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晚橋合上信,心突突地跳,有些慌亂。
都說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原先她還想著,也許阮穆寧並沒有出事,但看他把後麵的事也想到了,寧晚橋虛無縹緲,茫然失措。
“太子妃,您沒事吧?”秀茶擔憂地扶住她。
寧晚橋強穩住心神,扶住桌子,“沒事。”
秒凝道:“奴婢願意用命護太子妃出京。保護太子妃順利誕下皇孫。”
而芙清急匆匆進來,“衛大人和蒙統領在院子外等候太子妃,希望太子妃現在就出京。他們一定會把太子妃安全無恙送到太子給太子妃安置的府邸。”
寧晚橋佇立不前。
秒凝和時雨一起催促。
“若是明日大皇子監國,二皇子肯定會血洗太子府。即便二皇子沒有成功,大皇子也會找其他借口降罪下來。到時候太子妃隻有死路一條啊。”
“蒙統領已經備好馬和人手,隻要太子妃活著生下孩子,我們就還有希望。”
“太子妃,奴婢求您別再猶豫了。”
寧晚橋緊緊握著桌沿,心慌亂如麻。
她骨子裏並不想就這麽走了。
“下官會不惜一切護送太子妃出城。”
“屬下會不惜一切護送太子妃出城。”
衛明渝和能統領跪在院子外喊道。
“奴婢求求太子妃,您別再猶豫了。我們拖得越久,逃跑的時間越少。”
秒凝催促著。她不希望寧晚橋就這麽死了。
時雨又道:“秒凝姑姑說得對。太子妃隻要逃出京順利產下皇孫,日後隨時可以報仇。”
寧晚橋耳邊不斷有細小的聲音催促她快點逃。
孩子!
她現在能仰仗的是孩子。
但是她肚子裏並沒有孩子。
如果沒有孩子的話,太子的仇報不了,而她很快會在大封變成通緝犯。
以她現在的勢單力薄,估計隻能隱姓埋名苟活一輩子。
她這一走,東宮、太子府的下人們、寧宅、以及所有的寧氏族人,都會被殺!
不行!
她不能走!
她從來不是逃兵!
寧晚橋走出屋子,看到護送她的十幾個侍衛已經跪在外麵,哀求著她快點離開京城。
皇子們都在準備起兵造反,有的想控製京城,有的在為自己尋找更好的退路。
亂世可以成就一切。
成功了為王侯,敗了為寇。
“我知道你們衷心。”
寧晚橋堅定道,“但我不打算走。”
“奴婢們請太子妃離開。”
”屬下請太子妃離開。”
所有人都在磕頭請求她。
“這裏有我辛辛苦苦創立的心血,有我的家人,有我的朋友。我心意已決,你們不必再勸。”
這時,管事匆匆跑過來道:“宮裏來人了,皇上突然暈倒,請太子妃立即入宮去為皇上治病。”
蒙統領道:“太子妃,這是請君入甕,不能去啊。”
寧晚橋自然知道,她若是這麽進去了,估計直接身首異處。
但如果不進去,那就是抗旨。
她自然要去,但不是現在,而是在做好萬全準備後。
可如今她腦子裏並沒有什麽辦法解決這個讓她進退兩難、身陷囹圄的困境。
過了一會兒,寧晚橋才開口,“你先去前院迴話,太子妃孕吐厲害,要緩一緩才能入宮。”
管事便去前院迴話。
太監聽後,也不好說什麽,隻能先一個入宮去稟報。
-
慈寧宮已經被禁衛軍包圍起來,宮女們詢問也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太後躺在貴妃椅上,半閉著眼,歎道:“老了,老了,從高祖,到先皇,再到皇上,如今到這幫孫兒,太多人被權利迷花眼。也不知太子那唯一的孩子,能不能保得住。”
姑姑道:“太後放心吧,太子妃聰慧,奴婢相信太子妃肯定吉人天相。”
而各宮嬪妃們,已經被軟禁起來。
禁衛軍把後宮全部圍起來,不讓一個人進出。
劉賢妃端端正正地坐在正殿裏,手中的手帕來迴攪動,估摸著自己兒子應該已經有所準備了。
她即希望兒子別造反,不管怎麽樣,還是個王爺。
但又希望兒子造反,贏了便是皇上。
她便貴為太後,不再受製於人。
而其他妃嬪,則是不希望自己兒子卷入到這場腥風血雨的爭鬥中來,希望日後在出宮典的時候,能跟著兒子迴封地去生活,離開皇宮這個吃人的地方。
禁衛軍控製皇宮後,翁貴妃已經從掖庭出來,恢複了自己以往的雍容華貴。
如今正跟大皇子在禦書房裏,看著禦醫替皇上診治。
皇帝身體強壯,若是突然死去,難免會引起懷疑。
所以,他們要禦醫吊著皇帝的命,但是又不能讓皇帝醒來,要把皇帝控製在半個月後才能殯天。
阮穆隱坐在龍椅上,閉著眼,想象日後朝臣跪拜自己的樣子。
腦中已經聽到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唿喊聲。
他等這一刻,等了十幾年了。
日後再也不需要看皇帝的眼色生活。
這時太監進來報,“娘娘,王爺,太子妃孕吐厲害,說要等等再入宮替皇上診治。”
翁貴妃怒道:“她會醫術,孕吐這等小事還能難道她不成?不過是為了想辦法逃走。”
阮穆隱道:“母妃請勿動怒,太子已經死了,皇上昏迷不醒。她一個女流之輩,就算抗旨不進宮逃跑,也跑不遠。”
翁貴妃想到自己被皇帝冤枉使用巫術,便憤恨道:“母妃可不希望她這麽容易便死掉。”
寧晚橋真的沒有孕,便治她個欺君之罪,再打入掖庭獄,慢慢折磨她。
如果真的懷孕,先把她腹中的胎兒打掉,再把她打入掖庭獄折辱她。
太監又急匆匆出宮去太子府。
此時,陳國公已經召集了一眾朝臣入宮,在太和殿前求見皇帝,說有重要的事情要稟報。
太監道:“皇帝今日要送別皇子,若是有重要的事情,明日上朝再奏。”
刑部尚書和工部侍郎李項也正好進宮來,聽到太監這麽說,二人便打道迴府。
看見陳國公和其他官員並沒有走的意思,二人便勸:“皇上勤政,今天要送別皇子們,修養一日,情有可原。我們做臣子的,也應當體諒。”
陳國公道:“本官有緊急事情匯報,多耽擱一刻鍾都不行。”
都說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原先她還想著,也許阮穆寧並沒有出事,但看他把後麵的事也想到了,寧晚橋虛無縹緲,茫然失措。
“太子妃,您沒事吧?”秀茶擔憂地扶住她。
寧晚橋強穩住心神,扶住桌子,“沒事。”
秒凝道:“奴婢願意用命護太子妃出京。保護太子妃順利誕下皇孫。”
而芙清急匆匆進來,“衛大人和蒙統領在院子外等候太子妃,希望太子妃現在就出京。他們一定會把太子妃安全無恙送到太子給太子妃安置的府邸。”
寧晚橋佇立不前。
秒凝和時雨一起催促。
“若是明日大皇子監國,二皇子肯定會血洗太子府。即便二皇子沒有成功,大皇子也會找其他借口降罪下來。到時候太子妃隻有死路一條啊。”
“蒙統領已經備好馬和人手,隻要太子妃活著生下孩子,我們就還有希望。”
“太子妃,奴婢求您別再猶豫了。”
寧晚橋緊緊握著桌沿,心慌亂如麻。
她骨子裏並不想就這麽走了。
“下官會不惜一切護送太子妃出城。”
“屬下會不惜一切護送太子妃出城。”
衛明渝和能統領跪在院子外喊道。
“奴婢求求太子妃,您別再猶豫了。我們拖得越久,逃跑的時間越少。”
秒凝催促著。她不希望寧晚橋就這麽死了。
時雨又道:“秒凝姑姑說得對。太子妃隻要逃出京順利產下皇孫,日後隨時可以報仇。”
寧晚橋耳邊不斷有細小的聲音催促她快點逃。
孩子!
她現在能仰仗的是孩子。
但是她肚子裏並沒有孩子。
如果沒有孩子的話,太子的仇報不了,而她很快會在大封變成通緝犯。
以她現在的勢單力薄,估計隻能隱姓埋名苟活一輩子。
她這一走,東宮、太子府的下人們、寧宅、以及所有的寧氏族人,都會被殺!
不行!
她不能走!
她從來不是逃兵!
寧晚橋走出屋子,看到護送她的十幾個侍衛已經跪在外麵,哀求著她快點離開京城。
皇子們都在準備起兵造反,有的想控製京城,有的在為自己尋找更好的退路。
亂世可以成就一切。
成功了為王侯,敗了為寇。
“我知道你們衷心。”
寧晚橋堅定道,“但我不打算走。”
“奴婢們請太子妃離開。”
”屬下請太子妃離開。”
所有人都在磕頭請求她。
“這裏有我辛辛苦苦創立的心血,有我的家人,有我的朋友。我心意已決,你們不必再勸。”
這時,管事匆匆跑過來道:“宮裏來人了,皇上突然暈倒,請太子妃立即入宮去為皇上治病。”
蒙統領道:“太子妃,這是請君入甕,不能去啊。”
寧晚橋自然知道,她若是這麽進去了,估計直接身首異處。
但如果不進去,那就是抗旨。
她自然要去,但不是現在,而是在做好萬全準備後。
可如今她腦子裏並沒有什麽辦法解決這個讓她進退兩難、身陷囹圄的困境。
過了一會兒,寧晚橋才開口,“你先去前院迴話,太子妃孕吐厲害,要緩一緩才能入宮。”
管事便去前院迴話。
太監聽後,也不好說什麽,隻能先一個入宮去稟報。
-
慈寧宮已經被禁衛軍包圍起來,宮女們詢問也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太後躺在貴妃椅上,半閉著眼,歎道:“老了,老了,從高祖,到先皇,再到皇上,如今到這幫孫兒,太多人被權利迷花眼。也不知太子那唯一的孩子,能不能保得住。”
姑姑道:“太後放心吧,太子妃聰慧,奴婢相信太子妃肯定吉人天相。”
而各宮嬪妃們,已經被軟禁起來。
禁衛軍把後宮全部圍起來,不讓一個人進出。
劉賢妃端端正正地坐在正殿裏,手中的手帕來迴攪動,估摸著自己兒子應該已經有所準備了。
她即希望兒子別造反,不管怎麽樣,還是個王爺。
但又希望兒子造反,贏了便是皇上。
她便貴為太後,不再受製於人。
而其他妃嬪,則是不希望自己兒子卷入到這場腥風血雨的爭鬥中來,希望日後在出宮典的時候,能跟著兒子迴封地去生活,離開皇宮這個吃人的地方。
禁衛軍控製皇宮後,翁貴妃已經從掖庭出來,恢複了自己以往的雍容華貴。
如今正跟大皇子在禦書房裏,看著禦醫替皇上診治。
皇帝身體強壯,若是突然死去,難免會引起懷疑。
所以,他們要禦醫吊著皇帝的命,但是又不能讓皇帝醒來,要把皇帝控製在半個月後才能殯天。
阮穆隱坐在龍椅上,閉著眼,想象日後朝臣跪拜自己的樣子。
腦中已經聽到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唿喊聲。
他等這一刻,等了十幾年了。
日後再也不需要看皇帝的眼色生活。
這時太監進來報,“娘娘,王爺,太子妃孕吐厲害,說要等等再入宮替皇上診治。”
翁貴妃怒道:“她會醫術,孕吐這等小事還能難道她不成?不過是為了想辦法逃走。”
阮穆隱道:“母妃請勿動怒,太子已經死了,皇上昏迷不醒。她一個女流之輩,就算抗旨不進宮逃跑,也跑不遠。”
翁貴妃想到自己被皇帝冤枉使用巫術,便憤恨道:“母妃可不希望她這麽容易便死掉。”
寧晚橋真的沒有孕,便治她個欺君之罪,再打入掖庭獄,慢慢折磨她。
如果真的懷孕,先把她腹中的胎兒打掉,再把她打入掖庭獄折辱她。
太監又急匆匆出宮去太子府。
此時,陳國公已經召集了一眾朝臣入宮,在太和殿前求見皇帝,說有重要的事情要稟報。
太監道:“皇帝今日要送別皇子,若是有重要的事情,明日上朝再奏。”
刑部尚書和工部侍郎李項也正好進宮來,聽到太監這麽說,二人便打道迴府。
看見陳國公和其他官員並沒有走的意思,二人便勸:“皇上勤政,今天要送別皇子們,修養一日,情有可原。我們做臣子的,也應當體諒。”
陳國公道:“本官有緊急事情匯報,多耽擱一刻鍾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