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寧宮與坤寧宮不同路,寧晚橋很快便拐進了另一條宮道。
沒成想,遇到了皇上的轎輦。
寧晚橋想皇上定是來看太後的,便尋思著離貴人遠一些,以免衝撞龍顏。
誰知皇上的轎子停下,寧晚橋急忙下軟轎,跟著宮女和太監們下跪。
這一條不到幾步路的宮路,她已經是第三次行禮了。
寧晚橋以為皇上馬上會叫他們起來,卻沒想時間沉默了好一會兒,皇上才開口。
“寧夫人醫術了得,竟還是個足智多謀的人。”
寧晚橋可不敢把皇上的話當成是誇獎。
她腦中快速略過自己做了什麽事,才會讓皇上用足智多謀來形容她。
很快鎖定了書院擴張的事。
上迴她在宮裏,一直戰戰兢兢。
演技精湛到騙過了皇上、皇後、太後。
前幾日一時衝動,為了替寧司遠討迴公道,咽不下這口氣,在兵馬司衙署公然與兵部尚書口舌之爭,且還立下誓言,要解決書院的事,
這並不像她之前表現出來的怯懦。
皇上耳目眾多,知道書院的事並不奇怪。
現在皇上特地停下來“誇獎”她一番,定是意識到被她欺騙了。
寧晚橋連磕三個響頭。
好在她還是安武侯府的女兒,皇上就算對她有意見,也要顧著點安武侯府,不敢對她怎麽樣。
“請皇上恕罪。臣女當時心急,一心隻想為弟弟討迴公道。憤怒衝昏了頭腦。是以,膽子變大了幾分。明白怯懦解決不了問題。臣女是弟弟的依靠。都說為母則剛,臣女雖然沒有當母親,但對待弟弟的心情,也是如此。”
皇上瞥一眼顫顫巍巍跪在地下的人,當真是怕極他砍了她的頭。
若不是知道她在兵馬司和書院的一番言行舉止,皇上定是又信了她。
這樣能伸能屈的性子,安武侯府能培養出這樣的女子,也是一項本事。
皇上道:“能夠揣摩主子的心意,不是本事。要能夠讓主子不發覺,才是真本事,你才能活得長久。”
寧晚橋又磕三個響頭:“請皇上明鑒,臣女不敢。”
“好了,起來吧。”
寧晚橋抬起頭,因為剛才磕頭太用力,站起來後,隻覺得頭暈目眩。
好在和玉扶她坐到軟轎上。
她讓和玉幫她把磕破的傷口處理一下,免得汙了太後的眼睛。
進了慈寧宮,太後已經在正殿明間等她,皇上也坐在一旁。
太後半闔著眼,一名宮女為她按揉太陽穴,另外一名正坐在腳踏邊為她捶腿。
太後本想問她和離之事,瞥見她額頭紅腫,便道:“傷口怎麽弄的啊?”
皇上正用茶蓋拂去上麵的茶葉,聞言,瞥一眼寧晚橋。
寧晚橋行了禮,道:“迴太後,今日臣女上馬車,一不小心,撞在車轅上了。”
太後噗嗤一笑:“你說你啊,這也能撞上。”
皇上放下茶杯:“你倒是會哄太後開心。”
寧晚橋道:“太後笑了,臣女也不白疼。”
她依舊低垂著頭。
太後擺了擺手,讓伺候自己的宮女退下,隻留了下兩個心腹伺候。
太後道:“賜座。”
“謝太後娘娘!”
宮女搬來錦墩。
寧晚橋恭敬謝恩之後,這才斜簽著坐了。
太後比之前好了許多,人看著也精神了,麵容竟然有一些紅潤。
寧晚橋幫太後診了脈,道:“太後如今口幹渴消除,手足心熱消除,咳嗽減輕,胸悶減輕,說話聲音也比之前響亮多了。”
太後笑道:“食欲也好多了。”
太後最喜歡的,便是寧晚橋從不問她症狀,而是自己診出來。
每次聽寧晚橋診出的病症都對,太後便對她的醫術多信任幾分。
寧晚橋重開了藥方,遞給旁邊的姑姑:“這個藥方吃十五劑。如今主要是以滋陰補氣、潤肺為主。”
“你辛苦了。聽說你與平昌侯和離了?”
寧晚橋以為診完脈便可以迴去了,誰知太後又問起和離的事。
“迴太後,臣女與平昌侯沒有了感情,我們商量過後,便決定和離。並且真心祝願對方找到良人。”
太後道:“這也算是一件佳事。你們夫妻開創了大封夫妻好聚好散的先例。”
寧晚橋道:“也是因為侯爺品行端正,肯給臣女和離書。”
太後瞧了瞧寧晚橋,見她不似說假話,笑道:“你也是個好的。”
緩了一會兒,寧晚橋以為太後終於放她迴去了,誰知又問道:“聽說前幾日,你與李尚書、張提學禦史在兵馬司衙署內,爭辯了一番。”
皇上還坐在旁邊,寧晚橋迴答問題的話術,與剛才沒有任何差別。
“迴太後,臣女當時看見弟弟頭部受傷,一時衝動,腦子發熱,想著弟弟受欺負,便想著替弟弟討迴公道。臣女魯莽,尚書大人和提學禦史大人大度,並沒有怪罪臣女。”
沒想到隻是書院這麽小的一件事,便傳到皇上和太後,以及許多人的耳朵裏。
想到今日皇上的警告,寧晚橋垂下眼眸。
日後遇到事情,定要忍一忍,免得以後再生出許多事情來,惹禍上身,連累家人。
沒成想,遇到了皇上的轎輦。
寧晚橋想皇上定是來看太後的,便尋思著離貴人遠一些,以免衝撞龍顏。
誰知皇上的轎子停下,寧晚橋急忙下軟轎,跟著宮女和太監們下跪。
這一條不到幾步路的宮路,她已經是第三次行禮了。
寧晚橋以為皇上馬上會叫他們起來,卻沒想時間沉默了好一會兒,皇上才開口。
“寧夫人醫術了得,竟還是個足智多謀的人。”
寧晚橋可不敢把皇上的話當成是誇獎。
她腦中快速略過自己做了什麽事,才會讓皇上用足智多謀來形容她。
很快鎖定了書院擴張的事。
上迴她在宮裏,一直戰戰兢兢。
演技精湛到騙過了皇上、皇後、太後。
前幾日一時衝動,為了替寧司遠討迴公道,咽不下這口氣,在兵馬司衙署公然與兵部尚書口舌之爭,且還立下誓言,要解決書院的事,
這並不像她之前表現出來的怯懦。
皇上耳目眾多,知道書院的事並不奇怪。
現在皇上特地停下來“誇獎”她一番,定是意識到被她欺騙了。
寧晚橋連磕三個響頭。
好在她還是安武侯府的女兒,皇上就算對她有意見,也要顧著點安武侯府,不敢對她怎麽樣。
“請皇上恕罪。臣女當時心急,一心隻想為弟弟討迴公道。憤怒衝昏了頭腦。是以,膽子變大了幾分。明白怯懦解決不了問題。臣女是弟弟的依靠。都說為母則剛,臣女雖然沒有當母親,但對待弟弟的心情,也是如此。”
皇上瞥一眼顫顫巍巍跪在地下的人,當真是怕極他砍了她的頭。
若不是知道她在兵馬司和書院的一番言行舉止,皇上定是又信了她。
這樣能伸能屈的性子,安武侯府能培養出這樣的女子,也是一項本事。
皇上道:“能夠揣摩主子的心意,不是本事。要能夠讓主子不發覺,才是真本事,你才能活得長久。”
寧晚橋又磕三個響頭:“請皇上明鑒,臣女不敢。”
“好了,起來吧。”
寧晚橋抬起頭,因為剛才磕頭太用力,站起來後,隻覺得頭暈目眩。
好在和玉扶她坐到軟轎上。
她讓和玉幫她把磕破的傷口處理一下,免得汙了太後的眼睛。
進了慈寧宮,太後已經在正殿明間等她,皇上也坐在一旁。
太後半闔著眼,一名宮女為她按揉太陽穴,另外一名正坐在腳踏邊為她捶腿。
太後本想問她和離之事,瞥見她額頭紅腫,便道:“傷口怎麽弄的啊?”
皇上正用茶蓋拂去上麵的茶葉,聞言,瞥一眼寧晚橋。
寧晚橋行了禮,道:“迴太後,今日臣女上馬車,一不小心,撞在車轅上了。”
太後噗嗤一笑:“你說你啊,這也能撞上。”
皇上放下茶杯:“你倒是會哄太後開心。”
寧晚橋道:“太後笑了,臣女也不白疼。”
她依舊低垂著頭。
太後擺了擺手,讓伺候自己的宮女退下,隻留了下兩個心腹伺候。
太後道:“賜座。”
“謝太後娘娘!”
宮女搬來錦墩。
寧晚橋恭敬謝恩之後,這才斜簽著坐了。
太後比之前好了許多,人看著也精神了,麵容竟然有一些紅潤。
寧晚橋幫太後診了脈,道:“太後如今口幹渴消除,手足心熱消除,咳嗽減輕,胸悶減輕,說話聲音也比之前響亮多了。”
太後笑道:“食欲也好多了。”
太後最喜歡的,便是寧晚橋從不問她症狀,而是自己診出來。
每次聽寧晚橋診出的病症都對,太後便對她的醫術多信任幾分。
寧晚橋重開了藥方,遞給旁邊的姑姑:“這個藥方吃十五劑。如今主要是以滋陰補氣、潤肺為主。”
“你辛苦了。聽說你與平昌侯和離了?”
寧晚橋以為診完脈便可以迴去了,誰知太後又問起和離的事。
“迴太後,臣女與平昌侯沒有了感情,我們商量過後,便決定和離。並且真心祝願對方找到良人。”
太後道:“這也算是一件佳事。你們夫妻開創了大封夫妻好聚好散的先例。”
寧晚橋道:“也是因為侯爺品行端正,肯給臣女和離書。”
太後瞧了瞧寧晚橋,見她不似說假話,笑道:“你也是個好的。”
緩了一會兒,寧晚橋以為太後終於放她迴去了,誰知又問道:“聽說前幾日,你與李尚書、張提學禦史在兵馬司衙署內,爭辯了一番。”
皇上還坐在旁邊,寧晚橋迴答問題的話術,與剛才沒有任何差別。
“迴太後,臣女當時看見弟弟頭部受傷,一時衝動,腦子發熱,想著弟弟受欺負,便想著替弟弟討迴公道。臣女魯莽,尚書大人和提學禦史大人大度,並沒有怪罪臣女。”
沒想到隻是書院這麽小的一件事,便傳到皇上和太後,以及許多人的耳朵裏。
想到今日皇上的警告,寧晚橋垂下眼眸。
日後遇到事情,定要忍一忍,免得以後再生出許多事情來,惹禍上身,連累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