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圍著那果樹苗看了一陣子,沈高山方說道:“這果樹苗得趕快栽種,要是根上的泥巴幹了,怕不能成活啊!”
沈滿倉和沈滿房也是幹活的一把好手,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隻聽沈滿倉說:“爹,一會我走一趟山南村,叫那高大再雇兩個人,把山上再清一清,挖上坑,待明日把這樹苗拉過去就可以栽。”
沈高山點頭說道:“家裏的麥子也種的差不多了,明日就滿房在家帶著李槐和你媳婦子種一種也就差不多了,我明日跟滿倉種樹去。”
兩人對這安排也沒有異議,各自去忙。
第二天一大早,沈高山,沈滿倉,海棠,溫立起了個大早,準備上山南村。
滿倉先是去借了裏正的驢車,四個人,一百五十根樹苗,擠擠倒也能拉得下。
隻是這樹苗不能壓的太實囉,免得斷枝,影響生長。
一路到了山南村莊子,高大迎接出來,還有兩個村民在此,忙著幫忙卸樹苗。
一人
高大一邊幹一邊笑道:“老爺,小小姐,昨兒山上我們已經拔了一遍草,也按二少爺吩咐的隔幾步就挖了坑,今兒可以直接栽樹了。”
沈高山聽了笑笑:“不錯,你做的很好,另外這兩位兄弟的工錢也不用擔心,等幹完今天,一直結算給你們。”
那兩人中,就有高大的弟弟高二,另外一人是村裏熟識的,喚做大石的。
此時那高二憨厚的笑道:“老爺,工錢不著急。”
沈高山見都是厚道人,心裏也不由得對幾人更滿意幾分。
幾人抬樹的抬樹,拿家夥的拿家夥,浩浩蕩蕩上了後山。
沈高山與溫立一組,沈滿倉與那大石一組,高大哥倆一組,海棠就在一旁打下手,時不時幫忙遞遞東西。
眾人先往坑邊上澆上糞,再把樹放進坑裏,然後一人扶著樹,一人埋土,剛到晌午時分,一百多根樹苗就全部栽完了。
幾人又拿了水桶,從莊子邊的水塘挑了水,上山澆樹。
幾人一齊幹,也快得很,到了晚飯時分,就已經全部種好。
海棠站在山下,抬頭望去,一顆顆小樹苗挺拔的立著,看著分外喜人。
她好像已經看到漫天遍野的桃樹,每一顆上都掛了果,鮮紅碩大的桃子,散發出絲絲甜香……
果樹種下之後,沈滿倉隔兩天就去看一迴,高大勤快又靠譜,將樹苗嗬護的很好。
拔草,捉蟲,澆水……一刻不落。
春天就是播種的季節,如今麥子種下了,果樹種下了,菜園裏的菜種下了,該種棉花了。
不過這棉花種在哪裏,可把沈家一家犯了難。
棉花還沒有大力種植,種子也隻有皇上和沈家才有,若就這般大喇喇的種在田地裏,難保不被有心人覬覦,更何況還有一個丁縣令虎視眈眈,想得到這種子。
雖說沈家人的本意也是想種出棉花來,再給村民分種,帶領村人共同致富的,可是,這自己都還隻有一百多顆種子,說這話為時尚早。
胡氏這幾天在抱小雞仔子,去年養的雞還不怎麽大,又斷斷續續的吃了一些,所以沈家的雞現在不多。
沈家人口多,又有沈滿盈這個體弱的,隔幾日就要殺一隻雞燉燉湯,少了可不行。
海棠見了,不可抑製的想起鴨蛋來,自己最愛吃鹹鴨蛋了,尤其是那醃到流油起沙的蛋黃,略微有些鹹的蛋白拿來下粥最好,海棠每次都能吃一大碗。
自己都好久沒吃過鹹鴨蛋了,大雲村也少有人養鴨子,喂雞都沒有那麽多糧食吃,更別說鴨子了。
這養雞養鴨子,也不能全吃草,若是沒有足夠的蛋白質,連雞也瘦啊!
現如今,沈家生活好過些,就開始在吃的上麵下功夫了。
晚飯時分,海棠舀了一勺子蒸的雞蛋,對著胡氏道:“祖母,咱們養些鴨子吧,我還沒吃過鴨肉是什麽味兒呢!”
胡氏大笑:“敢情你是嘴饞了!養養養,我們棠棠都說了,怎麽能不養呢!不過,咱們本村可沒有抱鴨苗的,少不得得去集市上看看。”
海棠點頭,想著自己快要能吃到鹹鴨蛋了,心裏美滋滋的。
沈高山此時冷不丁出聲問:“海棠,我想了想,要不把這棉種種在我們兩家後院?也好方便看管。”
海棠還沒說話,沈滿倉立馬反駁道:“爹,這後院都是我們整過地基的,土都緊實的很,再說了,這後院土質也不肥,怕不適合棉花長大。”
沈高山聽了,仔細想了想,這才慢慢點點頭:“不錯,是我想差了。”
“祖父,爹,不如咱們把棉花種到山南村去,任憑那丁縣令想破腦袋,也不知道咱們會把棉花種到外村去。”海棠也說。
“可是,種到山南村,被那邊的村人看到了可如何是好?”沈高山有些不讚同。
海棠仔細迴憶了一下,這才說道:“我記得,那後山與莊子圍牆那兒,有個夾角,平常少有人去,在外邊也看不見,除非上後山經過那兒。
那裏原是幾畝荒地,去年高伯伯已經給開出來了,還蓄上了肥,今年拿來種棉花豈不正正好?到時候,跟高伯伯說一聲,讓他雇兩個人,再養一條狗,日夜守著,我們再時不時的過去瞅瞅,這不就成了?”
海棠說完,堂屋裏安靜了一瞬,隨後還是溫立打破了這個氣氛。
“說的不錯,沈老哥,我也記得這麽塊地方。”
沈高山也想了想說:“那兒確實是個夾角,這法子說不定可行。一會兒我就走一趟山南村,親自去看看,若真的行的話,該把棉花種下去了,如今已快到清明,不早了。”
其餘幾人皆同意,不同意也沒法子,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
於是,幾人帶上棉種,再次來到了山南村。
沈高山看了那荒地,果真被高大開墾出來,就在莊子圍牆背後,果樹山前頭,果真是個好地方。
於是就帶了幾人,把棉種種了下去。
高大沒見過這棉種,但他知道,主家的事,不該問的別問,因此也閉緊了嘴巴,隻管幹活。
沈滿倉和沈滿房也是幹活的一把好手,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隻聽沈滿倉說:“爹,一會我走一趟山南村,叫那高大再雇兩個人,把山上再清一清,挖上坑,待明日把這樹苗拉過去就可以栽。”
沈高山點頭說道:“家裏的麥子也種的差不多了,明日就滿房在家帶著李槐和你媳婦子種一種也就差不多了,我明日跟滿倉種樹去。”
兩人對這安排也沒有異議,各自去忙。
第二天一大早,沈高山,沈滿倉,海棠,溫立起了個大早,準備上山南村。
滿倉先是去借了裏正的驢車,四個人,一百五十根樹苗,擠擠倒也能拉得下。
隻是這樹苗不能壓的太實囉,免得斷枝,影響生長。
一路到了山南村莊子,高大迎接出來,還有兩個村民在此,忙著幫忙卸樹苗。
一人
高大一邊幹一邊笑道:“老爺,小小姐,昨兒山上我們已經拔了一遍草,也按二少爺吩咐的隔幾步就挖了坑,今兒可以直接栽樹了。”
沈高山聽了笑笑:“不錯,你做的很好,另外這兩位兄弟的工錢也不用擔心,等幹完今天,一直結算給你們。”
那兩人中,就有高大的弟弟高二,另外一人是村裏熟識的,喚做大石的。
此時那高二憨厚的笑道:“老爺,工錢不著急。”
沈高山見都是厚道人,心裏也不由得對幾人更滿意幾分。
幾人抬樹的抬樹,拿家夥的拿家夥,浩浩蕩蕩上了後山。
沈高山與溫立一組,沈滿倉與那大石一組,高大哥倆一組,海棠就在一旁打下手,時不時幫忙遞遞東西。
眾人先往坑邊上澆上糞,再把樹放進坑裏,然後一人扶著樹,一人埋土,剛到晌午時分,一百多根樹苗就全部栽完了。
幾人又拿了水桶,從莊子邊的水塘挑了水,上山澆樹。
幾人一齊幹,也快得很,到了晚飯時分,就已經全部種好。
海棠站在山下,抬頭望去,一顆顆小樹苗挺拔的立著,看著分外喜人。
她好像已經看到漫天遍野的桃樹,每一顆上都掛了果,鮮紅碩大的桃子,散發出絲絲甜香……
果樹種下之後,沈滿倉隔兩天就去看一迴,高大勤快又靠譜,將樹苗嗬護的很好。
拔草,捉蟲,澆水……一刻不落。
春天就是播種的季節,如今麥子種下了,果樹種下了,菜園裏的菜種下了,該種棉花了。
不過這棉花種在哪裏,可把沈家一家犯了難。
棉花還沒有大力種植,種子也隻有皇上和沈家才有,若就這般大喇喇的種在田地裏,難保不被有心人覬覦,更何況還有一個丁縣令虎視眈眈,想得到這種子。
雖說沈家人的本意也是想種出棉花來,再給村民分種,帶領村人共同致富的,可是,這自己都還隻有一百多顆種子,說這話為時尚早。
胡氏這幾天在抱小雞仔子,去年養的雞還不怎麽大,又斷斷續續的吃了一些,所以沈家的雞現在不多。
沈家人口多,又有沈滿盈這個體弱的,隔幾日就要殺一隻雞燉燉湯,少了可不行。
海棠見了,不可抑製的想起鴨蛋來,自己最愛吃鹹鴨蛋了,尤其是那醃到流油起沙的蛋黃,略微有些鹹的蛋白拿來下粥最好,海棠每次都能吃一大碗。
自己都好久沒吃過鹹鴨蛋了,大雲村也少有人養鴨子,喂雞都沒有那麽多糧食吃,更別說鴨子了。
這養雞養鴨子,也不能全吃草,若是沒有足夠的蛋白質,連雞也瘦啊!
現如今,沈家生活好過些,就開始在吃的上麵下功夫了。
晚飯時分,海棠舀了一勺子蒸的雞蛋,對著胡氏道:“祖母,咱們養些鴨子吧,我還沒吃過鴨肉是什麽味兒呢!”
胡氏大笑:“敢情你是嘴饞了!養養養,我們棠棠都說了,怎麽能不養呢!不過,咱們本村可沒有抱鴨苗的,少不得得去集市上看看。”
海棠點頭,想著自己快要能吃到鹹鴨蛋了,心裏美滋滋的。
沈高山此時冷不丁出聲問:“海棠,我想了想,要不把這棉種種在我們兩家後院?也好方便看管。”
海棠還沒說話,沈滿倉立馬反駁道:“爹,這後院都是我們整過地基的,土都緊實的很,再說了,這後院土質也不肥,怕不適合棉花長大。”
沈高山聽了,仔細想了想,這才慢慢點點頭:“不錯,是我想差了。”
“祖父,爹,不如咱們把棉花種到山南村去,任憑那丁縣令想破腦袋,也不知道咱們會把棉花種到外村去。”海棠也說。
“可是,種到山南村,被那邊的村人看到了可如何是好?”沈高山有些不讚同。
海棠仔細迴憶了一下,這才說道:“我記得,那後山與莊子圍牆那兒,有個夾角,平常少有人去,在外邊也看不見,除非上後山經過那兒。
那裏原是幾畝荒地,去年高伯伯已經給開出來了,還蓄上了肥,今年拿來種棉花豈不正正好?到時候,跟高伯伯說一聲,讓他雇兩個人,再養一條狗,日夜守著,我們再時不時的過去瞅瞅,這不就成了?”
海棠說完,堂屋裏安靜了一瞬,隨後還是溫立打破了這個氣氛。
“說的不錯,沈老哥,我也記得這麽塊地方。”
沈高山也想了想說:“那兒確實是個夾角,這法子說不定可行。一會兒我就走一趟山南村,親自去看看,若真的行的話,該把棉花種下去了,如今已快到清明,不早了。”
其餘幾人皆同意,不同意也沒法子,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
於是,幾人帶上棉種,再次來到了山南村。
沈高山看了那荒地,果真被高大開墾出來,就在莊子圍牆背後,果樹山前頭,果真是個好地方。
於是就帶了幾人,把棉種種了下去。
高大沒見過這棉種,但他知道,主家的事,不該問的別問,因此也閉緊了嘴巴,隻管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