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痛苦的不僅僅是大道梁山這群人,在正北方向,還有一群人更加痛苦。
胡族的皇帝,左右賢王,朝野重臣,都已經商量三個時辰了,也沒出結果,年邁的幾個,都是哈氣連天。
痛苦啊,人生中還有比熬夜還痛苦的事情嗎。
如果有,那就是不知道熬到什麽時候。
“陛下,大道城一個自封的城池,一城之地,竟敢給我們發國書,這本身就是僭越。”
“是的,陛下,僭越倒在其次,關鍵是豎子葉楓,竟敢借道我族,簡直狗膽包天。”
“不錯,陛下,前有襲我部族一事,後要借道,分明是蔑視我族,臣建議,駁迴所謂的國書,並對大道城略施懲戒。”
右賢王半眯著雙眼,聽著自己的一眾手下,紛紛指責。
作為當年第一個反對皇甫月以女兒身當太子的人,右賢王絕對是男尊女卑的代言人。
雖然最後沒有成功,但他一直心裏不爽,這次趕上這種機會,恰好皇甫月還有國師剛好又不在皇城。
是時候展現自己右賢王的實力了。
“陛下,不管是木蘭千戶所,還是南院兩個千戶府,裏麵似乎都有蹊蹺,甚至是誤會,現在就下結論,為時尚早。”
“不錯,尤其是當初本就是禦梁大王立功心切,輕敵冒進,這才導致南院慘敗,其實倒也可以看得出來,大道城城主葉楓,不管是才智還是膽量,都是上上之選。”
右賢王斜著眼看了一下此人,心裏暗罵,他娘的,一點逼臉都不要了,那人可是敵人啊。
“陛下,那葉楓...咳咳咳”,左賢王親自開口了,聽聲音似乎身體不好,其實並不是。
而是這個話題太敏感,沒辦法,太子不在,右賢王明擺著是要刁難葉楓。
他也硬著幾次頭皮,才好意思開口,“那葉楓也可能...大概...算是自己人吧。”
本來這話該他手下那些馬仔說,但一個個寧死不屈,自己也沒辦法,不管是規矩還是實力,右賢王都是壓他一頭。
不得已,隻有抬出這個理由,果然這話一出口,皇族皇帝就是狠狠地一拍禦座。
左賢王頭皮發麻,但太子還是要迴來的啊,等太子迴來,秋後算賬,最先倒黴的肯定是他。
因為自己是太子的人,今天右賢王有點不對勁,雖然最初反對太子以女兒身成為儲君。
但後來事情定下之後,對太子也算是順從。
抬眼望了望禦座上的人,左賢王一歎,大哥啊,拍下座位就算了啊,你倒是說話啊。
你隻要說句話,事情不就變得簡單了。
到這裏,他對國師南尰池更是又愛又恨,就是這貨給陛下出的主意。
說什麽分而治之,非要把朝堂裂為左右,一天到晚給陛下建議,“左右互而鬥之,胡族蓋莫穩也。”
他理解起來都費勁,整得陛下現在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
右賢王正在遊離天外,突然一個念想湧入腦海,瞬間如同惡魔種子一般,爆發出來,擋都擋不住。
情不自禁的“嗯...”了一聲。
眾人聽到這種奇怪的聲音,不由得把目光紛紛投向右賢王。
眾人都在內心裏腹誹,這老貨想到什麽事情了,三個時辰,憋著一句話不說,現在突然這麽一聲,似乎有點淫蕩。
右賢王也有點尷尬,老成持重的他從來沒有這麽輕鬆過,這次朝會,他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宣示主權。
左賢王反對的,他都讚同。
左賢王讚同的,他都反對。
就是這麽簡單,太子在的時候,這貨沒大沒小,國師不是常說,以右為尊。
但是剛才的想法確實更高,自己格局還是小了,幹咳了一聲,“陛下,葉楓借道,臣同意。”
這?整得左賢王都不知該說什麽了,這麽多人,爭執了三個時辰,老夫唾沫都幹了。
你早幹嘛了,三個時辰閉目養神,最後一聲呻吟之後,就同意了。
你大爺的,左賢王忍不住腹誹了一句。
罵完才想起,右賢王的大爺,好像自己也得喊大爺。
胡皇在國師的熏陶下,就喜歡看左右兩賢王吵架,今天這才三個時辰,這就結束了,似乎還有點意猶未盡。
不過也算過了癮,“胡族現在也是禮儀之邦,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葉楓那個臭小子...”
說到這裏,再次狠狠拍了一下禦座,“退朝。”
自己率先離去。
左賢王走到右賢王麵前,上下左右打量了一番,然後拂袖而去。
右賢王的人圍了上來,他們搞不懂,自家的老大怎麽會突然變卦。
“葉楓小兒是不是該死?”
屬下一驚,然後左顧右盼一番,紛紛點頭,“當然該死,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右賢王捋了捋鋼針一般的胡須,“但是明著對他,肯定會遭到太子記恨,等她迴來,隻怕連我也不會好過。”
屬下眉頭皺了起來,大哥,昨天不是說好的嘛,即使太子記恨,也要阻止葉楓。
“你們想想,既能收拾葉楓,又不令太子記恨,這才是上上之策。”
看著一眾屬下的麻瓜之色,右賢王更是得意,這主意可是他的神來之筆。
“借道給他,借西土國之手,鏟除葉楓,以絕後患。
你們想想,葉楓小兒,怎是西土國的對手。
而且一個頑童而已,僥幸贏了幾次,就以英雄自居。
異想天開,妄想建城,笑話。
國師說了,沒必要浪費一兵一卒,這些人最後都會亡於自己之手。
如果不是國師攔著,否則本王早就帶兵踏平小小的大道城。”
一眾手下這才幡然頓悟,怪不得這麽久,遲遲沒對大道城用兵,原來是這個原因。
大家憋了這麽久,你怎麽不早說。
右賢王一看表情就知道是什麽意思,歎息了一聲,“這是國師交代的,說是哀兵必勝。
讓胡族的騎兵憋著一口氣,如果有一天戰事一起,不管對手是誰,這氣就撒在誰的身上。
老夫還是沒忍住,你們幾個記住了,打死也不能說。誤了國師的大事,你們知道結果的。”
胡族的皇帝,左右賢王,朝野重臣,都已經商量三個時辰了,也沒出結果,年邁的幾個,都是哈氣連天。
痛苦啊,人生中還有比熬夜還痛苦的事情嗎。
如果有,那就是不知道熬到什麽時候。
“陛下,大道城一個自封的城池,一城之地,竟敢給我們發國書,這本身就是僭越。”
“是的,陛下,僭越倒在其次,關鍵是豎子葉楓,竟敢借道我族,簡直狗膽包天。”
“不錯,陛下,前有襲我部族一事,後要借道,分明是蔑視我族,臣建議,駁迴所謂的國書,並對大道城略施懲戒。”
右賢王半眯著雙眼,聽著自己的一眾手下,紛紛指責。
作為當年第一個反對皇甫月以女兒身當太子的人,右賢王絕對是男尊女卑的代言人。
雖然最後沒有成功,但他一直心裏不爽,這次趕上這種機會,恰好皇甫月還有國師剛好又不在皇城。
是時候展現自己右賢王的實力了。
“陛下,不管是木蘭千戶所,還是南院兩個千戶府,裏麵似乎都有蹊蹺,甚至是誤會,現在就下結論,為時尚早。”
“不錯,尤其是當初本就是禦梁大王立功心切,輕敵冒進,這才導致南院慘敗,其實倒也可以看得出來,大道城城主葉楓,不管是才智還是膽量,都是上上之選。”
右賢王斜著眼看了一下此人,心裏暗罵,他娘的,一點逼臉都不要了,那人可是敵人啊。
“陛下,那葉楓...咳咳咳”,左賢王親自開口了,聽聲音似乎身體不好,其實並不是。
而是這個話題太敏感,沒辦法,太子不在,右賢王明擺著是要刁難葉楓。
他也硬著幾次頭皮,才好意思開口,“那葉楓也可能...大概...算是自己人吧。”
本來這話該他手下那些馬仔說,但一個個寧死不屈,自己也沒辦法,不管是規矩還是實力,右賢王都是壓他一頭。
不得已,隻有抬出這個理由,果然這話一出口,皇族皇帝就是狠狠地一拍禦座。
左賢王頭皮發麻,但太子還是要迴來的啊,等太子迴來,秋後算賬,最先倒黴的肯定是他。
因為自己是太子的人,今天右賢王有點不對勁,雖然最初反對太子以女兒身成為儲君。
但後來事情定下之後,對太子也算是順從。
抬眼望了望禦座上的人,左賢王一歎,大哥啊,拍下座位就算了啊,你倒是說話啊。
你隻要說句話,事情不就變得簡單了。
到這裏,他對國師南尰池更是又愛又恨,就是這貨給陛下出的主意。
說什麽分而治之,非要把朝堂裂為左右,一天到晚給陛下建議,“左右互而鬥之,胡族蓋莫穩也。”
他理解起來都費勁,整得陛下現在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
右賢王正在遊離天外,突然一個念想湧入腦海,瞬間如同惡魔種子一般,爆發出來,擋都擋不住。
情不自禁的“嗯...”了一聲。
眾人聽到這種奇怪的聲音,不由得把目光紛紛投向右賢王。
眾人都在內心裏腹誹,這老貨想到什麽事情了,三個時辰,憋著一句話不說,現在突然這麽一聲,似乎有點淫蕩。
右賢王也有點尷尬,老成持重的他從來沒有這麽輕鬆過,這次朝會,他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宣示主權。
左賢王反對的,他都讚同。
左賢王讚同的,他都反對。
就是這麽簡單,太子在的時候,這貨沒大沒小,國師不是常說,以右為尊。
但是剛才的想法確實更高,自己格局還是小了,幹咳了一聲,“陛下,葉楓借道,臣同意。”
這?整得左賢王都不知該說什麽了,這麽多人,爭執了三個時辰,老夫唾沫都幹了。
你早幹嘛了,三個時辰閉目養神,最後一聲呻吟之後,就同意了。
你大爺的,左賢王忍不住腹誹了一句。
罵完才想起,右賢王的大爺,好像自己也得喊大爺。
胡皇在國師的熏陶下,就喜歡看左右兩賢王吵架,今天這才三個時辰,這就結束了,似乎還有點意猶未盡。
不過也算過了癮,“胡族現在也是禮儀之邦,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葉楓那個臭小子...”
說到這裏,再次狠狠拍了一下禦座,“退朝。”
自己率先離去。
左賢王走到右賢王麵前,上下左右打量了一番,然後拂袖而去。
右賢王的人圍了上來,他們搞不懂,自家的老大怎麽會突然變卦。
“葉楓小兒是不是該死?”
屬下一驚,然後左顧右盼一番,紛紛點頭,“當然該死,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右賢王捋了捋鋼針一般的胡須,“但是明著對他,肯定會遭到太子記恨,等她迴來,隻怕連我也不會好過。”
屬下眉頭皺了起來,大哥,昨天不是說好的嘛,即使太子記恨,也要阻止葉楓。
“你們想想,既能收拾葉楓,又不令太子記恨,這才是上上之策。”
看著一眾屬下的麻瓜之色,右賢王更是得意,這主意可是他的神來之筆。
“借道給他,借西土國之手,鏟除葉楓,以絕後患。
你們想想,葉楓小兒,怎是西土國的對手。
而且一個頑童而已,僥幸贏了幾次,就以英雄自居。
異想天開,妄想建城,笑話。
國師說了,沒必要浪費一兵一卒,這些人最後都會亡於自己之手。
如果不是國師攔著,否則本王早就帶兵踏平小小的大道城。”
一眾手下這才幡然頓悟,怪不得這麽久,遲遲沒對大道城用兵,原來是這個原因。
大家憋了這麽久,你怎麽不早說。
右賢王一看表情就知道是什麽意思,歎息了一聲,“這是國師交代的,說是哀兵必勝。
讓胡族的騎兵憋著一口氣,如果有一天戰事一起,不管對手是誰,這氣就撒在誰的身上。
老夫還是沒忍住,你們幾個記住了,打死也不能說。誤了國師的大事,你們知道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