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這座工廠的營牆,邊長隻有三百米,聽著就很短小。
如果修建全部的四麵營牆,合計周長一千二百米,防守的士兵至少需要四百人,這還不算後備兵力。
大部分開拓騎士領的村莊,總人口才三五百,青壯頂多占一半,但村子卻不比這座工廠小。
就算全村青壯齊上陣,守在城牆上,也是稀稀拉拉,大段大段的地方看不到人。
同等數量的敵人想要入侵,隨便找個地方就突破了。
所以修了城牆也沒用。
這種情況,還不如造一座堅固的領主大屋或小城堡,以及一些附屬塔樓,有百十個民兵就能阻擋數倍敵人的圍攻。
有些依山靠水、地勢險要的石頭城堡,幾十個守衛,就能阻擋上千人的進攻。
河灣領最開始就是如此,先圍上一圈木牆,防禦一下野獸和狗頭人之類的弱勢異族。
村民還在住帳篷,就第一時間在地勢最高處,修建領主大屋。
等到領主大屋落成,人口增長,勞動力有了富餘,烏裏揚才把營牆慢慢補上。
有他從軍團學來的、幾百年前的“先進”築城技術,還有裏奧的各種小發明,修造營牆的難度比別的領主幾乎降低了一半。
而且裏奧和烏裏揚的想法,都比一般的小領主更具野心。
打仗不能一味防守,也要主動進攻。
野民營地和流民營地,是河灣半島的壁壘,用於抵擋來自驅狼原異族的衝擊。
眼下這座工廠,則是河灣領的前頭堡,用於震懾來自人類社會的惡意。
堅固的城牆不僅可以震懾人心,也方便在戰爭狀態時,將它直接軍營化。
兩千流民塞進去,將其中的青壯稍加訓練,就能轉化成戰鬥力不弱的城防軍。
畢竟他們的家人都在軍營內,再加上堅固的營牆和充足的食物,守城民兵士氣翻倍毫無問題。
而且工廠毗鄰西部哨塔和索洛維騎士領,距離河灣也隻有三十裏,隻要不是被一波攻破,就能在短時間裏得到支援。
要是當初格萊斯頓家族的部隊出了西部哨塔,撞見這麽一座軍營,不用索洛維騎士出馬,他們也會調頭就走。
這個月裏,索洛維騎士守在自己的騎士領,不停的加強防禦,鼓舞士氣,準備迎接流民的衝擊。
等他出來查看敵情,結果發現敵人木有了,竟然全部被裏奧收入囊中。
索洛維騎士有些不敢置信,於是進入工廠一探究竟。
結果和流民一樣,一看就不想走了。
這裏距離他的騎士領,騎馬不用半個小時,所以流民帶來的威脅解除後,他幾乎天天過來蹲點。
遇到新玩意,就明目張膽的抄襲,帶迴自己的莊園工地。
裏奧願稱他一聲菲莎二莎。
等到木薯粉加工廠的各項建設進入收尾階段,索洛維騎士不得不對河灣的建造能力感到佩服。
他的溫泉山莊,也同樣是五百流民,還配備了五十個工匠帶隊,但到現在也才打好地基。
這已經不錯了,負責主持建造溫泉山莊的佩圖霍夫家族工匠頭領,本來預計要半年時間建完。
直到打好地基後,才敢改口說隻需要三個月。
不是工匠和技術不行,而是勞工和組織力不行。
河灣的工匠提供的新式建築工具,還有佩圖霍夫家族培養的工匠,滿足了建設溫泉山莊的基本要求。
但是招募到的五百流民,卻不是訓練有素的建築工人,隻能靠著帶隊的工匠手把手指揮。
要不是工匠足夠多,勞工吃的足夠飽,建造效率還要進一步降低,隻怕現在連地基都打不好。
木薯粉加工廠的建造難度當然遠不如貴族莊園,但也比一般的石木結構山寨工程量大。
短短一個月裏,就有這樣的規模,索洛維騎士也覺得很長見識。
先進的管理製度,合理的人力分配,提升的效率實在令人震撼。
索洛維騎士一邊和裏奧閑聊,一邊信步登上剛剛搭建好木質城牆。
石質地基建造完畢後,上層木製城牆也飛快的豎起,整個城牆足足五米高。
沒有大型攻城器械參與,光憑幾架雲梯,根本別想攻下這座軍營。
站在剛剛修築好的營牆上,索洛維騎士朝工廠之外了望查看。
看著小河上遊不遠處,勞工們將一棵棵大橡樹伐倒,鋸木成原木扔進小河中。
這些原木順水而下,又被工廠內的勞工打撈起來,進行風幹處理。
等水力鋸建造起來後,在進一步加工。
隨著小河上遊兩岸的巨木一棵棵倒下,視野也逐漸開闊。
索洛維騎士繼續讚賞:“而且你的眼光也不錯,這個地方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非常適宜開辟成聚落。隻要有充足的食物,這裏比河灣領還要容易吸引外來人口。”
裏奧跟著點頭,“一張白紙上麵才好畫畫,我要是把人全帶迴河灣,怎麽安排都為難,反而更容易引發混亂。”
索洛維騎士點頭道:“你的話既有哲理,也有道理。有時候,我真懷疑你是哪個大家族的子嗣,尋常少年可說不出這種話。”
裏奧信口感慨,“其實,我是一隻半精靈,已偷偷活了五十年,論年齡,你才應該叫我一聲叔叔。”
索洛維騎士聽了上半句,幾乎信了六成,聽到下半句,才知道對方在開玩笑。
他笑了起來,“讓我叫你叔叔,烏裏揚領主怕是要把你吊起來打。”
雖然裏奧一直在攀關係,追著他喊小叔,但索洛維騎士也才三十出頭,而裏奧正經的時候,又顯得十分成熟。
所以和裏奧相處的時候,索洛維騎士經常把他當做同輩看待。
這個時候開起玩笑,素來嚴肅正經的疾風騎士,也沒有感受到絲毫不快。
加工廠的位置,和索洛維騎士領十分相似。
如果將地圖順著世界樹大道對折起來,兩者幾乎可以重疊。
它西邊的西部密林,一直延伸到兩百裏外的巴克山口,往北到河灣領,也有二、三十裏平地。
就算往西隻開發到三十裏外的廢棄碉樓,往北和河灣對半分林場,這塊地盤也有上百平方公裏,完全可以算作一塊新的開拓騎士領了。
當然,整個密林裏全是幾人合抱粗的大橡樹,想要開發成耕地和牧場,不是短時間能夠成功的。
索洛維騎士領的開拓,可是付出了米斯維奇家族兩代人的努力。
索洛維騎士的話沒錯,加工廠落成後,這裏比河灣領更加容易吸納人口。
但流民一旦加入河灣領,想要住哪,卻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
如果修建全部的四麵營牆,合計周長一千二百米,防守的士兵至少需要四百人,這還不算後備兵力。
大部分開拓騎士領的村莊,總人口才三五百,青壯頂多占一半,但村子卻不比這座工廠小。
就算全村青壯齊上陣,守在城牆上,也是稀稀拉拉,大段大段的地方看不到人。
同等數量的敵人想要入侵,隨便找個地方就突破了。
所以修了城牆也沒用。
這種情況,還不如造一座堅固的領主大屋或小城堡,以及一些附屬塔樓,有百十個民兵就能阻擋數倍敵人的圍攻。
有些依山靠水、地勢險要的石頭城堡,幾十個守衛,就能阻擋上千人的進攻。
河灣領最開始就是如此,先圍上一圈木牆,防禦一下野獸和狗頭人之類的弱勢異族。
村民還在住帳篷,就第一時間在地勢最高處,修建領主大屋。
等到領主大屋落成,人口增長,勞動力有了富餘,烏裏揚才把營牆慢慢補上。
有他從軍團學來的、幾百年前的“先進”築城技術,還有裏奧的各種小發明,修造營牆的難度比別的領主幾乎降低了一半。
而且裏奧和烏裏揚的想法,都比一般的小領主更具野心。
打仗不能一味防守,也要主動進攻。
野民營地和流民營地,是河灣半島的壁壘,用於抵擋來自驅狼原異族的衝擊。
眼下這座工廠,則是河灣領的前頭堡,用於震懾來自人類社會的惡意。
堅固的城牆不僅可以震懾人心,也方便在戰爭狀態時,將它直接軍營化。
兩千流民塞進去,將其中的青壯稍加訓練,就能轉化成戰鬥力不弱的城防軍。
畢竟他們的家人都在軍營內,再加上堅固的營牆和充足的食物,守城民兵士氣翻倍毫無問題。
而且工廠毗鄰西部哨塔和索洛維騎士領,距離河灣也隻有三十裏,隻要不是被一波攻破,就能在短時間裏得到支援。
要是當初格萊斯頓家族的部隊出了西部哨塔,撞見這麽一座軍營,不用索洛維騎士出馬,他們也會調頭就走。
這個月裏,索洛維騎士守在自己的騎士領,不停的加強防禦,鼓舞士氣,準備迎接流民的衝擊。
等他出來查看敵情,結果發現敵人木有了,竟然全部被裏奧收入囊中。
索洛維騎士有些不敢置信,於是進入工廠一探究竟。
結果和流民一樣,一看就不想走了。
這裏距離他的騎士領,騎馬不用半個小時,所以流民帶來的威脅解除後,他幾乎天天過來蹲點。
遇到新玩意,就明目張膽的抄襲,帶迴自己的莊園工地。
裏奧願稱他一聲菲莎二莎。
等到木薯粉加工廠的各項建設進入收尾階段,索洛維騎士不得不對河灣的建造能力感到佩服。
他的溫泉山莊,也同樣是五百流民,還配備了五十個工匠帶隊,但到現在也才打好地基。
這已經不錯了,負責主持建造溫泉山莊的佩圖霍夫家族工匠頭領,本來預計要半年時間建完。
直到打好地基後,才敢改口說隻需要三個月。
不是工匠和技術不行,而是勞工和組織力不行。
河灣的工匠提供的新式建築工具,還有佩圖霍夫家族培養的工匠,滿足了建設溫泉山莊的基本要求。
但是招募到的五百流民,卻不是訓練有素的建築工人,隻能靠著帶隊的工匠手把手指揮。
要不是工匠足夠多,勞工吃的足夠飽,建造效率還要進一步降低,隻怕現在連地基都打不好。
木薯粉加工廠的建造難度當然遠不如貴族莊園,但也比一般的石木結構山寨工程量大。
短短一個月裏,就有這樣的規模,索洛維騎士也覺得很長見識。
先進的管理製度,合理的人力分配,提升的效率實在令人震撼。
索洛維騎士一邊和裏奧閑聊,一邊信步登上剛剛搭建好木質城牆。
石質地基建造完畢後,上層木製城牆也飛快的豎起,整個城牆足足五米高。
沒有大型攻城器械參與,光憑幾架雲梯,根本別想攻下這座軍營。
站在剛剛修築好的營牆上,索洛維騎士朝工廠之外了望查看。
看著小河上遊不遠處,勞工們將一棵棵大橡樹伐倒,鋸木成原木扔進小河中。
這些原木順水而下,又被工廠內的勞工打撈起來,進行風幹處理。
等水力鋸建造起來後,在進一步加工。
隨著小河上遊兩岸的巨木一棵棵倒下,視野也逐漸開闊。
索洛維騎士繼續讚賞:“而且你的眼光也不錯,這個地方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非常適宜開辟成聚落。隻要有充足的食物,這裏比河灣領還要容易吸引外來人口。”
裏奧跟著點頭,“一張白紙上麵才好畫畫,我要是把人全帶迴河灣,怎麽安排都為難,反而更容易引發混亂。”
索洛維騎士點頭道:“你的話既有哲理,也有道理。有時候,我真懷疑你是哪個大家族的子嗣,尋常少年可說不出這種話。”
裏奧信口感慨,“其實,我是一隻半精靈,已偷偷活了五十年,論年齡,你才應該叫我一聲叔叔。”
索洛維騎士聽了上半句,幾乎信了六成,聽到下半句,才知道對方在開玩笑。
他笑了起來,“讓我叫你叔叔,烏裏揚領主怕是要把你吊起來打。”
雖然裏奧一直在攀關係,追著他喊小叔,但索洛維騎士也才三十出頭,而裏奧正經的時候,又顯得十分成熟。
所以和裏奧相處的時候,索洛維騎士經常把他當做同輩看待。
這個時候開起玩笑,素來嚴肅正經的疾風騎士,也沒有感受到絲毫不快。
加工廠的位置,和索洛維騎士領十分相似。
如果將地圖順著世界樹大道對折起來,兩者幾乎可以重疊。
它西邊的西部密林,一直延伸到兩百裏外的巴克山口,往北到河灣領,也有二、三十裏平地。
就算往西隻開發到三十裏外的廢棄碉樓,往北和河灣對半分林場,這塊地盤也有上百平方公裏,完全可以算作一塊新的開拓騎士領了。
當然,整個密林裏全是幾人合抱粗的大橡樹,想要開發成耕地和牧場,不是短時間能夠成功的。
索洛維騎士領的開拓,可是付出了米斯維奇家族兩代人的努力。
索洛維騎士的話沒錯,加工廠落成後,這裏比河灣領更加容易吸納人口。
但流民一旦加入河灣領,想要住哪,卻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