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董將軍對於和平的見解很對。


    唯有放下兵戈才能迎來和平,才能避免讓百姓於戰火中流離失所。


    所以北涼願意依照董將軍所言,放下兵戈,不與北莽開戰。”


    聽著徐鳳年所重複的話語,董卓忍不住掏了掏耳朵,確信自己確實沒有聽錯。


    接著董卓又側頭看了眼身邊的第五雀,第五雀也是微微頷首,確認了自家夫君確實沒聽錯。


    這北涼世子殿下徐鳳年就是個前所未見的軟骨頭!


    明麵上打著和談的旗號,暗地裏竟是想將北涼賣於北莽?


    這做法可跟他們蛛網情報裏那個大鬧了離陽一番的徐鳳年不同啊。


    不過董卓心下很快就為徐鳳年此舉找出了原因。


    這北涼世子殿下為什麽會大鬧離陽,還不是因為北涼在離陽的日子實在說不上是好過。


    明明就是以一己之力攔住了北莽百萬大軍的南下,卻屢屢遭遇離陽的背刺。


    甚至整個離陽都將北涼也認成了和那些真正北莽人一般的蠻子。


    這種恥辱換他董卓在那北涼也一定待不下去。


    畢竟離陽這慢刀子割肉的行為是個人都看得出來。


    不想被溫水煮青蛙般殺死那麽就必定要做出變局來。


    但北涼的位置既不是那物產豐富的廣陵,也不是易守難攻的蜀地,更不是人丁興旺的南越,想要獨立謀國也差了點。


    算來算去,唯一的出路也唯有投靠北莽之舉了。


    所以第五雀不恥北涼世子殿下所做的選擇,他董卓倒是十分欣賞這徐鳳年。


    這徐鳳年實際上為北涼做出了一個最為正確的決定。


    至於此舉會給中原百姓帶來什麽後果,那關北涼什麽事?


    北涼是北涼,中原是中原。


    北涼在邊境上死了那麽多人,也沒見幾個中原百姓念其功德啊。


    因此徐鳳年做得對,做的很對,換做他董卓坐在那個即將世襲罔替成北涼王的世子位置上也會做出如此選擇!


    幾乎是一瞬間,董卓便相信了徐鳳年所說的一切。


    但他還要試探試探這徐鳳年究竟是假降還是真降。


    “所以殿下的意思是可以讓北莽借道北涼?”


    麵對董卓的試探,徐鳳年果斷地搖了搖頭道:


    “不,不會。


    相比董將軍應該聽說過假道伐虢的故事。


    北涼之於北莽,體量太小,北莽可隨時反悔,但北涼卻無路可退。


    而且北莽一旦吞並了離陽之後,那麽順手吞下北涼也就是舉手之勞。


    所以北涼想要在這夾縫中生活下去必須要保持現有的建製。


    因此北莽若是想攻占離陽,那麽必不能走北涼所在的西線,而應該去那兩遼所在的東線。


    而且他日能在離陽封疆的藩王必須得是你董將軍,如此北涼才可以保證必不出手。”


    聽見徐鳳年這思路清晰的言語,第五雀剛剛帶著嘲諷的臉色也逐漸轉變為了驚色。


    徐鳳年所言實在是太過驚人了。


    讓自己的夫君就藩離陽?


    這簡直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了!


    換句話說絕不亞於今日北涼王之於離陽!


    但反過來想,如此一來,這天下雖是北莽的天下,可依舊是三足鼎立的局勢,可以維持那脆弱的平衡。


    這樣,北涼也可不丟失其特殊地位,繼續生存下去!


    真是一出邏輯縝密的好計劃!


    第五雀能想明白的事,董卓自然能比她想的更深。


    因為這本就是他在聽到北涼世子願意止戈之後所意識到的未來!


    董卓十分有自信他日能統領北莽百萬大軍南下離陽,而沒有了北涼的阻擋,他必能成功攻入離陽內部,那麽他董卓自然是要比那所謂的北莽軍神拓跋菩薩更勝一籌!


    這等滔天軍功比之徐驍春秋時馬踏六國又如何?


    隻高不低!


    既然北莽皇帝的位置隻能是慕容或是耶律姓氏,那麽若是不想讓他董卓功高震主,就藩離陽豐腴之地是很有可能之事!


    而且為了製衡還存在的北涼,那麽他董卓也不會輕易被過河拆橋。


    所以北涼世子殿下徐鳳年……不,應該說他董卓所想的建議簡直就是一舉多得的好計策!


    隻不過這北涼世子殿下恰巧跟他想到一塊去了!


    這徐鳳年跟他董卓是一類人!


    想到這裏的董卓眼睛裏就燃起了永不止歇的野心之火。


    若是再大膽一點,有了離陽豐腴之地,比如廣陵作為封地的董卓完全可以想一想做那天下共主的美夢。


    隻要到時這北涼世子也不甘心做一個北涼王,那麽他們聯手未必就不能掀翻這北莽異姓之族的統治。


    畢竟說到底他董卓身體內還流淌著一半的中原血脈,這可比北莽慕容或是耶律更正統的血脈!


    等到了那個時候,他的好兄弟就算是個廢人又如何,他照樣能給其一個富貴的晚年。


    至於到時候極有可能成為北涼王的徐鳳年?


    嗬,秋後算賬四個字怎麽來的董卓可是十分清楚!


    有了決定的董卓再度望向對麵那顯得有些忐忑不安的北涼世子時,故意輕笑道:


    “殿下,你可知你在說什麽嗎?


    我董卓對北莽可是忠心耿耿之人。


    陛下賞董卓什麽,董卓就吃什麽。


    董卓可不會主動向陛下去要什麽。


    至於什麽就藩離陽,都是一些無稽之談……”


    說到這裏,董卓忽地話鋒一轉道:


    “……不過呢,與北涼硬碰硬之事確實與兩邊都為不利。


    若是北涼願意袖手旁觀,那麽在下願意去向陛下建言一二,從東線兩遼南下離陽。


    但殿下應該知曉,如今北莽答應了與離陽的和親,這可是兩國數十年來的大事!


    所以此戰近些年來應該不會開啟,至於成與不成,那也不是董卓這麽一個小小的正四品將軍所能決定的。


    因此殿下若是沒有其他話想說的話,那麽便請吧。”


    聽到這話,徐鳳年故意露出了遺憾之色道:


    “既然如此,那也隻能這樣了。


    不過請董將軍盡量快些,你知道的,我那北涼可不是我一人說了算。


    到時免不了還要借助董將軍的援手才能成的了事。”


    董卓哈哈一笑道:


    “殿下可是在說那陳芝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雪中:人在北涼,以勢壓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蟬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蟬眠並收藏雪中:人在北涼,以勢壓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