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他倆身負異能,普通百姓或是士兵根本不能拿他們怎麽樣。


    嗬嗬,先說隻憑他們目前的實力,不論在這個位麵沒有喪屍晶核給他們提供進階的能量,就說這次他們不計後果透支異能與她拚個你死我活,異能短時間內恢複不了,就算恢複隻怕也要麵臨掉階的危險。


    再加上他們如今的異能雖看著很是唬人,但隻要沒進階,沒能實現質的飛躍,在林小月和大源皇帝聯合加碼的重賞之下,她還就不信那兩個渣滓在人多勢眾的圍剿下,還能翻出天去。


    就算圍而不攻,也足夠讓那兩人狠狠喝上一壺的了。


    ……


    隨著金國和天勝的敗退,按照協議讓出半壁江山,各國將士各自退迴境內休生養息。曾經的三方鼎立局麵儼然已被打破,大源成了這個位麵最強盛的王朝。


    人多地盤大了,林小月想著也做點貢獻,便從空間的藏書中抽取抄寫了不少現代的惠民政策交給了太子。


    太子越看眼越亮,迴頭竟連招唿都忘了打,就麻溜的揣著林小月抄襲來的現代惠民政策跑去找七皇叔,還招集了他的智囊團開起了會議。


    本來他們還想讓出主意的林小月過來談談此番過人的見解,奈何林小月隻讓小草帶了句,“神仙托夢交待的”話轉述給七皇叔和太子,自己則關起房門裝鵪鶉。


    開玩笑呢?


    那些都是她抄襲現代的惠民政策,真讓自己去闡述其中的條條道道,那不是要命嗎?


    還有,太子那些智囊團又不是擺設吃閑飯的,她給了大致的方向那些人還不能往下繼續衍生拓展了?


    當然,能被太子收入麾下的智囊團怎麽可能隻是吃閑飯的,裏頭個頂個都是出類拔萃的精英,多的是擅長治理的人才。


    果然,不出數日,太子便將新政上報皇帝,得到應允讓他全權操辦後,智囊團便通過各州府頒布了一係列惠民政策,各地官員從上至下,如火如荼的開啟了瘋狂的運轉模式。


    被劃入大源地界的新城池和百姓,終於在經曆了兩年天災人禍、戰爭不斷的悲慘後,迎來了全新的生活。


    有了新政的推行,加上官府強有力的幫扶推動,老百姓的日子肉眼可見的好過起來,到處都是一副熱火朝天、歡天喜地的景象。


    而金國和天勝沒被劃入大源的城池地界,卻隻能通過和春風一道拂來的各種消息,羨慕的口水都從眼角緩緩流下。


    隻能說,有人歡喜有人愁,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


    眼巴巴望著曾經的親人或朋友在大源的治下生活得越來越好的百姓心裏忍不住酸酸的,於是,便有老百姓偷偷卷包袱跑了。


    一開始兩二戶、後來攜親帶友,等到官員們發現治下領土的老百姓少了話多時已經少了近兩成,且趨勢還在與日俱增。


    官員們這下也急眼了,治下大量,就算開春了,田地荒廢,田野裏也隻有零星的農戶在勞作,再這麽下去可不就完球了。


    怎麽辦?


    關城門、卡路引、各條官道設下層層關卡,一係列手段齊齊用上。


    可百姓要偷跑,也是所不用極其。


    關城門?限製圈禁的是城內的居民,下邊小鎮、村等百姓可是關不住的;


    路引?這偷渡去的是大源,又不是在境內遷移,還用你路引幹啥?白天有村長、鎮長盯著,他們就趁晚上偷偷跑,誰還能三更半夜不睡覺,熬大夜與鬼共舞?


    在官道設關卡就更不用說了,大路不能走那就走小道唄,兩三戶十七八人一起走,翻山越嶺雖有危險,但人多力量大,別往深山裏去,危險總是能控製的。


    再說了,留在天勝和金國幹啥?等著餓死嗎?


    都說樹挪死,人挪活。熬了這麽些年,好不容易看到希望的曙光,再不跑他們就真的傻了。


    而百姓們的逃離也令兩國官員意識到大源是真的強盛起來了,他們打也打不過,若不想國勢日衰,便隻能低下頭,向大源借鑒他們的治理之法。


    於是,到了盛夏,兩國各自派遣官員出使大源,來學習治理之法。


    出使的官員心裏雖覺得憋氣,但在踏入大源境內時,才發現一界之隔,各條官道上的灌木全都被清理幹淨,被他們口中稱之為“水泥”的工具修整鋪設得堅固又平穩。


    而用大源接待來使的官員說法,便是要致富先修路。道路就是經濟脈絡,修好了不僅方便了百姓出行,更方便將來出現戰事時迅速出兵。


    此等利國利民工程之所以能在短短月餘便建設得風生水起,隻能說除了駐紮在各城附近的軍隊出來幹活,百姓們也自發地扛著鋤頭或拿著鐮刀出來幫忙。


    如此全民動員,幹起活來可不就進展神速,用一日一個樣來形容曾經屬於他們兩國的地界,真是半點也不為過。


    一路向前,經過農田時,來使忍不住下了馬車,在道路兩旁的田埂駐足。


    一大片一望無垠的田地,上麵的作物長得蔥蔥鬱鬱,鄉親們正在揮汗如雨地勞作著。


    使者蹲在地頭仔細觀察地裏的作物,發現與自己那邊發蔫稀疏半死不活的農作物相比,大源這邊地裏的長勢真真是讓人羨慕到眼紅。


    接待的官員也不急著催促,讓這些來使愛瞧瞧、愛看看,反正他們都簽署了和平協議,如今是友非敵,也就讓友綁看看他們大源是如何人傑地靈,上天眷顧的好地方。


    來使中也有擅農的,一眼就看出大源此番夏收必是迎來豐收之年。這麽好的良種,他們也想要啊。


    看過了莊稼,又和鄉親們討論了會,看到鄉親個個麵色紅潤,神情輕鬆不見一絲愁苦之色,光從精氣神上就看出人家生活富足有盼頭。


    待進到城裏,幹淨整潔,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幹幹淨淨,大街上熙熙攘攘、繁華喧鬧,熱鬧的不得了。


    兩旁白牆灰瓦,鱗次櫛比,風格統一的建築讓人眼前一亮。


    主街兩邊的商鋪不僅布置得漂亮不說,還用大塊透明的玻璃門裝點門麵,各個商鋪裏擠滿了人,生意紅紅火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別人逃荒我鹹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施安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施安娜並收藏別人逃荒我鹹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