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著喊著求紅票、收藏、不給就撞牆】
劉寄北背著楊素很快的沒入林地西麵的樹叢中。
楊素趴在劉寄北的背上,盡管山地崎嶇,可是他卻感受不到顛簸,便對著劉寄北問道:“劉大哥也練過武功吧?要不然背起我來怎會輕如無物,並且奔走如飛。”
劉寄北頭也不迴的答道:“我是練過幾天武功,但都是不入流的功夫,上不得台麵。我之所以走得還算不慢,是因為常年在山裏麵砍柴,走慣了山路而已。”
劉寄北一邊搭著話,一邊思忖著前麵的路線,想了一會兒之後,便問楊素:“蒙州離這裏多遠?你是怎麽來到嵩山的?
楊素歎道:“蒙州在嵩嶽的西南,距離這裏不是很遠,走路也就是三五天的工夫。至於我為何來到這裏,就是說了,隻怕大哥也不信我。”
劉寄北漫無機心地反問道:“你不說怎知我不信?”
隨後,他又接道:“假如你不願提起,就當我沒有問過。”
楊素扭迴頭,看了看身後麵,見到沒有人追來,便歎道:“我是被爹爹趕出來的!由於沒有目的地,所以稀裏糊塗的隻身來到了北齊,聽說嵩山風景秀美,便來遊玩。在深山裏呆了幾日,見到山中野獸眾多,想起身上盤纏無多,為了節約點路資,就想打上幾隻野獸實腹,豈知誤打誤撞之下竟碰上了這事,唉,真是倒黴得很!”
劉寄北深有同感的說道:“天下間巧合的事情又不止你一人能遇到,我不也是嗎?今日早晨還好好的呢,沒想到一出門便遇見了這事,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倒沒損失什麽,隻不過耽誤些行程罷了。”
楊素見他說得十分認真,絲毫沒有懷疑自己的話,禁不住心中有些愧疚,暗道:這位劉大哥應該是個好人,我這樣騙他真有些不該。
他想到這裏,便不再說話了。
過了一會兒,劉寄北見到他忽然變得沉默起來,便感到奇怪,於是問他為什麽不說話了,是不是箭瘡發作,疼的不敢說話。
楊素沉吟一會兒,方才不答反問道:“劉大哥真相信了我剛才說的話嗎?”
劉寄北奇道:“你說的話中規中矩,我有什麽不相信的啊!”
他說到這裏,忽然“哦”了一聲,說道:“現在已近黃昏,我這一路狂奔也該走出很遠了。嗨,我說兄弟,咱們不妨先找個地方歇息一下,然後再走也不遲?”
劉寄北後麵的話雖似像自言自語,但顯然也在征詢楊素的意見。
楊素伸手摸了一把劉寄北的脖子,手掌觸到一些汗水,心中滿是感激,便對劉寄北說道:“大哥還是歇一歇吧,我看那些人自顧不暇,多半是不會追來了。”
劉寄北其實也真有些累了。
楊素雖然年紀不大,但是身子卻十分沉重,這一路劉寄北背著他奔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即便是劉寄北這樣的內功高手也累得周身見了汗。
劉寄北應了一聲,找了處平坦的青石,先將楊素放了下來,接著自己也伸手摸了摸脖子上的汗水,隨後用袖子擦了擦。
他對著楊素說道:“你的肩頭和大腿各中一箭,肩頭的傷口倒沒什麽大不了的,過幾天也就愈合了,可使大腿的傷口卻是不得了,沒有月餘時間隻怕好不了。”
說到這裏,他麵露難色,歎道:“假如我身邊沒有緊要的事情,倒是可以護送你迴蒙州,不過??????”
他話鋒一轉,眉頭一皺,直視著楊素道:“實不相瞞,我這一次走出嵩山,本想去一趟江南尋找犬子,所以?????唉!隻怕難以陪你迴蒙州了”
楊素本想說你既然有事那就自忙吧,但一聽劉寄北是去江南,他心中靈機一動,忽然間想起一件事情。
他表情嚴肅的對劉寄北說道:“原來大哥是去江南尋找兒子,如果大哥相信我,我倒可以幫大哥一把。”
劉寄北臉上露出驚異的神色,問道:“小兄弟快說說看,你如何幫我?若真如此,大哥實在是感激莫名,就算將這條命送給了兄弟,大哥也絕不會吝惜。”
楊素沉吟一下,說道:“其實,我也是估摸著此人應該能夠幫上大哥。”
劉寄北不耐煩地催促說道:“小兄弟有話盡管說來,莫要躊躇支吾,這樣會急死大哥的。”
楊素連忙說道:“實不相瞞,小弟的爹爹就是蒙州刺史楊敷。”
當他看到劉寄北聽了之後,並沒有露出驚異的神色,猜到劉寄北可能並不知道楊敷是誰,於是繼續說道:“對於我爹大哥可能不認識,但不知大哥聽沒聽說過杜杲這個人呢?”
劉寄北麵上露出尷尬神色,搖了搖頭歎道:“大哥我已經好久沒有走出深山了,對於外邊的事情一無所知,說出來倒叫小兄弟見笑了。”
楊素一笑,不以為然的說道:“白雲嶺上過,歲月不知寒。其實大哥這種逍遙自在的生活才是最讓人羨慕的,像我等人物終年混跡在萬丈紅塵間,整日裏放浪形骸,勾心鬥角,實是不堪其累啊!”
劉寄北看看楊素,見他小小年紀卻能說出如此老氣橫秋的話來,心裏暗覺好笑,不過此時心係要事,顧不得仔細思量,向著楊素正色道:“話雖如此,但多數人還是喜歡熱鬧的去處。這些先不要提了,小兄弟還是說說剛才的事情吧!噢,對了,想你可能一天都水米未沾牙了吧?我這裏有些幹糧,你不妨邊吃邊說。”
他說完從懷裏掏出先前吃剩下的幹糧遞給楊素,接著又解下水袋,自己先喝了一口,然後抹了抹嘴巴,又將水袋也遞了過去。
楊素此時還真就有些餓了,他也不推遲,先後接過幹糧和水袋,一邊吃著,一邊說道:“杜杲,字子暉,京兆杜陵人,曾是修城郡守,後來平定叛亂有功,轉為司會上士。此人的謀略武功暫且不提,杜杲最讓人欽佩的是他的膽識和口才,其雄辯之術不亞於當年舌戰江東群儒的諸葛武侯,亦或是古時素有三寸不爛之舌稱號的毛遂。”
劉寄北聽得有些糊塗,趁著楊素喝水之際便問道:“這個杜杲先生能不能說,與我尋找兒子有什麽關係啊?”
【今日還有更新,請留言,懇求真心讀者精靈支持】
劉寄北背著楊素很快的沒入林地西麵的樹叢中。
楊素趴在劉寄北的背上,盡管山地崎嶇,可是他卻感受不到顛簸,便對著劉寄北問道:“劉大哥也練過武功吧?要不然背起我來怎會輕如無物,並且奔走如飛。”
劉寄北頭也不迴的答道:“我是練過幾天武功,但都是不入流的功夫,上不得台麵。我之所以走得還算不慢,是因為常年在山裏麵砍柴,走慣了山路而已。”
劉寄北一邊搭著話,一邊思忖著前麵的路線,想了一會兒之後,便問楊素:“蒙州離這裏多遠?你是怎麽來到嵩山的?
楊素歎道:“蒙州在嵩嶽的西南,距離這裏不是很遠,走路也就是三五天的工夫。至於我為何來到這裏,就是說了,隻怕大哥也不信我。”
劉寄北漫無機心地反問道:“你不說怎知我不信?”
隨後,他又接道:“假如你不願提起,就當我沒有問過。”
楊素扭迴頭,看了看身後麵,見到沒有人追來,便歎道:“我是被爹爹趕出來的!由於沒有目的地,所以稀裏糊塗的隻身來到了北齊,聽說嵩山風景秀美,便來遊玩。在深山裏呆了幾日,見到山中野獸眾多,想起身上盤纏無多,為了節約點路資,就想打上幾隻野獸實腹,豈知誤打誤撞之下竟碰上了這事,唉,真是倒黴得很!”
劉寄北深有同感的說道:“天下間巧合的事情又不止你一人能遇到,我不也是嗎?今日早晨還好好的呢,沒想到一出門便遇見了這事,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倒沒損失什麽,隻不過耽誤些行程罷了。”
楊素見他說得十分認真,絲毫沒有懷疑自己的話,禁不住心中有些愧疚,暗道:這位劉大哥應該是個好人,我這樣騙他真有些不該。
他想到這裏,便不再說話了。
過了一會兒,劉寄北見到他忽然變得沉默起來,便感到奇怪,於是問他為什麽不說話了,是不是箭瘡發作,疼的不敢說話。
楊素沉吟一會兒,方才不答反問道:“劉大哥真相信了我剛才說的話嗎?”
劉寄北奇道:“你說的話中規中矩,我有什麽不相信的啊!”
他說到這裏,忽然“哦”了一聲,說道:“現在已近黃昏,我這一路狂奔也該走出很遠了。嗨,我說兄弟,咱們不妨先找個地方歇息一下,然後再走也不遲?”
劉寄北後麵的話雖似像自言自語,但顯然也在征詢楊素的意見。
楊素伸手摸了一把劉寄北的脖子,手掌觸到一些汗水,心中滿是感激,便對劉寄北說道:“大哥還是歇一歇吧,我看那些人自顧不暇,多半是不會追來了。”
劉寄北其實也真有些累了。
楊素雖然年紀不大,但是身子卻十分沉重,這一路劉寄北背著他奔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即便是劉寄北這樣的內功高手也累得周身見了汗。
劉寄北應了一聲,找了處平坦的青石,先將楊素放了下來,接著自己也伸手摸了摸脖子上的汗水,隨後用袖子擦了擦。
他對著楊素說道:“你的肩頭和大腿各中一箭,肩頭的傷口倒沒什麽大不了的,過幾天也就愈合了,可使大腿的傷口卻是不得了,沒有月餘時間隻怕好不了。”
說到這裏,他麵露難色,歎道:“假如我身邊沒有緊要的事情,倒是可以護送你迴蒙州,不過??????”
他話鋒一轉,眉頭一皺,直視著楊素道:“實不相瞞,我這一次走出嵩山,本想去一趟江南尋找犬子,所以?????唉!隻怕難以陪你迴蒙州了”
楊素本想說你既然有事那就自忙吧,但一聽劉寄北是去江南,他心中靈機一動,忽然間想起一件事情。
他表情嚴肅的對劉寄北說道:“原來大哥是去江南尋找兒子,如果大哥相信我,我倒可以幫大哥一把。”
劉寄北臉上露出驚異的神色,問道:“小兄弟快說說看,你如何幫我?若真如此,大哥實在是感激莫名,就算將這條命送給了兄弟,大哥也絕不會吝惜。”
楊素沉吟一下,說道:“其實,我也是估摸著此人應該能夠幫上大哥。”
劉寄北不耐煩地催促說道:“小兄弟有話盡管說來,莫要躊躇支吾,這樣會急死大哥的。”
楊素連忙說道:“實不相瞞,小弟的爹爹就是蒙州刺史楊敷。”
當他看到劉寄北聽了之後,並沒有露出驚異的神色,猜到劉寄北可能並不知道楊敷是誰,於是繼續說道:“對於我爹大哥可能不認識,但不知大哥聽沒聽說過杜杲這個人呢?”
劉寄北麵上露出尷尬神色,搖了搖頭歎道:“大哥我已經好久沒有走出深山了,對於外邊的事情一無所知,說出來倒叫小兄弟見笑了。”
楊素一笑,不以為然的說道:“白雲嶺上過,歲月不知寒。其實大哥這種逍遙自在的生活才是最讓人羨慕的,像我等人物終年混跡在萬丈紅塵間,整日裏放浪形骸,勾心鬥角,實是不堪其累啊!”
劉寄北看看楊素,見他小小年紀卻能說出如此老氣橫秋的話來,心裏暗覺好笑,不過此時心係要事,顧不得仔細思量,向著楊素正色道:“話雖如此,但多數人還是喜歡熱鬧的去處。這些先不要提了,小兄弟還是說說剛才的事情吧!噢,對了,想你可能一天都水米未沾牙了吧?我這裏有些幹糧,你不妨邊吃邊說。”
他說完從懷裏掏出先前吃剩下的幹糧遞給楊素,接著又解下水袋,自己先喝了一口,然後抹了抹嘴巴,又將水袋也遞了過去。
楊素此時還真就有些餓了,他也不推遲,先後接過幹糧和水袋,一邊吃著,一邊說道:“杜杲,字子暉,京兆杜陵人,曾是修城郡守,後來平定叛亂有功,轉為司會上士。此人的謀略武功暫且不提,杜杲最讓人欽佩的是他的膽識和口才,其雄辯之術不亞於當年舌戰江東群儒的諸葛武侯,亦或是古時素有三寸不爛之舌稱號的毛遂。”
劉寄北聽得有些糊塗,趁著楊素喝水之際便問道:“這個杜杲先生能不能說,與我尋找兒子有什麽關係啊?”
【今日還有更新,請留言,懇求真心讀者精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