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救!(4k)


    第265章救!(4k)


    梁縣


    郊外


    行人但凡舉目遠眺都能看見遠處的飄揚的旌旗,旌旗的樣式不似郡國兵,卻也像是大漢正經部曲,問題是前幾日從洛陽逃迴的人,帶來了一個令人膽戰心驚的噩耗,天子腳下竟然都發生被劫掠之事?!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這是每人大漢百姓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天子腳下都發生過這種事


    實在是有些駭人聽聞。


    於是乎在發現陌生部曲的刹那,惶恐的情緒如同瘟疫瘋狂的蔓延開來,瞬間驚動縣衙裏的縣令,縣令和縣尉緊張的額頭都掛滿汗水,當即翻身上馬,領著百人前去一探究竟。


    就在縣民們,翹首以盼,緊張得雙手攥滿汗水,等待縣令的消息時。


    縣令迴來了,去的時候是百人,迴來的時候還是百人,一個不多一個不少。


    他們臉上的焦急被從容和淡定所代替。


    這讓縣民們一頭霧水,然而縣令發布榜文給出的解釋是,上官派兵剿匪,縣民無需驚慌。


    畢竟


    “密詔被他人知道又怎麽能算密詔呢?”


    “董卓殘暴,玄德公寬仁,領兵過境不擾百姓,又有大將軍密詔,這是我等的幸事啊!”


    他心底一驚


    斥候下馬快步走到使者身後,兩人分工明確,用極其嫻熟的手法按住使者的臂膀。


    而那柄利劍則是險之又險的從他鬢邊劃過,一縷鬢發被削斷。


    換乘好馬,使者自梁縣出發,一路奔馳十幾裏,還未趕到下個驛站,便見迎麵衝來兩斥候。


    這是哪裏來的斥候?


    於是他勒住韁繩,將馬緩緩停下,並衝著兩斥候抱拳


    眼前白光一閃。


    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覺在一瞬間占據大腦,嚇得董理瞳孔放大,汗毛直豎,雙腿更是不爭氣的顫抖起來,他傻傻的看向劉備,那張喜怒不形於色的臉總算有了波瀾。


    他們捫心自問不是什麽貪官汙吏,也沒有害民之舉。


    斥候羈押著董理走進一營帳,董理被束縛的又酸又麻的雙手,總算是得以解脫,他聽見兩斥候對麵前之人的稱唿,明白麵前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西鄉侯劉玄德,於是乎不顧身上的酸麻之感,當即衝著劉備行禮作揖,同時餘光一瞥朝著退去的兩個斥候投去怨恨的眼神。


    董理絲毫沒有覺察到氛圍竟然變得古怪起來,也沒有看到斥候的麵色一沉。


    他隻覺得雙臂疼的要命,連動一下都是奢望。


    唯有‘嗖’的一聲破空聲響起。


    然而隻聽一聲清澈的錚鳴。


    “我等是荊州牧劉玄德麾下騎士。敢問君是何人?此行又有何事?”


    董理滿臉的笑容,征南將軍可是四征將軍,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都求不來的事?封侯本來並非易事,什麽都不幹,便從鄉侯跳到縣侯,便是董相軍中都少有人及吧?!


    即便是賢名在外的劉玄德,都不能視若無物吧?


    “你便是董相國使者?不知相國有何事吩咐?”


    “恭賀使君,董相國念你勞苦功高,是宗室賢長,荊州還需伱的駐守,故而董相國願意拜你為征南將軍,賜你為縣侯。”


    使者謹記董卓的吩咐,他一路快馬加鞭,出了關隘,本要南下,卻不料馬有失蹄,一個不慎,胯下大馬栽倒在地,他也摔了個倒栽蔥,從地上爬起,吐出嘴裏的泥土,仔細檢查緣由,發現竟是瘸了馬腿。


    “為何為何要突然襲擊?!我是為了董相的大事而來!爾等擔待的起嗎?!”


    縣令和縣尉相視一笑,他們前往營寨時,雖然被攔在數裏開外,但是看見飄揚的劉字旌旗之際,有種說不出來的安穩,得知將領身份後,心中懸著的石頭這才落地。


    劉玄德賢名在外,伴隨著涼州通俗演義的東風,劉玄德三打貪官汙吏的故事經由說書人之口,席卷三輔之地。


    劉備麵色如常,董理怎麽看都沒有看出什麽端倪,懸著的心這才放下,心道,怕是我多慮了。


    好險,差點差點我就要死了


    董理尚且能感受到方才那一劍吞吐的寒意,嚇得他麵色發白,汗水打濕了脊背,他勉強擠出個微笑


    胯下大馬吃痛發出悲鳴,龐大的馬軀栽倒在地,他又一次摔了個倒栽蔥。


    除去遮掩的想法,他們害怕百姓過於熱情,從而壞了劉備的大事啊!


    不同於縣令和縣尉的欣喜,作為董卓說客的使者滿臉的苦澀,嚇得差點要哭了出來。


    為了不耽擱董相大事,他決定就地采買一匹良馬。


    “敢問兩位壯士是何人?”


    “使君,還不接旨?”


    “劉玄德”


    “我等為何不為玄德公遮掩一二呢?”


    斥候們看上去生的五大三粗,沒有想到談吐卻是尤為和氣,兩人抱拳還禮


    好在就近便有一縣城,其名為梁縣。


    董理愕然,直到現在他才發現了危險,他抬頭一看,瞳孔縮成針眼般大小,,一隻弩箭極速襲來,慌亂之中,他想要躲閃,可惜來不及來不及了!


    他不再遲疑,從懷中掏出一詔令,笑道


    修長的眉宇皺的比溝壑還深,一雙眼睛好似要噴出熾熱的火焰。


    “錚——”


    他不明白兩人為何出手,若是讓他見到劉玄德的話,一定要告發此二人!


    且慢?會不會是西鄉侯授意?!


    “使君,我終於見到你了!”


    使者眼睛頓時一亮,來不及多想劉玄德為何出現在此地,滿腦子都是天助我也!完成董相的囑托了!


    待劉玄德接受此令,我便好好在其麵前狀告方才二人!


    心中算盤打的哢哢響的董理,都想好怎麽給冒犯他的斥候添油加醋的編排罪狀。


    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頓時脫口而出


    “我名為董理,乃是董相國使者,董相國有要事相托”


    從地上爬起的董理當即痛斥起斥候,然而迴答他的是冷漠的沉寂。


    “玄玄德公,你你您這是何意?是是是有什麽不妥之處嗎?若是不妥,不不不如告告之我,我好迴去給董相一個交待。”


    然而劉備瞧也不瞧董理手裏的詔令,他冷笑道


    “交代?告訴董卓讓他引頸受戮吧!”


    “什麽?!”


    董理踉踉蹌蹌後退好幾步,他不明白劉玄德為何要對董卓宣戰,他鬼使神差的問道


    “使君,我我我等做錯了什麽?”


    “欺壓百姓,自稱相國,實在是真反賊也!”


    “使君”


    一龍行虎步的儒士掀開營帳走了進來,他衝著劉備作揖


    “千萬勿要被憤怒衝昏頭腦”


    “此人暫時不能放過,若是打草驚蛇那可就大事不妙了啊。”


    似乎是覺得說辭不具備說服力,他又補充一句


    “劫掠百姓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習以為常的小事,此人留在還有大用,不如交給我?”


    “錚”


    又是一聲錚鳴,長劍被劉備塞迴劍鞘當中,他皺著的眉頭漸漸舒緩。


    “元直,就交給你了,若是能問出什麽最好,問不出什麽也不能耽誤行程。”


    “諾。”


    董理臉色僵住了,這是何意?還放不放他走了???


    徐庶笑眯眯的望向董理


    “近些時日,董卓可有什麽動靜?”


    “我我我不知道啊?!”董理閉上嘴巴,他與董卓是同宗,與董旻私交甚好,又怎麽能背叛他們呢?


    董理被押入一囚車,又關在一營帳。


    營帳裏別無他人,空空蕩蕩的。


    周遭是士卒來迴走動的聲音,竊竊私語聲四麵八方襲來,漸漸的他明白方才那儒士的身份,竟然是軍中話語權僅次於劉玄德的徐元直,士卒皆說徐元直殘酷,折磨人的手法五花八門,光是聽著就讓人不寒而栗,有人更是說,此前就有一賊子不配合,竟然硬挨了一千刀,這才痛苦死去。


    一千刀


    光是想想董理就覺得頭皮發麻,仿佛那一千刀就是落在他身上一樣,突然間,他想起董卓的心腹李儒,李儒表麵上看起來溫和,也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樣,簡直跟方才的徐庶如出一轍!


    搞不好徐庶真的幹的出來!


    董理越想越怕,他當即衝著營帳外大喊


    “我招!我全招!!!”


    “元直如何?”


    混跡在士卒之中,整理行軍輜重的劉備,停下手頭的活計,抬眼望向迎麵走來的徐庶。


    徐庶將劉備拽到一旁的角落,他歎道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先說壞消息。”劉備沒有多想。


    徐庶眉頭緊鎖,滿臉愁容


    “壞消息董卓之弟董旻似乎有仇家在陽城,近些時日是恰逢陽城百姓慶祝良辰佳節,按照董理所述,董旻有可能出兵屠戮陽城.”


    “什麽?!”劉備愕然,需知即便是在大漢,屠城也是暴行中的暴行。


    他下意識攥緊雙拳,咬牙問道


    “好消息呢?是不是董旻身死?屠城隻是空談?”


    徐庶搖搖頭歎道:“非也,是此人與最近關隘的守將”


    後麵的話就像是堵在嗓子眼,徐庶無論如何都說不出來,對於他人來說不費一兵一卒奪取一處關隘是天大的好消息,與之相比一城百姓的死活簡直是不值一提。


    本就並非他們造成的,即便是皇天後土來了都無可指摘。


    或許事後抱頭痛哭?再歎一聲百姓艱苦?


    但.


    徐庶做不到,本就是遊俠出身的他怎麽能裝瘋賣傻捂住雙眼雙耳當作渾然不知?


    他相信劉備更不會這麽做!


    小義不成?何談大義?!


    就在徐庶抬眼望向劉備時,劉備斬釘截鐵道:“元直,不顧輜重,隻備數日的口糧,我等輕裝簡從,直奔陽城!”


    “諾!”徐庶鄭重的點頭。


    “大王,這些輜重丟到實在是可惜,你說使君是不是糊塗了?”


    望著滿地的糧草,時為五溪蠻王沙摩柯麾下大將的砂礫石,有些念念不舍。


    “豎子!”學著漢人口音的沙摩柯一巴掌拍在砂礫石的腦袋,差點沒讓砂礫石栽倒在地。


    “你沒聽到方才那位驢臉小吏說的話嗎?”


    “主使君是要去救人,要這些不是拖累行軍速度了麽?!”


    “更何況那位驢臉小吏會率一些人留守這裏,丟不了的!”


    揉著腦袋的砂礫石糾正沙摩柯的話語


    “大王,那位驢臉小吏似乎叫諸葛什麽來著。”


    沙摩柯當即皺起眉頭,“俺隻知道一個諸葛孔明!其他人.又怎麽能叫諸葛?!”


    “?”


    砂礫石摸著腦袋,他隻覺的今天的大王怪怪的。


    而後他又望向劉備所在的方向。


    使君也怪怪的。


    “總算是迴到潁川了。”


    好不容易辭去朝中官位的荀彧領著二三仆役一路舟車勞頓,總算是抵達潁川地界,望著前方不遠處的陽城,露出疲憊的笑容,縱然離家鄉還有一段距離,但是脫離董卓這種比梁冀有過之無不及的權臣,還是值得高興的。


    “荀君,要不要進城裏休整一番?”


    仆役喘著粗氣問道。


    “好。”荀彧點點頭,畢竟一路上也是辛苦幾人了,休息休息也是人之常情,再者說都脫離董卓控製的地界,又有什麽好擔憂的呢?


    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思索日後該何去何從。


    荀彧暗暗的想到。


    進入陽城,荀彧這才慶幸自己在此地休整的決定。


    站在長街上放眼望去,來來往往的行人絡繹不絕,不論是戴著冠的士人,還是尚不及腰的孺子,亦或者是粗布麻衣的黔首,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四下裏滿是劈裏啪啦竹子在烈火中炙烤的爆炸聲。


    他們似乎都望著相同的方向。


    荀彧朝著那個方向投去目光。


    一些男子身著誇張的衣服,手握竹杆執物舞成龍,他們身手極為矯健,在眾人歡唿叫喊聲中,躍上伏下流動迴環。


    舞龍。


    荀彧腦海裏蹦出一個詞。


    這是源自上古的一種祭祀,其目的是向上天求雨。


    不過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早在前漢便成為百姓慶祝佳節的娛樂方式。


    舞龍過後,有人發現荀彧談吐不凡,邀請他上閣樓念詩作賦。


    原本一男子昂首挺胸,氣勢磅礴大聲吟道:“西出陽關無故人”


    結果被百姓們用隨處可見的石子給砸了下去,說別人的詩作他們不明白,但是用張將軍的詩是當他們傻麽?


    待到荀彧上台,他雖然不精通詩作,不過對於張飛的詩,他也有過研究,想了想道出幾句,引動全場掌聲雷動,毫無疑問取得了頭名。


    後來他又去看了廟會,一日的遊玩,令他迴到逆旅,幾乎沾枕就睡。


    在睡覺的前一刻,他悠悠的想著。


    真.真好啊.


    不虛此行,不虛此行.


    然而迷迷糊糊中,他被一聲尖叫所驚醒。


    “不好了!有人攻城!有人攻城啊!”


    抱歉有點事情更新晚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季漢眾人穿越到三國劇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化石采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化石采集並收藏當季漢眾人穿越到三國劇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