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晚橋跟阮穆寧到了慈寧宮外,正好其他皇子也帶著自己的正妃和側妃來了。
她準備下轎子時,阮穆寧伸了胳膊過來,示意她扶著下轎子。
寧晚橋知道這是要在人前演戲,自然而然地把手搭在他的手臂上,借著他的力,緩緩下了馬車。
眾人看著他們恩愛的這一幕,心思各異。
寧晚怡跟在大皇子身後,因為心虛,一直不敢抬頭看寧晚橋,害怕寧晚橋發現她跟姚淑節換親的事情。
寧晚橋看過來的時候,在她身上停留了一下,嚇得她毛骨悚然,張口便要跪下說,她也不知道為什麽會成為大皇子的側妃。
隻是寧晚橋看了她一眼,什麽也沒有說,似乎當沒有換親這迴事似的,也沒有任何驚訝,便又轉頭去跟大皇子妃聊天了。
阮穆隱神色怪異,寧晚橋在太子府,那昨日去左副都禦史府的人,是那位姚淑節?
母妃說姚淑節已經跟寧晚橋對換身份了,為何寧晚橋跟著太子出現在這裏?
難不成,姚淑節隻跟寧晚怡對換了身份,並沒有跟寧晚橋對換身份?
是以,不管他換不換親成功,他的另外一位側妃,要麽是寧晚怡,要麽是姚淑節?
那寧晚橋能沉得住氣,是一開始便知道了姚淑節的計劃?將計就計?
想到此,阮穆隱意味深長地看了眼寧晚橋。
見她淡定地跟著王妃們在閑聊,並沒有受換親的影響,難怪母妃會看中她,要把她換過來。
阮穆隱眼底暗了暗,這其中,想必是寧晚橋與太子一同策劃的了。
大皇子側妃柳青,看見寧晚橋今日著盛妝,鈿釵在她發髻間顫顫巍巍,襯得寧晚橋像海棠花嬌貴富麗。
柳青方才看見阮穆寧小心翼翼扶著寧晚橋下轎子,打趣道:“太子妃與太子真是恩愛有加。”
寧晚橋笑著迴:“是太子願意寵著我,不過下個轎子,也要扶著我,怕我摔倒了。”
二皇子妃周錦澄帶著一股和善的微笑:“以前我就說,太子是個會疼愛妻子的,如今一看,真是料定之內的。”
五皇子阮穆羨調侃:“四皇兄這麽寵皇嫂,估計從宮裏迴去,我們都要挨王妃責怪了。”
這話頗有抱怨之意,就你會寵妻,就你會當眾疼妻子,把我們襯得好似負心漢似的。
阮穆寧道:“昨日本王剛對你皇嫂許下諾言,日後會好好待她,若是成婚第一日便做不到,豈不是言而無信?”
聽到阮穆寧還特意又重複了自己就是這麽寵寧晚橋,五皇子隻能訕訕地笑。
五皇子妃是光祿寺丞的女兒林歲歡,光祿寺丞官六品,家世在京城的權貴中,實在是不值一提。
可見皇上十分忌憚外戚幹政,不想再有一個榮家出現。
林歲歡平日便聽說太子是個嚴明的人,方才隻微微同寧晚橋打了招唿,便不再吭聲,一直安安靜靜地站在五皇子身旁。
阮穆邢知道寧晚橋跟曾舒婷認識,便想推曾舒婷過去同寧晚橋說兩句話。
但周錦澄看了一眼阮穆邢,示意他得守禮。
哪有妾去跟正妻說話的?
周錦澄心底不悅,昨夜阮穆邢整宿在曾舒婷房中,冷落了另外一位側妃不說,今日還想讓曾舒婷代替她的位置。
曾舒婷知道周錦澄對自己不滿,今日是進宮來請安,得守著宮規,所以便默默地低頭不說話。
寧晚橋從侯府夫人成為了太子妃,這是曾舒婷萬萬沒有想到的。
不過以寧晚橋這樣的心性,能成為太子妃,曾舒婷又覺得理所當然。
慈寧宮門口,還掛著紅色的燈籠,喜氣洋洋。
這是榮家倒台後,太後第一次出現在大家的麵前。
太後比去年要蒼老許多,應當是受榮家影響,兩鬢已經斑白了,跟去年那個雍容華貴的太後相比,現在看上去,是一個耄耋之年快要踏進棺材的老婦。
皇上同太後一起坐在主位上,目光威嚴,看著他的兒子兒媳們,臉上沒有一絲表情。
“兒臣攜新婦來給父皇請安,願父皇福壽康寧,萬歲萬歲萬萬歲。”
“孫兒攜新婦來給皇祖母請安,皇祖母千歲千歲千千歲!”
姑姑將早已經準備好的蒲團放在皇子們跟前,大家齊齊跪下,給皇帝和太後磕頭。
向太後和皇上行禮請安後,宮女便搬來了椅子給他們坐。
太後眼神比去年渾濁,老眼昏花地掃了一眼大家,最後視線定在寧晚橋身上。
“寧大夫許給了誰啊?”
寧晚橋恭恭敬敬地迴道:“太後,晚橋嫁的是太子殿下。”
太後愣了一下,便看向阮穆寧:“隻娶了太子妃啊?”
阮穆寧道:“皇祖母,孫兒如今隻有太子妃一人。”
“哦。”太後又看了一眼眾人,“其他的都是一位正妃,兩位側妃啊?”
寧晚橋沒想到太後消息竟然如此閉塞,想必是榮家被抄家之前,皇上已經對慈寧宮封鎖消息了。
皇上不冷不熱地道:“太子身負重任,外加身子不好,暫且先娶太子妃,至於太子嬪之事,日後再說。”
從慈寧宮出來,他們又去往景陽宮。
後宮裏的娘娘們今日來得格外地全,備上自己準備好的禮物早早地等著。
“兒臣攜新婦來給娘娘們請安,願娘娘們福壽康寧。”
寧晚橋行禮的時候,手腕微微露出翁貴妃送給她的玉鐲。
翁貴妃看到那隻玉鐲,心瞬間堵著一口氣,想到方才秒凝送過來的消息,一股冷意閃過眼底。
她到底是小看寧晚橋了,新婚第一天,故意露出手腕上的玉鐲,是想暗示,若是有人想害她,她定會加倍奉還嗎?
看來皇上拖她夜遊掖庭宮,還真是對她起了不小的作用。
其他妃嬪們,自然也看到了寧晚橋手腕上微微露出的手鐲,訝異翁貴妃的傳家之寶,怎會到寧晚橋的手裏?
若是要當新婚禮送,這實在說不過去。
翁貴妃心底不悅,麵上卻是笑得和煦:“好孩子,本宮祝你們百年好合。”
接下來,各宮妃嬪們一一送上自己的禮物。
寧晚橋一一見過娘娘們,也算把皇帝後宮的妃嬪認了個大概。
從貴妃到新封的美人,快有四十個人,至於才人以下的品級,今日並沒有來。
雖後宮沒有三千佳麗,卻也有百餘人。
她準備下轎子時,阮穆寧伸了胳膊過來,示意她扶著下轎子。
寧晚橋知道這是要在人前演戲,自然而然地把手搭在他的手臂上,借著他的力,緩緩下了馬車。
眾人看著他們恩愛的這一幕,心思各異。
寧晚怡跟在大皇子身後,因為心虛,一直不敢抬頭看寧晚橋,害怕寧晚橋發現她跟姚淑節換親的事情。
寧晚橋看過來的時候,在她身上停留了一下,嚇得她毛骨悚然,張口便要跪下說,她也不知道為什麽會成為大皇子的側妃。
隻是寧晚橋看了她一眼,什麽也沒有說,似乎當沒有換親這迴事似的,也沒有任何驚訝,便又轉頭去跟大皇子妃聊天了。
阮穆隱神色怪異,寧晚橋在太子府,那昨日去左副都禦史府的人,是那位姚淑節?
母妃說姚淑節已經跟寧晚橋對換身份了,為何寧晚橋跟著太子出現在這裏?
難不成,姚淑節隻跟寧晚怡對換了身份,並沒有跟寧晚橋對換身份?
是以,不管他換不換親成功,他的另外一位側妃,要麽是寧晚怡,要麽是姚淑節?
那寧晚橋能沉得住氣,是一開始便知道了姚淑節的計劃?將計就計?
想到此,阮穆隱意味深長地看了眼寧晚橋。
見她淡定地跟著王妃們在閑聊,並沒有受換親的影響,難怪母妃會看中她,要把她換過來。
阮穆隱眼底暗了暗,這其中,想必是寧晚橋與太子一同策劃的了。
大皇子側妃柳青,看見寧晚橋今日著盛妝,鈿釵在她發髻間顫顫巍巍,襯得寧晚橋像海棠花嬌貴富麗。
柳青方才看見阮穆寧小心翼翼扶著寧晚橋下轎子,打趣道:“太子妃與太子真是恩愛有加。”
寧晚橋笑著迴:“是太子願意寵著我,不過下個轎子,也要扶著我,怕我摔倒了。”
二皇子妃周錦澄帶著一股和善的微笑:“以前我就說,太子是個會疼愛妻子的,如今一看,真是料定之內的。”
五皇子阮穆羨調侃:“四皇兄這麽寵皇嫂,估計從宮裏迴去,我們都要挨王妃責怪了。”
這話頗有抱怨之意,就你會寵妻,就你會當眾疼妻子,把我們襯得好似負心漢似的。
阮穆寧道:“昨日本王剛對你皇嫂許下諾言,日後會好好待她,若是成婚第一日便做不到,豈不是言而無信?”
聽到阮穆寧還特意又重複了自己就是這麽寵寧晚橋,五皇子隻能訕訕地笑。
五皇子妃是光祿寺丞的女兒林歲歡,光祿寺丞官六品,家世在京城的權貴中,實在是不值一提。
可見皇上十分忌憚外戚幹政,不想再有一個榮家出現。
林歲歡平日便聽說太子是個嚴明的人,方才隻微微同寧晚橋打了招唿,便不再吭聲,一直安安靜靜地站在五皇子身旁。
阮穆邢知道寧晚橋跟曾舒婷認識,便想推曾舒婷過去同寧晚橋說兩句話。
但周錦澄看了一眼阮穆邢,示意他得守禮。
哪有妾去跟正妻說話的?
周錦澄心底不悅,昨夜阮穆邢整宿在曾舒婷房中,冷落了另外一位側妃不說,今日還想讓曾舒婷代替她的位置。
曾舒婷知道周錦澄對自己不滿,今日是進宮來請安,得守著宮規,所以便默默地低頭不說話。
寧晚橋從侯府夫人成為了太子妃,這是曾舒婷萬萬沒有想到的。
不過以寧晚橋這樣的心性,能成為太子妃,曾舒婷又覺得理所當然。
慈寧宮門口,還掛著紅色的燈籠,喜氣洋洋。
這是榮家倒台後,太後第一次出現在大家的麵前。
太後比去年要蒼老許多,應當是受榮家影響,兩鬢已經斑白了,跟去年那個雍容華貴的太後相比,現在看上去,是一個耄耋之年快要踏進棺材的老婦。
皇上同太後一起坐在主位上,目光威嚴,看著他的兒子兒媳們,臉上沒有一絲表情。
“兒臣攜新婦來給父皇請安,願父皇福壽康寧,萬歲萬歲萬萬歲。”
“孫兒攜新婦來給皇祖母請安,皇祖母千歲千歲千千歲!”
姑姑將早已經準備好的蒲團放在皇子們跟前,大家齊齊跪下,給皇帝和太後磕頭。
向太後和皇上行禮請安後,宮女便搬來了椅子給他們坐。
太後眼神比去年渾濁,老眼昏花地掃了一眼大家,最後視線定在寧晚橋身上。
“寧大夫許給了誰啊?”
寧晚橋恭恭敬敬地迴道:“太後,晚橋嫁的是太子殿下。”
太後愣了一下,便看向阮穆寧:“隻娶了太子妃啊?”
阮穆寧道:“皇祖母,孫兒如今隻有太子妃一人。”
“哦。”太後又看了一眼眾人,“其他的都是一位正妃,兩位側妃啊?”
寧晚橋沒想到太後消息竟然如此閉塞,想必是榮家被抄家之前,皇上已經對慈寧宮封鎖消息了。
皇上不冷不熱地道:“太子身負重任,外加身子不好,暫且先娶太子妃,至於太子嬪之事,日後再說。”
從慈寧宮出來,他們又去往景陽宮。
後宮裏的娘娘們今日來得格外地全,備上自己準備好的禮物早早地等著。
“兒臣攜新婦來給娘娘們請安,願娘娘們福壽康寧。”
寧晚橋行禮的時候,手腕微微露出翁貴妃送給她的玉鐲。
翁貴妃看到那隻玉鐲,心瞬間堵著一口氣,想到方才秒凝送過來的消息,一股冷意閃過眼底。
她到底是小看寧晚橋了,新婚第一天,故意露出手腕上的玉鐲,是想暗示,若是有人想害她,她定會加倍奉還嗎?
看來皇上拖她夜遊掖庭宮,還真是對她起了不小的作用。
其他妃嬪們,自然也看到了寧晚橋手腕上微微露出的手鐲,訝異翁貴妃的傳家之寶,怎會到寧晚橋的手裏?
若是要當新婚禮送,這實在說不過去。
翁貴妃心底不悅,麵上卻是笑得和煦:“好孩子,本宮祝你們百年好合。”
接下來,各宮妃嬪們一一送上自己的禮物。
寧晚橋一一見過娘娘們,也算把皇帝後宮的妃嬪認了個大概。
從貴妃到新封的美人,快有四十個人,至於才人以下的品級,今日並沒有來。
雖後宮沒有三千佳麗,卻也有百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