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家中後,薑嶽升沒有休息,第二天就坐飛機從燕京飛到了拉爾薩,又坐專機從拉爾薩飛到吐蕃北基地。


    現在力亞爾研究院已經把軍品部分全部搬到了吐蕃北基地。吐蕃北基地的規模也比薑嶽升第一次來的時候擴大了一倍多。


    薑嶽升這次主要是想看一看超級機甲的進度。


    王院長得知薑嶽升要來基地看超級機甲的進度,便放下手裏的工作,親自陪著薑嶽升來到距離基地二十公裏的試驗場。


    這是一個由軍隊嚴密把守的露天試驗場,四周都是光禿禿的石頭山,在中間的一片較大的空地上有幾座廠房。


    薑嶽升老遠就看見在廠房的門口站著兩尊威武的機甲。


    這兩尊機甲大約有五米高,是直立行走的重型機甲。上臂和小腿都比較粗壯,因為裏麵都裝著電離空氣等離子發動機。


    每一台超級機甲配有六台電離空氣等離子發動機。


    兩條上臂後肱三頭肌處各一台、兩條小腿肚子各一台、背部有兩台。


    超級機甲在地麵行走狀態是,這六台發動機是縮在機體裏麵的。在需要飛行時才會把發動機伸出體外,隻要有任意三台發動機能正常工作就可以飛行。


    微型核聚變發電係統在超級機甲的胸腔裏,計算中心在小腹部。


    電磁炮和激光炮在小臂內。駕駛艙的位置在胸口處。


    王院長帶著薑嶽升走到超級機甲近前,王院長對測試的工程師說了幾句。


    測試工程師便攀著機甲的大腿爬進了超級機甲的駕駛艙。


    然後便駕駛著機甲“砰砰砰”地跑向遠處,在距離薑嶽升他們五十米左右時停下腳步,隻見“卡朗卡朗”一陣響,隱藏在超級機甲身體裏的六台電離空氣等離子發動機快速地從超級機甲的背部、小腿肚子、和上臂後側伸出,接著便噴出了藍色的火焰,五秒鍾後,超級機甲便快速飛離地麵向高空飛去,加速度極其迅速,十幾秒鍾之後就變成了一個小黑點。


    接著小黑點開始在上空水平飛行,然後降低了一些高度,在空中做了幾個翻滾動作,便朝著試驗場左邊的山崖飛去。


    隻見超級機甲的右臂伸出,從右臂裏伸出一隻電磁炮,對著山崖就是兩炮,“轟轟”,山崖被炸得碎石飛舞。


    “薑總,咱們的超級機甲是可以在外太空飛行的,但是隻能飛四個小時,因為可以攜帶的高壓氣體有限,但是四個小時也足夠飛到全球任何一個位置。”王院長向薑嶽升解釋道。


    “那超機動空天飛機和在軌攻擊衛星是不是可以淘汰了?”薑嶽升問王院長。


    “超機動空天飛機的電磁炮和激光炮的功率比超級機甲大上百倍,大目標還得空天飛機去打,在軌衛星也不能淘汰,因為在軌衛星的成本低,一台超級機甲的造價相當於差不多三十台在軌激光炮衛星的價格。”王院長解釋道。


    “哦,那就是說超級機甲比高智能機器人貴得多。”薑嶽升繼續問。


    “那是,一台超級機甲的造價可以造五百台高智能機器人。”王院長道。


    “啊?!”薑嶽升一聽,感到很吃驚。他沒想到這個東西這麽貴,“那一台不是要接近一百億?”


    “嗯,七八十億,”王院長微笑著看著薑嶽升,“不過這個東西的機動性超強,要是遭遇了敵人的層級鏈機器人,就像砍瓜切菜一樣,順利的時候,在一場戰鬥中殺掉上千層級鏈機器人也是有可能的。”


    “哦?有這麽厲害?”薑嶽升有些不敢相信。


    “因為它的激光炮和電磁炮的射程都比單兵機器人遠幾倍,它還配有多麵相控陣雷達,可以同時鎖定幾百個目標,可以在千米高空向敵人開火,而敵人的火力卻夠不到它,隻能被動挨打。”王院長解釋道。


    “那敵人要是用導彈或者大功率的電磁炮打擊它呢?”薑嶽升疑惑地問。


    “它有防激光塗層,不怕激光炮。它的雷達能感知電磁炮和導彈,隻要開足馬力逃跑或者躲閃就沒事了。”王院長解釋道。


    “哦,那如果派它們到北魅去幹掉敵人的地下基地行不行?”薑嶽升問。


    “肯定行,但是如果進入敵人的基地恐怕也很危險,畢竟基地內的空間很小,不太容易躲避。可以讓它從基地的洞口對基地內部實施打擊。比如先用超遠程隱身巡航導彈把洞口炸開,然後讓它去向洞內扔高爆炸彈。”王院長解釋道。


    “嗯……”薑嶽升的臉上露出的欣喜的表情。


    他心想,要不是媽媽,可能現在我們早就被機器人打敗了。


    ……


    這天,劉思洋剛上班,就被主管處長叫到辦公室,說想把他調到軟件二科,讓他跟二科的科長聊聊。


    劉思洋知道,這都是因為上周他跟一科科長吵了一架,於是一科科長就不要他了。


    劉思洋迴到工位冷靜了一下,決定主動找二科的趙科長聊聊。


    其實趙科長早就知道了他的情況,因為處長已經跟他通氣了。


    趙科長雖然與劉思洋不熟,但是眼下他正好缺人,所以他還是需要劉思洋的。


    二科的開發任務是根據大數據抓間諜。


    我方的間諜會在敵人內部得到一些信息,可以證明我方的一些保密信息泄露到敵方了。二科開發的算法就是根據泄露到敵方的保密信息的特點來倒推出泄密的嫌疑人。


    開始的時候先把接觸到這個保密信息的人都列為嫌疑人,然後再根據每一個嫌疑人的各類信息進行綜合評判,比如這個人的支付消費信息、使用大模型查詢情況、行蹤信息、朋友關係、聊天信息、郵件來往等。最後圈定一個重點嫌疑人進行持續的監控。


    解決這一類問題的算法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叫逆推算法。


    劉思洋在川大讀博士的課題就是逆推算法,在這方麵還是有很深的造詣的,這也正是二科需要的。


    劉思洋在與二科的科長溝通後,發現二科的科長比較好溝通,於是就決定在二科幹。


    這天中午,他在成川都雙流機場等去尚海的飛機時,看見新聞上說聯軍又在白零海峽與美洲的機器人在作戰,他心想,這曠日持久的戰爭打到什麽時候是頭呀?難道就沒有一種能夠克製層級鏈機器人的辦法嗎?


    他心想,如果能開發一種更強大的機器人不就可以克製層級鏈機器人了嗎?


    那麽怎麽能開發出一種更強大的機器人呢?


    我能不能利用逆推算法幫我找找答案呢?


    他知道,現在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大模型,每個行業、每個公司的大模型都是幾代人智慧的結晶,如果能把這些智慧的結晶匯聚在一起,那肯定會是一個超級有智慧的程序。


    隻可惜各行業個各公司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大模型的核心代碼拿出來對外公開。


    “我能不能用逆推算法把各行業的大模型核心算法推導出來呢?”


    劉思洋突然產生了一個極其震撼的想法,以至於他沉醉在自己的想法之中忘記了登機。


    他不得不又訂了下一班航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智械戰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寫科幻不容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寫科幻不容易並收藏智械戰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