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在晉陽公主的盛邀之下去了仙遊。
因為太上皇不住行宮。
反而住在晉陽公主當小娘子時的那座小樓。
彈劾顏韻和晉陽公主的折子又堆滿了李承乾的案頭。
彈劾的理由很簡單,都是與禮不符。
顏韻作為臣子,是知禮儀之人。
不但不去勸阻太上皇任性的行為。
反而和晉陽公主一起收拾那個小院子。
這明顯就是不對的。
對於這些折子李承乾看都沒看。
直接讓內侍拉到爐子裏燒了。
國事不操心,專門盯著這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放。
“衡山王!”
“兒臣在!”
“今後禦史台呈上來關於彈劾顏韻的折子都拉過去燒了。
你抽空也去告知他們一聲。
有這閑情,不如去看看有沒有欺壓百姓的事情發生!”
“遵旨。”
看著時間和地圖,李承乾的心又懸了起來。
三月馬上就到了,遼東區域也應該開春了。
李績、蘇定方,牛進達率領的大軍應該也要行動了。
最讓李承乾擔憂的是劉仁軌。
一個從未在戰場上立過軍功之人,率領著水軍直麵戰場。
李承乾不知道這要是輸了會是怎麽樣的一個結果。
“陛下,中書侍郎來濟求見!”
“宣!”
來濟走到進大殿,李承乾笑著迎了上去,拉著來濟跟自己對坐。
李象很有眼色的過來親自給父皇和來濟倒了一杯茶。
“國事操勞,中書又瘦了!”
來濟麵色惶恐,連稱不敢。
作為榮國公來護兒的兒子,來濟知道君臣之道。
他不敢如他人一樣以過來人的身份和陛下說話。
他的身份也很尷尬,先父是隋煬帝的親信。
來家經不起波折,經曆過宇文化及發動的兵變,來家險些滅門。
大哥來楷,五哥來弘,六哥來整全部被殺。
隻有來濟和哥哥來恆因為太小沒有被殺。
長大的來濟明白勢單力薄沒有人幫襯的悲哀。
所以,來濟和長孫家走的很近。
李承乾知道這些,所以他才很客氣。
不光這些,李承乾還知道如今的侍中韓瑗和長孫無忌是兒女親家。
韓瑗娶長孫無忌族兄弟長孫詮的姐姐。
他們的下一代也在開始聯姻了。
李承乾知道。
要想不讓今後的關隴勳貴變得和山東豪族那般。
就得克製這些人的實力,不能讓他們做大。
李承乾對此心裏一直有缺憾。
這幾人的家族顯赫,為官的名聲也不錯,一時還不好下手。
李承乾就一直忍著,並委以重任。
李承乾知道,他們做大後一定會飄的。
看著來濟客氣謙虛的模樣,李承乾有點失望。
可麵色不改,笑道:“中書侍郎這次來是有要事麽?”
來濟點了點頭,從懷裏掏出寫好的折子。
看了一眼跪坐在一旁,腰間還帶著刀的駱賓王後輕聲道:
“陛下,一月中旬青海捷報傳來,禮部這邊已經擬好功勳。
隻需要等席都督把名單提上來三省就能快速操辦!”
李承乾點了點頭:“中書侍郎,辛苦了,朕知道了!”
“告訴三省,歸程待定,吐蕃的殘餘勢力還在清洗。”
來濟點了點頭。
“臣今日來就是想問問陛下這邊有沒有龜茲捷報的折子。
按理講,龜茲的捷報比青海早。
可如今都三月了,兵部還未收到!”
李承乾聞言抬起了頭,輕聲道:“你的意思是?”
“陛下,三省的意思是讓臣來問問陛下。
事關國朝政策安排,捷報是走八百裏加急。
按理說這月也該到了……”
來濟抬起頭:“為何今日還未到?”
李承乾明白了,身子微微傾斜靠在軟墊上:
“中書侍郎的…不對,三省的意思是琅琊公在假傳捷報?”
來濟猛地站起行禮惶恐道:
“臣不敢,臣隻覺得朝廷應派禦史前去核實。
朝廷這邊也該做好應對的措施,以防萬一。”
“說說!”
“五月在即,戶部存糧不多。
遼東戰事已經是箭在弦上。
臣覺得朝廷今年應該簡單的提高些賦稅,以備不時之需!”
“萬一,萬一龜茲那邊是.....”
李承乾聞言臉色陰鷙了起來,過了半晌,點了點頭:“朕知道了!”
“臣告退!”
望著告退的來濟,李承乾陰惻惻道:
“軍中不光有禦史,有百騎司,西域還有上萬府兵。
就算虛報,你們三省就這麽有信心認為顏白一個人能把所有人的嘴巴堵上?”
“臣會告知下去!”
“去吧,記住沒有什麽萬一,也不存在萬一!”
“喏!”
來濟走了,大殿寂靜無聲。
過了好大一會兒,李承乾才迴過神,可心情全無。
來濟的一番話還是動搖了他的心。
李承乾害怕自己看錯了。
“衡山王!”
“兒臣在!”
李承乾扭頭看向李象,眼睛一亮:
“最近我觀你對政事頗有見解和心得。
來,就以是否增添賦稅為題,你說說你的看法!”
李象聞言,瞬間覺得頭皮發麻。
他哪裏有什麽見解和心得。
那都是別人幫著分析出來的,他就是負責抄錄而已。
李象背後的汗一下就湧出來了。
如今這局麵就不是問答,而是奏對。
一言一行都有人記錄著。
李象知道如今的局麵沒有什麽模棱兩可的答案。
要麽增添賦稅,要麽不增。
增,要有原因,不增也要有見解。
“孩兒覺得,為了大局,應該增添。
但至於增加多少,這個需要商榷。
不能太多,多了,百姓覺得負擔重……”
話一出口,駱賓王輕輕歎了口氣。
先前陛下對此已經表達了態度。
提高賦稅,隻會讓土地的兼並速度更快。
哪怕隻有今年一年,也不行。
曆朝曆代來,百姓對朝廷的信任是有所忌憚的。
他們隻看眼前,隻看碗裏的。
因為,那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大局不是提高賦稅。
提高賦稅隻會讓百姓把糧食藏的更緊,隻會讓市麵上的糧食更貴。
隻會讓天下亂起來。
最後得利的是那些大家族。
尤其是如今朝廷大軍在外征伐的這個緊要關頭。
百姓的負擔本來就重,增添賦稅就是雪上加霜。
剛才陛下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沒有萬一,也不存在萬一。
如今......
看著喋喋不休的李象,李承乾從未如此地失望過。
“閉嘴!”
一聲怒吼在大殿迴蕩。
李承乾看著李象失望的咆哮道:
“簡直是愚不可及。
你是朕的兒子,這個道理就算臣子不明白,你也該明白。
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天底下難道就隻能增添賦稅來解決問題嘛。
他們在看朕的笑話。
作為朕的兒子,你也在看我笑話?”
“都說你很有見識,說了半天也隻說了別人說的東西。
別人嚼了一遍,你再嚼一遍還很自得是吧!”
“你的謙虛呢?”
“你的聰明才智呢?”
李承乾的怒吼震耳發聵。
李象跪倒在地身子抖個不停。
李承乾長吐一口氣濁氣,無奈的擺擺手道:
“迴去吧,迴去休息吧!”
李象如蒙大赦,躬身告退。
大殿隻剩下兩人,李承乾無奈的苦笑道:
“觀光,你看,這就是朕的兒子。
沒膽子去西域,也沒有一個能看的長遠的眼光!”
“觀光,昔日朕在涼州城。
大軍在前麵賣命,高甑生散布謠言說李衛公拉著我有造反的心思。”
李承乾自嘲的笑了笑:“你看,如今又來了,還點朕呢?”
“嗬嗬,玩意,什麽傻逼玩意啊!”
駱賓王快嚇死了,這話他可不敢說。
這怎麽寫?
這兩字可比田舍翁三個字有威力多了。
李承乾躺在大殿上,孤獨的可怕。
顏白從草甸子上坐起身。
那僅剩的一點鹽炒豆子分給了裴行儉和李厥。
然後又直直的躺下,美美的曬著太陽。
天暖和了起來。
李厥不舍得把豆子皮從手心裏吹掉,喂到嘴裏還順勢抖了抖。
見掌心還有點鹽粒子。
不顧形象的舔了舔。
這可是長安的味道。
他也有,可惜都被用來收買速台了。
豆子吃完了,速台還是沒收買過來。
“先生,戰報該如何寫?
突厥號稱有十萬,你一戰滅了牙帳,俘虜官員三千多人,其實陣斬的並不多!”
“寫三千吧!”
“三千不好看,百姓聽到三千這個人數都會不屑的“嘁”一聲。
如今連誇街的資格都沒有,都愛聽滅國,不妥,不妥。”
顏白聞言笑道:“你去跟禦史他們商議吧!”
“商議了,他們說寫三萬。
這一次直接俘虜了如此多突厥的官吏,等於斷了他們的根。
要我說寫五萬也不過分,父皇也會認。”
“如實寫,真要覺得不好意思,等這場仗打完,多殺幾個突厥湊一個整數!”
“好!”
此刻,哈裏發已經準備好。
他也不能再拖下去了,糧草所剩無幾。
如果不能在五日內拿下龜茲補充糧草。
這一支龐大的軍隊就會陷入危機。
就要吃人了!
哈裏發戴上王冠,手中的權杖往龜茲一指,低喝道:
“破城!”
嗚嗚的號角聲響起,五十裏外的大食人軍陣開始緩緩移動。
監視著大食人一舉一動的哨兵立刻敲響了手中的銅鑼。
低沉的戰鼓聲緩緩響起。
顏白猛的站起身,望著李厥道:
“好了,西域的日子到此結束。
席君買那邊大勝的消息你也看到了,我可以放心讓你離開了!”
李厥哆嗦著嘴巴喃喃道:“我……”
“離開吧,你離開我們才能安心廝殺!”
因為太上皇不住行宮。
反而住在晉陽公主當小娘子時的那座小樓。
彈劾顏韻和晉陽公主的折子又堆滿了李承乾的案頭。
彈劾的理由很簡單,都是與禮不符。
顏韻作為臣子,是知禮儀之人。
不但不去勸阻太上皇任性的行為。
反而和晉陽公主一起收拾那個小院子。
這明顯就是不對的。
對於這些折子李承乾看都沒看。
直接讓內侍拉到爐子裏燒了。
國事不操心,專門盯著這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放。
“衡山王!”
“兒臣在!”
“今後禦史台呈上來關於彈劾顏韻的折子都拉過去燒了。
你抽空也去告知他們一聲。
有這閑情,不如去看看有沒有欺壓百姓的事情發生!”
“遵旨。”
看著時間和地圖,李承乾的心又懸了起來。
三月馬上就到了,遼東區域也應該開春了。
李績、蘇定方,牛進達率領的大軍應該也要行動了。
最讓李承乾擔憂的是劉仁軌。
一個從未在戰場上立過軍功之人,率領著水軍直麵戰場。
李承乾不知道這要是輸了會是怎麽樣的一個結果。
“陛下,中書侍郎來濟求見!”
“宣!”
來濟走到進大殿,李承乾笑著迎了上去,拉著來濟跟自己對坐。
李象很有眼色的過來親自給父皇和來濟倒了一杯茶。
“國事操勞,中書又瘦了!”
來濟麵色惶恐,連稱不敢。
作為榮國公來護兒的兒子,來濟知道君臣之道。
他不敢如他人一樣以過來人的身份和陛下說話。
他的身份也很尷尬,先父是隋煬帝的親信。
來家經不起波折,經曆過宇文化及發動的兵變,來家險些滅門。
大哥來楷,五哥來弘,六哥來整全部被殺。
隻有來濟和哥哥來恆因為太小沒有被殺。
長大的來濟明白勢單力薄沒有人幫襯的悲哀。
所以,來濟和長孫家走的很近。
李承乾知道這些,所以他才很客氣。
不光這些,李承乾還知道如今的侍中韓瑗和長孫無忌是兒女親家。
韓瑗娶長孫無忌族兄弟長孫詮的姐姐。
他們的下一代也在開始聯姻了。
李承乾知道。
要想不讓今後的關隴勳貴變得和山東豪族那般。
就得克製這些人的實力,不能讓他們做大。
李承乾對此心裏一直有缺憾。
這幾人的家族顯赫,為官的名聲也不錯,一時還不好下手。
李承乾就一直忍著,並委以重任。
李承乾知道,他們做大後一定會飄的。
看著來濟客氣謙虛的模樣,李承乾有點失望。
可麵色不改,笑道:“中書侍郎這次來是有要事麽?”
來濟點了點頭,從懷裏掏出寫好的折子。
看了一眼跪坐在一旁,腰間還帶著刀的駱賓王後輕聲道:
“陛下,一月中旬青海捷報傳來,禮部這邊已經擬好功勳。
隻需要等席都督把名單提上來三省就能快速操辦!”
李承乾點了點頭:“中書侍郎,辛苦了,朕知道了!”
“告訴三省,歸程待定,吐蕃的殘餘勢力還在清洗。”
來濟點了點頭。
“臣今日來就是想問問陛下這邊有沒有龜茲捷報的折子。
按理講,龜茲的捷報比青海早。
可如今都三月了,兵部還未收到!”
李承乾聞言抬起了頭,輕聲道:“你的意思是?”
“陛下,三省的意思是讓臣來問問陛下。
事關國朝政策安排,捷報是走八百裏加急。
按理說這月也該到了……”
來濟抬起頭:“為何今日還未到?”
李承乾明白了,身子微微傾斜靠在軟墊上:
“中書侍郎的…不對,三省的意思是琅琊公在假傳捷報?”
來濟猛地站起行禮惶恐道:
“臣不敢,臣隻覺得朝廷應派禦史前去核實。
朝廷這邊也該做好應對的措施,以防萬一。”
“說說!”
“五月在即,戶部存糧不多。
遼東戰事已經是箭在弦上。
臣覺得朝廷今年應該簡單的提高些賦稅,以備不時之需!”
“萬一,萬一龜茲那邊是.....”
李承乾聞言臉色陰鷙了起來,過了半晌,點了點頭:“朕知道了!”
“臣告退!”
望著告退的來濟,李承乾陰惻惻道:
“軍中不光有禦史,有百騎司,西域還有上萬府兵。
就算虛報,你們三省就這麽有信心認為顏白一個人能把所有人的嘴巴堵上?”
“臣會告知下去!”
“去吧,記住沒有什麽萬一,也不存在萬一!”
“喏!”
來濟走了,大殿寂靜無聲。
過了好大一會兒,李承乾才迴過神,可心情全無。
來濟的一番話還是動搖了他的心。
李承乾害怕自己看錯了。
“衡山王!”
“兒臣在!”
李承乾扭頭看向李象,眼睛一亮:
“最近我觀你對政事頗有見解和心得。
來,就以是否增添賦稅為題,你說說你的看法!”
李象聞言,瞬間覺得頭皮發麻。
他哪裏有什麽見解和心得。
那都是別人幫著分析出來的,他就是負責抄錄而已。
李象背後的汗一下就湧出來了。
如今這局麵就不是問答,而是奏對。
一言一行都有人記錄著。
李象知道如今的局麵沒有什麽模棱兩可的答案。
要麽增添賦稅,要麽不增。
增,要有原因,不增也要有見解。
“孩兒覺得,為了大局,應該增添。
但至於增加多少,這個需要商榷。
不能太多,多了,百姓覺得負擔重……”
話一出口,駱賓王輕輕歎了口氣。
先前陛下對此已經表達了態度。
提高賦稅,隻會讓土地的兼並速度更快。
哪怕隻有今年一年,也不行。
曆朝曆代來,百姓對朝廷的信任是有所忌憚的。
他們隻看眼前,隻看碗裏的。
因為,那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大局不是提高賦稅。
提高賦稅隻會讓百姓把糧食藏的更緊,隻會讓市麵上的糧食更貴。
隻會讓天下亂起來。
最後得利的是那些大家族。
尤其是如今朝廷大軍在外征伐的這個緊要關頭。
百姓的負擔本來就重,增添賦稅就是雪上加霜。
剛才陛下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沒有萬一,也不存在萬一。
如今......
看著喋喋不休的李象,李承乾從未如此地失望過。
“閉嘴!”
一聲怒吼在大殿迴蕩。
李承乾看著李象失望的咆哮道:
“簡直是愚不可及。
你是朕的兒子,這個道理就算臣子不明白,你也該明白。
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天底下難道就隻能增添賦稅來解決問題嘛。
他們在看朕的笑話。
作為朕的兒子,你也在看我笑話?”
“都說你很有見識,說了半天也隻說了別人說的東西。
別人嚼了一遍,你再嚼一遍還很自得是吧!”
“你的謙虛呢?”
“你的聰明才智呢?”
李承乾的怒吼震耳發聵。
李象跪倒在地身子抖個不停。
李承乾長吐一口氣濁氣,無奈的擺擺手道:
“迴去吧,迴去休息吧!”
李象如蒙大赦,躬身告退。
大殿隻剩下兩人,李承乾無奈的苦笑道:
“觀光,你看,這就是朕的兒子。
沒膽子去西域,也沒有一個能看的長遠的眼光!”
“觀光,昔日朕在涼州城。
大軍在前麵賣命,高甑生散布謠言說李衛公拉著我有造反的心思。”
李承乾自嘲的笑了笑:“你看,如今又來了,還點朕呢?”
“嗬嗬,玩意,什麽傻逼玩意啊!”
駱賓王快嚇死了,這話他可不敢說。
這怎麽寫?
這兩字可比田舍翁三個字有威力多了。
李承乾躺在大殿上,孤獨的可怕。
顏白從草甸子上坐起身。
那僅剩的一點鹽炒豆子分給了裴行儉和李厥。
然後又直直的躺下,美美的曬著太陽。
天暖和了起來。
李厥不舍得把豆子皮從手心裏吹掉,喂到嘴裏還順勢抖了抖。
見掌心還有點鹽粒子。
不顧形象的舔了舔。
這可是長安的味道。
他也有,可惜都被用來收買速台了。
豆子吃完了,速台還是沒收買過來。
“先生,戰報該如何寫?
突厥號稱有十萬,你一戰滅了牙帳,俘虜官員三千多人,其實陣斬的並不多!”
“寫三千吧!”
“三千不好看,百姓聽到三千這個人數都會不屑的“嘁”一聲。
如今連誇街的資格都沒有,都愛聽滅國,不妥,不妥。”
顏白聞言笑道:“你去跟禦史他們商議吧!”
“商議了,他們說寫三萬。
這一次直接俘虜了如此多突厥的官吏,等於斷了他們的根。
要我說寫五萬也不過分,父皇也會認。”
“如實寫,真要覺得不好意思,等這場仗打完,多殺幾個突厥湊一個整數!”
“好!”
此刻,哈裏發已經準備好。
他也不能再拖下去了,糧草所剩無幾。
如果不能在五日內拿下龜茲補充糧草。
這一支龐大的軍隊就會陷入危機。
就要吃人了!
哈裏發戴上王冠,手中的權杖往龜茲一指,低喝道:
“破城!”
嗚嗚的號角聲響起,五十裏外的大食人軍陣開始緩緩移動。
監視著大食人一舉一動的哨兵立刻敲響了手中的銅鑼。
低沉的戰鼓聲緩緩響起。
顏白猛的站起身,望著李厥道:
“好了,西域的日子到此結束。
席君買那邊大勝的消息你也看到了,我可以放心讓你離開了!”
李厥哆嗦著嘴巴喃喃道:“我……”
“離開吧,你離開我們才能安心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