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貴妃接到皇上賜酒的消息時,驚得站起來,緊緊扶住扶手,才不讓自己摔倒。
難怪皇帝在賑災如此重要的節骨眼上,無論如何都下旨把兒子叫迴來。
原來是為了賜酒!
為了賜酒!
火神廟祭祀一事,皇帝受傷,以皇上多疑的性子,一半信水妖作亂,一半信人為。
這酒賜下去,很有可能是鴆酒。
隻是如今,她什麽都不能做,隻能幹坐著。
如果那是毒酒,兒子隻怕早已經喝了,她趕到也晚了。
如果那不是毒酒,她隻要一出了景陽宮,皇帝定會認定她是火神廟起火的主謀。
然而像皇帝這樣寧可錯殺不會放過的人,就算他知道你沒有罪,隻要懷疑你,你一隻腳便已經踏入棺材板。
翁貴妃穩了穩心神,既然自己兒子被賜酒,想必其他皇子們也會被賜酒。
她不敢出去,可以讓其他妃嬪出宮去幫她打探。
翁貴妃立即讓自己宮裏的宮女,故意透露給其他有皇子的妃嬪們,皇上方才賜酒,已經讓太監送到各位皇子府們中去。
劉賢妃知道後,手心出汗,一陣慌亂,讓宮女趕緊去二皇子府看看怎麽迴事。
她自是不敢去勤政殿問皇帝,隻怕一去了,還沒有入勤政殿,皇帝已經懷疑她心中有鬼。
但想到自己最近安分守己,兒子和周錦澄都不是那蠢笨的人,劉賢妃又稍稍心安。
姑姑安慰她道:“娘娘別急。若是當真有事,最該急的,是太子和翁貴妃。”
來迴踱步的劉賢妃聞言,立即停下腳步問:“如何說?”
“太子是儲君,而皇上也許早就知道太子妃是水妖,要賜毒酒,也是賜給太子妃。大家都知道太子與太子妃婚後恩愛有加,以太子的性子,不一定會眼睜睜看著太子妃這麽死掉,所以…”
劉賢妃點頭:“你說得對,邢兒最近也沒有做什麽,就算皇上要賜毒酒,也得有個原由。”
姑姑又道:“至於翁貴妃,眼看著大皇子要坐上儲君之位,要是就這麽沒了,翁貴妃的心血不是白白沒了嗎?”
“姑姑分析得對。”劉賢妃這才心安下來,“讓宮女注意景陽宮的動靜,要是翁貴妃去勤政殿,立刻過來告訴我。”
而其他妃嬪們,就不如劉賢妃和翁貴妃那麽冷靜,有的讓宮女做了一些點心,自己帶著去勤政殿試探皇帝的話。
有的裝病想請皇帝過來探望自己探話。
有的自己去問皇帝,今晚皇子們便入宮來參加宴會,為何還要賜酒給他們?
不隻是皇子們得了禦賜的酒,其他藩王也正在迎接使者們送過來的禦酒。
鎮北王攜帶著家眷跪在王府前院。
看著禦賜的酒,鎮北王唏噓不已。
扳倒榮家的時候,皇帝讓他帶兵上京幫忙。
現在皇帝祭祀受傷,又開始懷疑所有人要害他。
女人一入宮門深似海,男人何嚐不是伴君如伴虎,頭顱綁在褲腰帶上。
都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鎮北王拿起酒杯,先一口飲盡。
鎮北王妃身子一直在打抖,搖搖欲墜。
她以為皇上已經有所察覺,翁家在背後謀劃火神廟一事。
她前兩日才到並安,還沒有來得及實施計劃,沒想到皇帝的酒緊跟著送過來。
鎮北王妃看到鎮北王直接喝了酒,有一絲絲動容。
特意等了一會兒,她看到鎮北王似乎沒有事,這才也喝下。
緊接著阮穆屹、其他妃嬪、少爺小姐們也一一喝下禦酒。
為首太監看到他們都喝下,便笑著道:“皇上祝王爺、王妃、世子,以及各位夫人,家興百和,月圓人安。”
太監走後,阮穆屹沒有任何感覺地就要迴自己院子裏去,晚上還有家宴。
鎮北王看自己心大的兒子,叫住他:“先別迴去,跟父王到書房一趟。”
兩人來了鎮北王的書房,鎮北王把案上的信遞給阮穆屹。
“這是太子送過來的。”
阮穆屹撕開看完,把信放迴去:“他們兩個來了,就跟著我。”
鎮北王問:“這太子妃的親弟,不過十一歲,小小年紀,太子讓他過來,實在有些荒謬。”
怎麽也得十五六歲才行,十一歲過來是讓他喂奶嗎?
阮穆屹鄙夷地看了眼鎮北王:“父王,你以為太子給他開後門呢?”
鎮北王給了他一個眼神,說這不是明顯的事嗎?
阮穆屹用筆敲了敲鎮北王的腦袋,鎮北王煩躁的揮了揮,罵他沒規沒矩。
“他是兒臣的徒弟,別看他年紀小,日後一定是個文武雙全的。”
鎮北王尋思著兒子是不是還覬覦太子妃,問道:“你跟太子要他過來的?”
“他也想過來。”
—
太子府。
寧晚橋劫後餘生,跟阮穆寧坐在暖閣內,讓秀茶和芙清守在外麵。
剛才阮穆寧不想讓她喝酒,握她手臂太用力,她的手腕有些疼痛。
阮穆寧擼起她的袖子,白皙的皮膚上有些青。
他習武,力氣大,又差點失控,留下這些痕跡在所難免。
寧晚橋沒事地道:“我有藥膏,擦一擦就好了。”
阮穆寧就去匣子裏拿來藥膏,愧疚地道:“我平日習武,力度適中,幫你揉搓幾下,明日便會消腫散瘀。”
寧晚橋看著他修長的手指在她淤青的手臂上揉,仔細琢磨皇上賜酒的深意。
還沒有待她想明白,阮穆寧已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父皇已經信了,隻是暫時還不想殺你。”
“如果是這樣,我得快點找到證據,以證我的清白。”
寧晚橋已經從剛才心亂如麻中緩過來,以前她總覺得為了以後全身而退地過舒心日子,所以能避就避。
但現在,她再避的話,後麵就是萬丈深淵,別人根本沒有給她活路。
阮穆寧凝視著她,眼眸幽深無底,看不出他在想什麽。
他也已經平複了自己的心情,溫聲說:“水妖之說,從封溪傳過來。若是要找證據,定要去封溪追根溯源。”
寧晚橋堅定地道:“那我也要去。如果不去,下一次,我就是被綁到祭祀台焚燒了。”
“如今封溪跟地獄沒有兩般,你一個人去,隻會送命。”
“可我留在京城守株待兔,等著那幫人露出馬腳,死得更加快。”
“我去吧。”阮穆寧細細揉著她手上的淤青,“大皇子和二皇子迴京,正好我請命過去賑災,順便查清鎮水神獸一事。”
“可太子是儲君…”寧晚橋心裏有些怪異,“若是出事,那些人定會拍手稱讚。”
難怪皇帝在賑災如此重要的節骨眼上,無論如何都下旨把兒子叫迴來。
原來是為了賜酒!
為了賜酒!
火神廟祭祀一事,皇帝受傷,以皇上多疑的性子,一半信水妖作亂,一半信人為。
這酒賜下去,很有可能是鴆酒。
隻是如今,她什麽都不能做,隻能幹坐著。
如果那是毒酒,兒子隻怕早已經喝了,她趕到也晚了。
如果那不是毒酒,她隻要一出了景陽宮,皇帝定會認定她是火神廟起火的主謀。
然而像皇帝這樣寧可錯殺不會放過的人,就算他知道你沒有罪,隻要懷疑你,你一隻腳便已經踏入棺材板。
翁貴妃穩了穩心神,既然自己兒子被賜酒,想必其他皇子們也會被賜酒。
她不敢出去,可以讓其他妃嬪出宮去幫她打探。
翁貴妃立即讓自己宮裏的宮女,故意透露給其他有皇子的妃嬪們,皇上方才賜酒,已經讓太監送到各位皇子府們中去。
劉賢妃知道後,手心出汗,一陣慌亂,讓宮女趕緊去二皇子府看看怎麽迴事。
她自是不敢去勤政殿問皇帝,隻怕一去了,還沒有入勤政殿,皇帝已經懷疑她心中有鬼。
但想到自己最近安分守己,兒子和周錦澄都不是那蠢笨的人,劉賢妃又稍稍心安。
姑姑安慰她道:“娘娘別急。若是當真有事,最該急的,是太子和翁貴妃。”
來迴踱步的劉賢妃聞言,立即停下腳步問:“如何說?”
“太子是儲君,而皇上也許早就知道太子妃是水妖,要賜毒酒,也是賜給太子妃。大家都知道太子與太子妃婚後恩愛有加,以太子的性子,不一定會眼睜睜看著太子妃這麽死掉,所以…”
劉賢妃點頭:“你說得對,邢兒最近也沒有做什麽,就算皇上要賜毒酒,也得有個原由。”
姑姑又道:“至於翁貴妃,眼看著大皇子要坐上儲君之位,要是就這麽沒了,翁貴妃的心血不是白白沒了嗎?”
“姑姑分析得對。”劉賢妃這才心安下來,“讓宮女注意景陽宮的動靜,要是翁貴妃去勤政殿,立刻過來告訴我。”
而其他妃嬪們,就不如劉賢妃和翁貴妃那麽冷靜,有的讓宮女做了一些點心,自己帶著去勤政殿試探皇帝的話。
有的裝病想請皇帝過來探望自己探話。
有的自己去問皇帝,今晚皇子們便入宮來參加宴會,為何還要賜酒給他們?
不隻是皇子們得了禦賜的酒,其他藩王也正在迎接使者們送過來的禦酒。
鎮北王攜帶著家眷跪在王府前院。
看著禦賜的酒,鎮北王唏噓不已。
扳倒榮家的時候,皇帝讓他帶兵上京幫忙。
現在皇帝祭祀受傷,又開始懷疑所有人要害他。
女人一入宮門深似海,男人何嚐不是伴君如伴虎,頭顱綁在褲腰帶上。
都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鎮北王拿起酒杯,先一口飲盡。
鎮北王妃身子一直在打抖,搖搖欲墜。
她以為皇上已經有所察覺,翁家在背後謀劃火神廟一事。
她前兩日才到並安,還沒有來得及實施計劃,沒想到皇帝的酒緊跟著送過來。
鎮北王妃看到鎮北王直接喝了酒,有一絲絲動容。
特意等了一會兒,她看到鎮北王似乎沒有事,這才也喝下。
緊接著阮穆屹、其他妃嬪、少爺小姐們也一一喝下禦酒。
為首太監看到他們都喝下,便笑著道:“皇上祝王爺、王妃、世子,以及各位夫人,家興百和,月圓人安。”
太監走後,阮穆屹沒有任何感覺地就要迴自己院子裏去,晚上還有家宴。
鎮北王看自己心大的兒子,叫住他:“先別迴去,跟父王到書房一趟。”
兩人來了鎮北王的書房,鎮北王把案上的信遞給阮穆屹。
“這是太子送過來的。”
阮穆屹撕開看完,把信放迴去:“他們兩個來了,就跟著我。”
鎮北王問:“這太子妃的親弟,不過十一歲,小小年紀,太子讓他過來,實在有些荒謬。”
怎麽也得十五六歲才行,十一歲過來是讓他喂奶嗎?
阮穆屹鄙夷地看了眼鎮北王:“父王,你以為太子給他開後門呢?”
鎮北王給了他一個眼神,說這不是明顯的事嗎?
阮穆屹用筆敲了敲鎮北王的腦袋,鎮北王煩躁的揮了揮,罵他沒規沒矩。
“他是兒臣的徒弟,別看他年紀小,日後一定是個文武雙全的。”
鎮北王尋思著兒子是不是還覬覦太子妃,問道:“你跟太子要他過來的?”
“他也想過來。”
—
太子府。
寧晚橋劫後餘生,跟阮穆寧坐在暖閣內,讓秀茶和芙清守在外麵。
剛才阮穆寧不想讓她喝酒,握她手臂太用力,她的手腕有些疼痛。
阮穆寧擼起她的袖子,白皙的皮膚上有些青。
他習武,力氣大,又差點失控,留下這些痕跡在所難免。
寧晚橋沒事地道:“我有藥膏,擦一擦就好了。”
阮穆寧就去匣子裏拿來藥膏,愧疚地道:“我平日習武,力度適中,幫你揉搓幾下,明日便會消腫散瘀。”
寧晚橋看著他修長的手指在她淤青的手臂上揉,仔細琢磨皇上賜酒的深意。
還沒有待她想明白,阮穆寧已經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父皇已經信了,隻是暫時還不想殺你。”
“如果是這樣,我得快點找到證據,以證我的清白。”
寧晚橋已經從剛才心亂如麻中緩過來,以前她總覺得為了以後全身而退地過舒心日子,所以能避就避。
但現在,她再避的話,後麵就是萬丈深淵,別人根本沒有給她活路。
阮穆寧凝視著她,眼眸幽深無底,看不出他在想什麽。
他也已經平複了自己的心情,溫聲說:“水妖之說,從封溪傳過來。若是要找證據,定要去封溪追根溯源。”
寧晚橋堅定地道:“那我也要去。如果不去,下一次,我就是被綁到祭祀台焚燒了。”
“如今封溪跟地獄沒有兩般,你一個人去,隻會送命。”
“可我留在京城守株待兔,等著那幫人露出馬腳,死得更加快。”
“我去吧。”阮穆寧細細揉著她手上的淤青,“大皇子和二皇子迴京,正好我請命過去賑災,順便查清鎮水神獸一事。”
“可太子是儲君…”寧晚橋心裏有些怪異,“若是出事,那些人定會拍手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