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臣吳班,是受許尚書所托,特來接應殿下。”


    麵對虎頭虎腦的劉協,吳班控製著語氣,盡量顯然柔和一些。


    然而劉協臉上還是泛起狐疑之色,即便宮人不斷的勸說,仍然還是一副半信半疑的樣子。


    吳班不禁心道,防備太重了,他不禁迴憶起臨行前許靖的吩咐。


    ‘班,據陳元龍所言,醜時,在聽見一聲雞鳴前,定要離開北邙山,不然即便想走也難了,除非你是趙子龍。’


    想到這裏,吳班知道不能耽擱時間,好在此前他就有所準備,當即從懷裏掏出一本書,一本從許靖府邸拿來的書,其名為


    “涼州通俗演義”


    劉協麵露喜色,他接過來一瞧,看清封皮上的歪歪斜斜的張益德三個字,頓時大喜


    “還是三叔親筆!”


    “有此書的定然不是什麽惡人!”


    吳班堅定的迴道


    說完,吳班不再流露留念之色,他高舉馬鞭,狠狠抽在馬屁股上,馬吃痛發出一聲嘶鳴,朝著遠方而去。


    緊攥韁繩的吳班深深吸氣,最後看了眼遠方的洛陽,他答應過許靖,許靖幫他救何進,他離開洛陽,沒有主公的命令,不能再迴。


    坐在身前的劉協似乎察覺到了什麽,他問道


    “兄長會出事麽?”


    他出聲寬慰道:“放心,不會有事的。”


    “再見,洛陽”


    稚嫩的聲音再度在耳畔響起,吳班的注意力被拽迴當下,他睹見劉協臉上的喜悅漸漸消退,被濃濃的不安所替代,隻見這位年幼的皇子扭頭望向南宮的方向


    “該執行主人的命令了”


    “會迴的,一定會的。”


    “嗯。”


    咬著嘴唇的劉協收迴念念不舍的目光,在吳班的幫扶下,騎上馬背。


    殘餘的死士對視一眼,將準備多時的罪犯死屍,朝著地麵一丟,死屍身披北軍戎裝,臉部都遭受烈火焚燒,看不清麵容。


    吳班微微一怔,自幼喪母,年少喪父的皇子協,恐怕在他眼底,沒有那麽多彎彎繞繞吧。


    “殿下,請吧。”


    變臉速度之快令吳班哭笑不得,他心道,殿下啊殿下,若是隨意一路人拿出此書,不也能將你忽悠走了?


    吳班發出呢喃,呢喃聲滾入喧囂的風裏。


    “吳將軍,大母會出事麽?”


    “我信你了,吳將軍!”


    “吳將軍,我等還會迴來嗎?”


    “吳將軍”


    將此事辦妥,死士又設下一陷阱


    等待著某個閹人上鉤。


    一聲雞鳴,熹微擠出鉛雲。


    宦官們前腳逃至北邙山,袁紹等人後腳便領兵趕至,他們猙笑著將利刃貫穿宦官的腹部。


    “袁將軍如何?”


    助軍右校尉馮芳走到袁紹身後低聲問道


    “十常侍皆伏誅?”


    “馮校尉戰果如何?”


    “適才親眼目睹張讓老狗墮河身亡!”


    “哈哈哈!”


    聽聞此言,在場眾人紛紛麵露喜色,嘴角使勁上揚,發出哈哈大笑,他們隻覺的心情暢快,曠日持久的戰爭還是他們取得勝利。


    笑完之後,眾人核對戰果,一個又一個閹豎的名字被人從口中報了出來,此前光是聽聞其名,眾人就恨得牙癢癢,此刻聽來卻是這般美妙,哪怕是最為嚴肅的士人都麵露微笑。


    然而袁紹眉頭一皺,察覺到了不對勁


    “怎麽不見畢嵐的蹤跡?”


    馮芳寬慰道:“袁將軍,不過一閹豎,閹豎大勢已去,何必擔憂啊?”


    說完他又望向群臣


    “諸位說是與不是啊!”


    “正是”


    “正是”


    成功扳倒閹豎的好心情催使眾人開起玩笑,氛圍不過是眨眼的功夫就變得愉快起來,就連袁紹都沒能幸免於難,他當即就將畢嵐拋之腦後,閹豎大勢已去,即便獨勝個畢嵐又能成什麽氣候。


    可惜大勝的好心情,就在下一刻遭了當頭棒喝。


    一親衛喘著粗氣跑到袁紹的麵前,抱拳道


    “將軍!大事不妙,未曾發現陳留王的蹤跡!”


    “什麽?”


    眾人皆愕然。


    禍不單行


    還不等他們反應過來,糟糕的消息接踵而至


    “大將軍領兵前來,觀其氣勢,怕是來者不善,將軍還望早做決斷啊!”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何顒,他驚道:“大將軍,大將軍不是遭受閹豎偷襲身亡了麽”


    “聒噪!”


    袁術不屑的撇撇嘴,不同於袁紹對何顒的敬重,他早看何顒不順眼,隻覺得此人尤為惡心,他是什麽身份?


    四世三公的袁氏!


    即便是放在士族當中也是高貴的名門!


    而他更是袁逢的嫡次子!


    早些年也曾行過任俠之事!


    天下士人,誰人見了不道一句,豪氣如雲?


    偏偏此人,都來到洛陽為官,竟然不來自己府邸拜見自己?


    豈有此理?!


    這非但是不給他麵子,更是在扇袁氏的耳光!


    若不是袁本初護著此人,按照他的脾性早就報複迴去了!


    可惜沒有假設,因此袁術隻敢用言語擠兌何顒


    “池底小魚怎知天有多高,海有多闊?我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就連羽林軍出身的董卓董仲穎都是我叔父的故吏!還怕他何進不成!”


    “住口!”


    袁紹擋在何顒麵前,出聲嗬斥袁術。


    在大漢,一旦接受朝堂高官的征辟,成為其的屬吏,自此不論以後立下什麽功勞,政治生涯都會牢牢與征辟的高官所綁定。


    若是背叛征辟自己的高官,那麽葬送的便是日後的仕途,政治上便可以宣告死亡。


    故而,不論是在袁紹亦或者是袁術看來,進京的董卓將是他們一大助力。


    要知道,先帝在世時,不喜何進,特地設立西園八校尉,特地從北軍民間選拔年富力強的良家子弟,以此來分化何進的兵權。


    堪稱洛陽裏最為精銳的精兵。


    而這支精兵,其中八分之七掌握在袁紹等人手裏。


    再加上董卓從並州帶來的善戰之兵,未必不能讓何進投鼠忌器。


    這些道理在場的眾人都知道,先前更是袁紹誘導何進密詔召來董卓,但是擺在明上是另一迴事。


    袁術縱然不服袁紹,不過他意識到自己言語中的不妥,於是將憤懣吞進肚子裏,不再發一言。


    混在人群當中的荀攸,暗道不妙,他總感覺袁家兩兄弟不像是能成氣候的。


    不行,應當找個機會離開洛陽。


    在場的眾人各懷心思,然而就在這時。


    大將軍來了。


    感謝恩公綠之源清的打賞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季漢眾人穿越到三國劇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化石采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化石采集並收藏當季漢眾人穿越到三國劇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