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後麵的軍事計劃,就是收複乃甘,烏斯藏。”(新疆,西藏。)


    朱雄英又指著西域這邊的地方,然後解釋著為何要打這裏的理由,道:“這邊有珍貴的礦產資源,土地,草原放牧,棉花種植很棒……”


    “然後還可以在伊利建軍事基地,出兵西伯利亞。”


    他主要是想要秋明州的石油。


    反正大明周邊的所有好東西,他朱雄英全都要得到!誰敢反抗,誰就要死!


    哪個鬼佬敢反抗,就滅國,屠城!也在所不惜!


    反正是外國佬,死了就死了,他心裏沒有一點負擔。


    “啊?這麽大的作戰計劃嘛?”


    連朱元璋都是有點發愣,他看著地圖上秋明州所在的地方,那都是比西域都還要西的地方了。


    “我大明軍隊此刻天下無敵,無人能擋,要玩就玩大的。”


    朱雄英淡定一笑,又道:“我兵仗局的軍火,想必皇爺爺深有體會,此時不幹,什麽時候幹?”


    他養著幾萬人,每個月燒錢都要燒幾十萬,如果拿不到更多的好處,那就沒有任何意義。


    軍火他又不想賣,那就隻能打仗,掠奪資源了。


    “那糧草問題怎麽解決?”


    朱標問道。


    “父親,又不是在大明境內作戰,其實是可以搶的。”


    朱雄英沒覺得這是問題,他隻擔心運輸彈藥問題,看來要著重研究火車和鐵軌了。


    “陛下,這裏是養殖技術總會大全,臣建議工部大量刊印,分發給各省百姓。”


    齊泰又從布袋裏拿出幾本書,又道:“工部先研究試驗,在宣傳技術,一起發展進步是必要的,不能在停步不前了,曆朝曆代都是農業為主,但是幾乎沒有任何創新技術,咱大明是時候創新了。”


    “臣也支持齊尚書的話,打仗隻要不在大明境內,那其實怎麽打都行,搶來的好東西,還能反哺大明。”


    詹徽也是很識時務的站出來支持一波,齊泰這樣支持太孫,他要是不表示一下,那以後很難混了。


    他也想進步!


    他也想升尚書!


    而且,他算是看出來了,太孫非常陰險,心狠手辣,不支持可以,但要是敢唱反調,保不齊暗地裏被搞死!


    太孫此舉,態度堅決,改革勢在必行,誰也擋不了!他詹徽隻能選擇支持。


    “陛下,臣全力支持太孫殿下!”


    “太孫說的對!隻要不在大明境內打仗,管他娘的!”


    “對,咱們都憋壞了!”


    藍玉,常茂,王弼,曹震……等一眾武將都是激動的揮著拳頭,確實把他們憋壞了,天天盼著北征,但北元殘部根本就不夠他們打的!


    “好,既然你有計劃,那到時再看。”


    朱元璋見此也是沒有再多說什麽,要是光藍玉這些人說出來,那他絕對會拒絕,但是雄英都這麽想,他選擇相信。


    他相信雄英不會打沒有勝算的仗,因為雄英從來沒失敗過,更讓人放心的,還是兵工廠新研製出來的那些火器,實在是太變態了!


    任他身經百戰,看了那些武器都怕的心慌!


    “臣還有奏,是關於鹽的方案。”


    齊泰又拿出一本奏疏。


    “說。”


    朱元璋笑道。


    “各地鹽場,臣建議讓龍門商會建設製鹽工廠,統一管理鹽戶,讓工人們的工錢可以每月穩定,不至於收入低到,要冒險把鹽賣給走私販子謀利。”


    齊泰說著,又道:“而且讓個別商人專賣,也有很多弊端。”


    “所以,臣建議,以後由龍門商會獨家製鹽批發,各省任何商人都可以來進貨販賣,然後所有鹽稅由龍門商會上交,這樣也不會造成漏稅的情況。”


    “因為商人想販鹽,就要先交稅,到時候,批發了多少鹽,要交多少稅,一目了然,而且,臣相信龍門商會不會漏稅。”


    鹽稅問題,大明朝到後麵是越來越亂,水越來越深,稅收越來越少,改革要趁早。


    “皇爺爺,我跟龍門商會會長談過了,主動增加商稅,從三十取一,提升到十取一。”


    朱雄英也是站出來提了一嘴。


    所有人都是無比震驚的看著太孫,大家都知道,龍門商會其實就是你朱雄英,哪有自己提升自己稅的?


    而且,商業稅三十取一這麽高,太孫是什麽意思?他心裏在打什麽主意?


    所有官員都是心裏泛起了嘀咕,龍門商會之前都是不交稅的吧?


    現在主動交稅,還交的那麽高,那其他人怎麽辦?


    太孫恐怕是在為改革稅務提前做準備了!


    所有人心裏都是恐慌的想到了這一點。


    “好。”


    朱元璋直接答應,本來按照他以前的想法,是會考慮很久的,但是昨晚,他熬夜聽雄英說了一晚上的什麽經濟學的東西,他啟發很大,所以思想改變了。


    “好,散朝。”


    朱元璋都答應了,其他人也就沒有敢站出來反對的,開國之初本來是有很多人反對一些政策的,但是都流放的流放,死的死。


    “咱們大明朝要變天咯。”


    所有人在心裏嘀咕,思緒沉重的離開奉天殿,以前他們是對陛下有壓力,現在他們忽然感覺對工作上都開始有壓力了。


    太孫殿下的想法好像太……太跳躍了,太新奇了,他們有點跟不上,但細細一想,還挺有道理的。


    第二天,一道道旨意就發了出去。


    朝廷官員開始忙碌起來,新政的章程和具體執行,是需要朝廷上到六部,下到地方縣衙一起配合的,工作量很多。


    同時,龍門商會也跟著忙碌起來。


    ……


    而朱雄英這幾天也都是在兵工廠研究以蒸汽機為動力的半自動化機床。


    山西的煤礦也在動工,五百刀斧手已經被押送到陝西去挖煤了,因為蒸汽動力以煤為燃料是最優的。


    然後剩下的一半時間,就是在研究火車和鐵軌,專門分了一個小組來一起研究製作小型的火車和鐵軌試驗一下。


    文學天賦,太強了,朱雄英感覺看一遍就懂,還能手把手教那些工匠,而且一千多個工匠,也不是什麽傻子,雖然讀書不厲害,但是在這些技術上,還真是有能力的,大家都進步很大,而且熱情高漲。


    十幾天一晃而過,時間來到洪武二十年,十一月,北征計劃,暫定十二月底。


    這次北征不止要幹掉納哈出,還要剿滅北元全部殘存勢力,隻不過這次,有朱雄英親自率領兩萬禁衛軍出征。


    “每人賞賜三兩銀子!”


    朱雄英看著成型的小型鐵軌和火車,很是激動,大手一揮,直接賞賜出手,激勵眾人。


    終於製作出小型的試驗品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悍匪:我認錢不認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光不外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光不外泄並收藏大明悍匪:我認錢不認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