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雞樅就更簡單了,海棠切了些青椒和蒜片提味,葷油下鍋,加上蒜片爆香,倒入雞樅菌和青辣椒,大火爆炒,加點鹽巴,不用過分調味,反而失其鮮美。
海棠看還剩下些洗了的雞樅菌,便決定再做一道軟炸雞樅。
這雞樅菌就得吃新鮮的,若是洗了又不吃,放到明兒必定發黑,那就浪費了。
用雞蛋清、紅薯粉調製麵糊,然後將雞樅改成小塊,加鹽、自家磨的胡椒粉拌勻,醃上一會子。
再把調好的麵糊放入醃好的雞樅拌勻待用。
鍋裏加多多的油燒熱,將裹滿蛋清糊的雞樅分塊緩緩下入,炸泡炸透後撈出來,再下入油鍋裏複炸,炸成金黃色時撈出,再加入鹽巴,撒上蔥花,翻拌均勻即可。
炸出來的雞樅外脆內嫩,清香鮮甜,味美可口。
羅氏看到這地眼皮,早從房梁上取下一塊臘肉洗了。
海棠也把地眼皮焯水一遍,放在一旁備用。
這地眼皮是貼著泥巴草木生長的,身上褶皺較多,焯水煮一遍更能有效的去除它身上的雜誌,吃了放心些。
臘肉切片,先把肥肉的部分下鍋煸出油,再放蒜苗和瘦肉部分炒一炒,接著把地眼皮放進去,迅速翻炒,加一點點鹽,因為臘肉是有鹽味的,炒好就直接裝盤。
再做一道地眼皮炒雞蛋,地眼皮的鮮味,配上農家土雞蛋的香,饞的海棠忍不住拿筷子夾了一筷子偷嘴,美名其曰:嚐嚐鹹淡。
海棠看看四周,這雞樅菌和地眼皮才得了六個菜,兩家人吃飯,人有點多,肯定不夠,於是又把昨天晚上姥娘送的白瓜叫自個娘親切了,準備做個前世海棠的外婆經常做給她吃的,最家常的紅燒冬瓜,也就是紅燒白瓜。
白瓜切大塊,然後在上頭劃開一道道小口子,像切十字花刀,劃好後直接下油鍋煎。
其實也可以直接加了醬料加水煮,但海棠做菜喜歡煎一下,因為她覺得煎了會比較香。
白瓜煎軟,加辣椒蒜末,雞樅菌碎隨意翻炒一下,加上鹽,醬油,還有自家做的大醬,加水煮入味,最家常的紅燒白瓜就做好了。
接著又簡單炒了個青菜,簡簡單單一頓飯就做好了。
溫立先搛一筷子地眼皮,嚐了一口,又搛起一筷子,這才對著沈高山說:“這地眼皮看起來其貌不揚,沒想到吃起來這麽香呢!真是想不到啊!”
行知見自家祖父吃的香,本來對這地眼皮持懷疑態度的他,也半信半疑搛起一筷子。
“嗯!果真不錯!”吃了一口,行知就停不下來,又連著搛了幾筷子,放到碗裏,合著米飯這樣一拌,別提多美了!
沈高山見行知吃的香,自個也高興,笑著道:“多吃些,多吃些。”
行知吃一半抬起頭來感歎:“以前讀書,在書裏學到一個詞,叫山珍海味,但我從不知山珍為何物,今兒吃了這地眼皮和雞樅菌,才知道山珍為何物啊!”
溫立也點頭:“不錯,不錯。”
沈滿倉喝了一口雞樅菌雞湯,咂了咂嘴:“你再嚐嚐這雞湯,這才叫鮮呢,簡直鮮掉眉毛。”
桑榆在一旁接過話頭:“我卻是更喜歡這道軟炸雞樅,外麵酥,裏頭嫩,一咬還飽含汁水,雞樅菌的香鮮味都被鎖在裏頭,真真是好吃極了。”
溫立不服,眉毛一豎:“我倒覺得個個都好,哪個都好吃!”
溫老夫人在隔壁桌聽了忍不住插話:“咱們海棠做的,哪樣不好吃,你們還在那比上了……”
“噗嗤……”
“哈哈哈………”
今天這頓飯沒有大魚大肉,但大家都吃的特別滿足,尤其是溫立和溫行知兩人。就連一歲多的桑傑都被喂著喝了半碗湯。
上山撿菌子是這祖孫兩人從沒有過的體驗,可能自己采摘來的東西吃起來更香吧,爺倆吃了個肚圓。
吃完飯,溫立跟沈高山帶了桑榆,桑傑,桑延,行知去村裏遛彎消食,胡氏跟兩個兒媳在灶房收拾洗碗。
海棠剛想去灶房看看剩下的地眼皮和雞樅菌,明兒好一大早給蘇老夫人送去,走到灶房門口就聽著胡氏在跟兩個兒媳說桃花和青木的事。
海棠發誓,她不是真的想聽牆角,隻是好奇心太強。
這邊胡氏說:“滿星跟我說了,這兩天下雨,各人家裏也沒什麽事,就找了媒婆來先上門提親,把兩孩子的事兒定下來。”
“這是好事啊,青木家裏日子好過,滿星又是桃花的親姑婆,親上做親呢!”裴氏一邊洗碗一邊說。
胡氏一拍大腿:“可不是,我也這樣說,桃花這孩子啊,可算是苦盡甘來了,不容易啊!”
羅氏正在把剩下的雞樅菌用鬆毛蓋起來,表麵還澆了一點水,以此來保證新鮮度,免得明天送到蘇府,都發黑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她手腳麻利,也豎起耳朵在聽婆婆和大嫂說話,聽說桃花與青木的婚事都定了,想到外甥羅成,心裏又著急起來。
“哎喲,青木都要定親了,他可比成娃子還小一年的,偏偏這成娃子不肯定親,我這也沒個合適的人選,作孽的,把這孩子耽誤了可怎麽辦,越想我這心裏越慌呢!”
裴氏也是個熱心的,當即安慰道:“別擔心,這姻緣啊都是上天注定的,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能碰到個好的。”
胡氏也點頭說:“可惜咱們親戚裏沒有合適年歲的,不然親上做親也是極好的,你大姐家都是幾個男孩子,滿盈家倒是有個小姑娘,不過就是年歲太小,說來這滿盈,也不知最近幾年是怎麽了,迴來娘家是越來越少了。”
聽胡氏提起小姑,海棠記憶裏又浮現出那張圓圓的,愛笑的臉。
沈滿盈嫁給了縣郊的李浩,這李浩家裏並無其他兄弟,就一個姐姐,早已出嫁,隻有父母尚在。
家中除了田地,還在縣郊路邊擺了個茶水攤子,日子倒也過得去。
海棠迴想起上一次同小姑見麵,還是在桑傑的周歲,後來桑傑不見,自己去追,也不知小姑何時迴去的。
除了這次見麵,腦海裏竟沒有別的任何與小姑的互動,過年時她同娘親去了姥娘家,並沒見到小姑,端午,中秋這兩個重要節日,小姑也沒有迴來。
海棠看還剩下些洗了的雞樅菌,便決定再做一道軟炸雞樅。
這雞樅菌就得吃新鮮的,若是洗了又不吃,放到明兒必定發黑,那就浪費了。
用雞蛋清、紅薯粉調製麵糊,然後將雞樅改成小塊,加鹽、自家磨的胡椒粉拌勻,醃上一會子。
再把調好的麵糊放入醃好的雞樅拌勻待用。
鍋裏加多多的油燒熱,將裹滿蛋清糊的雞樅分塊緩緩下入,炸泡炸透後撈出來,再下入油鍋裏複炸,炸成金黃色時撈出,再加入鹽巴,撒上蔥花,翻拌均勻即可。
炸出來的雞樅外脆內嫩,清香鮮甜,味美可口。
羅氏看到這地眼皮,早從房梁上取下一塊臘肉洗了。
海棠也把地眼皮焯水一遍,放在一旁備用。
這地眼皮是貼著泥巴草木生長的,身上褶皺較多,焯水煮一遍更能有效的去除它身上的雜誌,吃了放心些。
臘肉切片,先把肥肉的部分下鍋煸出油,再放蒜苗和瘦肉部分炒一炒,接著把地眼皮放進去,迅速翻炒,加一點點鹽,因為臘肉是有鹽味的,炒好就直接裝盤。
再做一道地眼皮炒雞蛋,地眼皮的鮮味,配上農家土雞蛋的香,饞的海棠忍不住拿筷子夾了一筷子偷嘴,美名其曰:嚐嚐鹹淡。
海棠看看四周,這雞樅菌和地眼皮才得了六個菜,兩家人吃飯,人有點多,肯定不夠,於是又把昨天晚上姥娘送的白瓜叫自個娘親切了,準備做個前世海棠的外婆經常做給她吃的,最家常的紅燒冬瓜,也就是紅燒白瓜。
白瓜切大塊,然後在上頭劃開一道道小口子,像切十字花刀,劃好後直接下油鍋煎。
其實也可以直接加了醬料加水煮,但海棠做菜喜歡煎一下,因為她覺得煎了會比較香。
白瓜煎軟,加辣椒蒜末,雞樅菌碎隨意翻炒一下,加上鹽,醬油,還有自家做的大醬,加水煮入味,最家常的紅燒白瓜就做好了。
接著又簡單炒了個青菜,簡簡單單一頓飯就做好了。
溫立先搛一筷子地眼皮,嚐了一口,又搛起一筷子,這才對著沈高山說:“這地眼皮看起來其貌不揚,沒想到吃起來這麽香呢!真是想不到啊!”
行知見自家祖父吃的香,本來對這地眼皮持懷疑態度的他,也半信半疑搛起一筷子。
“嗯!果真不錯!”吃了一口,行知就停不下來,又連著搛了幾筷子,放到碗裏,合著米飯這樣一拌,別提多美了!
沈高山見行知吃的香,自個也高興,笑著道:“多吃些,多吃些。”
行知吃一半抬起頭來感歎:“以前讀書,在書裏學到一個詞,叫山珍海味,但我從不知山珍為何物,今兒吃了這地眼皮和雞樅菌,才知道山珍為何物啊!”
溫立也點頭:“不錯,不錯。”
沈滿倉喝了一口雞樅菌雞湯,咂了咂嘴:“你再嚐嚐這雞湯,這才叫鮮呢,簡直鮮掉眉毛。”
桑榆在一旁接過話頭:“我卻是更喜歡這道軟炸雞樅,外麵酥,裏頭嫩,一咬還飽含汁水,雞樅菌的香鮮味都被鎖在裏頭,真真是好吃極了。”
溫立不服,眉毛一豎:“我倒覺得個個都好,哪個都好吃!”
溫老夫人在隔壁桌聽了忍不住插話:“咱們海棠做的,哪樣不好吃,你們還在那比上了……”
“噗嗤……”
“哈哈哈………”
今天這頓飯沒有大魚大肉,但大家都吃的特別滿足,尤其是溫立和溫行知兩人。就連一歲多的桑傑都被喂著喝了半碗湯。
上山撿菌子是這祖孫兩人從沒有過的體驗,可能自己采摘來的東西吃起來更香吧,爺倆吃了個肚圓。
吃完飯,溫立跟沈高山帶了桑榆,桑傑,桑延,行知去村裏遛彎消食,胡氏跟兩個兒媳在灶房收拾洗碗。
海棠剛想去灶房看看剩下的地眼皮和雞樅菌,明兒好一大早給蘇老夫人送去,走到灶房門口就聽著胡氏在跟兩個兒媳說桃花和青木的事。
海棠發誓,她不是真的想聽牆角,隻是好奇心太強。
這邊胡氏說:“滿星跟我說了,這兩天下雨,各人家裏也沒什麽事,就找了媒婆來先上門提親,把兩孩子的事兒定下來。”
“這是好事啊,青木家裏日子好過,滿星又是桃花的親姑婆,親上做親呢!”裴氏一邊洗碗一邊說。
胡氏一拍大腿:“可不是,我也這樣說,桃花這孩子啊,可算是苦盡甘來了,不容易啊!”
羅氏正在把剩下的雞樅菌用鬆毛蓋起來,表麵還澆了一點水,以此來保證新鮮度,免得明天送到蘇府,都發黑了,那就得不償失了。
她手腳麻利,也豎起耳朵在聽婆婆和大嫂說話,聽說桃花與青木的婚事都定了,想到外甥羅成,心裏又著急起來。
“哎喲,青木都要定親了,他可比成娃子還小一年的,偏偏這成娃子不肯定親,我這也沒個合適的人選,作孽的,把這孩子耽誤了可怎麽辦,越想我這心裏越慌呢!”
裴氏也是個熱心的,當即安慰道:“別擔心,這姻緣啊都是上天注定的,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能碰到個好的。”
胡氏也點頭說:“可惜咱們親戚裏沒有合適年歲的,不然親上做親也是極好的,你大姐家都是幾個男孩子,滿盈家倒是有個小姑娘,不過就是年歲太小,說來這滿盈,也不知最近幾年是怎麽了,迴來娘家是越來越少了。”
聽胡氏提起小姑,海棠記憶裏又浮現出那張圓圓的,愛笑的臉。
沈滿盈嫁給了縣郊的李浩,這李浩家裏並無其他兄弟,就一個姐姐,早已出嫁,隻有父母尚在。
家中除了田地,還在縣郊路邊擺了個茶水攤子,日子倒也過得去。
海棠迴想起上一次同小姑見麵,還是在桑傑的周歲,後來桑傑不見,自己去追,也不知小姑何時迴去的。
除了這次見麵,腦海裏竟沒有別的任何與小姑的互動,過年時她同娘親去了姥娘家,並沒見到小姑,端午,中秋這兩個重要節日,小姑也沒有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