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望著那空蕩蕩的食盒,眼神茫然不解。


    失神良久後,他眼眸驀然一聚,身形劇烈的打了個冷戰。


    絕望,驚駭,悲涼…


    無數負麵的情緒,霎時間從心底湧起,頃刻籠罩了全身。


    最後,化做了一抹無奈的苦笑。


    “孟德,你我並肩而戰十餘載,我終究還是變成了你的敵人麽…”


    荀彧喃喃自語著,顫巍巍的抬起頭來,絕望苦澀的目光,望向了長安方向。


    “唉——”


    空空蕩蕩的大堂中,響起一聲意味複雜的幽歎。


    失望,後悔,幽怨,悲涼…


    另一間府堂內。


    夏侯尚與董昭正相對跪坐,彼此把酒相敬。


    夏侯尚身為宗室子弟,此番曹操稱帝,夏侯尚官爵自然水漲船高。


    除天水太守之外,曹操還封他為安西將軍,都督涼州兵馬,爵封略陽縣侯。


    而董昭除了進爵鄉侯之外,還升任了太常之職。


    二人就此成了國之重臣,秦朝的開國元功之臣,自然是春風得意。


    “董太常,吾有一事不明,天子為何要賜那荀文若一個空食盒,還請太常賜教?”


    幾杯酒下肚後,夏侯尚不解的目光,抬頭望向了董昭。


    先前曹操是給過他密旨的,倘若荀彧不肯接受太傅封賜,仍舊稱唿其為“秦王”,而不肯改口尊稱“陛下”,那麽夏侯尚便將那隻空食盒賜給荀彧。


    夏侯尚是遵旨行事了,但以他的智計,卻又想不通曹操此舉的用意。


    “食者,祿也。”


    “為臣者,食的是誰祿?自然是食君之祿。”


    “荀文若自詡漢臣,原本食的乃是漢祿,可現下漢朝已亡,何來漢祿?”


    “既無漢祿,那他就隻有食我秦祿。”


    “可天子卻賜給他一隻空食盒,這其中寓意,夏侯將軍難道還體察不出嗎?”


    董昭手中把玩著酒杯,眼神別有意味的解釋了一番。


    夏侯尚猛然省悟,驚唿道:


    “空食盒,寓意著無祿!”


    “荀彧既無漢祿可食,天子又不給他食我秦祿,莫非天子這是要逼他——”


    夏侯尚話未言盡,目光急是看向董昭。


    董昭急是微微點頭,默認了他的猜測。


    無祿便是無食,無食就要餓死,曹操這是要逼荀彧自裁呀!


    “荀文若乃我大秦功臣,當年呂布竊兗州,若非荀文若……”


    夏侯尚話說一半,驀然間想起什麽,又咽了迴去。


    再說下去,曹操豈不成了逼死功臣,薄情寡義的小人?


    “功是功,過是過。”


    “功過有時候是能相抵,有時候又不能相抵。”


    “荀文若不能順應天命,執意要逆天而行,走到今天這一步,隻能說是咎由自取。”


    “路是他自己選,怪不得任何人。”


    董昭卻是通透的很,三句不離天命。


    就如他當年早早放棄漢朝,投奔曹操,獻計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就王霸之業一樣。


    如今曹操稱帝,他亦是開開心心,毫無心理負擔的接受封賞,做起了開國功臣。


    在他眼中,自己所做所為,皆不過是順應天命罷了。


    “嗯,董太常言之有理,我大秦代漢,確實是天命所在。”


    “荀文若逆天而行,落到這步田地,皆是他咎由自取罷了,怪不得誰。”


    夏侯尚念頭隨之通達,重重點頭稱是。


    就在這時,親衛匆匆忙忙趕到,闖進了府堂中。


    “啟稟將軍,啟稟太常,出事了!”


    “荀令君他…他…他服毒自盡了!”


    夏侯尚身形一震,臉色驟變,目光急是看向了董昭。


    那眼神中,既有震驚,又有佩服。


    果然被董昭言中!


    荀彧看到了那隻食盒,果真領會了曹操的暗示,終究還是選擇了自裁。


    “荀文若,你空有王佐之才,可惜卻不識天命。”


    “可惜,可惜啊。”


    “昭敬你一杯,你一路走好吧。”


    董昭站起身來,走到了堂外,向著荀彧方向舉杯,爾後將杯中酒盡皆傾灑在了地上。


    …


    時年春,曹操廢漢稱帝,建國大秦。


    …


    鄴城,楚宮。


    金殿之內,一幅巨大的沙盤,已陳列在了殿中。


    劉備正與蕭方,諸葛亮,田豐,陳登等眾謀臣,圍觀著沙盤,共商著將來伐秦之戰的用兵方略。


    急匆匆的腳步聲響起,陳到高舉著一道帛書衝入了大殿之中。


    “啟稟大王,關中細作密報!”


    “念!”


    劉備目光不離沙盤,隻是微微拂了拂手。


    陳到展開帛書,深吸一口氣,高聲宣讀道:


    “曹賊於本月初五,逼迫天子禪讓皇位,已謀朝篡位,宣布登基稱帝!”


    本是專注於沙盤的劉備,身形驀然一震,猛的抬起頭來,震驚的看向了陳到手中那道帛書。


    諸葛亮,田豐,陳登等眾謀臣,無不是神色大震。


    曹操篡位稱帝的消息,霎時間令殿中一片大震。


    唯有蕭方,嘴角微微上揚,似乎對此早有預料,沒有半分震驚意外。


    “刷!”


    震驚中的劉備,一把接過了陳到手中帛書,難以置信的目光急掃。


    曹丕帶兵入宮,逼迫天子寫下禪位詔書,秦國眾臣上表,恭請曹操進位…


    曹操三辭三請後,無可奈何的答應,遂於長安城南築壇祭天,廢漢稱帝,降天子為永昌公…


    整個曹操篡位稱帝的全過程,帛書之上,都寫得清清楚楚。


    “曹賊,你竟然敢篡位謀逆,學袁術那逆賊僭越稱帝!”


    “你這篡漢逆賊,孤必當誅之!”


    劉備將那道帛書情報,狠狠的擲於地上,喝道:


    “傳孤詔命,即刻召集文武百官,入宮共商討逆大事!”


    半個時辰後。


    身在鄴城的文臣武將,盡皆齊聚金殿。


    “諸位,今關中已傳迴消息,曹賊已篡漢自立,僭越稱帝!”


    “孤身為劉氏子孫,大漢楚王,豈能視而不見!”


    “孤欲盡起傾國之兵,討滅偽秦,誅殺篡國逆賊曹操,再造我大漢社稷!”


    “今日召卿等前來,正是為共商伐秦大計!”


    高坐上位的劉備,以憤慨的口氣,向眾臣宣布了伐秦滅曹的決斷。


    大殿之內,立時轟然炸裂。


    滿朝的文臣武將,無不為曹操廢漢稱帝而憤慨,罵聲是此起彼伏。


    “臣願為先鋒,率軍殺入長安,生擒逆賊曹操!”


    “臣願拚上一條性命,為大王踏平偽秦,討滅曹賊!”


    “大王,臣願…”


    眾將是群起請戰,大殿內叫戰聲此起彼伏,仿佛要將整個大殿掀翻一般。


    劉備滿意的點點頭,目光轉向蕭方:


    “景略,你以為如何?”


    他顯然還沒被曹操篡漢衝昏了頭腦,伐秦這種事關國運的大事,自然要征詢蕭方意見。


    “曹賊廢漢篡位,僭越稱帝,自然是十惡不赦,人人得而誅之!”


    “大王身為劉氏宗王,討滅曹賊,乃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不過…”


    蕭方憤慨過後,卻話鋒一轉,拱手道:


    “臣以為,大王在揮師伐秦滅曹之前,還需先做一件頭等大事!”


    劉備一怔。


    眾臣也是一愣,茫然目光齊聚向蕭方。


    還有什麽事,比討滅曹操更重要,更急迫的嗎?


    蕭方緩緩走上殿前,理了理衣冠,深吸一口氣,向著劉備躬身一拜:


    “臣蕭方,恭請大王在出兵討賊之前,先登基稱帝,繼承大統,恢複我大漢宗廟社稷!”


    大殿之內,霎時間一片靜寂。


    本是滿腔憤慨的劉備,則是愣怔在了王座上,一時竟是失神。


    眾臣亦無不震驚,瞪大的眼眸中,漸漸開始湧現興奮。


    “國不可一日無主,民不可一日無君!”


    “今曹操逼迫天子禪讓皇位,我漢室社稷已崩,宗廟已毀,國祚已絕!”


    “現下首要之事,乃是擁立新帝,重建我漢室宗廟,延續大統,再造社稷!”


    “大王身為皇室宗親,大漢楚王,手握九州之地,功在社稷,萬民景仰!”


    “放眼天下劉氏子孫,還有誰比大王更有資格,繼承我大漢皇位,續承正統?”


    “故臣蕭方,叩請大王以大漢社稷為念,順應天命民心,登基稱帝,繼承大統!”


    蕭方一字一句,決厲如雷,迴蕩在大殿之內。


    諸葛亮,田豐,黃忠,太史慈等文臣武將,霎時間驚醒,盡皆陷入狂喜興奮之中。


    蕭方這是在勸進!


    他這是要將劉備,一手扶上帝位!


    自古皇位,父死子繼,乃是常例。


    但凡事總有例外,若皇帝駕崩,膝下無嗣,便要從藩王中選立。


    兩漢以來,這種例子不在少數。


    如漢文帝,漢宣帝,以及漢桓帝,皆是以外藩繼位。


    眼下劉協沒能守住皇位,被曹操逼迫禪讓,更做了偽秦的永昌公,其這一脈已喪失了被擁立為帝的資格。


    那麽自然就隻能在劉氏宗親中,擇賢能者,繼承大統。


    放眼天下,還有誰比劉備更賢能者?


    劉備登基稱帝,繼承大統,再造漢室社稷,乃是名正言順!


    “大王!”


    反應過來的黃忠,緊隨出班,慨然一拜:


    “天下十三州,大王已得九州!”


    “大王之神武雄略,大王之功業,可比光武再生!”


    “這大漢皇帝之位,大王不坐,還有誰有資格坐?”


    “老臣亦懇請大王,上應天命,下順民心,進位為帝,繼承我漢室大統!”


    關羽張飛不在朝,黃忠便為武將之首。


    蕭方和黃忠這文臣武將之首,盡皆站出來勸進,眾臣的熱血霎時間被點爆。


    “臣等叩請大王,順應天命民心,進位為帝,繼承大統!”


    “臣等叩請大王,順應天命民心,進位為帝,繼承大統!”


    眾臣轟然而動,山唿海嘯般的勸進聲,迴蕩在了大殿之中。


    望著群起勸進的眾臣,劉備此時的心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堂燕歸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堂燕歸來並收藏三國:臥龍姐夫,忽悠劉備搶荊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