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清明前後種瓜點豆。”胡氏的菜園也迎來了最熱鬧的幾天。芸豆,豇豆,辣椒,胡瓜,茄子的秧子都生了起來,小小的,嫩嫩的葉片,急等著移栽。


    胡氏和裴氏都在村裏田間地頭忙活,這菜地裏的事兒就交給了羅氏和幾個女孩子。


    羅氏又因為已經有三個月身孕,並不敢十分勞累。


    所以海棠每天簡直忙的腳不沾地,此時海棠正拿著個小鏟子,撅著小屁股,在給先前種下的那小片草藥地鋤草。


    草藥長勢很好,用不了幾天就能采收一茬。一茬大約能賣一兩銀子。


    茉莉和錦葵跟著羅氏在菜地裏移栽菜秧。


    時間如流水,轉眼又是五天過去,胡氏抱的小雞仔也出了窩,二十個種蛋出了十三隻小雞仔。


    看這一地的小雞娃子,毛茸茸的,又幹淨又可愛,活蹦亂跳的,海棠打心眼裏高興,這都是他家越過越好的證明。


    眨眼到了清明,這天一大早,女人們就早早起床忙活開了。


    隻見沈滿倉把昨天摘得柳條,搭著板凳插到門框上,這也是這裏的傳統習俗,叫插柳條。


    “爹爹,為什麽要插柳條呀?”海棠在底下幫沈滿倉遞著柳條問。


    “這呀,是老祖宗就流傳下來了的,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農事祖師神農氏,傳說作用是為了辟邪、防蟲災。”沈滿倉迴答。


    海棠點點頭,又跑去灶房看祖母大伯母和娘親。


    沈家日子好過了一點,於是沈高山今年拍板,要讓祖宗也知道,歡喜歡喜,所以今年準備的貢品十分豐盛,一看就是花了心思的。


    灶房裏,胡氏帶著兩個兒媳忙的熱火朝天。有昨天殺好的整雞,買來的大魚做紅燒魚,又有買好的五花肉做紅燒肉,豆腐,青菜,臘肉,昨夜炸好的丸子,應有盡有。


    看的海棠直歎到:真是跟過年一樣豐盛啊。


    堂屋裏,沈高山也帶著兩個兒子在擺桌椅,擺碗筷,擺杯子,又給每一杯都倒上酒,就隻等著上菜了。


    “上菜啦!”隨著一聲唿喊,海棠姐妹幾個還有大哥桑榆,都跑去灶房端菜,雞鴨魚肉,擺了滿滿一桌。


    眾人站在桌邊,隻見沈高山端著一杯酒站在上手,嘴裏振振有詞:“各位先輩,吃好喝好啊,不要客氣,如今家裏條件好過了,多虧你們保佑,你們可要繼續保佑,保佑田地豐收,家人健康,保佑我孫桑榆得中秀才,都吃都吃。我先敬你們一杯。”


    說著沈高山把一杯酒倒在地上,隨後等了片刻,又給自己滿上一杯方才喝了。


    同一時間,沈滿房與沈滿倉兩個在下手,蹲下身子,拿了一遝黃紙慢慢在地上燒了,嘴裏也是念念有詞。


    等那黃紙燒完,沈高山一聲令下:“開飯了!”眾人這才坐下來,開吃。


    清明又叫祭祖節,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是一個隆重盛大的祭祖節日。


    男人們在家裏吃過飯,要一家帶一種貢品,去村裏的祠堂,由裏正主持,一起去祠堂拜神。


    今天大哥桑榆,學堂放假過清明,家裏的男丁都是要去祠堂的,更何況他還是長孫,隻是小弟太小,不能去。


    海棠也想去看看,但是這個時代的女人地位不高,是不允許重大事情的時候去祠堂的。


    於是,胡氏就領著一堆女人出門了,在田間地頭逛逛,看看麥子,采采野花,美名其曰:踏青。


    這也是清明的傳統習俗,老祖宗留下的東西。


    “燕子,聽說你家發財了?都買上驢車了?”溪邊上一一個老婦人湊過來說。


    這個老婦人幹幹瘦瘦的,衣服也皺皺巴巴的,胸前還不知道是什麽汙漬,黃不拉幾。


    她夫家姓沈,自己姓劉,因此村裏人都叫她劉婆子。


    這是村裏有名的長舌婦,整天東家長西家短,丈夫性格懦弱,隻會土裏刨食,兩個兒子一把年紀了,整天遊手好閑,田也不愛種,村裏人人避之,可就是這樣的人,嬸婆卻跟她關係很好,來往密切。


    估計這次沈家掙錢了的事,就是嬸婆告訴她的。


    話說迴來,為什麽她選擇問大伯母,而不問胡氏和羅氏呢?那是因為大伯母裴氏,也就是燕子,性格最綿軟,最好性。


    而胡氏不用說了,經常黑著個臉,雖然是刀子嘴豆腐心,但也不是省油的燈。


    而自家娘親,雖是小輩,但是做事風風火火,火辣的性子也不是好惹的。


    “哪裏的話?怎麽就發財了,快別說這種話,沒得被人笑話了。”大伯母果然最綿軟,說出的話來輕飄飄的。


    但是顯然這個婆子不準備就這樣放過她,又急急問道:“怎麽不承認?你們發財了好歹幫襯幫襯村裏人,眼看著我們都要窮死了,你們可不能不管啊。”


    海棠聽她這樣說,知道是個難纏的,也厭惡這種人。那語氣。好像沈家就應當大大方方把掙錢的門道說出來一樣。


    “她大嬸,你怎麽說話呢?你哪裏看到我們掙了很多銀子?”胡氏出聲懟她。


    “別說我們家沒掙銀子,就是掙了銀子跟你什麽關係?別那麽不要臉。”胡氏可一點不顧她的麵皮,黑著臉罵道。


    “嫂子,你這說話就難聽了,再說了,你家不是還告訴沈高地他們家掙了銀子,咋就不能告訴我了,哼!”劉婆子聽見胡氏罵他,也有點惱了。


    胡氏不接她的話茬,低聲罵道:“還不快迴家去幹活,養你們有什麽用,不知恩圖報的玩意。”


    說著帶頭轉身離開。


    裴氏羅氏都知道婆婆是在指桑罵槐,並不生氣,帶著孩子跟上胡氏。


    那劉婆子也不以為意,眼睛溜溜轉著,不知道又在琢磨什麽壞主意。


    海棠剛好轉頭看見這一幕,隻覺不好。心裏想著,迴家還是要跟祖父提一下才好。


    還有那嬸婆,也不知道跟那劉婆子還說了些什麽,也要注意點。


    迴到家,男人們祠堂祭祖已經迴來了,四人又張羅著去先人墳前掃墓,一時又準備香,準備黃紙。


    海棠也沒找到跟祖父單獨說話的機會,隻得將此事按下不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時種田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棠棠棠棠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棠棠棠棠呀並收藏春時種田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