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長安的時候是四個人,迴去之後就變成了五個人,多出來的這個人叫李晦。
和李晦相遇純屬湊巧,因為處於休沐的李晦是不會起來這麽早的,瞅著李晦衣衫不整的樣子,顏白不由得好奇道:
“呦,貴公子今兒怎麽這麽落魄了?魚竿都不拿了?就算去仙遊換洗的衣衫總得帶兩件吧,雖說我的你可以穿,我也不嫌棄,但是內褲可不行啊!”
李晦瞅了瞅身後,無奈道:“嘴夾緊!找莊子婦人做幾件又不是多大事兒,真的是,非得說個風涼話,在草原,你一個月不換內褲我說什麽了嗎?”
“瞎說,也就十天而已,傳著傳著就一個月啦?你不當禦史真是屈才!”
“快走,快走!”
見李晦急不可耐的樣子,顏白好奇道:“到底發生了什麽?”
李晦支支吾吾說了半天才說道:“我還沒完親我阿耶就張羅著讓我納妾了,一次要納兩個,說什麽李家的子嗣太少了,讓我來擔當宗族的延續的大任。
老天爺啊,今兒都要搞定這事兒,你說我能不走麽?”
李晦說著不由得提高了嗓門:“就算擔當大任那是我大兄該操心的,怎麽就落到了我的頭上……”
如果在先前顏白一定會覺得很好笑,可在今日顏白真能有些明白李晦的苦惱,大唐人太少了,如今又打下了突厥,大片的國土荒蕪著。
宗族的延續,子嗣的延續是每個家族最大的事兒,今年開年以來,來自宮中的旨意不下三道,內容都是一樣,都是關於人口的。
十四歲本該是最幸福的時光,可好多都已經嫁人了。
十五六的姑娘,背著一個不會走路的娃娃在田地拾麥穗,背上的那個孩子不是他弟弟妹妹,而是他的孩子,這還是長安周邊。
在更遠的地區,成親的年齡就更小了,百姓想著的是多個孩子家裏多個勞力,多一些田地。
現在田地製度是均田製,家裏多個人就多些田地。
家族想的是,天下已經大定,多個子嗣家族就能大一些,就能多占一些土地,就能多一份力量。
富商納妾可能是為了私欲,但像李晦家這樣的頂級的勳貴家,娶妻,雖也有為了美色的部分原因,更多的是為了聯姻。
通過嫁娶,滿足各家的利益,形成攻守同盟,哪有什麽比親人更可靠的聯盟?李晦家是河間郡王府,隻要他家放出風聲,那些低階邊緣官員就會蜂擁而至。
給河間郡王兒子當妾室真的不丟人。
路走了一半,李晦見沒有人追過來,心情好了很多。
原先的貴公子又迴來了,一邊整理自己衣衫,一邊開始告訴顏白怎麽看一處水塘有沒有魚,如果有魚該怎麽找釣位,這個季節是釣水邊,還是釣遠點的水中間。
顏白是一個很好的聽眾,每次李晦講這些的時候顏白都在想自己該做些什麽,等李晦話音落下,顏白也從自己的遐思中迴過神來,然後稍微露出一點向往的神色。
這個時候的李晦則會激動不已,他覺得,離自己和顏白一起邊垂釣邊閑談的日子不遠了,離自己有個忠實的釣友不遠了。
“停停!”
顏白不由得打斷了李晦的話:“說釣魚就釣魚,怎麽好好地就扯到了《洛神賦》上去了?這個和釣魚有關係?”
“有!”李晦認真地點點頭:“我在想洛水的魚是何品種,魚大不大,等那日偷得閑了,我一定去試一下!”
顏白徹底無語,心想,你這釣魚還能和詩詞扯上了,他要是知道望廬山瀑布,是不是也得去那兒試一下,看看有沒有魚?
都說人將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也不知道這李晦還有他哥遭受過什麽,一個想方設法的去思考著如何釣魚,去哪裏釣魚,釣多大魚。
另一個是想辦法地去平康坊,無論如何都要去,都打成那樣了還死不悔改。
唉,這兩人……
“誒,小白你說啊!”
李晦話音一轉:“我們都知道曹植才高八鬥,可為什麽我們在學習諸子先賢的文章時總是很少去學他的文章。
就算沒學,我見也很少有人提起他來,就算學也是大的時候去學,你家家學淵源,你倒是說說這是為啥?”
“不是!”
顏白斜著眼睛看著李晦:“我這樣的也能評價曹子建的詩詞啦?
如果非要說點兒,我隻能說《洛神賦》通篇的話題太高端了,現在人心太浮躁,得等到上了年紀才能明白那些華麗的辭藻。”
李晦咧咧嘴,他覺得還是跟顏白說話有趣,他牢牢地記住顏白剛才說的話題太高端,人心太浮躁十個字。
他覺得這又是一個跟人吵架時候的絕妙迴答,這裏麵包含著無窮的學問。
仙遊遙遙在即,李晦的心情已經開心得快要飛起。
哪怕莊子誰也聽不到官道上有人在喊什麽,可是李晦依舊衝著莊子大聲地,一遍又一遍地唿喊著大肥,大肥,讓大肥趕緊給他開始挖蚯蚓。
大肥撓撓頭,衝著李晦的背影,憨憨地疑惑道:“李大郎,下來挖啊,你別騎那麽快……”
李晦:????
顏白沒好氣地看著大肥:“大肥,他傻你也傻?你搭理他做什麽?他又愛釣魚又不愛挖蚯蚓,你理他做什麽……”
-------------
眼見太陽都要落下了李晦還沒有迴家,李崇義著急地在長安周邊有水的地方到處尋找。
他是看著弟弟李晦出門的,那時候他和阿耶因為納妾的問題吵得很厲害,他不敢插嘴,他怕一插嘴兩人的火就會一下子轉移到身上。
可現在太陽就要落山了,馬上就宵禁了,這要是在城裏還好,武侯不良人都認識,不會被關起來。
這要是在城外,那就迴不來了,沒有特令,無論你說什麽,守城門的絕對不會給你開門,開個縫都不行。
城裏問了一圈,有人信誓旦旦地說看到李市令去了東市,李崇義打馬到東市,一問才知道李市令就沒有來。
李崇義再問,又有人信誓旦旦的是在城門口看到了李市令和顏侯走了,估摸是去仙遊了。
這一次李崇義打死都不信,顏白什麽性子他還是懂的,他會來長安?
自己弟弟什麽性子他也知道,哪次去仙遊不帶幾大包換洗衣服,不帶七八根長短不一的魚竿,他會空手去仙遊?
忽聽人說有人跳河了,李崇義心裏咯噔一下,想著他和阿耶的爭吵,想著弟弟從小到大都死倔死倔的性子,一種不好的預感在李崇義心裏升起。
他想起了小時候他跟李晦吵了一架,結果那天釣魚的李晦差點淹死,他差點被打死。
他越想越覺得記憶裏最害怕的事情還會發生,開始找有水的地方,有大河的地方,他開始見人就問。
他實在太害怕李晦又跟上一次一樣又掉到了水裏麵去了!
“貴人,你要問啥?”老爺子看著眼前的貴公子好奇道。
“這附近有河嗎?”
老爺子熱情道:“貴人您是尋大河還是要小河?”
李崇義說道:“大河,越大越好的那種!”
老爺子一拍大腿:“我給您說,沿著官道走到頭,那兒有大河,灞河,灞河!”
李崇義沒有釣過魚,他不知道灞河深不深,他又問道:“灞河深不深?”
老爺子拍拍胸口,信誓旦旦道:“原先不夠深,最近幾年長安裏麵不是蓋房子麽,裏麵挖了很多沙,有的地方很深。
每年有淹死幾個玩水的人!對了,貴人,你找深水做什麽?”
“我弟弟丟了!找了一天沒找到,我心裏難受!”
大爺聞言臉色都變了,心情不好,找河,還找深水的河?這貴人怕是要想不開吧!這是要跳河?
造孽呦,這要攤上大事兒了啊!
見這位穿著華貴的貴人又要問,老爺子趕緊道:“我也是才來長安,這幾年一直在別地謀生活,這也是才迴來,有河沒河我不知道,你別問我了。
那個……我要迴去吃飯了,要不…一起吃點?”
和李晦相遇純屬湊巧,因為處於休沐的李晦是不會起來這麽早的,瞅著李晦衣衫不整的樣子,顏白不由得好奇道:
“呦,貴公子今兒怎麽這麽落魄了?魚竿都不拿了?就算去仙遊換洗的衣衫總得帶兩件吧,雖說我的你可以穿,我也不嫌棄,但是內褲可不行啊!”
李晦瞅了瞅身後,無奈道:“嘴夾緊!找莊子婦人做幾件又不是多大事兒,真的是,非得說個風涼話,在草原,你一個月不換內褲我說什麽了嗎?”
“瞎說,也就十天而已,傳著傳著就一個月啦?你不當禦史真是屈才!”
“快走,快走!”
見李晦急不可耐的樣子,顏白好奇道:“到底發生了什麽?”
李晦支支吾吾說了半天才說道:“我還沒完親我阿耶就張羅著讓我納妾了,一次要納兩個,說什麽李家的子嗣太少了,讓我來擔當宗族的延續的大任。
老天爺啊,今兒都要搞定這事兒,你說我能不走麽?”
李晦說著不由得提高了嗓門:“就算擔當大任那是我大兄該操心的,怎麽就落到了我的頭上……”
如果在先前顏白一定會覺得很好笑,可在今日顏白真能有些明白李晦的苦惱,大唐人太少了,如今又打下了突厥,大片的國土荒蕪著。
宗族的延續,子嗣的延續是每個家族最大的事兒,今年開年以來,來自宮中的旨意不下三道,內容都是一樣,都是關於人口的。
十四歲本該是最幸福的時光,可好多都已經嫁人了。
十五六的姑娘,背著一個不會走路的娃娃在田地拾麥穗,背上的那個孩子不是他弟弟妹妹,而是他的孩子,這還是長安周邊。
在更遠的地區,成親的年齡就更小了,百姓想著的是多個孩子家裏多個勞力,多一些田地。
現在田地製度是均田製,家裏多個人就多些田地。
家族想的是,天下已經大定,多個子嗣家族就能大一些,就能多占一些土地,就能多一份力量。
富商納妾可能是為了私欲,但像李晦家這樣的頂級的勳貴家,娶妻,雖也有為了美色的部分原因,更多的是為了聯姻。
通過嫁娶,滿足各家的利益,形成攻守同盟,哪有什麽比親人更可靠的聯盟?李晦家是河間郡王府,隻要他家放出風聲,那些低階邊緣官員就會蜂擁而至。
給河間郡王兒子當妾室真的不丟人。
路走了一半,李晦見沒有人追過來,心情好了很多。
原先的貴公子又迴來了,一邊整理自己衣衫,一邊開始告訴顏白怎麽看一處水塘有沒有魚,如果有魚該怎麽找釣位,這個季節是釣水邊,還是釣遠點的水中間。
顏白是一個很好的聽眾,每次李晦講這些的時候顏白都在想自己該做些什麽,等李晦話音落下,顏白也從自己的遐思中迴過神來,然後稍微露出一點向往的神色。
這個時候的李晦則會激動不已,他覺得,離自己和顏白一起邊垂釣邊閑談的日子不遠了,離自己有個忠實的釣友不遠了。
“停停!”
顏白不由得打斷了李晦的話:“說釣魚就釣魚,怎麽好好地就扯到了《洛神賦》上去了?這個和釣魚有關係?”
“有!”李晦認真地點點頭:“我在想洛水的魚是何品種,魚大不大,等那日偷得閑了,我一定去試一下!”
顏白徹底無語,心想,你這釣魚還能和詩詞扯上了,他要是知道望廬山瀑布,是不是也得去那兒試一下,看看有沒有魚?
都說人將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也不知道這李晦還有他哥遭受過什麽,一個想方設法的去思考著如何釣魚,去哪裏釣魚,釣多大魚。
另一個是想辦法地去平康坊,無論如何都要去,都打成那樣了還死不悔改。
唉,這兩人……
“誒,小白你說啊!”
李晦話音一轉:“我們都知道曹植才高八鬥,可為什麽我們在學習諸子先賢的文章時總是很少去學他的文章。
就算沒學,我見也很少有人提起他來,就算學也是大的時候去學,你家家學淵源,你倒是說說這是為啥?”
“不是!”
顏白斜著眼睛看著李晦:“我這樣的也能評價曹子建的詩詞啦?
如果非要說點兒,我隻能說《洛神賦》通篇的話題太高端了,現在人心太浮躁,得等到上了年紀才能明白那些華麗的辭藻。”
李晦咧咧嘴,他覺得還是跟顏白說話有趣,他牢牢地記住顏白剛才說的話題太高端,人心太浮躁十個字。
他覺得這又是一個跟人吵架時候的絕妙迴答,這裏麵包含著無窮的學問。
仙遊遙遙在即,李晦的心情已經開心得快要飛起。
哪怕莊子誰也聽不到官道上有人在喊什麽,可是李晦依舊衝著莊子大聲地,一遍又一遍地唿喊著大肥,大肥,讓大肥趕緊給他開始挖蚯蚓。
大肥撓撓頭,衝著李晦的背影,憨憨地疑惑道:“李大郎,下來挖啊,你別騎那麽快……”
李晦:????
顏白沒好氣地看著大肥:“大肥,他傻你也傻?你搭理他做什麽?他又愛釣魚又不愛挖蚯蚓,你理他做什麽……”
-------------
眼見太陽都要落下了李晦還沒有迴家,李崇義著急地在長安周邊有水的地方到處尋找。
他是看著弟弟李晦出門的,那時候他和阿耶因為納妾的問題吵得很厲害,他不敢插嘴,他怕一插嘴兩人的火就會一下子轉移到身上。
可現在太陽就要落山了,馬上就宵禁了,這要是在城裏還好,武侯不良人都認識,不會被關起來。
這要是在城外,那就迴不來了,沒有特令,無論你說什麽,守城門的絕對不會給你開門,開個縫都不行。
城裏問了一圈,有人信誓旦旦地說看到李市令去了東市,李崇義打馬到東市,一問才知道李市令就沒有來。
李崇義再問,又有人信誓旦旦的是在城門口看到了李市令和顏侯走了,估摸是去仙遊了。
這一次李崇義打死都不信,顏白什麽性子他還是懂的,他會來長安?
自己弟弟什麽性子他也知道,哪次去仙遊不帶幾大包換洗衣服,不帶七八根長短不一的魚竿,他會空手去仙遊?
忽聽人說有人跳河了,李崇義心裏咯噔一下,想著他和阿耶的爭吵,想著弟弟從小到大都死倔死倔的性子,一種不好的預感在李崇義心裏升起。
他想起了小時候他跟李晦吵了一架,結果那天釣魚的李晦差點淹死,他差點被打死。
他越想越覺得記憶裏最害怕的事情還會發生,開始找有水的地方,有大河的地方,他開始見人就問。
他實在太害怕李晦又跟上一次一樣又掉到了水裏麵去了!
“貴人,你要問啥?”老爺子看著眼前的貴公子好奇道。
“這附近有河嗎?”
老爺子熱情道:“貴人您是尋大河還是要小河?”
李崇義說道:“大河,越大越好的那種!”
老爺子一拍大腿:“我給您說,沿著官道走到頭,那兒有大河,灞河,灞河!”
李崇義沒有釣過魚,他不知道灞河深不深,他又問道:“灞河深不深?”
老爺子拍拍胸口,信誓旦旦道:“原先不夠深,最近幾年長安裏麵不是蓋房子麽,裏麵挖了很多沙,有的地方很深。
每年有淹死幾個玩水的人!對了,貴人,你找深水做什麽?”
“我弟弟丟了!找了一天沒找到,我心裏難受!”
大爺聞言臉色都變了,心情不好,找河,還找深水的河?這貴人怕是要想不開吧!這是要跳河?
造孽呦,這要攤上大事兒了啊!
見這位穿著華貴的貴人又要問,老爺子趕緊道:“我也是才來長安,這幾年一直在別地謀生活,這也是才迴來,有河沒河我不知道,你別問我了。
那個……我要迴去吃飯了,要不…一起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