能多出不少糧食供給,補充軍隊輜重。”


    “不但如此,殿下還倡導‘分田之術’,收獲的穀物按照比例,官私對分。”


    花木蘭繼續說道。


    “也就是說,隻要我們開墾土地,獲得的糧食,一半上繳公糧,一半自己留用。”


    鐵鉉的震驚更甚了。


    他很快就想明白,這“分田之術”究竟會帶來什麽樣的效果!


    既增加了戰士們耕田的積極性,也讓他們能夠擁有自己的私糧!


    強健體魄的同時,還能夠增加糧食產量,一舉兩得!


    在震驚之餘,鐵鉉的心裏也不由有些蠢蠢欲動起來。


    .....


    .....


    朱元璋大壽!


    朱柏送的重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敏敏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敏敏敏子並收藏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