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供到安武侯祠堂裏後,安武侯怕寧晚橋又會背著他偷偷去跟皇上拒婚,立即就放下了父親的尊嚴,“橋姐兒,這一迴,你別再拒婚了,算父親求你了。這可是多少閨閣女子,求都求不來的婚事。”
寧晚橋看到安武侯一副老淚縱橫的樣子:“父親,我哪句話說要去拒婚了?”
安武侯道:“你嘴巴裏有哪句話是真的?上迴鎮北王府來提親,你二話不說,就去退親。現在可是皇上賜婚,你要是想去退婚,那就是抗旨,這是殺頭之罪。”
“父親要是沒有什麽好跟我說的,我便迴家去了。阿娘和遠哥兒還在等著我迴去呢。”
見寧晚橋還是這副拒人千裏之外,安武侯軟下聲音:“算父親求你了,你就好好的,嫁給太子。別說什麽喜歡不喜歡。太子龍章鳳姿,咱們安武侯府這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以後你是大封的皇後。”
“父親求你好好的,別再嚇我了。你要真又背著我去拒婚,我這條老命就交代在你手裏了。”
想到安武侯府因為寧晚橋日後的殊榮,就會水漲船高,安武侯心一橫,“不然,父親跪下來求你。磕頭到你滿意為止?反正日後見了你,也是要磕頭的。父親磕頭到你滿意為止。”
寧晚橋皺起眉頭:“父親要折煞我,直說就是,別用這種方法。”
兩個人正說著話,管家進來稟報,“侯爺,二小姐,族長和各房掌家的已經都到齊了,請您過去說話。”
安武侯跟寧晚橋到了族中會議室,族長寧文福帶領著族人,一起站在廳裏,等候著他們。
見寧晚橋來了,大家讓寧晚橋上座。
安武侯也是小心謹慎地,請她上座。
寧晚橋忙拒絕:“族長,父親,各位叔叔伯伯,我是晚輩,不能不分長幼,我坐下首就是。”
說完話,她便先行坐到了自己該坐的位置上。
族長和一眾人,覺得她不驕不躁,行事得體,也就不強說。
日後她與太子成婚了,不用他們請,規矩也是要讓寧晚橋上座的。
大家坐下後,族長便先開口。
“原先我們以為,日後你會嫁進鎮北王府,所以想把先前的院子改了,做成你出嫁的院子。如今皇上賜婚給你,身份又不同了。族中的長老們,商量著給你新蓋一個院子。安武侯府東邊一帶,轉至北邊,一共半裏,西邊再建一個假山花園。你意下如何?”
“族長,叔叔伯伯們,我認為此事不合時宜。我還沒有進宮,就開始大張旗鼓地擴建房子,難免會讓有心人尋了話柄。隻怕父親和叔叔伯伯們,過不了幾日,就會被人參一本。”
聽到寧晚橋這麽說,大家方才的喜悅,被冷水從頭澆了下來似的,平息了一半。
安武侯也想著要借著寧晚橋揚眉吐氣一迴,到時候在同僚們麵前顯擺一下,如今聽了寧晚橋這麽說,看來還是等她真正嫁給太子後再說。
族長說道:“還是按照之前的計劃,改造舊院子,日後你從那裏出嫁。”
安武侯道:“那些家具丫鬟,父親都會按照最高規格給你配。”
-
從寧晚橋接到聖旨後,康氏和嬤嬤一直坐立不安。
給寧晚橋的那一萬兩,算是作廢了。
她們敢替換鎮北王府的婚事,可是這太子妃之位,她們做夢也不敢想啊。
這是要殺頭的,欺君之罪。
隻是,若是這樣,她們也不甘心。
嬤嬤眼珠子轉了轉,心生一計:“夫人,不如跟侯爺提一提,讓怡姐兒陪嫁,做個嬪妾?”
康氏立即拒絕:“不行。怡姐兒陪嫁,那不是降低身份了嗎?”
嬤嬤分析:“這又如何?太子也不是皇後所生。如今朝廷中的重臣,很多都不是嫡子。隻要他們背靠家族,是這個家族的人,那便是他們的出身。都說英雄不問出路,橋姐兒出門,人家隻問她的醫術厲不厲害,並沒有說她是庶出,寧願病死,也不要她救命的。”
康氏覺得嬤嬤的話有幾分道理:“隻是,給她做陪嫁丫鬟,她眼裏能容忍得了怡姐兒嗎?”
“夫人忘記了?橋姐兒不能生育。光是這一點,她就會同意怡姐兒做陪嫁,侯爺也會答應的。光占了位置還不行,得有子嗣。日後的皇帝,才是我們安武侯府的子嗣。”
康氏眼中瞬間亮了。
都說寧做富人妾,不做貧家妻。
何況,還是太子的嬪妾。
日後太子登基了,她的怡姐兒,說不定就貴為四妃之首呢?
寧晚橋不能生育,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必然會把怡姐兒的孩子,過繼到自己名下。
那麽,自己很可能是皇上的外祖母啊。
康氏想著,想著,激動起來,手也開始顫抖。
待寧晚橋跟安武侯出來,康氏便熱絡地招待寧晚橋,跟她提讓寧晚怡陪嫁的事。
安武侯說道:“剛才隻顧著高興了,忘了最重要的事情。你母親說得在理。”
康氏話一出口,寧晚橋就知道她安的什麽心。
如今她隻是接了聖旨,康氏的如意算盤已經打好了。
寧晚橋直言不諱:“父親想想,以太子這樣的眼光,他能看上怡姐兒嗎?”
安武侯想到寧晚怡確實不上不下,比安武侯府門第高一些的公子們,都瞧不上寧晚怡,別說太子了。
“橋姐兒說得對。”
康氏笑道:“侯爺,這隻是橋姐兒自己的想法,她也沒有見過太子,怎麽知道太子的想法?再說了,太子為了子嗣,也會納妾的。便宜了外人,還不如肥水不流外人田。”
安武侯點頭:“橋姐兒,你母親說得對。”
“母親,怡姐兒這樣的性格?你覺得她能順利誕下孩子嗎?”
“你這是何意?”
“怡姐兒半點城府沒有,別人一激她,她便跳起來。若你真是疼她,就不應該讓她入宮送死。”
安武侯道:“橋姐兒的話有幾分道理。”
康氏臉色變了變,寧晚橋說得對。
自己女兒,連寧晚橋一半的心眼都沒有。
若是進宮去,沒有人護著,即便懷孕了,說不定會一屍兩命。
不過康氏很快反應過來:“你別轉移話題。如今我說的是子嗣的事。即便為了穩固你的位置,你也應該保護她,讓她順利生下孩子。日後把孩子過繼到你名下去。”
“母親當我是神?還是把宮裏那些妃嬪看成傻子?我尚且不知道能不能護得住自己,還要護一個拖後腿?”
安武侯點頭:“橋姐兒說得對。還是等她自己站穩腳跟了再說,如今我們家要行事低調。”
康氏又道:“都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怡姐兒陪嫁進去,總比你一個人好。”
安武侯又道:“你母親說得在理。”
“母親說錯了,若是帶一個蠢人,自己隻會死得更快。到時候我出事了,可是連著家族的。我可是在安武侯府領旨的。”
安武侯背後一涼:“橋姐兒說得對。她既然能從平昌侯府順利和離,又得皇上賞識,嫁給太子。日後遇到麻煩,肯定能自己解決,別讓怡姐兒過去拖她後腿。”
“那侯爺如何安排怡姐兒的婚事?她也是您的女兒。”
“若是找不到,就嫁給左金都禦史做繼室。怎麽說,左金都禦史也是朝廷重臣。”
康氏道:“左金都禦史如今四十歲了,還有孩子。”
安武侯不滿地道:“你之前又說左金都禦史很好,是你精心挑選出來的。現在怎麽又說這種話?”
康氏心底冷笑,安武侯這兩日臥病在床,今早上還哼哼唧唧,如今生龍活虎,既能去族中商議事情,又可以上下來迴跑吩咐工匠修整院子。
當真是一點都看不出來,這兩日臥病在床的是他。
男人啊,果然哪個女兒有用,哪個就是掌中寶。
躲在門簾背後偷聽的寧晚怡,緊緊地捂住嘴巴。
探春宴上,她可是目睹過太子的風姿。
若是成為太子的妾嬪,她這輩子死而無憾了。
寧晚橋看到安武侯一副老淚縱橫的樣子:“父親,我哪句話說要去拒婚了?”
安武侯道:“你嘴巴裏有哪句話是真的?上迴鎮北王府來提親,你二話不說,就去退親。現在可是皇上賜婚,你要是想去退婚,那就是抗旨,這是殺頭之罪。”
“父親要是沒有什麽好跟我說的,我便迴家去了。阿娘和遠哥兒還在等著我迴去呢。”
見寧晚橋還是這副拒人千裏之外,安武侯軟下聲音:“算父親求你了,你就好好的,嫁給太子。別說什麽喜歡不喜歡。太子龍章鳳姿,咱們安武侯府這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以後你是大封的皇後。”
“父親求你好好的,別再嚇我了。你要真又背著我去拒婚,我這條老命就交代在你手裏了。”
想到安武侯府因為寧晚橋日後的殊榮,就會水漲船高,安武侯心一橫,“不然,父親跪下來求你。磕頭到你滿意為止?反正日後見了你,也是要磕頭的。父親磕頭到你滿意為止。”
寧晚橋皺起眉頭:“父親要折煞我,直說就是,別用這種方法。”
兩個人正說著話,管家進來稟報,“侯爺,二小姐,族長和各房掌家的已經都到齊了,請您過去說話。”
安武侯跟寧晚橋到了族中會議室,族長寧文福帶領著族人,一起站在廳裏,等候著他們。
見寧晚橋來了,大家讓寧晚橋上座。
安武侯也是小心謹慎地,請她上座。
寧晚橋忙拒絕:“族長,父親,各位叔叔伯伯,我是晚輩,不能不分長幼,我坐下首就是。”
說完話,她便先行坐到了自己該坐的位置上。
族長和一眾人,覺得她不驕不躁,行事得體,也就不強說。
日後她與太子成婚了,不用他們請,規矩也是要讓寧晚橋上座的。
大家坐下後,族長便先開口。
“原先我們以為,日後你會嫁進鎮北王府,所以想把先前的院子改了,做成你出嫁的院子。如今皇上賜婚給你,身份又不同了。族中的長老們,商量著給你新蓋一個院子。安武侯府東邊一帶,轉至北邊,一共半裏,西邊再建一個假山花園。你意下如何?”
“族長,叔叔伯伯們,我認為此事不合時宜。我還沒有進宮,就開始大張旗鼓地擴建房子,難免會讓有心人尋了話柄。隻怕父親和叔叔伯伯們,過不了幾日,就會被人參一本。”
聽到寧晚橋這麽說,大家方才的喜悅,被冷水從頭澆了下來似的,平息了一半。
安武侯也想著要借著寧晚橋揚眉吐氣一迴,到時候在同僚們麵前顯擺一下,如今聽了寧晚橋這麽說,看來還是等她真正嫁給太子後再說。
族長說道:“還是按照之前的計劃,改造舊院子,日後你從那裏出嫁。”
安武侯道:“那些家具丫鬟,父親都會按照最高規格給你配。”
-
從寧晚橋接到聖旨後,康氏和嬤嬤一直坐立不安。
給寧晚橋的那一萬兩,算是作廢了。
她們敢替換鎮北王府的婚事,可是這太子妃之位,她們做夢也不敢想啊。
這是要殺頭的,欺君之罪。
隻是,若是這樣,她們也不甘心。
嬤嬤眼珠子轉了轉,心生一計:“夫人,不如跟侯爺提一提,讓怡姐兒陪嫁,做個嬪妾?”
康氏立即拒絕:“不行。怡姐兒陪嫁,那不是降低身份了嗎?”
嬤嬤分析:“這又如何?太子也不是皇後所生。如今朝廷中的重臣,很多都不是嫡子。隻要他們背靠家族,是這個家族的人,那便是他們的出身。都說英雄不問出路,橋姐兒出門,人家隻問她的醫術厲不厲害,並沒有說她是庶出,寧願病死,也不要她救命的。”
康氏覺得嬤嬤的話有幾分道理:“隻是,給她做陪嫁丫鬟,她眼裏能容忍得了怡姐兒嗎?”
“夫人忘記了?橋姐兒不能生育。光是這一點,她就會同意怡姐兒做陪嫁,侯爺也會答應的。光占了位置還不行,得有子嗣。日後的皇帝,才是我們安武侯府的子嗣。”
康氏眼中瞬間亮了。
都說寧做富人妾,不做貧家妻。
何況,還是太子的嬪妾。
日後太子登基了,她的怡姐兒,說不定就貴為四妃之首呢?
寧晚橋不能生育,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必然會把怡姐兒的孩子,過繼到自己名下。
那麽,自己很可能是皇上的外祖母啊。
康氏想著,想著,激動起來,手也開始顫抖。
待寧晚橋跟安武侯出來,康氏便熱絡地招待寧晚橋,跟她提讓寧晚怡陪嫁的事。
安武侯說道:“剛才隻顧著高興了,忘了最重要的事情。你母親說得在理。”
康氏話一出口,寧晚橋就知道她安的什麽心。
如今她隻是接了聖旨,康氏的如意算盤已經打好了。
寧晚橋直言不諱:“父親想想,以太子這樣的眼光,他能看上怡姐兒嗎?”
安武侯想到寧晚怡確實不上不下,比安武侯府門第高一些的公子們,都瞧不上寧晚怡,別說太子了。
“橋姐兒說得對。”
康氏笑道:“侯爺,這隻是橋姐兒自己的想法,她也沒有見過太子,怎麽知道太子的想法?再說了,太子為了子嗣,也會納妾的。便宜了外人,還不如肥水不流外人田。”
安武侯點頭:“橋姐兒,你母親說得對。”
“母親,怡姐兒這樣的性格?你覺得她能順利誕下孩子嗎?”
“你這是何意?”
“怡姐兒半點城府沒有,別人一激她,她便跳起來。若你真是疼她,就不應該讓她入宮送死。”
安武侯道:“橋姐兒的話有幾分道理。”
康氏臉色變了變,寧晚橋說得對。
自己女兒,連寧晚橋一半的心眼都沒有。
若是進宮去,沒有人護著,即便懷孕了,說不定會一屍兩命。
不過康氏很快反應過來:“你別轉移話題。如今我說的是子嗣的事。即便為了穩固你的位置,你也應該保護她,讓她順利生下孩子。日後把孩子過繼到你名下去。”
“母親當我是神?還是把宮裏那些妃嬪看成傻子?我尚且不知道能不能護得住自己,還要護一個拖後腿?”
安武侯點頭:“橋姐兒說得對。還是等她自己站穩腳跟了再說,如今我們家要行事低調。”
康氏又道:“都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怡姐兒陪嫁進去,總比你一個人好。”
安武侯又道:“你母親說得在理。”
“母親說錯了,若是帶一個蠢人,自己隻會死得更快。到時候我出事了,可是連著家族的。我可是在安武侯府領旨的。”
安武侯背後一涼:“橋姐兒說得對。她既然能從平昌侯府順利和離,又得皇上賞識,嫁給太子。日後遇到麻煩,肯定能自己解決,別讓怡姐兒過去拖她後腿。”
“那侯爺如何安排怡姐兒的婚事?她也是您的女兒。”
“若是找不到,就嫁給左金都禦史做繼室。怎麽說,左金都禦史也是朝廷重臣。”
康氏道:“左金都禦史如今四十歲了,還有孩子。”
安武侯不滿地道:“你之前又說左金都禦史很好,是你精心挑選出來的。現在怎麽又說這種話?”
康氏心底冷笑,安武侯這兩日臥病在床,今早上還哼哼唧唧,如今生龍活虎,既能去族中商議事情,又可以上下來迴跑吩咐工匠修整院子。
當真是一點都看不出來,這兩日臥病在床的是他。
男人啊,果然哪個女兒有用,哪個就是掌中寶。
躲在門簾背後偷聽的寧晚怡,緊緊地捂住嘴巴。
探春宴上,她可是目睹過太子的風姿。
若是成為太子的妾嬪,她這輩子死而無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