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想讓他們去試試
重生小農女,空間仙泉有點甜 作者:醜小鴨的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這天,陌錦初和大哥剛從村外迴來,在門外就遇見了李子青。
“夫子好。”
兩人齊齊行禮。
李子青笑看著二人道:“剛好想要去你家拜訪一下呢,沒想到就遇見二位了。”
陌錦鬆忙伸手示意道:“歡迎夫子。
走,我們進去說。”
天氣有些微涼,陌錦鬆帶著夫子就進了堂屋。
陌錦初手腳麻利泡了茶過去,然後洗了幾盤水果,又從空間裏取了涼碟點心出來送進了堂屋。
陌錦鬆很是恭敬地為李子青斟滿了茶水。
“夫子請用茶。”
李子青也沒有客氣,端起茶盞喝了兩口。
人家陌家的茶就是好喝,這茶水醇香無比,令人迴味無窮。
楊氏也隻是和李子青打了一個招唿,因著男女有別,便和陌錦初在廚房裏做晚飯,陪客的事情都交給了陌錦鬆。
至於錦文錦武就留在屋子裏讀書寫字,也沒去堂屋。
雖然夫子為人很好,但孩子們看見夫子時還是覺得很拘謹,所以,還是留在自己屋裏才覺得輕鬆些。
李子青還是第一次來陌家。
在看見人家這亮亮堂堂的,布置得雅致簡約的堂屋時,他禁不住點了一下頭。
這陌家人是有著生活情趣的。
尤其是桌上琉璃瓶中插著那束鮮花時,無形中為這蕭索的冬季增添了不少色彩。
見李子青目光落到了鮮花上,陌錦鬆有些驕傲地笑了一下。
“這都是初兒不知從哪裏找來的。”
其實,這都是空間裏采來的。
隻不過李子青還不知道空間的事情,所以有些事,陌錦鬆便也不好明說。
不光女孩子喜歡這些花花草草,就連他這個大男人都很是欣賞初兒空間裏的那些五顏六色的花兒呢。
看著就很是賞心悅目,令人眼前一亮。
“嗯,很好看。”
李子青喝著茶水,然後又道:“咱們洪灣村的學堂現在已經形成了氣候。
凡是進入學堂裏學習的孩子都很是不錯,有個別實在不愛讀書的,都被家裏人帶了迴去。”
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讀書的材料的。
“通過這一年多的觀察,錦武錦武是學堂裏悟性最高,也是最能下工夫的。
還有村裏的幾個孩子也很不錯。
所以我就想著,等來年了可以讓他們參加童生考試。”
陌錦鬆聽了趕忙點頭。
以前,他也是很喜歡讀書的。
隻是家裏貧窮,陌青山又不待見他們兄妹幾個。
所以即便心裏十分渴望,也無法接觸到書本裏那些玄妙深奧的知識。
後來,妹妹治好了他的腿,穆南琛又幫他們認了不少的字。
陌錦鬆雖然很滿足現在的現狀,對於以前的執念也徹底放下了,但是對於龍淵國的科考製度他還是從穆南琛的嘴裏知道了不少。
龍淵國的科考名詞依次為: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探花,榜眼,最高為狀元。
而童生是科舉考試的起點。
有了童生的身份,以後才能參加院試考取秀才。
而有了秀才的功名,即便無法入仕,將來也就有了開私塾的資格,並且,若是農人身份的還能免除八十畝田的賦稅。
所以,有的人窮其一生都想要取得一些功名。
這樣,哪怕走不上仕途,家裏有了免稅的糧田那日子也能好過很多的。
而當初陌錦鬆的目的也是想要進入私塾考取秀才,這樣,娘親就不必那般辛苦了。
可惜,他當初沒有那條件。
雖然來到這荒原家裏不必為賦稅發愁,但不管將來會如何,弟弟們既然讀書了,獲得一些身份也是對他們努力的肯定。
陌錦鬆和娘親倒是不要求家裏的幾個孩子去選擇一條布滿荊棘的路。
官場上的爾虞我詐,一個不慎就有可能被貶官流放,甚至是誅滅九族。
李子青和穆南琛以及一些流放至此的人就是例子。
但不管如何,他和家人都是會尊重幾個孩子的任何選擇的。
“夫子,能得到您的肯定,我和家人都十分開心。
不管他們想不想走這條路,我們都想讓他們去試試。”
李子青點頭。
想到當前混亂不堪的朝堂,李子青也是痛心疾首。
想當初他也是滿懷抱負,可到頭來,依舊落得了一個差點身死的下場。
不過,自從看見活生生的太子殿下時,他死寂的心頓時又活泛了起來。
無論如何,這龍淵國都不能倒。
國家倒了,受罪的還是天下的窮苦百姓。
“好,隻要你們同意,接下裏我就要給他們重新安排功課了。”
陌錦鬆抱拳道;“一切全憑夫子費心了。
隻要孩子們喜歡,以後家裏的所以事情都可以讓他們少幹一些。”
不幹也是不行的。
總不能出去都變成書呆子的。
農人的孩子,首先還是要會幹農活兒,識五穀。
不過,娘親給弟弟很少安排活計的。
隻是弟弟們幹活兒都成了習慣,一到點兒就主動去做活計了。
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家裏每個人都很辛苦,他們也想幫著家裏做點事,總不能什麽都靠家裏人。
李子青滿意點頭。
錦文錦武剛來荒原時,還是兩個懵懂無知的貪玩孩子。
可這短短兩年的時間,他們變得沉穩懂事,即便還有一些小孩子心性,但也都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事情了。
而陌家的這幾個孩子各有所長,每個也都可以說是文武雙全。
楊大姐有福了。
有著這麽幾個孩子在,將來的一切都不用發愁了。
晨光微熹。
一家人一大早起來就在院子裏修習武藝。
等出了一身汗,楊氏這邊的早餐也做好了。
等吃過飯,大家便個忙個的了。
楊氏的糧鋪裏依舊是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正忙碌間,轉頭就見司項之提步走進了店鋪裏。
“楊娘子好。”
司項之紅光滿麵。
自從來到這洪灣村,家裏的日子可就好過好多了。
光是造紙作坊的分成,他上個月就拿到了兩百兩。
這對於俸祿一個月隻有十兩的司項之來說,那就是一筆巨款。
所以,家裏的老母親聽聞這洪灣村美麗異常,便也動了來洪灣村生活的心思。
“夫子好。”
兩人齊齊行禮。
李子青笑看著二人道:“剛好想要去你家拜訪一下呢,沒想到就遇見二位了。”
陌錦鬆忙伸手示意道:“歡迎夫子。
走,我們進去說。”
天氣有些微涼,陌錦鬆帶著夫子就進了堂屋。
陌錦初手腳麻利泡了茶過去,然後洗了幾盤水果,又從空間裏取了涼碟點心出來送進了堂屋。
陌錦鬆很是恭敬地為李子青斟滿了茶水。
“夫子請用茶。”
李子青也沒有客氣,端起茶盞喝了兩口。
人家陌家的茶就是好喝,這茶水醇香無比,令人迴味無窮。
楊氏也隻是和李子青打了一個招唿,因著男女有別,便和陌錦初在廚房裏做晚飯,陪客的事情都交給了陌錦鬆。
至於錦文錦武就留在屋子裏讀書寫字,也沒去堂屋。
雖然夫子為人很好,但孩子們看見夫子時還是覺得很拘謹,所以,還是留在自己屋裏才覺得輕鬆些。
李子青還是第一次來陌家。
在看見人家這亮亮堂堂的,布置得雅致簡約的堂屋時,他禁不住點了一下頭。
這陌家人是有著生活情趣的。
尤其是桌上琉璃瓶中插著那束鮮花時,無形中為這蕭索的冬季增添了不少色彩。
見李子青目光落到了鮮花上,陌錦鬆有些驕傲地笑了一下。
“這都是初兒不知從哪裏找來的。”
其實,這都是空間裏采來的。
隻不過李子青還不知道空間的事情,所以有些事,陌錦鬆便也不好明說。
不光女孩子喜歡這些花花草草,就連他這個大男人都很是欣賞初兒空間裏的那些五顏六色的花兒呢。
看著就很是賞心悅目,令人眼前一亮。
“嗯,很好看。”
李子青喝著茶水,然後又道:“咱們洪灣村的學堂現在已經形成了氣候。
凡是進入學堂裏學習的孩子都很是不錯,有個別實在不愛讀書的,都被家裏人帶了迴去。”
畢竟,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讀書的材料的。
“通過這一年多的觀察,錦武錦武是學堂裏悟性最高,也是最能下工夫的。
還有村裏的幾個孩子也很不錯。
所以我就想著,等來年了可以讓他們參加童生考試。”
陌錦鬆聽了趕忙點頭。
以前,他也是很喜歡讀書的。
隻是家裏貧窮,陌青山又不待見他們兄妹幾個。
所以即便心裏十分渴望,也無法接觸到書本裏那些玄妙深奧的知識。
後來,妹妹治好了他的腿,穆南琛又幫他們認了不少的字。
陌錦鬆雖然很滿足現在的現狀,對於以前的執念也徹底放下了,但是對於龍淵國的科考製度他還是從穆南琛的嘴裏知道了不少。
龍淵國的科考名詞依次為: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探花,榜眼,最高為狀元。
而童生是科舉考試的起點。
有了童生的身份,以後才能參加院試考取秀才。
而有了秀才的功名,即便無法入仕,將來也就有了開私塾的資格,並且,若是農人身份的還能免除八十畝田的賦稅。
所以,有的人窮其一生都想要取得一些功名。
這樣,哪怕走不上仕途,家裏有了免稅的糧田那日子也能好過很多的。
而當初陌錦鬆的目的也是想要進入私塾考取秀才,這樣,娘親就不必那般辛苦了。
可惜,他當初沒有那條件。
雖然來到這荒原家裏不必為賦稅發愁,但不管將來會如何,弟弟們既然讀書了,獲得一些身份也是對他們努力的肯定。
陌錦鬆和娘親倒是不要求家裏的幾個孩子去選擇一條布滿荊棘的路。
官場上的爾虞我詐,一個不慎就有可能被貶官流放,甚至是誅滅九族。
李子青和穆南琛以及一些流放至此的人就是例子。
但不管如何,他和家人都是會尊重幾個孩子的任何選擇的。
“夫子,能得到您的肯定,我和家人都十分開心。
不管他們想不想走這條路,我們都想讓他們去試試。”
李子青點頭。
想到當前混亂不堪的朝堂,李子青也是痛心疾首。
想當初他也是滿懷抱負,可到頭來,依舊落得了一個差點身死的下場。
不過,自從看見活生生的太子殿下時,他死寂的心頓時又活泛了起來。
無論如何,這龍淵國都不能倒。
國家倒了,受罪的還是天下的窮苦百姓。
“好,隻要你們同意,接下裏我就要給他們重新安排功課了。”
陌錦鬆抱拳道;“一切全憑夫子費心了。
隻要孩子們喜歡,以後家裏的所以事情都可以讓他們少幹一些。”
不幹也是不行的。
總不能出去都變成書呆子的。
農人的孩子,首先還是要會幹農活兒,識五穀。
不過,娘親給弟弟很少安排活計的。
隻是弟弟們幹活兒都成了習慣,一到點兒就主動去做活計了。
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家裏每個人都很辛苦,他們也想幫著家裏做點事,總不能什麽都靠家裏人。
李子青滿意點頭。
錦文錦武剛來荒原時,還是兩個懵懂無知的貪玩孩子。
可這短短兩年的時間,他們變得沉穩懂事,即便還有一些小孩子心性,但也都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事情了。
而陌家的這幾個孩子各有所長,每個也都可以說是文武雙全。
楊大姐有福了。
有著這麽幾個孩子在,將來的一切都不用發愁了。
晨光微熹。
一家人一大早起來就在院子裏修習武藝。
等出了一身汗,楊氏這邊的早餐也做好了。
等吃過飯,大家便個忙個的了。
楊氏的糧鋪裏依舊是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正忙碌間,轉頭就見司項之提步走進了店鋪裏。
“楊娘子好。”
司項之紅光滿麵。
自從來到這洪灣村,家裏的日子可就好過好多了。
光是造紙作坊的分成,他上個月就拿到了兩百兩。
這對於俸祿一個月隻有十兩的司項之來說,那就是一筆巨款。
所以,家裏的老母親聽聞這洪灣村美麗異常,便也動了來洪灣村生活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