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逃不過繳稅的命運
逃荒被棄,我進深山吃喝不愁 作者:江久久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誰說這朝代隻有貪官汙吏,清正廉明、一心為民的好官也有不少。
估摸著,最近一段時間宋權照和知府大人是為了這事才沒空理會她的獎賞,倒是她局限了。
當即也不著急一百兩的事了,隻認真地道:“多謝宋大人了。”
趙達隻笑著擺了擺手,說起了小窪地裏的地。
“上次我們去看過,小窪地裏的地很難開荒,你們也就開出了兩畝多地,那麽多人種這兩畝多地,估計平日的糧食都是不夠的。
但戶籍上還是要登記耕地的情況的,以後也都是要繳稅的。”
江意綿:……
她就知道,那些地是逃不過要繳稅的命運。
趙達見對方沉默,隻繼續道:“不過,因著你們開墾荒地有功,隻收你們三成稅。”
開墾荒地不是容易的事,朝廷雖然是鼓勵百姓開墾荒地,但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沒人願意做。
因此朝廷就設置了一些鼓勵政策,開墾出的荒地隻用交三成稅。
聽著比平常的稅少,但荒地能不能種出糧食是未知數,以至於基本沒人賭這三成稅。
除卻一些沒有地、也沒有銀子的流民願意做,剩下的就是那些地主。
現在朝廷為了把地都抓在自己手裏,地主倒是少了一些。
以前每個鎮的地主都不少,所有的土地基本都在地主手裏。
那些沒土地的百姓隻能去地主那當佃戶,租賃地主的土地種地,收完糧食分一大半給地主,剩下的交一部分官府的稅,留下的糧食自己家都吃不飽,完全處於最底層被剝削的狀態。
好在如今各個鎮上的地主都少了很多,這種佃戶也基本消失。
如今沒土地的人是可以直接去找官府租賃土地,交銅板種地,然後繳五成稅,剩下的就是自己的。
雖然也留不下多少糧食,但比當佃戶還是好得多。
江意綿對於山上的地要繳稅一事,沒太多異議,至少未來兩年不用繳,還算不錯了。
等江意綿去和劉大勇一行人匯合的時候,幾人正在間破破爛爛的茅草屋裏修繕屋頂。
狗剩看見她來,隻笑著道:“意綿姐,村長說這幾間屋子可以留給我們住,但要是想重新建房、或者種地就需要買下地。”
他們山上的地種出來的糧食,還是勉強夠幾家吃得,就是不夠,完全可以再清理出幾畝地,倒是不用費心來山下買地。
江意綿點了點頭,看著眼前這三戶茅草屋,瞧著雖破破爛爛的,但每戶茅草屋都至少有四間屋子,還算寬敞。
而且,還靠近山腳下,他們平日上山也方便。
村長能讓他們暫時居住算是不錯了。
修繕好屋頂和窗戶上的洞,平日用來堆放東西,或是天氣不好不容易走山路暫住是可以的。
她又朝旁邊幾間屋子看了看,離他們最近的是正在山腳下的那一戶,就間隔了七八米遠,瞧著屋頂破了個大洞,屋門大開,估摸著也是沒人住的。
正想著,對麵一戶人家就推開了門。
出來的是個頭發花白的老人,走路顫顫巍巍的,拄著拐杖,是那個一開始站在馬明身邊的老人。
老人看見他們倒是沒多意外,點了點頭就順著路去了山腳下。
江意綿看了幾眼收迴視線,就跟著狗剩去村長家抱稻草了。
村長知道他們的屋子暫時住不了,特意把自家稻草貢獻出來讓他們使用。
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趙達的原因,但江意綿還是記下了這份善意。
等眾人修繕好屋頂返迴時,已經是午時了。
迴去的路上眾人腳步都輕盈了幾分,解決了戶籍的問題,他們也算是放了心。
去的時候一個多時辰的路,迴去的時候隻用了半個多時辰。
劉老頭和趙二黑、王小黑這會也剛從外麵迴來,見幾人已經迴來,三人隻連忙放下手裏的麻袋。
劉老頭好奇地道:“怎麽樣,村裏如何?趙達有沒有說杏花村的地怎麽辦?”
他這幾日一直琢磨著村裏的地會怎麽處理,雖說這山裏也有地,但村裏幾戶人家湊在一起可有七八畝了。
江意綿隻把有人要買地、官府會把他們的地折算成銀子分發給他們的事說了出來,劉老頭這才鬆了口氣。
“如此也好,我們也就安心種小窪地的這幾畝地。”
原本還擔心那些地以後都沒了,如今能兌換成銀子反而是好事。
劉小芸也點頭道:“那我們今年可以再多開墾出幾畝地來,到時候幾家的糧食也不用擔心了,這些也就差不多夠了。”
趙大樹也連連點頭,他們三兄弟是沒有地的,逃荒的路上地契早就不知道哪去了,就指望小窪地的糧食。
去年若不是早早挖了充足的魔芋曬成粉,又挖了不少芋頭,他們的糧食是不夠的。
今年多開墾出一些地是必然的。
王鳳琴卻擔心地道:“那繳稅的事怎麽辦?”
以前杏花村每戶都要繳將近六成的稅,以後若是一樣,他們其實也剩不了多少糧食。
一聽繳稅的事,眾人都沉默了。
去年沒繳稅,讓他們過了個不錯的年,倒是忘記這事了。
眼看著眾人的情緒都低落下來,江意綿隻把趙達說的繳稅一事告訴了大家。
一聽說兩年不用繳稅,眾人都驚得瞪大了眼睛。
劉老頭更是激動地抓住了劉大勇的胳膊,用力一擰,一道痛唿響起,他才道:“不是做夢,意綿,我們真的兩年不用繳稅?”
不用繳稅這事他想都不敢想,去年沒繳稅,他還生怕官府會讓他們今年補迴來,沒曾想,未來兩年都不用繳稅。
江意綿點頭,“受戰亂的府城未來兩年都不用繳稅,其他地方的稅倒是多繳一成。”
得到肯定,眾人別提有多高興了,就是知道兩年後這些荒地也要繳稅,幾人依舊興致勃勃,連劉大勇也顧不上疼痛不已的胳膊臉上也露出個笑容。
劉老頭隻對著眾人道:“我們這幾日就多開墾出一些荒地,爭取今年就能種上。”
最好在小窪地也開墾出一片水田,到時候挖開溝渠,從小溪裏引水澆灌,他們也能多種出些糧食。
去年那一畝多地就收出一千多斤糧食,實在是讓他們驚訝,除了老天爺眷顧,他實在是想不出來為什麽。
今年估計就沒那麽幸運了,想要多收糧食,那就要多種地才行。
眾人隻紛紛響應,去年之所以沒再多開墾出一些地,主要原因就是種子不夠,實在是沒辦法。
今年就不同了,除卻家裏備著的種子,剩下的可以再去鎮上買一些。
還有趙大樹三兄弟幫著幹活,多了這三人,幹活都快上不少。
眼看著眾人都幹勁十足,江意綿也笑了笑,吃過飯後,就瞧見劉老頭和趙大樹幾人在地裏忙碌著。
不知道在地裏灑什麽。
估摸著,最近一段時間宋權照和知府大人是為了這事才沒空理會她的獎賞,倒是她局限了。
當即也不著急一百兩的事了,隻認真地道:“多謝宋大人了。”
趙達隻笑著擺了擺手,說起了小窪地裏的地。
“上次我們去看過,小窪地裏的地很難開荒,你們也就開出了兩畝多地,那麽多人種這兩畝多地,估計平日的糧食都是不夠的。
但戶籍上還是要登記耕地的情況的,以後也都是要繳稅的。”
江意綿:……
她就知道,那些地是逃不過要繳稅的命運。
趙達見對方沉默,隻繼續道:“不過,因著你們開墾荒地有功,隻收你們三成稅。”
開墾荒地不是容易的事,朝廷雖然是鼓勵百姓開墾荒地,但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沒人願意做。
因此朝廷就設置了一些鼓勵政策,開墾出的荒地隻用交三成稅。
聽著比平常的稅少,但荒地能不能種出糧食是未知數,以至於基本沒人賭這三成稅。
除卻一些沒有地、也沒有銀子的流民願意做,剩下的就是那些地主。
現在朝廷為了把地都抓在自己手裏,地主倒是少了一些。
以前每個鎮的地主都不少,所有的土地基本都在地主手裏。
那些沒土地的百姓隻能去地主那當佃戶,租賃地主的土地種地,收完糧食分一大半給地主,剩下的交一部分官府的稅,留下的糧食自己家都吃不飽,完全處於最底層被剝削的狀態。
好在如今各個鎮上的地主都少了很多,這種佃戶也基本消失。
如今沒土地的人是可以直接去找官府租賃土地,交銅板種地,然後繳五成稅,剩下的就是自己的。
雖然也留不下多少糧食,但比當佃戶還是好得多。
江意綿對於山上的地要繳稅一事,沒太多異議,至少未來兩年不用繳,還算不錯了。
等江意綿去和劉大勇一行人匯合的時候,幾人正在間破破爛爛的茅草屋裏修繕屋頂。
狗剩看見她來,隻笑著道:“意綿姐,村長說這幾間屋子可以留給我們住,但要是想重新建房、或者種地就需要買下地。”
他們山上的地種出來的糧食,還是勉強夠幾家吃得,就是不夠,完全可以再清理出幾畝地,倒是不用費心來山下買地。
江意綿點了點頭,看著眼前這三戶茅草屋,瞧著雖破破爛爛的,但每戶茅草屋都至少有四間屋子,還算寬敞。
而且,還靠近山腳下,他們平日上山也方便。
村長能讓他們暫時居住算是不錯了。
修繕好屋頂和窗戶上的洞,平日用來堆放東西,或是天氣不好不容易走山路暫住是可以的。
她又朝旁邊幾間屋子看了看,離他們最近的是正在山腳下的那一戶,就間隔了七八米遠,瞧著屋頂破了個大洞,屋門大開,估摸著也是沒人住的。
正想著,對麵一戶人家就推開了門。
出來的是個頭發花白的老人,走路顫顫巍巍的,拄著拐杖,是那個一開始站在馬明身邊的老人。
老人看見他們倒是沒多意外,點了點頭就順著路去了山腳下。
江意綿看了幾眼收迴視線,就跟著狗剩去村長家抱稻草了。
村長知道他們的屋子暫時住不了,特意把自家稻草貢獻出來讓他們使用。
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趙達的原因,但江意綿還是記下了這份善意。
等眾人修繕好屋頂返迴時,已經是午時了。
迴去的路上眾人腳步都輕盈了幾分,解決了戶籍的問題,他們也算是放了心。
去的時候一個多時辰的路,迴去的時候隻用了半個多時辰。
劉老頭和趙二黑、王小黑這會也剛從外麵迴來,見幾人已經迴來,三人隻連忙放下手裏的麻袋。
劉老頭好奇地道:“怎麽樣,村裏如何?趙達有沒有說杏花村的地怎麽辦?”
他這幾日一直琢磨著村裏的地會怎麽處理,雖說這山裏也有地,但村裏幾戶人家湊在一起可有七八畝了。
江意綿隻把有人要買地、官府會把他們的地折算成銀子分發給他們的事說了出來,劉老頭這才鬆了口氣。
“如此也好,我們也就安心種小窪地的這幾畝地。”
原本還擔心那些地以後都沒了,如今能兌換成銀子反而是好事。
劉小芸也點頭道:“那我們今年可以再多開墾出幾畝地來,到時候幾家的糧食也不用擔心了,這些也就差不多夠了。”
趙大樹也連連點頭,他們三兄弟是沒有地的,逃荒的路上地契早就不知道哪去了,就指望小窪地的糧食。
去年若不是早早挖了充足的魔芋曬成粉,又挖了不少芋頭,他們的糧食是不夠的。
今年多開墾出一些地是必然的。
王鳳琴卻擔心地道:“那繳稅的事怎麽辦?”
以前杏花村每戶都要繳將近六成的稅,以後若是一樣,他們其實也剩不了多少糧食。
一聽繳稅的事,眾人都沉默了。
去年沒繳稅,讓他們過了個不錯的年,倒是忘記這事了。
眼看著眾人的情緒都低落下來,江意綿隻把趙達說的繳稅一事告訴了大家。
一聽說兩年不用繳稅,眾人都驚得瞪大了眼睛。
劉老頭更是激動地抓住了劉大勇的胳膊,用力一擰,一道痛唿響起,他才道:“不是做夢,意綿,我們真的兩年不用繳稅?”
不用繳稅這事他想都不敢想,去年沒繳稅,他還生怕官府會讓他們今年補迴來,沒曾想,未來兩年都不用繳稅。
江意綿點頭,“受戰亂的府城未來兩年都不用繳稅,其他地方的稅倒是多繳一成。”
得到肯定,眾人別提有多高興了,就是知道兩年後這些荒地也要繳稅,幾人依舊興致勃勃,連劉大勇也顧不上疼痛不已的胳膊臉上也露出個笑容。
劉老頭隻對著眾人道:“我們這幾日就多開墾出一些荒地,爭取今年就能種上。”
最好在小窪地也開墾出一片水田,到時候挖開溝渠,從小溪裏引水澆灌,他們也能多種出些糧食。
去年那一畝多地就收出一千多斤糧食,實在是讓他們驚訝,除了老天爺眷顧,他實在是想不出來為什麽。
今年估計就沒那麽幸運了,想要多收糧食,那就要多種地才行。
眾人隻紛紛響應,去年之所以沒再多開墾出一些地,主要原因就是種子不夠,實在是沒辦法。
今年就不同了,除卻家裏備著的種子,剩下的可以再去鎮上買一些。
還有趙大樹三兄弟幫著幹活,多了這三人,幹活都快上不少。
眼看著眾人都幹勁十足,江意綿也笑了笑,吃過飯後,就瞧見劉老頭和趙大樹幾人在地裏忙碌著。
不知道在地裏灑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