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文武百官、禁衛軍、護衛隊,各色儀仗列陣,浩浩蕩蕩到了南苑。
秋高氣爽,弓顫弦鳴。
一隻隻矯健的鷹隼振翅高空,盤旋於森林上。
灰背隼青灰鷂子嘶叫著撲進山林。
兇猛敏捷的獵犬、山貓被放出。
它們穿梭山林,嗅聞獵物。
寧晚橋和各宮娘娘、重臣的女眷們,在各自的營帳前準備食物。
因為這次來的人很多,所以寧晚橋和楊惠妃、陳淑妃設置了好幾個遊玩項目。
登高、打馬球、下棋、鬥琴、鬥茶、投壺、蹴鞠、賞花。
登高和打馬球、蹴鞠屬於比較消耗體力的,所以玩的人相對少一些。
剩下的其他項目,夫人和小姐們都可以玩,所以人相對多一些。
寧晚橋和安氏、蔣氏、沈氏,還有其他兩個夫人選了登高。
她整理好東西,看到阮思言在不遠處和其他孩子玩耍。
蔣氏過來問她帶不帶孩子去?
寧晚橋覺得帶孩子束手束腳,況且他跟同伴們玩得很開心,帶去了各自玩得都不開心,索性就不帶了,各玩各的。
其他夫人看到她不帶,也都不打算帶孩子。
鬥琴的已經開始了,優美的琴聲傳遍整個山林。
“那不是你二弟媳嘛?”蔣氏忽然說。
安氏道:“她原先也想跟我們登山,不過母親年紀大了,便選了鬥琴。”
衛明渝前兩年成親了,寧晚橋還去參加了婚宴。
新娘是禮部郎中的女兒顧文星,端莊識大體,和陳國公夫人以及老夫人相處得很好,婆媳關係也很好。
寧晚橋看過去,見顧文星剛好彈完一首曲子,眾人圍上去詢問她手上的琴。
顧文星不好意思地說,這是當年夫君在先太後舉辦的探春宴上,奪魁拿到的清音琉璃琴。
姑娘們紛紛露出羨慕的眼神,都想要試試彈彈。
顧文星笑著說過些日子請大家到陳國公府裏,再一一讓大家試琴。
安氏歎道:“文星端莊識大體,懷孕的時候,婆母給找了兩個侍妾伺候明渝。他說什麽都不要,把婆母氣了好些日子。後來婆母說不要侍妾,那就納姨娘。明渝還是說什麽都不要,文星就幫他納了,衙門那裏也登記入冊了。”
蔣氏笑道:“肯定是想討婆母歡心。”
女人的手段左不過就是這點東西。
要麽籠絡丈夫的心,要麽籠絡婆母的心,得一個就能在後宅站穩腳跟。
蔣氏看出衛明渝對顧文星非常好,比很多相愛的夫妻都貼心。
不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沒有什麽愛。
估摸著顧文星為了緩解丈夫和婆母的關係,主動幫丈夫納妾了。
安氏無奈道:“明渝脾氣一直很好,因為這個大發脾氣。祖母見狀,就說隻給他納這兩個姨娘,日後不會再給他後宅添人了。”
沈氏最喜歡聽人後宅的八卦,好奇道:“後來收了?”
安氏搖頭:“明渝把她們安置妥當了。”
寧晚橋驚訝陳國公夫人就這麽不鬧了:“老夫人最後允許了?”
安氏道:“祖母讓他二選一,要麽跟文星再生三個,要麽就讓兩個姨娘留下。”
蔣氏不得不承認:“要說還是老夫人厲害。方才下馬車的時候,我看到你婆母帶了三個孩子。”
有一個是安氏的,還有一個是衛明渝的。
“那是我的庶子。”
寧晚橋驚訝:“跟大少奶奶一同懷孕的姨娘生的?”
“姨娘生下孩子後,祖母讓人把她安置到城外的山莊去,說陳國公府不要攪家精。”
蔣氏不得不服:“老夫人不愧是大長公主,做事雷厲風行,治家有方。”
安氏無奈:“如今我也算有兩個孩子了。隻是這個姨娘走了,祖母又納了兩個姨娘進門。”
陳國公府的配置都是,一妻兩姨娘,通房侍妾這些是不管的,隨便你怎麽弄,別弄出孩子來就行。
衛明耀這個侍妾有孕屬於意外。
因為是自己的孫子,老夫人也不會讓人打掉。
走到半山腰,她們走進亭子,打算休息一會兒。
一縷秋風拂麵,桂花飄香,隨風飄落下來,鋪了滿地。
寧晚橋擦了汗,吃點東西,喝點水,看到不遠處的山林裏,鳥獸四散,叢林晃動。
沈氏遞了她自己做的點心過來,大家各自拿了一塊。
沈氏問:“三年一次的選秀要到了,太子妃要幫太子選兩個太子嬪嗎?”
寧晚橋正要把點心往嘴裏放,聞言停下:“太子若是有看中的,我會讓皇上下旨。”
蔣氏調笑道:“我看你給太子十個膽,太子也不敢。”
安氏也看出來了,太子眼裏隻有太子妃。
想到衛明渝,安氏不免歎氣,有時候人要誌同道合。
若明渝娶一個隻希望丈夫有自己的,也許會更好。不過婆母和祖母肯定不會答應,到時候婆媳關係會鬧僵。
唉,事情就是不能兩全其美。
幾個人在山頂上賞了半個多時辰的風景,這才往山下去。
那些鬥琴鬥茶打馬球的,比賽也結束了。
鬥琴奪魁的是顧文星,鬥茶奪魁的是太仆寺卿嫡女蘇青青,打馬球贏的是中軍都督府的方無思。
這些比賽都設了金銀珠寶為彩頭,掌事姑姑把彩頭發給魁首,大家便坐到墊子上休息。
孩子們自己玩,老夫人們一處,新婦一處,未出閣的姑娘們一處,不過最重要的是看自己想坐在哪裏閑聊。
寧晚橋就在新婦裏,坐在安氏旁邊。
這時顧文星也坐過來,熱絡地對安氏道:“大嫂。”
接著又對她行禮,“太子妃安。”
寧晚橋點頭,讓她坐。
顧文星剛坐下,蘇青青和方無思,以及別的魁首也過來向她請安。
寧晚橋對她們點點頭,幾個人便順勢挨著顧文星坐下。
她們都是十四五歲的姑娘,蔣氏心道,今日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姑娘們全到她們這些婦人中來了。
大家你來我往寒暄,顧文星隔著安氏問:“聽說太子妃琴技也很好,當年的探春宴上,得了第三名。”
寧晚橋微笑道:“衛大人當年的琴聲把我們所有人都折服了。”
顧文星有些羞赧:“夫君琴技是出神入化。今日我能奪魁,多虧夫君平日教導。”
蘇青青調笑道:“知道你嫁了如意郎君,琴瑟和鳴。”
蔣氏見幾個姑娘情竇初開,逗她們:“今日陪皇上狩獵的世家子弟多得是,趕緊挑一個。”
幾個姑娘落落大方,說起自己心中的如意郎君。
有的說要能文能武,有的說要一心一意待自己,有的說要品貌雙全。
正聊著,不遠處傳來陣陣馬蹄聲,男眷們策馬奔騰而來,各個英姿颯爽。
寧晚橋在人群中看到了阮穆寧。
他身穿金色雲龍紋窄袖獵裝,手挽長弓,龍章鳳姿。
蔣氏推了推她,哄笑道:“我敢說,太子自稱大封第二好男兒,沒有人敢稱第一。”
阮穆寧準備到他們麵前時,勒馬停下,臉上神色不自覺也放軟了。
眾人齊齊行禮。
阮穆寧抬手讓大家免禮,問寧晚橋:“剛從山上下來?”
寧晚橋點頭:“跟夫人們走了快兩個時辰。”
“你可想去狩獵?”
寧晚橋搖頭:“我有些累了,太子去吧。”
阮穆寧問完話,其他的男眷們也紛紛詢問自己家中的女眷,是否要去狩獵。
於是許多夫人和小姐換裝上馬,一到同男眷們策馬揚鞭,隱入山林。
寧晚橋這一桌,隻剩下她、蔣氏、安氏三人。
禮部尚書這時過來,跟她稟報一會兒宴飲的事。
“太子妃,所有的帳篷已經安紮好,篝火宴也準備完成。”
寧晚橋大致翻了要敬酒的官員次序名冊,看沒有什麽問題,便把名冊交還給他。
太陽落山時,皇帝率領一行人盡興而歸。
大家的馬掛滿山雞野兔,皇帝還獵到一頭強壯的花鹿。
寧晚橋看到阮穆寧的懷裏坐著阮思言。
兩歲多的孩童高興得手舞足蹈,哇哇大叫,一聲聲父王好厲害尤其脆亮。
看來阮穆寧是先過來問她去不去,她說不去後,這才帶阮思言去。
諸位大臣端起酒盞,恭賀皇帝滿載而歸。
清點獵物後,太監宣布奪魁者是皇帝。
文武百官以及士兵高唿陛下萬歲,陛下英武。
皇帝站在高台上,在震耳欲聾的稱頌聲中,覺得自己依然年輕。
篝火宴上觥籌交錯,其樂融融。
每桌都有侍從幫烤肉。
寧晚橋拿了個兔腿遞給阮思言,阮思言卻遞給阮穆寧:“父王先吃。”
阮穆寧受寵若驚地接過,然後撕了一塊喂到寧晚橋嘴裏。
她吞下去後,戳了戳阮思言肉嘟嘟的臉,不滿地道:“小子,不見你孝順你娘!”
阮思言認真地解釋:“父王帶兒臣去狩獵了。”
阮穆寧好笑地把肉腿塞她嘴裏:“隻要我在,第一塊肉都會先入你的口。”
寧晚橋笑著吃下他給的肉。
他們這桌氛圍和諧,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蔣氏看了眼郭祥,心平氣和地道:“男人跟男人啊,有時候真不一樣。”
郭祥喝了一大口酒,小聲道:“方才狩獵的時候,中軍都督陪在皇上旁邊,我可是覺著,皇上要給太子納嬪。”
蔣氏稀奇:“你聽見了?”
“方大人的女兒要陪方大人和皇上狩獵,皇上指了方向讓方姑娘往那邊去。那個地方正是太子的方向。”
蔣氏看了眼方無思。
還穿著狩獵服,英姿颯爽,長相漂亮。
品貌家世都好,說不定真能成為太子嬪。
郭祥道:“皇上也許會從今日這些魁首中,選擇兩個賜婚給太子。”
另一邊的陳國公府,安氏給自己孩子喂食物,陳國公夫人喂另外一個。
顧文星往孩子碗裏夾菜的時候說:“太子真寵太子妃。”
衛明渝看了一眼,沒有說話,用手帕替孩子擦拭嘴邊的飯粒。
陳國公夫人也看了一眼那邊恩愛正濃的寧晚橋和阮穆寧,心底感歎還好當初自己兒子和寧晚橋的婚事沒有成,以寧晚橋如此霸道的性子,隻怕她和老夫人都鬥不過。
安氏道:“太子妃人好,太子寵她是理所當然的事。”
顧文星附和:“太子妃人確實很好,今日她還誇了夫君。”
衛明渝給孩子夾菜時道:“不管是誰,太子妃都會讚美。”
—
筵席過半,官員們一一向皇上敬酒完,舞姬上來跳舞,還有劍術師舞劍。
今天的肉全是狩獵迴來的,肉味鮮美,烤起來外焦裏嫩,油亮多汁。
寧晚橋不小心吃多了,這會兒肚子有九分飽,就想去走走。
她尋思著去哪裏消化食物,阮穆寧低聲問她:“要不要去騎馬?”
阮思言好奇地看著自己的父王。
寧晚橋問:“我們去哪裏?”
阮思言的視線移到寧晚橋臉上。
“這附近有許多去處,你可有想去的?”
阮思言又看向阮穆寧。
寧晚橋想了想:“聽說這裏有一片海棠花園開得很好。”
阮思言渴望地看著寧晚橋。
寧晚橋原本想兩個人去,看到阮思言可憐巴巴的眼神,摸了摸他的頭,說明天再帶他去。
他睜著無辜的眼睛點頭,懂事又十分委屈。
寧晚橋忍不住笑出聲,揉搓他肉肉的臉,小孩真可愛。
馬背上,阮思言坐在阮穆寧懷裏,從天上問到地下,從海裏問到河裏,阮穆寧都十分耐心地迴答他。
寧晚橋自己騎一匹馬,很快來到花海。
四周有禁衛軍和衛所的士兵在巡邏,到處點著火把,東西看得一清二楚。
海棠花絢麗多姿,花團錦簇,迎風搖曳,花香四溢。
下了馬,阮穆寧抱著阮思言,三人一起往花園裏走。
到了一處幽靜的涼亭,阮穆寧看向她:“今年的生辰畫不如在這裏畫?”
寧晚橋就抱著阮思言坐在石凳上,火把的亮光把小小的涼亭照亮。
過了兩刻鍾左右,阮穆寧把畫畫好了。
畫裏她抱著阮思言,母子兩個一臉幸福地看著前麵。
阮思言脆生生地道:“哇,父王作畫也如此厲害。”
寧晚橋讚同,趁阮思言不注意的時候,偷偷親了一下阮穆寧的側臉,表示感謝他的辛苦。
“太子和太子妃伉儷情深,羨煞旁人。”
背後傳來友善的聲音。
秋高氣爽,弓顫弦鳴。
一隻隻矯健的鷹隼振翅高空,盤旋於森林上。
灰背隼青灰鷂子嘶叫著撲進山林。
兇猛敏捷的獵犬、山貓被放出。
它們穿梭山林,嗅聞獵物。
寧晚橋和各宮娘娘、重臣的女眷們,在各自的營帳前準備食物。
因為這次來的人很多,所以寧晚橋和楊惠妃、陳淑妃設置了好幾個遊玩項目。
登高、打馬球、下棋、鬥琴、鬥茶、投壺、蹴鞠、賞花。
登高和打馬球、蹴鞠屬於比較消耗體力的,所以玩的人相對少一些。
剩下的其他項目,夫人和小姐們都可以玩,所以人相對多一些。
寧晚橋和安氏、蔣氏、沈氏,還有其他兩個夫人選了登高。
她整理好東西,看到阮思言在不遠處和其他孩子玩耍。
蔣氏過來問她帶不帶孩子去?
寧晚橋覺得帶孩子束手束腳,況且他跟同伴們玩得很開心,帶去了各自玩得都不開心,索性就不帶了,各玩各的。
其他夫人看到她不帶,也都不打算帶孩子。
鬥琴的已經開始了,優美的琴聲傳遍整個山林。
“那不是你二弟媳嘛?”蔣氏忽然說。
安氏道:“她原先也想跟我們登山,不過母親年紀大了,便選了鬥琴。”
衛明渝前兩年成親了,寧晚橋還去參加了婚宴。
新娘是禮部郎中的女兒顧文星,端莊識大體,和陳國公夫人以及老夫人相處得很好,婆媳關係也很好。
寧晚橋看過去,見顧文星剛好彈完一首曲子,眾人圍上去詢問她手上的琴。
顧文星不好意思地說,這是當年夫君在先太後舉辦的探春宴上,奪魁拿到的清音琉璃琴。
姑娘們紛紛露出羨慕的眼神,都想要試試彈彈。
顧文星笑著說過些日子請大家到陳國公府裏,再一一讓大家試琴。
安氏歎道:“文星端莊識大體,懷孕的時候,婆母給找了兩個侍妾伺候明渝。他說什麽都不要,把婆母氣了好些日子。後來婆母說不要侍妾,那就納姨娘。明渝還是說什麽都不要,文星就幫他納了,衙門那裏也登記入冊了。”
蔣氏笑道:“肯定是想討婆母歡心。”
女人的手段左不過就是這點東西。
要麽籠絡丈夫的心,要麽籠絡婆母的心,得一個就能在後宅站穩腳跟。
蔣氏看出衛明渝對顧文星非常好,比很多相愛的夫妻都貼心。
不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沒有什麽愛。
估摸著顧文星為了緩解丈夫和婆母的關係,主動幫丈夫納妾了。
安氏無奈道:“明渝脾氣一直很好,因為這個大發脾氣。祖母見狀,就說隻給他納這兩個姨娘,日後不會再給他後宅添人了。”
沈氏最喜歡聽人後宅的八卦,好奇道:“後來收了?”
安氏搖頭:“明渝把她們安置妥當了。”
寧晚橋驚訝陳國公夫人就這麽不鬧了:“老夫人最後允許了?”
安氏道:“祖母讓他二選一,要麽跟文星再生三個,要麽就讓兩個姨娘留下。”
蔣氏不得不承認:“要說還是老夫人厲害。方才下馬車的時候,我看到你婆母帶了三個孩子。”
有一個是安氏的,還有一個是衛明渝的。
“那是我的庶子。”
寧晚橋驚訝:“跟大少奶奶一同懷孕的姨娘生的?”
“姨娘生下孩子後,祖母讓人把她安置到城外的山莊去,說陳國公府不要攪家精。”
蔣氏不得不服:“老夫人不愧是大長公主,做事雷厲風行,治家有方。”
安氏無奈:“如今我也算有兩個孩子了。隻是這個姨娘走了,祖母又納了兩個姨娘進門。”
陳國公府的配置都是,一妻兩姨娘,通房侍妾這些是不管的,隨便你怎麽弄,別弄出孩子來就行。
衛明耀這個侍妾有孕屬於意外。
因為是自己的孫子,老夫人也不會讓人打掉。
走到半山腰,她們走進亭子,打算休息一會兒。
一縷秋風拂麵,桂花飄香,隨風飄落下來,鋪了滿地。
寧晚橋擦了汗,吃點東西,喝點水,看到不遠處的山林裏,鳥獸四散,叢林晃動。
沈氏遞了她自己做的點心過來,大家各自拿了一塊。
沈氏問:“三年一次的選秀要到了,太子妃要幫太子選兩個太子嬪嗎?”
寧晚橋正要把點心往嘴裏放,聞言停下:“太子若是有看中的,我會讓皇上下旨。”
蔣氏調笑道:“我看你給太子十個膽,太子也不敢。”
安氏也看出來了,太子眼裏隻有太子妃。
想到衛明渝,安氏不免歎氣,有時候人要誌同道合。
若明渝娶一個隻希望丈夫有自己的,也許會更好。不過婆母和祖母肯定不會答應,到時候婆媳關係會鬧僵。
唉,事情就是不能兩全其美。
幾個人在山頂上賞了半個多時辰的風景,這才往山下去。
那些鬥琴鬥茶打馬球的,比賽也結束了。
鬥琴奪魁的是顧文星,鬥茶奪魁的是太仆寺卿嫡女蘇青青,打馬球贏的是中軍都督府的方無思。
這些比賽都設了金銀珠寶為彩頭,掌事姑姑把彩頭發給魁首,大家便坐到墊子上休息。
孩子們自己玩,老夫人們一處,新婦一處,未出閣的姑娘們一處,不過最重要的是看自己想坐在哪裏閑聊。
寧晚橋就在新婦裏,坐在安氏旁邊。
這時顧文星也坐過來,熱絡地對安氏道:“大嫂。”
接著又對她行禮,“太子妃安。”
寧晚橋點頭,讓她坐。
顧文星剛坐下,蘇青青和方無思,以及別的魁首也過來向她請安。
寧晚橋對她們點點頭,幾個人便順勢挨著顧文星坐下。
她們都是十四五歲的姑娘,蔣氏心道,今日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姑娘們全到她們這些婦人中來了。
大家你來我往寒暄,顧文星隔著安氏問:“聽說太子妃琴技也很好,當年的探春宴上,得了第三名。”
寧晚橋微笑道:“衛大人當年的琴聲把我們所有人都折服了。”
顧文星有些羞赧:“夫君琴技是出神入化。今日我能奪魁,多虧夫君平日教導。”
蘇青青調笑道:“知道你嫁了如意郎君,琴瑟和鳴。”
蔣氏見幾個姑娘情竇初開,逗她們:“今日陪皇上狩獵的世家子弟多得是,趕緊挑一個。”
幾個姑娘落落大方,說起自己心中的如意郎君。
有的說要能文能武,有的說要一心一意待自己,有的說要品貌雙全。
正聊著,不遠處傳來陣陣馬蹄聲,男眷們策馬奔騰而來,各個英姿颯爽。
寧晚橋在人群中看到了阮穆寧。
他身穿金色雲龍紋窄袖獵裝,手挽長弓,龍章鳳姿。
蔣氏推了推她,哄笑道:“我敢說,太子自稱大封第二好男兒,沒有人敢稱第一。”
阮穆寧準備到他們麵前時,勒馬停下,臉上神色不自覺也放軟了。
眾人齊齊行禮。
阮穆寧抬手讓大家免禮,問寧晚橋:“剛從山上下來?”
寧晚橋點頭:“跟夫人們走了快兩個時辰。”
“你可想去狩獵?”
寧晚橋搖頭:“我有些累了,太子去吧。”
阮穆寧問完話,其他的男眷們也紛紛詢問自己家中的女眷,是否要去狩獵。
於是許多夫人和小姐換裝上馬,一到同男眷們策馬揚鞭,隱入山林。
寧晚橋這一桌,隻剩下她、蔣氏、安氏三人。
禮部尚書這時過來,跟她稟報一會兒宴飲的事。
“太子妃,所有的帳篷已經安紮好,篝火宴也準備完成。”
寧晚橋大致翻了要敬酒的官員次序名冊,看沒有什麽問題,便把名冊交還給他。
太陽落山時,皇帝率領一行人盡興而歸。
大家的馬掛滿山雞野兔,皇帝還獵到一頭強壯的花鹿。
寧晚橋看到阮穆寧的懷裏坐著阮思言。
兩歲多的孩童高興得手舞足蹈,哇哇大叫,一聲聲父王好厲害尤其脆亮。
看來阮穆寧是先過來問她去不去,她說不去後,這才帶阮思言去。
諸位大臣端起酒盞,恭賀皇帝滿載而歸。
清點獵物後,太監宣布奪魁者是皇帝。
文武百官以及士兵高唿陛下萬歲,陛下英武。
皇帝站在高台上,在震耳欲聾的稱頌聲中,覺得自己依然年輕。
篝火宴上觥籌交錯,其樂融融。
每桌都有侍從幫烤肉。
寧晚橋拿了個兔腿遞給阮思言,阮思言卻遞給阮穆寧:“父王先吃。”
阮穆寧受寵若驚地接過,然後撕了一塊喂到寧晚橋嘴裏。
她吞下去後,戳了戳阮思言肉嘟嘟的臉,不滿地道:“小子,不見你孝順你娘!”
阮思言認真地解釋:“父王帶兒臣去狩獵了。”
阮穆寧好笑地把肉腿塞她嘴裏:“隻要我在,第一塊肉都會先入你的口。”
寧晚橋笑著吃下他給的肉。
他們這桌氛圍和諧,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蔣氏看了眼郭祥,心平氣和地道:“男人跟男人啊,有時候真不一樣。”
郭祥喝了一大口酒,小聲道:“方才狩獵的時候,中軍都督陪在皇上旁邊,我可是覺著,皇上要給太子納嬪。”
蔣氏稀奇:“你聽見了?”
“方大人的女兒要陪方大人和皇上狩獵,皇上指了方向讓方姑娘往那邊去。那個地方正是太子的方向。”
蔣氏看了眼方無思。
還穿著狩獵服,英姿颯爽,長相漂亮。
品貌家世都好,說不定真能成為太子嬪。
郭祥道:“皇上也許會從今日這些魁首中,選擇兩個賜婚給太子。”
另一邊的陳國公府,安氏給自己孩子喂食物,陳國公夫人喂另外一個。
顧文星往孩子碗裏夾菜的時候說:“太子真寵太子妃。”
衛明渝看了一眼,沒有說話,用手帕替孩子擦拭嘴邊的飯粒。
陳國公夫人也看了一眼那邊恩愛正濃的寧晚橋和阮穆寧,心底感歎還好當初自己兒子和寧晚橋的婚事沒有成,以寧晚橋如此霸道的性子,隻怕她和老夫人都鬥不過。
安氏道:“太子妃人好,太子寵她是理所當然的事。”
顧文星附和:“太子妃人確實很好,今日她還誇了夫君。”
衛明渝給孩子夾菜時道:“不管是誰,太子妃都會讚美。”
—
筵席過半,官員們一一向皇上敬酒完,舞姬上來跳舞,還有劍術師舞劍。
今天的肉全是狩獵迴來的,肉味鮮美,烤起來外焦裏嫩,油亮多汁。
寧晚橋不小心吃多了,這會兒肚子有九分飽,就想去走走。
她尋思著去哪裏消化食物,阮穆寧低聲問她:“要不要去騎馬?”
阮思言好奇地看著自己的父王。
寧晚橋問:“我們去哪裏?”
阮思言的視線移到寧晚橋臉上。
“這附近有許多去處,你可有想去的?”
阮思言又看向阮穆寧。
寧晚橋想了想:“聽說這裏有一片海棠花園開得很好。”
阮思言渴望地看著寧晚橋。
寧晚橋原本想兩個人去,看到阮思言可憐巴巴的眼神,摸了摸他的頭,說明天再帶他去。
他睜著無辜的眼睛點頭,懂事又十分委屈。
寧晚橋忍不住笑出聲,揉搓他肉肉的臉,小孩真可愛。
馬背上,阮思言坐在阮穆寧懷裏,從天上問到地下,從海裏問到河裏,阮穆寧都十分耐心地迴答他。
寧晚橋自己騎一匹馬,很快來到花海。
四周有禁衛軍和衛所的士兵在巡邏,到處點著火把,東西看得一清二楚。
海棠花絢麗多姿,花團錦簇,迎風搖曳,花香四溢。
下了馬,阮穆寧抱著阮思言,三人一起往花園裏走。
到了一處幽靜的涼亭,阮穆寧看向她:“今年的生辰畫不如在這裏畫?”
寧晚橋就抱著阮思言坐在石凳上,火把的亮光把小小的涼亭照亮。
過了兩刻鍾左右,阮穆寧把畫畫好了。
畫裏她抱著阮思言,母子兩個一臉幸福地看著前麵。
阮思言脆生生地道:“哇,父王作畫也如此厲害。”
寧晚橋讚同,趁阮思言不注意的時候,偷偷親了一下阮穆寧的側臉,表示感謝他的辛苦。
“太子和太子妃伉儷情深,羨煞旁人。”
背後傳來友善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