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相互討論。


    討論置身之處隻是劉備總是唉一聲長歎,雖然心中有萬裏江山,奈何處境卻是這般的難堪啊。


    他對自己醉酒題詩之事雖有後悔,去也隻是後悔而已,自己所言之語,莫非也有一半是出自本心。


    亦或是想要趁此機會抒發自己的豪情壯誌。


    不過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


    眼下何時才能解除這軟禁大顯才能才是他最應當考慮的事情。


    “話雖如此,我聽聞曹軍內部已有對策,卻不知其意如何,心裏著急,幾時才能脫離困境啊?”


    “大哥,曹操之兵馬雖多,然而多半居於水上,其戰船遠落後於東吳,東吳軍善水戰,據我所知,曹軍兵馬已有不少由於水土不服死於此地。”


    “他們的人馬是八十三萬大軍。”


    “我們卻也僅有幾十萬而已。”


    二人相互交談,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兒上了,關羽的心裏也是百感交集。


    他倒是想要安慰劉備,卻不知從何處開口。


    劉備早已經被陰沉籠罩,至今若是不能脫離困境,或是有良策退敵,他也很難恢複平常狀態了。


    而每每想到這裏,關羽的心中卻也煩悶。


    帶著酒勁終於忍不住脫口而出。


    “恕弟直言,大哥當日若不驅離顧澤,又怎麽會有今天呢?”


    此話是關羽很早之前就想說的,可卻始終沒有找到任何機會開口,就對顧澤十分崇拜。


    因此這般怨氣早已在心中積累多時。


    如果不是帶著酒勁,若不是如今果真困惑,想必關羽也不會說。


    劉備聽到此話,確實相當沉默,心中的難堪更是強上幾分,他怎會不知有顧澤的輔助自己定然會更上一層樓。


    “二弟,事已至此,說這些又有什麽用呢?”


    “大哥,以顧澤先生之才,他既能拿下樊城,又能退夏侯惇十萬兵馬,必然有退曹大策。”


    這話算是一下說到劉備的心坎兒上了。


    此言一出,劉備更加熱淚盈眶,帶著酒勁兒將心中的感慨全部抒發。


    “二弟所言甚是啊,可事已至此,我等又該怎樣?我確實想念顧澤先生啊。”


    劉備迴想起了自己當時和顧澤在一起的種種,心中自然更加煩憂。


    不錯,他確實後悔了,他曾十分清楚的記得顧澤對他的承諾。


    “顧澤先生在此之前便承諾於我,早晚讓我坐擁荊州,隻可惜……”


    言到此處,大丈夫熱淚盈眶,心中百感交集,無處抒發,隻能借酒論事,苦尋安生之法。


    直到現在,顧澤曾對他的承諾仍然在他的耳邊迴應。


    可最終卻因為種種事情使得二人分道揚鑣,這無不令劉備歎息。


    他心中的悔意變得更加強了,這遠比醉酒題詩更甚。


    他更加清楚,事已至此,他已經得罪了顧澤,一切都無法迴頭,事情更不會有任何轉機。


    當前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今後若是再次相見,他又應當以何麵目來麵對顧澤?


    事到如今,他心中的悔意也值得埋沒更深,再將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諸葛亮的身上。


    才能夠成就大事啊。


    恐怕隻有臥龍先生能夠為自己出謀劃策,今後再有種種打算,也隻能信任臥龍先生,並且仰仗他成就大事。


    果然,臥龍歸來。


    打開房門的那一刻,諸葛亮出現在了劉備和關羽的麵前。


    他的突然到來顯然震驚了劉備,他自然知曉自己現在的處境,按理來說臥龍先生也不當在此次前來。


    “主公。”


    “是孔明先生來了。”


    “主公已經無需在此地居住,我已向吳侯講明誤會,今後便可自由行事了。”


    此言一出,劉備瞬間驚豔,同時更喜出望外,軟禁解除便意味著今後他可以聯吳退曹。


    光複漢室,指日可待。


    剛才對顧澤的悔意和歉意更在此時一掃而光。


    “臥龍先生輔佐何愁大事不成,有臥龍先生輔助我早晚必敗顧澤,擊破曹賊光複漢室!”


    關羽站在後麵人都麻了。


    這人前人後說變就變,喜怒無常實在是令人不解呀。


    諸葛亮聽到此言更是哈哈大笑:“亮有一計,可使主公聯合東吳,借江東之力擊破曹軍,而後可得天下。”


    關羽更加納悶兒,以目前為止還有誰能夠擊敗顧澤呢?


    這不是開玩笑,這是什麽?


    “有誰能敗得了顧澤?”


    與此同時,嘈雜的聲音驚醒了張飛,來就借著酒勁兒的他現在被猛然驚醒,更是怒目圓睜。


    方才有聽到諸葛亮所言,瞬間火冒三丈。


    一個箭步射了出來。


    瞪著銅鈴般的大眼睛盯著諸葛亮:“聯合東吳,還要借江東之力嗎?”


    “實在誇口,你豈不知我們已經成為江東刀下之鬼。”


    張飛氣的不行,被軟禁的這段時間可以說讓他非常憤怒。


    若沒有劉備和關羽阻攔,他恐怕早已衝出去,硬生生活劈了那孫權。


    可現在諸葛亮的前來,說要借東吳之力除賊,實在過於笑話。


    諸葛亮絲毫不慌,反而手持羽扇輕撫,從容一笑。


    “非也,非也,三將軍方才睡著,未曾聽亮明言,軟禁之事已解,我等俱是自由之身,無需煩憂。”


    “況且我已成竹在胸。”


    “隻需依托我計,大事可成。”


    劉備一聽雙眼放光,緊忙上前做禮,迅速邀請諸葛亮上坐。


    他則是坐於諸葛亮身側。


    祈求般的尋求諸葛亮:“難道先生已有退敵之法?至勝之道嗎?”


    “不錯,我此次返迴柴桑,必讓主公成為江東嬌客”


    兄弟三人不明覺厲,可諸葛亮卻極為得意。


    想必已然成竹在胸,腹有良策。


    且權相信了他。


    諸葛亮卻非常得意,而且對於一切都成竹在胸,他手持羽扇挺坐輕搖,盡顯從容之色。


    “亮確實有一計,可保主公,後世無憂,江山穩固,更能保主公結東吳之好。”


    “既是一舉兩得。”


    劉備聽完更是雙眼放光,怪不得如,看來臥龍先生早已腹有良策,今日來此不過就是為了穩定自己的情緒態度而已。


    聽吧,劉備那叫一個激動,連忙上前一而再拜。


    “還望望先生能夠賜備之良策,日後若是劉備大有所成,願拜臥龍先生為相。”


    諸葛孔明僅僅隻是笑了笑,並未多說,這種事情對他而言確實也不太重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第一毒士,曹操勸我冷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筆長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筆長生並收藏三國第一毒士,曹操勸我冷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