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副都禦史安賈從衙署迴府,看到姚淑節和楊淑人正在前廳議事,婆媳十分融洽。
姚淑節嫁給他後,盡心盡力服侍公婆,服侍他,打理府中事務,偶爾還跟母親一起出門去管理仁德堂。
最後還跟他保證,仁德堂賺得的利益,日後都會留給長子。
這樣難得的女人,上天換錯親,看來真是有失必有得。
楊淑人看見兒子迴府了,臉上盡是疲憊,關心道:“這幾日公務怎的這麽繁忙?”
安賈坐下,姚淑節立即端了茶來侍奉,又站到他後麵,替他捏肩揉背。
還是家好,安賈歎息一聲。
“這兩日,京中那些商戶,聯名遞了份文書到刑部,要朝廷設立什麽商標律令,保護他們商戶的利益。為了這個事,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三司會審,商討這個律令是否可行。”
楊淑人聽不懂這些,但是聽到是保護商戶利益的,立即就道:“既然是保護商人的,那朝廷就得頒布。”
姚淑節也聽不懂,開口問道:“商標律令是什麽意思?”
安賈不耐道:“你一個婦道人家,好好地管理後宅,問外麵的事做什麽?”
姚淑節眼底閃過厭惡,麵上卻處處為楊淑人著想。
“婆母正在經營仁德堂,妾隻是想問清楚,也替婆母分憂分憂。”
楊淑人滿意姚淑節的乖巧懂事賢惠,也好奇問:“這商標律令是什麽意思?”
安賈道:“就是把自家的老字號,拿到衙門注冊,日後別人就不能用了。要是用了,就是違法的事情。”
姚淑節仔細琢磨了一下,問:“日後要是老字號出名了,是不是隻要拿著這個老字號出來開店,就是一種信譽?”
安賈倒是沒有想到,姚淑節還有這等見解,點了點頭:“你說得沒錯。”
楊淑人開藥堂多年,聽到姚淑節這麽說,很快也看到了裏麵的商機。
“那這商標律令,會不會通過?”
“聯名的帶頭人,是品珍樓、如意居、香雲莊的三位少東家,他們在商人中有很高的聲望,兒子看這件事,十有八九一定會成功。”
楊淑人發現了商機,看向姚淑節:“品珍樓的少東家,把銀票送過來沒有?”
姚淑節道:“昨日兒媳差人去問,陸東家說他們這幾日對賬,讓我們再等兩天。”
上迴他們美食大賽獲得冠軍,就是為了請陸今安投資他們的仁德堂。
楊淑人點頭,陸今安這邊的錢沒有到賬,她倒是不擔心。
人家堂堂一個遠近聞名的富商,沒有必要騙他們。
倒是仙源公主那邊,她覺得有點懸。
“你讓人再去催催仙源公主,隻要錢一到賬,我們就擴張店鋪。到時候把妙手堂搞破產,收入囊中。”
“仙源上迴來說,太子妃答應月底會給錢。”
楊淑人道:“堂堂一個太子府,竟一萬兩也沒有?”
她下意識就覺得,是寧晚橋不想給。
姚淑節卻覺得合情合理:“太子去封溪賑災,一萬兩銀子不是小數目,她自然不敢花太子的錢。如今她背靠太子,為了討好仙源這個皇妹,兒媳到是覺得,她一定會借錢給公主。隻不過是手頭拮據,辦學堂花得差不多了。”
-
仙源等了寧晚橋幾天,因為心裏過意不去,又特意讓宮女繡了幾雙孩子的鞋子送到太子府去。
鞋子精致可愛,寧晚橋笑著收下,說她很喜歡。
“正好過幾個月,他就可以穿上,你皇兄迴來了,我會告訴他的。”
仙源躊躇了下,問:“皇嫂,那些錢籌得如何了?”
寧晚橋道:“前兩天,我迴家了一趟,阿娘手頭寬裕,那些夫人們送了她許多禮物,便賣了換成銀子給我。”
秀茶立即遞了一千銀票過來。
仙源想要的是一萬,這一千塊錢,隻是十分之一。
寧晚橋笑道:“我知道你跟人合夥做生意,所以我一有這麽多,就先給你一千兩銀子。”
仙源收下了。
寧晚橋道:“我聽人說,做生意,可以不用資金全部到位,隻要先付個訂金,過後再補上就是。”
仙源謝過了寧晚橋,直接讓人送銀子去給姚淑節。
姚淑節和楊淑人收到銀子後,覺得寧晚橋確實是真心地在幫仙源湊銀子。
宮女道:“公主說,做生意不用資金全部到了再開始做。因為所有商人,都是先墊後付的。”
姚淑節和楊淑人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
楊淑人是個做事穩健的人,一直擔心寧晚橋不會借錢。
現在寧晚橋已經給了仙源一千兩銀子,後續的那九千兩,自然也會給過來。
於是婆媳二人,趁著商標律令頒布下來之前,就開始到處借錢,像妙手堂一樣,到處擴張藥堂。
她們看到妙手堂做得風生水起,為了擊垮妙手堂,就在妙手堂旁邊開藥堂。
一是為了搶妙手堂的生意,二是到時候妙手堂倒閉了,她們可以直接買過來,擴大成她們的藥堂。
另一邊,寧晚橋知道楊淑人和姚淑節還沒有拿到品珍樓的尾款,就開始大興土木了,又找了太子府中的管家,先去外地購買別人開不下去的藥堂,再裝扮成外地的藥商,去仁德堂購買藥材。
向仁德堂付款方式是先付定金,藥材押運迴到本縣後,她們再到票行領剩下的錢。
於是,管家就先從一百兩的訂單開始從仁德堂購買藥材。
起初姚淑節和楊淑人不是很相信,但看到是外地那麽大的藥堂,以及一百兩的單子也不是很多,就同意了。
為了確認是不是真的,她們還特地派人去外地看了那個藥堂。
確認藥堂是存在的,而且附近的街坊鄰居,也說了藥堂存在好多年,所以,姚淑節和楊淑人就完全相信了。
第二次,對方又來交易五百兩的單子,姚淑節和楊淑人沒有任何猶豫,就答應了。
第三次,對方來交易八百兩的單子,姚淑節和楊淑人已經完全信任了對方,讓仁德堂的管事,隻要是對方來,不用跟她們匯報,直接簽單子。
單是半個月,姚淑節和楊淑人,就從這個有錢的藥商手裏,賺了快一千兩。
楊淑人和姚淑節體驗到了,大店鋪老字號聲譽帶來的好處。
於是,他們又加快了擴張的腳步。
姚淑節嫁給他後,盡心盡力服侍公婆,服侍他,打理府中事務,偶爾還跟母親一起出門去管理仁德堂。
最後還跟他保證,仁德堂賺得的利益,日後都會留給長子。
這樣難得的女人,上天換錯親,看來真是有失必有得。
楊淑人看見兒子迴府了,臉上盡是疲憊,關心道:“這幾日公務怎的這麽繁忙?”
安賈坐下,姚淑節立即端了茶來侍奉,又站到他後麵,替他捏肩揉背。
還是家好,安賈歎息一聲。
“這兩日,京中那些商戶,聯名遞了份文書到刑部,要朝廷設立什麽商標律令,保護他們商戶的利益。為了這個事,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三司會審,商討這個律令是否可行。”
楊淑人聽不懂這些,但是聽到是保護商戶利益的,立即就道:“既然是保護商人的,那朝廷就得頒布。”
姚淑節也聽不懂,開口問道:“商標律令是什麽意思?”
安賈不耐道:“你一個婦道人家,好好地管理後宅,問外麵的事做什麽?”
姚淑節眼底閃過厭惡,麵上卻處處為楊淑人著想。
“婆母正在經營仁德堂,妾隻是想問清楚,也替婆母分憂分憂。”
楊淑人滿意姚淑節的乖巧懂事賢惠,也好奇問:“這商標律令是什麽意思?”
安賈道:“就是把自家的老字號,拿到衙門注冊,日後別人就不能用了。要是用了,就是違法的事情。”
姚淑節仔細琢磨了一下,問:“日後要是老字號出名了,是不是隻要拿著這個老字號出來開店,就是一種信譽?”
安賈倒是沒有想到,姚淑節還有這等見解,點了點頭:“你說得沒錯。”
楊淑人開藥堂多年,聽到姚淑節這麽說,很快也看到了裏麵的商機。
“那這商標律令,會不會通過?”
“聯名的帶頭人,是品珍樓、如意居、香雲莊的三位少東家,他們在商人中有很高的聲望,兒子看這件事,十有八九一定會成功。”
楊淑人發現了商機,看向姚淑節:“品珍樓的少東家,把銀票送過來沒有?”
姚淑節道:“昨日兒媳差人去問,陸東家說他們這幾日對賬,讓我們再等兩天。”
上迴他們美食大賽獲得冠軍,就是為了請陸今安投資他們的仁德堂。
楊淑人點頭,陸今安這邊的錢沒有到賬,她倒是不擔心。
人家堂堂一個遠近聞名的富商,沒有必要騙他們。
倒是仙源公主那邊,她覺得有點懸。
“你讓人再去催催仙源公主,隻要錢一到賬,我們就擴張店鋪。到時候把妙手堂搞破產,收入囊中。”
“仙源上迴來說,太子妃答應月底會給錢。”
楊淑人道:“堂堂一個太子府,竟一萬兩也沒有?”
她下意識就覺得,是寧晚橋不想給。
姚淑節卻覺得合情合理:“太子去封溪賑災,一萬兩銀子不是小數目,她自然不敢花太子的錢。如今她背靠太子,為了討好仙源這個皇妹,兒媳到是覺得,她一定會借錢給公主。隻不過是手頭拮據,辦學堂花得差不多了。”
-
仙源等了寧晚橋幾天,因為心裏過意不去,又特意讓宮女繡了幾雙孩子的鞋子送到太子府去。
鞋子精致可愛,寧晚橋笑著收下,說她很喜歡。
“正好過幾個月,他就可以穿上,你皇兄迴來了,我會告訴他的。”
仙源躊躇了下,問:“皇嫂,那些錢籌得如何了?”
寧晚橋道:“前兩天,我迴家了一趟,阿娘手頭寬裕,那些夫人們送了她許多禮物,便賣了換成銀子給我。”
秀茶立即遞了一千銀票過來。
仙源想要的是一萬,這一千塊錢,隻是十分之一。
寧晚橋笑道:“我知道你跟人合夥做生意,所以我一有這麽多,就先給你一千兩銀子。”
仙源收下了。
寧晚橋道:“我聽人說,做生意,可以不用資金全部到位,隻要先付個訂金,過後再補上就是。”
仙源謝過了寧晚橋,直接讓人送銀子去給姚淑節。
姚淑節和楊淑人收到銀子後,覺得寧晚橋確實是真心地在幫仙源湊銀子。
宮女道:“公主說,做生意不用資金全部到了再開始做。因為所有商人,都是先墊後付的。”
姚淑節和楊淑人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
楊淑人是個做事穩健的人,一直擔心寧晚橋不會借錢。
現在寧晚橋已經給了仙源一千兩銀子,後續的那九千兩,自然也會給過來。
於是婆媳二人,趁著商標律令頒布下來之前,就開始到處借錢,像妙手堂一樣,到處擴張藥堂。
她們看到妙手堂做得風生水起,為了擊垮妙手堂,就在妙手堂旁邊開藥堂。
一是為了搶妙手堂的生意,二是到時候妙手堂倒閉了,她們可以直接買過來,擴大成她們的藥堂。
另一邊,寧晚橋知道楊淑人和姚淑節還沒有拿到品珍樓的尾款,就開始大興土木了,又找了太子府中的管家,先去外地購買別人開不下去的藥堂,再裝扮成外地的藥商,去仁德堂購買藥材。
向仁德堂付款方式是先付定金,藥材押運迴到本縣後,她們再到票行領剩下的錢。
於是,管家就先從一百兩的訂單開始從仁德堂購買藥材。
起初姚淑節和楊淑人不是很相信,但看到是外地那麽大的藥堂,以及一百兩的單子也不是很多,就同意了。
為了確認是不是真的,她們還特地派人去外地看了那個藥堂。
確認藥堂是存在的,而且附近的街坊鄰居,也說了藥堂存在好多年,所以,姚淑節和楊淑人就完全相信了。
第二次,對方又來交易五百兩的單子,姚淑節和楊淑人沒有任何猶豫,就答應了。
第三次,對方來交易八百兩的單子,姚淑節和楊淑人已經完全信任了對方,讓仁德堂的管事,隻要是對方來,不用跟她們匯報,直接簽單子。
單是半個月,姚淑節和楊淑人,就從這個有錢的藥商手裏,賺了快一千兩。
楊淑人和姚淑節體驗到了,大店鋪老字號聲譽帶來的好處。
於是,他們又加快了擴張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