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章 溫潤純良
穿越成了朱雄英的哥哥 作者:卿笑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看了許多異誌故事,多是死去的嬰孩怨靈,或是各種女鬼為主,除了天災人禍絕大部分都是優先弄死女嬰,當然實在養不活的時候就連男孩一起弄死。”
“所以我想如果把丁口錢取消,還有那些難以分辨的各種苛捐雜稅,隻以田地來收稅,而田地無法像人口一樣藏匿,這樣一來百姓就有了活路,國家也有了錢。”
猛地說了許多再次看向朱元璋的時候,眼瞅著對方看自己的眼神中都帶上了幾分詫異,便把手裏的話本塞給他:“阿爺你得空也看看,裏麵有一個寫的一戶人家連續溺死五個女嬰才生出一個男孩然後慘遭嬰靈報複的故事。”
拿著書朱元璋嘴角抽了抽沒等他說啥,朱長安又把書從他手裏抽走:“我還差一點沒看完,今晚看完再給你吧。”
“對了我還沒說完呢,阿爺你以後少殺些人,殺了他們多浪費,把他們流放到荒涼人煙稀少的地方去種地開荒唄,蘇東坡在海南都能教出進士,那些官員們也多是文采出眾之輩,這些人送去的多了也能教化一方不是。”
雖然朱長安說的亂七八糟想法也頗有些天真,但是朱元璋還是聽明白了,甚至有些難以置信,這兩天聊下來的內容一整合他終於發現了一個重點,他這個看似溫潤純良、憐惜飛蛾燈紗罩的乖孫也是個好戰分子。
“你說的對,乖乖長大了。”朱元璋的聲音依然溫柔,眼眸中卻多了幾分晦澀難明的色彩,說著又看向了馬皇後:“屋中新人處理了吧,咱大孫今日說的話一個字都不能外傳。”
馬皇後笑著點點頭看向角落中侍候的周慧,周慧行了個禮麵色如常仿佛什麽都沒聽到似的走了出去,屋中的兩個新人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捂嘴拖走,屋外幾個新分來值班的也被一起叫走。
一刻鍾後,周慧迴來了,悄無聲息的行了個禮微笑的點點頭表示都處理好了,安靜的仿佛什麽都沒發生一般。
“乖乖這些話你可有對別人說過?”
朱長安搖了搖頭,抓緊時間一目十行的看完了話本裏的最後兩頁,然後再一次把書放到朱元璋懷裏。
朱元璋順勢握住他的手叮囑道:“記住這話不要和別人說,哪怕說了也別說是你說的,就說是我的想法明白嗎。”
朱長安迷茫的點點頭,也沒有多問便躺下睡覺了。
一三八二年六月十七日。
午時。
“哥哥。”
朱雄英歡快的跑到床邊將手背到後麵:“猜猜我給你帶了什麽。”
朱長安放下手裏的資治通鑒,向朱雄英看去,在看到他背後的東西後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荷花、蓮蓬,霎那間朱長安隻覺得一陣寒意唿的布滿全身,不由得打了個哆嗦,顫抖著接過幾支蓮花,然後握住朱雄英的手:“這些東西你從哪兒來的?”
朱雄英正高興著專注的搖著手裏的花,並沒有察覺出他哥的不對勁,隻是高興的說道:“禦花園池子那裏摘來的。”
“誰摘得,都有誰去摘了。”朱長安用手撐著坐了起來。
“八姑姑,九姑姑,十一姑姑,十二叔,十三叔還有我,我們一起劃著竹筏去的。”朱雄英並未思索直接迴答道。
“沒有別人了嗎。”朱長安有些害怕的看著他問道。
“有,因為侍衛一定要跟著所以竹筏不夠,還有一些叔叔和姑姑在邊上看著,我把最好看的給你帶來了,剩下的分給了邊上等著的姊妹和弟弟。”朱雄英說著將荷花遞到他麵前。
朱長安點點頭盡管腦中思緒萬千,但還是壓製住自己焦慮的內心溫和的說道:“下次你不要去了,那裏不安全。”
“哈哈哈,沒事的,周圍都是侍衛,況且哥你忘了我會水啊,就是掉下去也沒事,我可以自己遊上岸的。”朱雄英笑嘻嘻的趴到朱長安懷裏,不以為意的安慰著他。
“善水者溺,俗話說得好淹死的都是會水的,下次不許去了。”朱長安摸著他的頭緩緩說道。
“哎呀,沒事的......”
不等朱雄英說完,朱長安按住他便往他屁股上打了一巴掌。
“嗷...哥你幹嘛。”
“下次再去,我就打你屁股,懂了嗎。”
朱雄英紅了臉雖然打的不疼,可是被打屁股還是很羞恥的:“知道啦。”說著又哼哼唧唧的的湊上去抱住他的腰囁嚅道:“哥哥欺負人。”
“誰讓你倒黴成了我弟弟的,乖一點懂了嗎。”朱長安一手摟住他,一手捏了捏他圓潤的小臉蛋。
“哦。”朱雄英不情不願的應了一聲,表示自己知道了。
雖然答應的不情不願,但朱雄英往後幾個月再沒往池子裏跑過,想要荷花什麽的都是侍衛或者其他叔叔姑姑給摘的。
一三八三年。
又是一年除夕除夕家宴。
個個公主皇子們互相走動炫耀著自己的新衣。
朱元璋看見一個亂竄的小兒子那偏黑的臉上明顯的帶著脂粉痕跡的樣子嫌棄的嘀咕道:“真不像個男人。”又吩咐陳謹將他叫過來。
湘王朱柏不明所以興高采烈的過去了,恭恭敬敬的行禮:“第十二子朱柏拜見父皇陛下。”
朱元璋見他禮數周全麵色緩和了幾分:“臉上抹的什麽東西,好好的非做女兒態去給咱洗了。”
又罵了兩句後湘王朱柏慘白著臉下去了。
一刻鍾後。
朱長安來了,描眉畫眼明顯精心打扮過,甚至身上還帶著些許的香氣。
一身勁裝,白皙的臉龐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明豔動人,看見朱元璋後便揚起了明媚的笑容衝著他跑來。
“阿爺,你看我今天漂亮嗎。”
說著還在他的麵前轉了兩圈。
“漂亮,漂亮,我乖孫真漂亮。”朱元璋笑眯眯扶住他的肩膀左看右看,誇讚起來。
“那當然,阿奶幫我弄了一個時辰呢。”朱長安頗為得意的炫耀道。
又閑談了一會兒,馬皇後也過來了,他們兩個說起了話,朱長安則是在一旁乖巧的聽著偶爾點點頭應兩聲。
“所以我想如果把丁口錢取消,還有那些難以分辨的各種苛捐雜稅,隻以田地來收稅,而田地無法像人口一樣藏匿,這樣一來百姓就有了活路,國家也有了錢。”
猛地說了許多再次看向朱元璋的時候,眼瞅著對方看自己的眼神中都帶上了幾分詫異,便把手裏的話本塞給他:“阿爺你得空也看看,裏麵有一個寫的一戶人家連續溺死五個女嬰才生出一個男孩然後慘遭嬰靈報複的故事。”
拿著書朱元璋嘴角抽了抽沒等他說啥,朱長安又把書從他手裏抽走:“我還差一點沒看完,今晚看完再給你吧。”
“對了我還沒說完呢,阿爺你以後少殺些人,殺了他們多浪費,把他們流放到荒涼人煙稀少的地方去種地開荒唄,蘇東坡在海南都能教出進士,那些官員們也多是文采出眾之輩,這些人送去的多了也能教化一方不是。”
雖然朱長安說的亂七八糟想法也頗有些天真,但是朱元璋還是聽明白了,甚至有些難以置信,這兩天聊下來的內容一整合他終於發現了一個重點,他這個看似溫潤純良、憐惜飛蛾燈紗罩的乖孫也是個好戰分子。
“你說的對,乖乖長大了。”朱元璋的聲音依然溫柔,眼眸中卻多了幾分晦澀難明的色彩,說著又看向了馬皇後:“屋中新人處理了吧,咱大孫今日說的話一個字都不能外傳。”
馬皇後笑著點點頭看向角落中侍候的周慧,周慧行了個禮麵色如常仿佛什麽都沒聽到似的走了出去,屋中的兩個新人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捂嘴拖走,屋外幾個新分來值班的也被一起叫走。
一刻鍾後,周慧迴來了,悄無聲息的行了個禮微笑的點點頭表示都處理好了,安靜的仿佛什麽都沒發生一般。
“乖乖這些話你可有對別人說過?”
朱長安搖了搖頭,抓緊時間一目十行的看完了話本裏的最後兩頁,然後再一次把書放到朱元璋懷裏。
朱元璋順勢握住他的手叮囑道:“記住這話不要和別人說,哪怕說了也別說是你說的,就說是我的想法明白嗎。”
朱長安迷茫的點點頭,也沒有多問便躺下睡覺了。
一三八二年六月十七日。
午時。
“哥哥。”
朱雄英歡快的跑到床邊將手背到後麵:“猜猜我給你帶了什麽。”
朱長安放下手裏的資治通鑒,向朱雄英看去,在看到他背後的東西後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荷花、蓮蓬,霎那間朱長安隻覺得一陣寒意唿的布滿全身,不由得打了個哆嗦,顫抖著接過幾支蓮花,然後握住朱雄英的手:“這些東西你從哪兒來的?”
朱雄英正高興著專注的搖著手裏的花,並沒有察覺出他哥的不對勁,隻是高興的說道:“禦花園池子那裏摘來的。”
“誰摘得,都有誰去摘了。”朱長安用手撐著坐了起來。
“八姑姑,九姑姑,十一姑姑,十二叔,十三叔還有我,我們一起劃著竹筏去的。”朱雄英並未思索直接迴答道。
“沒有別人了嗎。”朱長安有些害怕的看著他問道。
“有,因為侍衛一定要跟著所以竹筏不夠,還有一些叔叔和姑姑在邊上看著,我把最好看的給你帶來了,剩下的分給了邊上等著的姊妹和弟弟。”朱雄英說著將荷花遞到他麵前。
朱長安點點頭盡管腦中思緒萬千,但還是壓製住自己焦慮的內心溫和的說道:“下次你不要去了,那裏不安全。”
“哈哈哈,沒事的,周圍都是侍衛,況且哥你忘了我會水啊,就是掉下去也沒事,我可以自己遊上岸的。”朱雄英笑嘻嘻的趴到朱長安懷裏,不以為意的安慰著他。
“善水者溺,俗話說得好淹死的都是會水的,下次不許去了。”朱長安摸著他的頭緩緩說道。
“哎呀,沒事的......”
不等朱雄英說完,朱長安按住他便往他屁股上打了一巴掌。
“嗷...哥你幹嘛。”
“下次再去,我就打你屁股,懂了嗎。”
朱雄英紅了臉雖然打的不疼,可是被打屁股還是很羞恥的:“知道啦。”說著又哼哼唧唧的的湊上去抱住他的腰囁嚅道:“哥哥欺負人。”
“誰讓你倒黴成了我弟弟的,乖一點懂了嗎。”朱長安一手摟住他,一手捏了捏他圓潤的小臉蛋。
“哦。”朱雄英不情不願的應了一聲,表示自己知道了。
雖然答應的不情不願,但朱雄英往後幾個月再沒往池子裏跑過,想要荷花什麽的都是侍衛或者其他叔叔姑姑給摘的。
一三八三年。
又是一年除夕除夕家宴。
個個公主皇子們互相走動炫耀著自己的新衣。
朱元璋看見一個亂竄的小兒子那偏黑的臉上明顯的帶著脂粉痕跡的樣子嫌棄的嘀咕道:“真不像個男人。”又吩咐陳謹將他叫過來。
湘王朱柏不明所以興高采烈的過去了,恭恭敬敬的行禮:“第十二子朱柏拜見父皇陛下。”
朱元璋見他禮數周全麵色緩和了幾分:“臉上抹的什麽東西,好好的非做女兒態去給咱洗了。”
又罵了兩句後湘王朱柏慘白著臉下去了。
一刻鍾後。
朱長安來了,描眉畫眼明顯精心打扮過,甚至身上還帶著些許的香氣。
一身勁裝,白皙的臉龐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明豔動人,看見朱元璋後便揚起了明媚的笑容衝著他跑來。
“阿爺,你看我今天漂亮嗎。”
說著還在他的麵前轉了兩圈。
“漂亮,漂亮,我乖孫真漂亮。”朱元璋笑眯眯扶住他的肩膀左看右看,誇讚起來。
“那當然,阿奶幫我弄了一個時辰呢。”朱長安頗為得意的炫耀道。
又閑談了一會兒,馬皇後也過來了,他們兩個說起了話,朱長安則是在一旁乖巧的聽著偶爾點點頭應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