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李雲龍和楚雲飛的交談
抗戰,我給老李送裝備 作者:肥胖的蛋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人的對話還在繼續。
“雲飛兄啊,別說你沒想到了,咱老李也沒想到有一天能指揮這麽一支裝甲隊伍啊。”老李感歎道。
這倒是事實,以前老李還以為自己能有足夠的槍支彈藥,外加足夠的火炮就很不錯了,根本就沒有裝甲集團突擊的觀念,如果不是左鈺這邊給兌換了這麽多裝甲車輛,他老李壓根兒不知道仗還能這麽打。
不過老李的感歎放在楚雲飛眼裏就成了炫耀:“哼,雲龍兄能有如此感慨也屬正常,不瞞老兄你啊,我看著這麽多坦克也羨慕啊。不知貴軍的這些裝備到底是哪兒來的?”
“哈哈哈,這不是有海外華人支援嘛,人家覺得咱八路軍能打勝仗,能把鬼子趕出去,所以就看好我們唄。”
對於李雲龍的迴答,楚雲飛是一個字兒也不信:“那為何不支援我們呢?要知道,在華夏,我們才是正統,就算要支援也要先支援中央軍才對啊。”
“雲飛兄啊,話不能這麽說,人家也是看碟下菜,反正人家的意思就是不看好中央軍。這裏不是說你們不抗日,畢竟很多地方,你們的兄弟們打的夠血性,夠頑強。但打仗不是光血性和頑強就可以打贏的啊,你得找對方法才行啊。”李雲龍迴應道。
趙剛也說到:“楚團長,這還真不怪人家海外華人不待見你們。別的不說,首先東北,人家就對你們不打一槍一彈就退出非常憤怒,用句人家的話說,就是我東北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你們居然不放一槍將東北拱手讓給倭奴,實乃民族之大罪人也。其二,保衛首都一戰,貴軍居然有將軍棄將士於不顧,獨自逃跑,這讓人家非常不滿。其三你們內部居然在次民族存亡之際出現了分裂,出了個大叛徒,這同樣讓人家對你們是否真心抗日感到懷疑。其四,你們居然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大旗下對我新四軍發起進攻,在人家看來,這是在破壞抗戰,自掘墳墓。綜上所述,楚團長覺得作為一個清醒的旁觀者,人家海外華人怎麽可能還選擇支持你們?”
趙剛列出的幾條讓楚雲飛等人振聾發聵,想要反駁,卻發現這一切都是事實,不知道該說什麽。倒是方立功在激勵反駁:“趙政委不能這麽說,首先,東北事件並不是上峰的命令;其次,首都一戰是進行戰略轉移,保存有生力量;再次,我方已和叛徒劃清界線,並痛斥對方的行為。這最後一點,好吧,我承認,對新四軍我不知該做何解釋。”
方立功倒是反駁了趙剛的觀點,然而實際上,盡管東北事變確實有雙喜“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裏,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的命令,但把一切希望寄托於歐美調停,電令少帥不許抵抗的正是現在山城那位。首都保衛戰中,逃跑將軍就是貪生怕死才跑的,而且這種現象在中央軍那裏其實挺普遍的,這都是長久以來的軍閥氣息帶來的惡果。至於說和偽政權劃分界限,先不提國府和叛徒之間私下裏有沒有什麽狗屁倒灶的事兒,單說大叛徒當年也是抗日積極分子,結果山城那位為了保雙喜都對大叛徒做了什麽,難道對方投敵山城方麵就沒有一點責任?
所以說方立功的觀點完全站不住腳。
自從東北、華北淪陷以後,相當多的國府部隊滯留在了淪陷區,遊擊戰也不是沒有打過,而且在我d的建議下在南嶽同舉辦遊擊幹部訓練班,以訓練各戰區軍政遊擊幹部。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完全脫離群眾,自顧自的打,結果就是不斷地吃敗仗,不斷地投降,要不你以為1944年統計的66萬偽軍是哪兒來的。
再加上38年為阻擋鬼子進攻掘開花園口,導致89萬民眾死亡,390萬人流離失所、超過1200萬人受災,這些別說左鈺了,就算是真正有良知的海外華人也不會支持國府的。
李雲龍和趙剛利用左鈺提供的資料,一一駁斥了方立功的觀點,弄得方立功滿臉通紅,無法反駁,楚雲飛和孫銘更是羞愧的低下了頭。這些事兒他們是沒參與,但都是他們所信仰的上峰幹的,沒得洗。
這些話也就是他楚雲飛,真心抗日,忠於自己的民族,否則其他人李雲龍和趙剛連提都懶得提。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雲龍兄,趙兄,你們所說的,我承認確實有這些現象。每每想到這些,我自己都恨得牙癢癢,但領袖他是真心抗日的啊。”楚雲飛還想掙紮一下,給山城那位說說好話。但既然承認了,就說明之前的話有效果。
老李和老趙互相對了一眼,對方有鬆動的跡象了,於是接著說道:“雲飛兄啊,咱老李是個大老粗,啥zz觀點都不懂,咱隻知道抗日不是為了一個領袖,而是為了華夏四萬萬老百姓,為了不讓他們受欺負,為了讓他們能挺起腰杆做人,過上好日子。相信雲飛兄也是這樣想的。”老李哪裏不懂什麽zz觀點,一個27年就參加革命,爬過雪山走過草地的老革命能不懂,也就是說給楚雲飛聽聽,樹立一個大老粗的形象罷了。
趙剛也附和道:“不錯,楚團長、方參謀,咱們要好好想想抗日是為了什麽,為了升官發財嗎?還不是為了老百姓。到底是對領袖的忠誠重要,還是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重要,國家的尊嚴和領土完整重要,孰輕孰重,相信二位心裏自然有杆秤。”
這會兒別說楚雲飛了,連方立功的態度都有些動搖了。別的不說,但從抗日積極性來看,即使是八路軍還沒有獲得武器支援時,依然在積極抗日。雖然報紙上天天都在說八路軍遊而不擊、保存實力。底下的大頭兵和不明真相的群眾可能相信,但他們這些明白人自然知道實際情況。而孫銘想的就簡單的多,對他來說,老子就是來抗日的,別的不管,隻要打小鬼子他孫銘準上。
“雲龍兄,趙兄,楚某還要迴去想一想,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的告訴二位,隻要是打小鬼子,我楚雲飛決不退縮!”
“沒錯,李團長、趙政委,我們358團打小鬼子從不含糊,更不用說投降小鬼子這種事兒了。這點,還請貴軍不用擔心。”
如果左鈺在現場,肯定嗤之以鼻,戰爭後期,你楚雲飛手下的一營可差點就叛變了,錢伯鈞險些帶著2000來號人投敵。不過這也不奇怪,晉綏軍本來就有投降思想,這不是一個楚雲飛能擋得住的。所以才要早點布局,把晉綏軍轉變過來,最不濟也要做好隨時收拾他們的準備。
“雲飛兄啊,別說你沒想到了,咱老李也沒想到有一天能指揮這麽一支裝甲隊伍啊。”老李感歎道。
這倒是事實,以前老李還以為自己能有足夠的槍支彈藥,外加足夠的火炮就很不錯了,根本就沒有裝甲集團突擊的觀念,如果不是左鈺這邊給兌換了這麽多裝甲車輛,他老李壓根兒不知道仗還能這麽打。
不過老李的感歎放在楚雲飛眼裏就成了炫耀:“哼,雲龍兄能有如此感慨也屬正常,不瞞老兄你啊,我看著這麽多坦克也羨慕啊。不知貴軍的這些裝備到底是哪兒來的?”
“哈哈哈,這不是有海外華人支援嘛,人家覺得咱八路軍能打勝仗,能把鬼子趕出去,所以就看好我們唄。”
對於李雲龍的迴答,楚雲飛是一個字兒也不信:“那為何不支援我們呢?要知道,在華夏,我們才是正統,就算要支援也要先支援中央軍才對啊。”
“雲飛兄啊,話不能這麽說,人家也是看碟下菜,反正人家的意思就是不看好中央軍。這裏不是說你們不抗日,畢竟很多地方,你們的兄弟們打的夠血性,夠頑強。但打仗不是光血性和頑強就可以打贏的啊,你得找對方法才行啊。”李雲龍迴應道。
趙剛也說到:“楚團長,這還真不怪人家海外華人不待見你們。別的不說,首先東北,人家就對你們不打一槍一彈就退出非常憤怒,用句人家的話說,就是我東北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你們居然不放一槍將東北拱手讓給倭奴,實乃民族之大罪人也。其二,保衛首都一戰,貴軍居然有將軍棄將士於不顧,獨自逃跑,這讓人家非常不滿。其三你們內部居然在次民族存亡之際出現了分裂,出了個大叛徒,這同樣讓人家對你們是否真心抗日感到懷疑。其四,你們居然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大旗下對我新四軍發起進攻,在人家看來,這是在破壞抗戰,自掘墳墓。綜上所述,楚團長覺得作為一個清醒的旁觀者,人家海外華人怎麽可能還選擇支持你們?”
趙剛列出的幾條讓楚雲飛等人振聾發聵,想要反駁,卻發現這一切都是事實,不知道該說什麽。倒是方立功在激勵反駁:“趙政委不能這麽說,首先,東北事件並不是上峰的命令;其次,首都一戰是進行戰略轉移,保存有生力量;再次,我方已和叛徒劃清界線,並痛斥對方的行為。這最後一點,好吧,我承認,對新四軍我不知該做何解釋。”
方立功倒是反駁了趙剛的觀點,然而實際上,盡管東北事變確實有雙喜“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裏,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的命令,但把一切希望寄托於歐美調停,電令少帥不許抵抗的正是現在山城那位。首都保衛戰中,逃跑將軍就是貪生怕死才跑的,而且這種現象在中央軍那裏其實挺普遍的,這都是長久以來的軍閥氣息帶來的惡果。至於說和偽政權劃分界限,先不提國府和叛徒之間私下裏有沒有什麽狗屁倒灶的事兒,單說大叛徒當年也是抗日積極分子,結果山城那位為了保雙喜都對大叛徒做了什麽,難道對方投敵山城方麵就沒有一點責任?
所以說方立功的觀點完全站不住腳。
自從東北、華北淪陷以後,相當多的國府部隊滯留在了淪陷區,遊擊戰也不是沒有打過,而且在我d的建議下在南嶽同舉辦遊擊幹部訓練班,以訓練各戰區軍政遊擊幹部。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完全脫離群眾,自顧自的打,結果就是不斷地吃敗仗,不斷地投降,要不你以為1944年統計的66萬偽軍是哪兒來的。
再加上38年為阻擋鬼子進攻掘開花園口,導致89萬民眾死亡,390萬人流離失所、超過1200萬人受災,這些別說左鈺了,就算是真正有良知的海外華人也不會支持國府的。
李雲龍和趙剛利用左鈺提供的資料,一一駁斥了方立功的觀點,弄得方立功滿臉通紅,無法反駁,楚雲飛和孫銘更是羞愧的低下了頭。這些事兒他們是沒參與,但都是他們所信仰的上峰幹的,沒得洗。
這些話也就是他楚雲飛,真心抗日,忠於自己的民族,否則其他人李雲龍和趙剛連提都懶得提。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雲龍兄,趙兄,你們所說的,我承認確實有這些現象。每每想到這些,我自己都恨得牙癢癢,但領袖他是真心抗日的啊。”楚雲飛還想掙紮一下,給山城那位說說好話。但既然承認了,就說明之前的話有效果。
老李和老趙互相對了一眼,對方有鬆動的跡象了,於是接著說道:“雲飛兄啊,咱老李是個大老粗,啥zz觀點都不懂,咱隻知道抗日不是為了一個領袖,而是為了華夏四萬萬老百姓,為了不讓他們受欺負,為了讓他們能挺起腰杆做人,過上好日子。相信雲飛兄也是這樣想的。”老李哪裏不懂什麽zz觀點,一個27年就參加革命,爬過雪山走過草地的老革命能不懂,也就是說給楚雲飛聽聽,樹立一個大老粗的形象罷了。
趙剛也附和道:“不錯,楚團長、方參謀,咱們要好好想想抗日是為了什麽,為了升官發財嗎?還不是為了老百姓。到底是對領袖的忠誠重要,還是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重要,國家的尊嚴和領土完整重要,孰輕孰重,相信二位心裏自然有杆秤。”
這會兒別說楚雲飛了,連方立功的態度都有些動搖了。別的不說,但從抗日積極性來看,即使是八路軍還沒有獲得武器支援時,依然在積極抗日。雖然報紙上天天都在說八路軍遊而不擊、保存實力。底下的大頭兵和不明真相的群眾可能相信,但他們這些明白人自然知道實際情況。而孫銘想的就簡單的多,對他來說,老子就是來抗日的,別的不管,隻要打小鬼子他孫銘準上。
“雲龍兄,趙兄,楚某還要迴去想一想,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的告訴二位,隻要是打小鬼子,我楚雲飛決不退縮!”
“沒錯,李團長、趙政委,我們358團打小鬼子從不含糊,更不用說投降小鬼子這種事兒了。這點,還請貴軍不用擔心。”
如果左鈺在現場,肯定嗤之以鼻,戰爭後期,你楚雲飛手下的一營可差點就叛變了,錢伯鈞險些帶著2000來號人投敵。不過這也不奇怪,晉綏軍本來就有投降思想,這不是一個楚雲飛能擋得住的。所以才要早點布局,把晉綏軍轉變過來,最不濟也要做好隨時收拾他們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