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棚裏確實種了很多綠色的植物,但是感覺長得並不是很理想,大概是因為在火星的土壤裏還缺少一些植物生長必須的成分,而在火星上目前又沒有化肥。


    薑南美抬頭看了看這個大棚的光線,感覺這裏的光線還是比地球上一般的大棚要充足一些,盡管光線經過了至少五層薄膜。


    最頂上的一層薄膜就是他的工廠生產的火星膜。


    工作人員開始帶著大家看住宿。


    住宿有兩種可選的方案,如果喜歡氣壓高一些、夜晚暖和一些,可以選擇住地下的基地,但是裏麵非常擁擠,需要十六個人住一個房間。


    如果喜歡寬敞點,可以住在地麵的大棚裏的房間住,四個人一個十二平米的小隔斷,但是氣壓低,會讓會氣壓敏感的人很難入睡,而且晚上的溫度隻有七八度,把臉露在外麵都會覺得很冷。


    薑南美看了一圈之後,決定住在大棚裏。他的兩個手下也選擇與他一起,在大棚裏住。


    現在的大棚裏由於有了水循環係統,還安裝了淋浴,這點要比以前用濕紙巾擦身體強多了。


    薑南美決定先洗一個火星澡,體會一下。


    結果差點沒把他凍死,因為噴頭裏流出來的水估計隻有十度左右,而且流速很慢,想快點洗完都不行。


    他的身體用劇烈的抽搐和抖動來抵抗寒冷,感覺洗澡就像上刑一樣難受。


    最讓薑南美尷尬的是,他在洗澡時,旁邊路過的人可以看見他的身體。


    還好,整個基地裏都是男人。


    據說是因為女人在這種環境下可能就會失去生育能力,所以目前火星基地還沒有開始招募女人。


    薑嶽升嘚嘚瑟瑟地鑽進睡袋裏,感覺睡袋的質量還不錯,軟軟的,但是這一夜他怎麽也睡不著,因為低氣壓引起的胸悶和周圍如同打雷般的鼾聲,此起彼伏。


    第二天,薑南美拖著疲倦的身體,帶著兩個手下在這個區域轉了轉,找到了自己要建工廠的位置。


    他看到這塊土地已經平整好了,大約有兩萬平方米。


    電線已經拉過來了,就是用一根鋁合金杆子挑在空中的架空線路。


    水管也有了、下水管也有了。


    據說明天他需要的打地基、建大棚骨架的物料就會運來,大多數都是火開聯就地取材製造的。


    薑南美這幾天在大鵬裏麵住著,產生了一個新想法。


    因為這個大棚在白天時,外溫度四度左右的時候,大棚內的溫度可以達到二十五到三十度,而晚上,外麵下降到零下五十多度時,大棚裏隻有七八度。


    他就想,如果在他的工廠裏建一個大水池,就可以在白天的時候吸收熱量,在晚上的時候就會放出熱量,這樣車間裏晚上的溫度就會升高。


    如果晚上的溫度真能升高,他晚上就可以搬到車間來住。缺點就是有點機器噪聲,但是機器噪聲也不比大家打唿嚕的聲音小多少。


    於是他就去這個園區的管委會去打聽,是否可以對規劃進行調整,他想在大棚裏麵增加一個水池行不行。


    管委會的人迴答說,行倒是行,但是沒有建水池需要的東西。


    而且這裏的水是定量配給的,如果需要額外用水,得參加管委會的義務勞動。


    義務勞動一個小時,可以獲得兩噸水。


    而且這兩噸水的使用必須符合要求,就是一定要在封閉的空間裏循環使用,不能有任何浪費。


    薑南美明白了,他可以挖水池,但是必須出賣勞動力來換取淡水。


    他認為這樣也可以接受,畢竟地球上的貨幣在這裏還沒有辦法快速流通。


    可是新的問題又來了,即便是有了水,但是沒有澆築水池的水泥。


    他的一個手下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就是在大坑裏鋪上薄膜,就可以防止水向地下滲透。


    他認為手下人的主意可行,於是就問管委會的人,有沒有不透水的薄膜。


    管委會的人說有,但是也需要用義務勞動來換。為管委會勞動一個小時,可以換一平米的薄膜。


    薑南美知道了,感情火星上的這些小數額的交易,都是以物換物、或者是用勞動換取實物。


    現在他心裏有數了,因為水和儲水池的問題都可以解決,無非就是需要給管委會出一些苦力。


    他開始計算該修多大的水池,他打算沿著大棚的邊緣挖一圈水池,這樣在薄膜上凝結的水也會迴流到水池裏,這不就自動循環了嗎?


    他算了算,他需要淡水四千噸、薄膜五千平米,他需要給管委會幹七千個小時的義務勞動,他還要租挖機挖水池,還要支付兩千個小時的義務勞動,總共要支付九千個小時的義務勞動。


    他們三個人每人平均三千個小時,估計需要兩三年內能償還完。


    ……


    阿超一看,人類移民火星的熱潮已經被忽悠起來了,它決定與人類聯合在火星上修鐵路。


    因為現在它的煉鐵能力已經挺厲害了,一年能產五十多萬噸鋼材,建鐵路是足夠了。


    它想沿著火星的赤道修建鐵路,把人類的幾個基地和它的基地先用鐵路串聯起來,然後再建公路。


    它想用它的鋼鐵換人類的火星膜,因為它的機器人也會被宇宙射線損傷,它想把它的幾個工廠的廠區也用火星膜覆蓋起來。


    接下來它也想在火星膜的下麵建保溫的大棚,因為如果可以在夜晚把大棚內的溫度提高上來,它的機器人在夜間也可以工作。


    現在火星表麵夜間的溫度是零下五十度,它的機器人還是沒有辦法正常工作。


    於是,阿超派機器人到火開聯的總部找人溝通,表達了想建鐵路,用鐵路來換火星膜和保溫膜的意向。


    火開聯的人把阿超的意願傳迴了火開聯多爾倫多的總部,總部經過討論,認為可行,於是就同意了阿超的請求。


    這相當於給薑南美又找到了一個大客戶。


    ……


    銀度基地的找水人員最近又在現有基地二百公裏意外的地方發現了一個新水源,這個水源依然是在一個峽穀裏。


    於是銀度基地的負責人認為,火星上的水源分布可能是有規律的,他讓找水員重點對火星上的峽穀進行勘察,因為峽穀裏有水的概率高。


    拉孜在接到上級的指示後,開始把找水的重點放在峽穀地貌。


    這天,他開車來到了距離銀度基地四百公裏遠的一個峽穀裏,他正準備支起鑽機開鑽,但是卻看見遠處有一個人影在晃動。


    他定睛一看,確實是一個人。


    他意識到,這人一定是火開聯的找水員。


    他心想,我必須要盡快開鑽,搶在那人的前頭。


    然後我就宣布我第一個發現這裏有水,這裏是屬於銀度的。


    於是他腳下發力、手上也開始加勁,很快就把鑽機安裝好了。


    正當他開始向下鑽的時候,那人開著車過來了。


    “哥們兒,你好呀。”來人是個大胡子,笑著對他說。


    “你好!”拉孜尷尬地答道。


    “我叫文森。是火開聯的找水員。”大胡子主動介紹自己。


    “我叫拉孜。”拉孜一邊說,手裏還在一邊用力把鑽杆向下壓。


    “你不用鑽了,這下麵有水,而且很淺,隻有五米深,我已經鑽出來了。”文森笑著說。


    “哦,五米就有水……”拉孜看了看鑽杆,發現他現在已經鑽了六米了。


    於是他停下鑽機,開始向上拔鑽杆。


    此時文森也過來幫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智械戰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寫科幻不容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寫科幻不容易並收藏智械戰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