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上。


    “陛下駕到,太子駕到,眾臣早朝!”


    伴隨著無舌公公的一聲高喊,百官紛紛行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李世民和李承乾紛紛坐下,“眾愛卿,平身吧。”


    兩人異口同聲的開口道。


    “謝陛下,謝殿下。”


    百官謝恩起身。


    “陛……陛下,你……”剛起身目光不小心瞥到李世民的長孫無忌直接震驚了。


    長孫無忌的反常,讓周圍的同僚一愣。


    紛紛看向李世民。


    “陛下!你怎麽了啊!”


    “陛下,你要保重龍體啊!”


    “陛下,您別嚇臣啊,您頭發怎麽白了?陛下啊,保重龍體啊。”


    “陛下,臣等無能,竟不能為陛下分憂,以致陛下一夜白頭,臣等死罪。”


    “臣死罪啊。”


    百官看到李世民是頭發白了,紛紛開口,百官的腦海中同時浮現一夜白頭四個字,這史書裏的東西,竟然出現在眼前。


    如何能不讓人震驚?


    李世民強行擠出笑容,“朕無礙,眾愛卿不必憂慮,咱們來議一下今天的正事吧。”


    “是,陛下。”


    百官見此紛紛站好,等待李世民接下來要說的。


    接下來,也就是給昨晚的事情定性了。


    無舌公公掏出聖旨,開始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蜀王李恪、魏王李泰謀逆犯上,刺王殺駕,謀害儲君,罪不容誅,著即削爵,賜死!


    李恪逐宗譜,除玉牒,收迴李姓,稱楊恪,加恩追封隋國公,以國公之禮葬於皇陵腳下,喪儀從簡。


    李泰追封泰國公,以國公之禮葬入皇陵,喪葬諸事著齊國公長孫無忌全權負責,讓其早日入陵。


    楊妃作為幫兇,已畏罪自裁,追封藝德淑妃,葬入朕之妃陵,蕭禹作為幫兇,削爵為伯,革職待家。


    可聖旨未至,蕭禹已畏罪自裁,念其夕日之功,不予追罰,追封宋國公,子孫承其伯爵,襲子爵位。


    範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在京分支,滿門抄斬,家產充公。


    所有刺客,待查明身份,一律誅九族,吳國公尉遲恭禦下不嚴,以致刺客逞兇,念其救駕之功,功過相抵。


    齊國公、萊國公、梁國公、宿國公、翼國公等救駕之臣,忠心護主,義貫金石,賜入朝不趨之權。


    賞金葉百片、白銀千兩,錦緞百匹,侍女十人,餘下百官,賞金百兩,白銀千兩,以堪嘉獎,欽此。”


    無舌公公念完聖旨,這件事情也就此定性了。


    百官轟動。


    他們震驚的不是那些賞賜。


    而是李泰和李恪之死,聽這意思,這兩人已經被李世民賜死了。


    並且還要辦喪事,這說明李世民沒有找人替換,讓自己的孩子隱姓埋名活著,再加上蕭禹和楊妃的畏罪自裁,李世民一夜白頭,更加佐證了這一點。


    大唐開國十餘年來,一連兩位親王被賜死,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為了穩固李承乾的太子位,李世民連親兒子都殺?其中還有一個嫡子!


    這奪嫡之爭,就這麽結束了。


    以一位嫡出親王和一位庶出親王,外加一個國公和一位寵妃,以及四姓六望在京分支滿門抄斬而宣告結束。


    還好,這一次沒什麽官員牽扯到裏麵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百官這時候還能說什麽,事情都已經定性了,反駁已經沒用了。


    但是李世民這麽殺下來,讓許多老臣起了乞骸骨的想法,讓一些隨著李世民打天下的臣子產生了開始逐步放權的想法。


    李世民的心,太狠了。


    為了大唐的安定,至親都殺。


    更何況說他們這些功臣了。


    由此可見,繼續跟李世民混,到時候一定會落得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場。


    早早的退下來吧。


    放下手中權,當個無憂的權貴其實也很好,不是麽?


    李世民坐在上麵,看到百官臉色各異,以為百官是在驚歎自己處理這件事情的雷霆手段。


    卻並不知道這讓李世民在臣子的心裏害怕的種子已經從一個嫩芽長成了幼苗。


    本來臣子就擔心皇帝晚年之後,自己會落得個兔死狗烹的下場,但是現在看來,根本不用等晚年。


    李世民現在至親都殺,甚至不給百官求情的機會,對待他們這些手握大權,功高震主的臣子就更別說了。


    必須要找個機會乞骸骨了。


    必須!


    這花花世界自己還沒看夠,這榮華富貴自己還沒享受夠,絕對不能兔死狗烹,早早的英年早逝了。


    遠離權利中心,遠離李世民,遠離朝堂。


    不辭官也得外放。


    絕不能再在李世民眼前晃悠了,不然總感覺脖子涼颼颼的。


    “眾位愛卿,此次是上柱國以無上仙法從千裏之外趕迴長安護駕,這才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不倒,如此大功,眾愛卿以為該如何封賞?”


    李世民淡淡的問道。


    “臣以為,國師可進位為公!”


    長孫無忌率先表態。


    “齊國公言之有理,臣也以為也封為縣公!”立馬有臣子站出來附和。


    房玄齡無語,“齊國公的意思是不是向上進一級,就往上封一級,對不起這大功。”


    “嗯……封郡公也可,從侯爵直接擢封為郡公。”立馬又有臣子開口道。


    長孫無忌本人表示無語。


    若是就封個郡公縣公啥的,我踏馬什麽身份,親自開口?


    “陛下,臣的意思是封國公!鎮國公!”


    長孫無忌將自己的話完整的說了出來。


    “臥槽!鎮國公?”


    “齊國公,這個玩笑開不得啊,哪有這麽封的?上柱國的功勞下官不否認,但封國公,還是差了些,可以封為郡公,再加其餘賞賜。”


    “沒錯沒錯,其實我覺得封縣公就可以了。”


    “封國公,齊國公真是好大的口氣,你怎麽不建議陛下直接封王算了。”


    “就是,封國公決不可取!”


    百官議論紛紛,無一讚同封司華年為國公。


    可以封縣公,最多封郡公,國公絕對不行!


    長孫無忌看到幾乎所有人都反對,真想給他們這些人兩個大嘴巴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工地搬磚撿瓶子的清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工地搬磚撿瓶子的清茶並收藏大唐:國師大人五行缺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