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不是徑直給他做了決定,就是告訴他應該怎麽去弄,所以乍然聽到蕭以文問詢他的意見之時,大皇子竟不知道該如何去答了。
一旁的師傅也看出來了大皇子拘謹,於是摸了摸胡須就笑著說道。
“蕭大公子所言有理,大皇子可以跟去看看,騎馬射箭也是練耐力和專注力的一個好法子,若是你的心能在萬千嘈雜之中靜下來正中紅心,那日後於讀書上也會大有裨益的。”
這番話,讓大皇子有了些動搖的心思。
他隻是怕自己習文不成,習武也不成,平白叫更多的人失望而已,所以才這般止步不前。
一旁的韓印哪兒顧得上這些,拉著大皇子的手就朝那騎射場而去,他笑得爽朗大方,連帶著跟他一起跑過去的大皇子也有些久違的興奮了。
如意一臉委屈,她也想跟著去。
但昨日母後才千叮嚀萬囑咐過的,叫她下學了便去請安,而後要跟著嬤嬤學規矩,因此她心飄遠了,但人還得迴去。
所以看著蕭以文便無辜想哭。
“公主,莫要這個樣子看著臣,皇後娘娘的詔令,便是陛下也不會不聽的,臣要是帶您去了騎射場,隻怕明日您就見不到臣了,所以,還請你先跟著嬤嬤們迴去吧。”
蕭以文義正嚴辭的說著話,一點都不想替公主求情。
如意看著早溜沒煙兒的韓印和麵前這個剛正不阿的蕭以文,心中第一萬次覺得,母後和父皇沒有其他的孩子,對她而言當真是一種折磨。
若是有,甭管弟弟妹妹,注意力總能被吸引走一些的,這樣她才能過點鬆快日子,於是苦哈哈的跟著嬤嬤離開了書房,卻沒注意到她走時那委委屈屈的小表情,落在了蕭以文眼中,勾得他嘴角不自覺的上揚了。
騎射場上,等蕭以文趕到的時候,那裏已經充斥著韓印瀟灑的笑聲以及歡快的馬蹄聲。
他天然就有種馭獸的本事,越是難馴服的烈馬,他越是喜歡去征服,因此即便才十歲出頭,可他的騎術已經在京兆府內頗有盛名了!
大皇子從未見過有人能如此熟練的駕馭駿馬,哪怕是騎射師傅,很多時候他都覺得太過一板一眼,像這樣的張揚之勢似乎從沒有過,一時間羨慕從眼神中流露了出來。
時不時的還會拍手叫好。
等到蕭以文走近後,他就迴頭笑著說了一聲。
“小郡王可真厲害,我學騎射也有兩三年了,可是每次上馬都覺得有些害怕,他竟然還可以雙手放開韁繩,一邊跑馬一邊射箭,十支裏頭還能中七八箭的紅心,真是太厲害了!”
照他這樣練下去,隻怕百步穿楊都不在話下!
大皇子雖如是想,但還是忍住沒有開口誇讚了,畢竟師傅曾說過,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過猶不及啊。
蕭以文高出大皇子一個頭還要多些,看著他也就齊肩的樣子,與家中的弟弟妹妹們無甚區別,於是起了讓他放鬆些的念頭,繼而就鼓勵的說道。
“韓印也不是一日就能練成這樣的,自四歲起,風雨無阻的出現在騎射場上,一開始是在公主府的後院練,後麵是在臣父管轄的練武場中練,再後麵憑著真本事叫羽林軍的統領給看中了,這才準了他入軍內訓練的騎射場中練的,那些人可都是二十幾歲的人了,突然被這麽個小子出現搶了風頭,如何能忍,所以明裏暗裏的沒少給他使絆子,所以大皇子看到的韓印,也並非就是全部的韓印,待會兒你可以讓他將褲子脫了給你看看,雙腿上全是繭子,被馬革磨的。”
大皇子倍感驚訝,他還以為這小郡王是什麽天縱之才呢,沒想到竟也是如此苦練出來的,一下子更是佩服萬分。
“我每日早起去上學,中午要練騎射,日日都覺得不夠睡,還以為我自己有多刻苦呢,卻沒想到,與小郡王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大皇子習慣性的把問題又歸結了在自己身上,蕭以文低頭看了他一眼,果不其然,那股自卑的勁兒又上來了。
他可是臨帝唯一的皇子,日後這天下都會是他的,可偏偏這模樣,蕭以文有時候忍不住的在想,臨帝為何不幹預?
難不成真的要將這兒子給養廢嗎?
念頭根植心中後,他也沒有過多的開口,而是與大皇子說起了自己兒時的事情。
“臣小的時候,身子不好,一日裏頭有大半的時間不是躺著歇息,就是在喝苦藥,那時候臣才四歲,嘴巴都因為常年喝苦藥沒了味覺,吃什麽都嚐不出來,後麵是蘇皇後發現了症結所在,這才救了臣一命,養了快兩年的時間,我的身子才算大好。”
“可即便是這樣,臣母也還是擔心臣的病情會反複,所以無論我讀書習字,還是騎射鍛煉,一會兒就能看見她過來送吃食,一會兒就能聽她說讓我歇歇,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了大皇子現在的年紀。”
大皇子聽的羨慕,他起碼還有母親疼愛和關心,但是他的父皇和母後對他都很淡然,既不會過分的指責,也從未溺愛過,因此很多時候他都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想要通過努力做出些成績來,也好讓他們能多注意自己一眼。
可事情卻總是往他不想要的方向狂奔而去,以至於到現在,他都從未聽到過父皇母後真心實意的誇讚過他一句。
“那時候,臣心中煩悶,蕭家傳承百年,臣又是長子嫡孫,日後要肩負起的是整個蕭家,若是我文不成武不就的,如何能令弟妹聽令,如何能讓蕭家的叔伯們聽命,因此臣很是消極了一段時間。”
“後麵呢?大公子是如何走出這困境的?”
大皇子年紀雖然不算大,但腦子裏想的事情已經超越了許多人,外頭世家的公子哥兒們這時候還在鬥雞玩鳥呢,他就知道要勤奮學習了,隻不過結果不盡如人意罷了。
“臣去找了祖父,他老人家一貫都是有話直言的,從不會因為臣的年紀而遮遮掩掩,他告訴我,若是我過了十歲還是這副樣子,那他會考慮栽培弟弟們其中一個來繼承蕭家,屆時我還是蕭家的長子,但卻再也不可能是家主了。”
一旁的師傅也看出來了大皇子拘謹,於是摸了摸胡須就笑著說道。
“蕭大公子所言有理,大皇子可以跟去看看,騎馬射箭也是練耐力和專注力的一個好法子,若是你的心能在萬千嘈雜之中靜下來正中紅心,那日後於讀書上也會大有裨益的。”
這番話,讓大皇子有了些動搖的心思。
他隻是怕自己習文不成,習武也不成,平白叫更多的人失望而已,所以才這般止步不前。
一旁的韓印哪兒顧得上這些,拉著大皇子的手就朝那騎射場而去,他笑得爽朗大方,連帶著跟他一起跑過去的大皇子也有些久違的興奮了。
如意一臉委屈,她也想跟著去。
但昨日母後才千叮嚀萬囑咐過的,叫她下學了便去請安,而後要跟著嬤嬤學規矩,因此她心飄遠了,但人還得迴去。
所以看著蕭以文便無辜想哭。
“公主,莫要這個樣子看著臣,皇後娘娘的詔令,便是陛下也不會不聽的,臣要是帶您去了騎射場,隻怕明日您就見不到臣了,所以,還請你先跟著嬤嬤們迴去吧。”
蕭以文義正嚴辭的說著話,一點都不想替公主求情。
如意看著早溜沒煙兒的韓印和麵前這個剛正不阿的蕭以文,心中第一萬次覺得,母後和父皇沒有其他的孩子,對她而言當真是一種折磨。
若是有,甭管弟弟妹妹,注意力總能被吸引走一些的,這樣她才能過點鬆快日子,於是苦哈哈的跟著嬤嬤離開了書房,卻沒注意到她走時那委委屈屈的小表情,落在了蕭以文眼中,勾得他嘴角不自覺的上揚了。
騎射場上,等蕭以文趕到的時候,那裏已經充斥著韓印瀟灑的笑聲以及歡快的馬蹄聲。
他天然就有種馭獸的本事,越是難馴服的烈馬,他越是喜歡去征服,因此即便才十歲出頭,可他的騎術已經在京兆府內頗有盛名了!
大皇子從未見過有人能如此熟練的駕馭駿馬,哪怕是騎射師傅,很多時候他都覺得太過一板一眼,像這樣的張揚之勢似乎從沒有過,一時間羨慕從眼神中流露了出來。
時不時的還會拍手叫好。
等到蕭以文走近後,他就迴頭笑著說了一聲。
“小郡王可真厲害,我學騎射也有兩三年了,可是每次上馬都覺得有些害怕,他竟然還可以雙手放開韁繩,一邊跑馬一邊射箭,十支裏頭還能中七八箭的紅心,真是太厲害了!”
照他這樣練下去,隻怕百步穿楊都不在話下!
大皇子雖如是想,但還是忍住沒有開口誇讚了,畢竟師傅曾說過,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過猶不及啊。
蕭以文高出大皇子一個頭還要多些,看著他也就齊肩的樣子,與家中的弟弟妹妹們無甚區別,於是起了讓他放鬆些的念頭,繼而就鼓勵的說道。
“韓印也不是一日就能練成這樣的,自四歲起,風雨無阻的出現在騎射場上,一開始是在公主府的後院練,後麵是在臣父管轄的練武場中練,再後麵憑著真本事叫羽林軍的統領給看中了,這才準了他入軍內訓練的騎射場中練的,那些人可都是二十幾歲的人了,突然被這麽個小子出現搶了風頭,如何能忍,所以明裏暗裏的沒少給他使絆子,所以大皇子看到的韓印,也並非就是全部的韓印,待會兒你可以讓他將褲子脫了給你看看,雙腿上全是繭子,被馬革磨的。”
大皇子倍感驚訝,他還以為這小郡王是什麽天縱之才呢,沒想到竟也是如此苦練出來的,一下子更是佩服萬分。
“我每日早起去上學,中午要練騎射,日日都覺得不夠睡,還以為我自己有多刻苦呢,卻沒想到,與小郡王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大皇子習慣性的把問題又歸結了在自己身上,蕭以文低頭看了他一眼,果不其然,那股自卑的勁兒又上來了。
他可是臨帝唯一的皇子,日後這天下都會是他的,可偏偏這模樣,蕭以文有時候忍不住的在想,臨帝為何不幹預?
難不成真的要將這兒子給養廢嗎?
念頭根植心中後,他也沒有過多的開口,而是與大皇子說起了自己兒時的事情。
“臣小的時候,身子不好,一日裏頭有大半的時間不是躺著歇息,就是在喝苦藥,那時候臣才四歲,嘴巴都因為常年喝苦藥沒了味覺,吃什麽都嚐不出來,後麵是蘇皇後發現了症結所在,這才救了臣一命,養了快兩年的時間,我的身子才算大好。”
“可即便是這樣,臣母也還是擔心臣的病情會反複,所以無論我讀書習字,還是騎射鍛煉,一會兒就能看見她過來送吃食,一會兒就能聽她說讓我歇歇,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了大皇子現在的年紀。”
大皇子聽的羨慕,他起碼還有母親疼愛和關心,但是他的父皇和母後對他都很淡然,既不會過分的指責,也從未溺愛過,因此很多時候他都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想要通過努力做出些成績來,也好讓他們能多注意自己一眼。
可事情卻總是往他不想要的方向狂奔而去,以至於到現在,他都從未聽到過父皇母後真心實意的誇讚過他一句。
“那時候,臣心中煩悶,蕭家傳承百年,臣又是長子嫡孫,日後要肩負起的是整個蕭家,若是我文不成武不就的,如何能令弟妹聽令,如何能讓蕭家的叔伯們聽命,因此臣很是消極了一段時間。”
“後麵呢?大公子是如何走出這困境的?”
大皇子年紀雖然不算大,但腦子裏想的事情已經超越了許多人,外頭世家的公子哥兒們這時候還在鬥雞玩鳥呢,他就知道要勤奮學習了,隻不過結果不盡如人意罷了。
“臣去找了祖父,他老人家一貫都是有話直言的,從不會因為臣的年紀而遮遮掩掩,他告訴我,若是我過了十歲還是這副樣子,那他會考慮栽培弟弟們其中一個來繼承蕭家,屆時我還是蕭家的長子,但卻再也不可能是家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