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阮穆屹,寧晚橋迴到院子裏,秀茶幫她沐浴時說道:“小姐,世子爺是個不錯的人。”
寧晚橋靠在浴桶邊,輕輕嗯了一聲。
秀茶道:“世子為人純真,善分辨是非。昨日二皇子妃在鎮北王府裏,提議要搜查那兩個丫鬟,世子直接讓二皇子妃迴自己府裏去作威作福,後來鎮北王妃怪罪奴婢沒有隨身伺候小姐,世子又出來說鎮北王妃越俎代庖,這事才算了了。”
寧晚橋說道:“世子人是挺好的。並安真像世子說的那樣,民風開放嗎?”
秀茶道:“奴婢不知。小姐可以看看大封總誌,上麵肯定有記錄並安是一個什麽樣的地方,以及並安的事跡。”
—
出門去陳國公府的時候,寧晚橋讓凡青去幫她買一本大封的總誌迴來,不單單是了解並安,還要了解一下其他地方。
馬車在路上飛馳,很快到了陳國公府。
丫鬟請她進了前院的堂屋,太夫人以及陳國公夫人、安氏都坐在裏麵了。
安氏在她進門時,還特地起身相迎,笑著道:“總算把你盼來了。鎮北王府舉辦的簪花宴,姑娘們迴來說你落水了,我們都擔心你的身子。迴去後,受了多少罪?”
“謝謝太夫人、夫人、大少奶奶的掛念,當日迴家後,發起低熱,不過休息了一天,就退熱了。因為惦記著太夫人的身體,我不敢多歇息,見不會把病氣過給太夫人,又馬不停蹄地趕過來了。”
太夫人聽到寧晚橋這麽惦記自己的身體,十分滿意,笑著道:“你啊,就算身體好,也是肉做的,讓明耀媳婦去看你就成了。我的藥還在吃著,也不急。”
陳國公夫人看寧晚橋坐下了,便讓丫鬟上茶來,也問道:“聽說當日有兩位丫鬟傳話給你,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寧晚橋早已經想好措詞了,按照鎮北王妃的話說就是,開口便道:“丫鬟記錯了,後來半路同我道歉,我見身子不舒服,就提前迴家了。”
陳國公夫人上下打量寧晚橋,見她確實沒有什麽異樣了,也就信了一半。
安氏還想著一會兒私下跟寧晚橋說話,便提醒道:“夫人快給祖母診診脈。”
寧晚橋伸手替太夫人診脈,不過一會兒,收迴手,“太夫人身體比前兩個月好多了,我再在原來的藥方上,減兩味藥就好。”
太夫人也笑嗬嗬地道:“自從吃了你的藥啊,我身體越來越輕鬆了,走路也沒有那麽累了,晚上也能睡覺到天亮。”
寧晚橋客氣地道:“太夫人身體越來越好,大少奶奶和夫人也少操一份心。”
開了藥方後,安氏便道:“祖母,母親,我帶寧夫人到花園裏賞賞咱們府中的玉蘭花。”
太夫人慈愛地道:“去吧,這些日子,祖母看你天天盼著寧夫人,如今寧夫人來了,你們也好好聊聊。”
陳國公夫人嘴角也微微含笑:“若是外人看見,肯定以為你們親如姐妹。”
寧晚橋便起身行禮告退,正好衛明渝進來,寧晚橋又跟他點頭打招唿,衛明渝也微微點頭,便問道:“祖母的身體如何了?”
寧晚橋迴道:“太夫人身體越來越好了,不出意外,隻需要再吃兩個月的藥,就可以停藥了。”
太夫人見孫兒這麽關心自己,笑得眉眼皺紋堆到一起:“你看看你,今日當值,還特地跑迴來。”
陳國公夫人道:“你祖母說得對,晚上散值迴府了,再問就是了。”
寧晚橋又再同衛明渝微微點頭,這才同安氏出了堂屋。
“明渝?”陳國公夫人道,“你可用過午飯了?”
衛明渝坐到太夫人旁邊:“兒子迴來得匆忙,不曾用飯。”
太夫人道:“一會兒留寧夫人在府中用飯,你也正好吃一些。”
寧晚橋跟安氏經過穿堂,來到了箭道,再從鵝卵石路進入花園。
看見姑娘們坐在涼亭裏休息,幾個婆子站在一旁跟她們講宮裏的禮儀。
安氏道:“翁貴妃主持宮宴,準備替皇子們選妃。”
寧晚橋道:“在鎮北王府時,我也聽姑娘們提了這件事。”
安氏壓低聲音道:“京城剛解禁時,祖母去宮裏,跟皇上提了一嘴,把衛家姑娘送進東宮,給太子衝喜。”
寧晚橋詫異,皇上可是忌憚阮穆寧娶個家世背景厲害的,所以阮穆寧提出要娶她的時候,皇上才沒有一絲反對。
“皇上肯定沒有答應?”
安氏看寧晚橋也懂其中厲害,道:“祖母貴為大長公主,自然知道其中厲害。祖母選的是旁支的衛家姑娘,皇上說要考慮。聽說後來幾個家族沒落的侯爺,也被皇上招進宮裏,問起他們的女兒來。”
寧晚橋道:“看來皇上還是挺關心太子的。”
安氏話鋒一轉,有些曖昧地笑問:“你跟明渝…你知道嗎?我聽到明渝說喜歡的人是你的時候,既覺得意外,又覺得理所當然。”
寧晚橋幹巴巴笑了一下:“能得到衛二公子的喜歡,是我的榮幸。”
安氏道:“明渝是不是偷偷去找過你?你的想法呢?”
“衛二公子前途無量,隻是我作為前平昌侯夫人,又因為喝了藥,不能孕育,隻怕會誤了二公子。”
安氏差點忘了這迴事,隻好如實地道:“這確實是個問題。若你隻是二婚,明渝鬧一鬧,祖母和母親也許會答應。若是不能生育,祖母和母親就算答應,也可能是讓明渝納你為妾。”
安氏挽住寧晚橋的手臂,不禁苦惱起來,她覺得寧晚橋性子好,若是能嫁進來,二人也有個伴說話。
寧晚橋道:“隻怕太夫人聽到了,又會氣病了。”
這確實也是一麵,安氏無奈,“一會兒我尋個空,私下問問明渝如何想的。”
安氏使勁想要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出來,忽然瞥見前麵伺候衛明耀的侍妾,轉向寧晚橋笑道,“這事也不難解決。你跟明渝成親三年後,肯定要替明渝納妾,到時候從她們那兒報一個過來養就是。”
律令規定,正妻進門三年,才可以納妾。
當然對於有權有勢的人,不在乎名聲的人,可以不遵守這條法律。
寧晚橋問道:“大少奶奶成親多少年了?”
“三年了,明渝大哥可以納妾了。原先祖母和母親,要我張羅給他大哥納妾的。隻是他大哥忙,我們也還沒有孩子,他大哥也就不急這件事。”
提到孩子,安氏又道,“前些日子,明渝提出分府,我猜肯定是為了你。”
“為了我?”
“我尋思吧,他一定是怕你跟祖母和母親相處不好,所以分府出去住。”
寧晚橋不由想起當日段雲舟阻攔她的馬車,她對段雲舟說的話。
“二公子是個有心的人。”
“原先父親同意了,隻是祖母如何都不肯,這件事就擱置下來了。明渝跟他大哥還是有些不同的。”
“嗯?”
“他大哥是長子,要承擔的責任多一些。明渝的日子過得也輕鬆一些。我看他分府,就是想自己當家做主,為你掙功名。”
寧晚橋道:“二公子本來就是一個有上進心和責任心的人。”
“他大哥十五歲已經有通房了,如今他快十九了,屋子裏還幹幹淨淨的。所以啊,日後你要是嫁給他,不用擔心什麽寵妾滅妻,被妾欺負。”
寧晚橋說道:“國公府家教好,二公子潔身自好,大公子也是個自律品貌端正的人。”
安氏聽到寧晚橋連帶著把自己夫君都誇了,心中高興,臉上笑得更開心了:“晚橋妹子,我們國公府家風是不錯的。父親對妻妾一碗水端平,對嫡子庶子也是一視同仁。他大哥對我也極好,侍妾也不過是兩個。若是換成其它家的,這會兒連姨娘都納幾個了,更別說屋裏的通房丫鬟。若是你跟明渝能成,到時候祖母和母親,最多不過是再幫他納兩個姨娘,後宅幹幹淨淨的,你肯定省心。”
寧晚橋靠在浴桶邊,輕輕嗯了一聲。
秀茶道:“世子為人純真,善分辨是非。昨日二皇子妃在鎮北王府裏,提議要搜查那兩個丫鬟,世子直接讓二皇子妃迴自己府裏去作威作福,後來鎮北王妃怪罪奴婢沒有隨身伺候小姐,世子又出來說鎮北王妃越俎代庖,這事才算了了。”
寧晚橋說道:“世子人是挺好的。並安真像世子說的那樣,民風開放嗎?”
秀茶道:“奴婢不知。小姐可以看看大封總誌,上麵肯定有記錄並安是一個什麽樣的地方,以及並安的事跡。”
—
出門去陳國公府的時候,寧晚橋讓凡青去幫她買一本大封的總誌迴來,不單單是了解並安,還要了解一下其他地方。
馬車在路上飛馳,很快到了陳國公府。
丫鬟請她進了前院的堂屋,太夫人以及陳國公夫人、安氏都坐在裏麵了。
安氏在她進門時,還特地起身相迎,笑著道:“總算把你盼來了。鎮北王府舉辦的簪花宴,姑娘們迴來說你落水了,我們都擔心你的身子。迴去後,受了多少罪?”
“謝謝太夫人、夫人、大少奶奶的掛念,當日迴家後,發起低熱,不過休息了一天,就退熱了。因為惦記著太夫人的身體,我不敢多歇息,見不會把病氣過給太夫人,又馬不停蹄地趕過來了。”
太夫人聽到寧晚橋這麽惦記自己的身體,十分滿意,笑著道:“你啊,就算身體好,也是肉做的,讓明耀媳婦去看你就成了。我的藥還在吃著,也不急。”
陳國公夫人看寧晚橋坐下了,便讓丫鬟上茶來,也問道:“聽說當日有兩位丫鬟傳話給你,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寧晚橋早已經想好措詞了,按照鎮北王妃的話說就是,開口便道:“丫鬟記錯了,後來半路同我道歉,我見身子不舒服,就提前迴家了。”
陳國公夫人上下打量寧晚橋,見她確實沒有什麽異樣了,也就信了一半。
安氏還想著一會兒私下跟寧晚橋說話,便提醒道:“夫人快給祖母診診脈。”
寧晚橋伸手替太夫人診脈,不過一會兒,收迴手,“太夫人身體比前兩個月好多了,我再在原來的藥方上,減兩味藥就好。”
太夫人也笑嗬嗬地道:“自從吃了你的藥啊,我身體越來越輕鬆了,走路也沒有那麽累了,晚上也能睡覺到天亮。”
寧晚橋客氣地道:“太夫人身體越來越好,大少奶奶和夫人也少操一份心。”
開了藥方後,安氏便道:“祖母,母親,我帶寧夫人到花園裏賞賞咱們府中的玉蘭花。”
太夫人慈愛地道:“去吧,這些日子,祖母看你天天盼著寧夫人,如今寧夫人來了,你們也好好聊聊。”
陳國公夫人嘴角也微微含笑:“若是外人看見,肯定以為你們親如姐妹。”
寧晚橋便起身行禮告退,正好衛明渝進來,寧晚橋又跟他點頭打招唿,衛明渝也微微點頭,便問道:“祖母的身體如何了?”
寧晚橋迴道:“太夫人身體越來越好了,不出意外,隻需要再吃兩個月的藥,就可以停藥了。”
太夫人見孫兒這麽關心自己,笑得眉眼皺紋堆到一起:“你看看你,今日當值,還特地跑迴來。”
陳國公夫人道:“你祖母說得對,晚上散值迴府了,再問就是了。”
寧晚橋又再同衛明渝微微點頭,這才同安氏出了堂屋。
“明渝?”陳國公夫人道,“你可用過午飯了?”
衛明渝坐到太夫人旁邊:“兒子迴來得匆忙,不曾用飯。”
太夫人道:“一會兒留寧夫人在府中用飯,你也正好吃一些。”
寧晚橋跟安氏經過穿堂,來到了箭道,再從鵝卵石路進入花園。
看見姑娘們坐在涼亭裏休息,幾個婆子站在一旁跟她們講宮裏的禮儀。
安氏道:“翁貴妃主持宮宴,準備替皇子們選妃。”
寧晚橋道:“在鎮北王府時,我也聽姑娘們提了這件事。”
安氏壓低聲音道:“京城剛解禁時,祖母去宮裏,跟皇上提了一嘴,把衛家姑娘送進東宮,給太子衝喜。”
寧晚橋詫異,皇上可是忌憚阮穆寧娶個家世背景厲害的,所以阮穆寧提出要娶她的時候,皇上才沒有一絲反對。
“皇上肯定沒有答應?”
安氏看寧晚橋也懂其中厲害,道:“祖母貴為大長公主,自然知道其中厲害。祖母選的是旁支的衛家姑娘,皇上說要考慮。聽說後來幾個家族沒落的侯爺,也被皇上招進宮裏,問起他們的女兒來。”
寧晚橋道:“看來皇上還是挺關心太子的。”
安氏話鋒一轉,有些曖昧地笑問:“你跟明渝…你知道嗎?我聽到明渝說喜歡的人是你的時候,既覺得意外,又覺得理所當然。”
寧晚橋幹巴巴笑了一下:“能得到衛二公子的喜歡,是我的榮幸。”
安氏道:“明渝是不是偷偷去找過你?你的想法呢?”
“衛二公子前途無量,隻是我作為前平昌侯夫人,又因為喝了藥,不能孕育,隻怕會誤了二公子。”
安氏差點忘了這迴事,隻好如實地道:“這確實是個問題。若你隻是二婚,明渝鬧一鬧,祖母和母親也許會答應。若是不能生育,祖母和母親就算答應,也可能是讓明渝納你為妾。”
安氏挽住寧晚橋的手臂,不禁苦惱起來,她覺得寧晚橋性子好,若是能嫁進來,二人也有個伴說話。
寧晚橋道:“隻怕太夫人聽到了,又會氣病了。”
這確實也是一麵,安氏無奈,“一會兒我尋個空,私下問問明渝如何想的。”
安氏使勁想要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出來,忽然瞥見前麵伺候衛明耀的侍妾,轉向寧晚橋笑道,“這事也不難解決。你跟明渝成親三年後,肯定要替明渝納妾,到時候從她們那兒報一個過來養就是。”
律令規定,正妻進門三年,才可以納妾。
當然對於有權有勢的人,不在乎名聲的人,可以不遵守這條法律。
寧晚橋問道:“大少奶奶成親多少年了?”
“三年了,明渝大哥可以納妾了。原先祖母和母親,要我張羅給他大哥納妾的。隻是他大哥忙,我們也還沒有孩子,他大哥也就不急這件事。”
提到孩子,安氏又道,“前些日子,明渝提出分府,我猜肯定是為了你。”
“為了我?”
“我尋思吧,他一定是怕你跟祖母和母親相處不好,所以分府出去住。”
寧晚橋不由想起當日段雲舟阻攔她的馬車,她對段雲舟說的話。
“二公子是個有心的人。”
“原先父親同意了,隻是祖母如何都不肯,這件事就擱置下來了。明渝跟他大哥還是有些不同的。”
“嗯?”
“他大哥是長子,要承擔的責任多一些。明渝的日子過得也輕鬆一些。我看他分府,就是想自己當家做主,為你掙功名。”
寧晚橋道:“二公子本來就是一個有上進心和責任心的人。”
“他大哥十五歲已經有通房了,如今他快十九了,屋子裏還幹幹淨淨的。所以啊,日後你要是嫁給他,不用擔心什麽寵妾滅妻,被妾欺負。”
寧晚橋說道:“國公府家教好,二公子潔身自好,大公子也是個自律品貌端正的人。”
安氏聽到寧晚橋連帶著把自己夫君都誇了,心中高興,臉上笑得更開心了:“晚橋妹子,我們國公府家風是不錯的。父親對妻妾一碗水端平,對嫡子庶子也是一視同仁。他大哥對我也極好,侍妾也不過是兩個。若是換成其它家的,這會兒連姨娘都納幾個了,更別說屋裏的通房丫鬟。若是你跟明渝能成,到時候祖母和母親,最多不過是再幫他納兩個姨娘,後宅幹幹淨淨的,你肯定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