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萬事俱備,東風進門
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 作者:劍西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嗬……
秦楓就笑了起來。
蘭娘她,雖然是大明公主,但終究還是這個時代的人,思想也還是有局限性的。
讀書,隻為了做官麽?
那當然不是的。
其實一開始秦楓的計劃,是以楓蘭縣學為模版,首先進行文理分科,文科主要還是對標科舉相關,但理科就可以專注於科技樹的攀登,爭取做到從小抓起,從娃娃抓起,在大明點亮科技樹,用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實現科技爆炸。
若是科學之花在大明盛開,那麽未來世界的主宰,便不再會有任何其他選項,同時老百姓的生活,也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很快秦楓發現自己這一步邁得太大,直接扯到了蛋。
且不說文理分科,科學發展這麽大的課題,就以他親自主政的淳化縣來講,文盲率依然高得驚人,這種情況下,壓根也就不具備發展科學的土壤,就算偶爾有幾個楊開天那樣驚才絕豔的孩子,也絕對無法構成主流。
要攀科技樹,首先要識字啊!
其實民間有很多樸素的科學,哪怕沒總結出什麽定理定律,但也是華夏的老百姓在數百年數千年的勞動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的,並且應用於生活或是耕種,發揮不小的作用。
這樣的記載,在許多典籍中,都不少見。
但問題是,哪怕是應用了一輩子這種類似經驗的老農,或許到死也不認識一個字,他隻能把這些東西通過實踐的方式教給自己的兒子或是朋友之類。
缺乏文字的力量,這些樸素科學道理,傳播或者說傳承的效率,極其低下。
就比如說,現在秦楓用來千金買馬骨的那些問題,實際上是工物工坊裏早就解決的粗淺技術問題,拋出來隻是為了吸引眼球,讓老百姓覺得自己也有希望,才能激發更大的熱情,來促進這場史無前例的文化改革。
那麽難道就沒有真的亟待解決,讓楊開天等人都束手無策的難題呢?
當然有!
不但有,而且太多了,越來越多!
科學求知的漫漫長路,就像是畫圓一樣,你本事越大,畫的圓越大,周圍能接觸到的未知,反而越多。
文盲之所以覺得自己什麽都可以什麽都行,正是因為極度的無知。
要是把工物工坊跟工部合作時,遇到的那些問題,貼在府衙門口,隻怕淳化縣的這些人,就算每個字都認識,連在一起也壓根不知道如何入手。
科學,從來都不是空中樓閣。
沒有之前的一次次技術迭代,哪能一下子就飛上天空?
可就算秦楓把所有目前積累的技術資料都拿出來分享,能看懂的又有幾個人呢?
識字,無可避免地是科學進步的第一個門檻。
因此秦楓調整策略,決定首先在淳化縣,實行一場掃盲行動。
現在,隨著楓蘭縣學的關閉,幾乎已經萬事俱備,所差的東風,此刻正等在門外呢。
秦楓微笑,吩咐賀三鬥道:“叫他們進來吧。”
“是!”賀三鬥躬身答應,然後就按照秦楓的指示,把等在門口的數百戶人家,先篩選一下,從中選出能夠代表群體的幾十個人,進入秦府,來跟秦楓當麵溝通。
“秦大人呐,我們錯了!”
“對,我們知道錯了……那楓蘭縣學,不能關呀!”
“千錯萬錯,都是我們一時糊塗,耽誤了孩子!但孩子還是想讀書的,大人您看……”
“我們犯錯,自己承擔,大人您打我板子都行!可孩子現在還在家哭,他是真的喜歡讀書,不能沒了縣學沒了老師!”
“您要罰就罰我吧!要殺要剮我都不皺眉頭!隻求您能原諒那些孩子……”
一照麵,幾十個人便陸陸續續地跪倒在地,此起彼伏地磕頭不止,一時間竟是涕淚俱下,場麵十分混亂。
“眾位鄉親,這是做什麽?快快請起!”秦楓連忙上前攙扶,畢竟這其中有好些個已經七老八十的家夥,看樣子跪下去就很難靠自己的力量再站起來,之所以派他們做代表,其中的含義,也並不難猜。
有些道理,還真是古今共通的。
不過秦楓早有準備,將眾人一一扶起來之後,微笑道:“是不是誤會了?其實我見那些孩子已經不去縣學,便以為讀書太苦,他們不願意受這份辛苦,所以本官自然也不能強人所難,索性……”
“不不不!”
“他們肯定是願意念書的呀!”
“不苦不苦!大人說哪裏話!”
“大人,求您還是把縣學開放吧,孩子們不能沒有讀書的地方。”
一聽好像有門,這些人又紛紛叫嚷起來,表達了非常強烈的讀書意願,隻怕就算是當年的徐鼎臣,都不敢說自己這樣好學。
“重開縣學,那好辦。”秦楓一句話就讓眾人大喜過望,可是緊接著,秦楓似是為難地說道:“本來我想這些孩子們不願念書,那就別勉強了,但不念書就領不到廩米,家裏少了一份收入,本官也是過意不去。”
“我見最近我淳化縣的百姓,讀書識字的熱情很高,所以就想了個辦法,索性讓這些已經無心繼續讀書科舉的孩子,來做教書先生,帶領大家識字,這樣本官作為淳化縣的父母官,自然應當大力支持,雖然不能叫廩米,但可以叫束脩嘛!我是淳化父母官,淳化縣老百姓都是我的子民,那麽這份束脩的費用,自然也應當由縣衙來出。”
“標準麽……暫時定的是每個月五石稻穀,畢竟大家都知道,傳道受業解惑,那要比自己讀書更加辛苦,總不能讓這些孩子們白白付出努力……”
???
秦府內,忽然安靜。
剛才還哭著喊著一定要重返縣學讀書的這些學子家長,忽然間全都成了鋸嘴葫蘆。
咕嚕!
不知是誰,喉嚨間先響起了咽口水的聲音。
五石!
五石稻穀!
剛才秦大人說的是,五石稻穀!
天呐!
每個月五石稻穀?
此話當真?
那也就是說……若是這個差事幹一年,就能拿迴六十石稻穀?
這個事兒,幹得過啊!!
家裏那十來畝田地,一年辛苦到頭,能不能打六十石稻穀,還是個未知數呢!
現在隻要帶著鄉民們念念書,寫寫字,就有六十石的稻穀拿,這樣的大好事兒,那真是打著燈籠也找不著呀!
秦楓就笑了起來。
蘭娘她,雖然是大明公主,但終究還是這個時代的人,思想也還是有局限性的。
讀書,隻為了做官麽?
那當然不是的。
其實一開始秦楓的計劃,是以楓蘭縣學為模版,首先進行文理分科,文科主要還是對標科舉相關,但理科就可以專注於科技樹的攀登,爭取做到從小抓起,從娃娃抓起,在大明點亮科技樹,用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實現科技爆炸。
若是科學之花在大明盛開,那麽未來世界的主宰,便不再會有任何其他選項,同時老百姓的生活,也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很快秦楓發現自己這一步邁得太大,直接扯到了蛋。
且不說文理分科,科學發展這麽大的課題,就以他親自主政的淳化縣來講,文盲率依然高得驚人,這種情況下,壓根也就不具備發展科學的土壤,就算偶爾有幾個楊開天那樣驚才絕豔的孩子,也絕對無法構成主流。
要攀科技樹,首先要識字啊!
其實民間有很多樸素的科學,哪怕沒總結出什麽定理定律,但也是華夏的老百姓在數百年數千年的勞動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來的,並且應用於生活或是耕種,發揮不小的作用。
這樣的記載,在許多典籍中,都不少見。
但問題是,哪怕是應用了一輩子這種類似經驗的老農,或許到死也不認識一個字,他隻能把這些東西通過實踐的方式教給自己的兒子或是朋友之類。
缺乏文字的力量,這些樸素科學道理,傳播或者說傳承的效率,極其低下。
就比如說,現在秦楓用來千金買馬骨的那些問題,實際上是工物工坊裏早就解決的粗淺技術問題,拋出來隻是為了吸引眼球,讓老百姓覺得自己也有希望,才能激發更大的熱情,來促進這場史無前例的文化改革。
那麽難道就沒有真的亟待解決,讓楊開天等人都束手無策的難題呢?
當然有!
不但有,而且太多了,越來越多!
科學求知的漫漫長路,就像是畫圓一樣,你本事越大,畫的圓越大,周圍能接觸到的未知,反而越多。
文盲之所以覺得自己什麽都可以什麽都行,正是因為極度的無知。
要是把工物工坊跟工部合作時,遇到的那些問題,貼在府衙門口,隻怕淳化縣的這些人,就算每個字都認識,連在一起也壓根不知道如何入手。
科學,從來都不是空中樓閣。
沒有之前的一次次技術迭代,哪能一下子就飛上天空?
可就算秦楓把所有目前積累的技術資料都拿出來分享,能看懂的又有幾個人呢?
識字,無可避免地是科學進步的第一個門檻。
因此秦楓調整策略,決定首先在淳化縣,實行一場掃盲行動。
現在,隨著楓蘭縣學的關閉,幾乎已經萬事俱備,所差的東風,此刻正等在門外呢。
秦楓微笑,吩咐賀三鬥道:“叫他們進來吧。”
“是!”賀三鬥躬身答應,然後就按照秦楓的指示,把等在門口的數百戶人家,先篩選一下,從中選出能夠代表群體的幾十個人,進入秦府,來跟秦楓當麵溝通。
“秦大人呐,我們錯了!”
“對,我們知道錯了……那楓蘭縣學,不能關呀!”
“千錯萬錯,都是我們一時糊塗,耽誤了孩子!但孩子還是想讀書的,大人您看……”
“我們犯錯,自己承擔,大人您打我板子都行!可孩子現在還在家哭,他是真的喜歡讀書,不能沒了縣學沒了老師!”
“您要罰就罰我吧!要殺要剮我都不皺眉頭!隻求您能原諒那些孩子……”
一照麵,幾十個人便陸陸續續地跪倒在地,此起彼伏地磕頭不止,一時間竟是涕淚俱下,場麵十分混亂。
“眾位鄉親,這是做什麽?快快請起!”秦楓連忙上前攙扶,畢竟這其中有好些個已經七老八十的家夥,看樣子跪下去就很難靠自己的力量再站起來,之所以派他們做代表,其中的含義,也並不難猜。
有些道理,還真是古今共通的。
不過秦楓早有準備,將眾人一一扶起來之後,微笑道:“是不是誤會了?其實我見那些孩子已經不去縣學,便以為讀書太苦,他們不願意受這份辛苦,所以本官自然也不能強人所難,索性……”
“不不不!”
“他們肯定是願意念書的呀!”
“不苦不苦!大人說哪裏話!”
“大人,求您還是把縣學開放吧,孩子們不能沒有讀書的地方。”
一聽好像有門,這些人又紛紛叫嚷起來,表達了非常強烈的讀書意願,隻怕就算是當年的徐鼎臣,都不敢說自己這樣好學。
“重開縣學,那好辦。”秦楓一句話就讓眾人大喜過望,可是緊接著,秦楓似是為難地說道:“本來我想這些孩子們不願念書,那就別勉強了,但不念書就領不到廩米,家裏少了一份收入,本官也是過意不去。”
“我見最近我淳化縣的百姓,讀書識字的熱情很高,所以就想了個辦法,索性讓這些已經無心繼續讀書科舉的孩子,來做教書先生,帶領大家識字,這樣本官作為淳化縣的父母官,自然應當大力支持,雖然不能叫廩米,但可以叫束脩嘛!我是淳化父母官,淳化縣老百姓都是我的子民,那麽這份束脩的費用,自然也應當由縣衙來出。”
“標準麽……暫時定的是每個月五石稻穀,畢竟大家都知道,傳道受業解惑,那要比自己讀書更加辛苦,總不能讓這些孩子們白白付出努力……”
???
秦府內,忽然安靜。
剛才還哭著喊著一定要重返縣學讀書的這些學子家長,忽然間全都成了鋸嘴葫蘆。
咕嚕!
不知是誰,喉嚨間先響起了咽口水的聲音。
五石!
五石稻穀!
剛才秦大人說的是,五石稻穀!
天呐!
每個月五石稻穀?
此話當真?
那也就是說……若是這個差事幹一年,就能拿迴六十石稻穀?
這個事兒,幹得過啊!!
家裏那十來畝田地,一年辛苦到頭,能不能打六十石稻穀,還是個未知數呢!
現在隻要帶著鄉民們念念書,寫寫字,就有六十石的稻穀拿,這樣的大好事兒,那真是打著燈籠也找不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