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龍城。


    自從緬甸王國成立後,緬甸的一切都消失在新聞裏了,整個國家閉關鎖國了,除了華夏之外,緬甸和其他國家幾乎沒有任何往來。


    連領事館緬甸王國都沒同意讓周邊國家在自己國家建設,緬甸王國現在要做的事情很簡單,那就是埋頭建設,反正現在緬甸不缺錢,沒錢了就向華夏借,內部生產的產品隻賣給華夏。


    經過一年的發展,緬甸內部已經變化巨大了。


    緬甸王國的首都龍城,這一年來這裏變化更是巨大。原來的龍城在戰爭中被摧毀,大片大片的廢墟。


    僅僅一年時間,龍城就完全變了樣子。


    整個龍城已經建設了起來,一棟棟嶄新的建築拔地而起。騰龍建工承包了整個龍城的建設,在這裏展現了什麽叫基建狂魔。


    道路也建設好了,機場什麽的也建設好了。


    目前整個龍城有二百多萬居民,這對於人口僅僅1000萬的緬甸王國來說,已經算是大城市了。


    緬甸皇宮,緬甸皇宮是新建設的,從空中看,造型和華夏的紫荊城很像。風格類似,但是裏麵的功能卻進行了優化,內部裝修也更現代化。


    “陛下,咱們的教材,製定好了……”


    皇宮內,徐大飛的住所,緬甸教育部的負責人劉雲海走了進來,後麵跟著兩個人抱著一些書籍。


    “太好了,來,我看看……”


    聽到劉雲海的話,徐大飛趕緊招唿劉雲飛他們坐了下來。隨後徐大飛接過教材開始看了起來。


    這次劉雲飛送過來的教材,是小學,初中,高中的教材。


    和華夏一樣,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不僅僅年限和華夏一樣,其實教材也是拿著華夏的教材進行修改的。


    所有的教材都是漢語教材,而且是簡體中文的。


    但是和華夏的主科不同,在緬甸王國,語文,數學,曆史這三科是主科。徐大飛拿起小學一年級的曆史打開。


    而緬甸王國曆史的第一課,標題很簡單,四個大字:盤古開天!


    看到這內容,徐大飛笑了起來。把曆史當主科教材,第一課就是盤古開天,這內容絕對勁爆啊。


    徐大飛繼續翻閱,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倉頡造字,神農嚐百草,後羿射日,誇父追日,逐鹿之戰……


    一年級的曆史課,基本上講述的都是華夏的神話傳說。在這些神話傳說裏,沒有精確到地理位置。都是從世界大層麵講述一些神話故事和這個世界的由來。


    簡直就跟神話小說一般,盤古開天辟地之後,女媧造了人讓世界有了生靈,倉頡造了字讓大家可以傳播文化等等。


    這都是華夏的神話傳說,從根子上線讓大家有一種文化認同感。


    徐大飛認真的看著曆史書籍,講完神話史後,後麵竟然是民族史。而在民族史的第一課,就清晰的寫著:華夏民族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民族,緬甸民族自古以來就是華夏民族的一部分。


    而後麵的內容,就是真假參半,開始給孩子講述華夏民族的由來,緬甸民族的由來,在這教材裏,華夏民族指的不是現在生長在華夏的民族,而是由古華夏文明傳承下來的民族。


    古華夏文明的標誌就是黑眼睛,黑頭發。


    古華夏文明經曆了幾千年,為了生存出現過很多次遷移。有的人向南遷移,在緬甸,泰國,老撾,印尼等國住了下來,他們也是古華夏文明對於一部分。


    還有人向西遷移,到了西亞,中東,甚至歐洲,最後通過演變,成為其他民族,比如阿拉伯族。


    還有一些人遷移到歐洲,成為歐洲的一些民族。


    還有人遷移到北美,比如印第安人,其實也是古華夏人。古華夏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華夏文明最大的優點,就是包容,適應能力強。


    徐大飛看著曆史書籍也咽了咽口水,這曆史感情不是按照正史編寫的啊,而是按照野史編寫的啊。


    但是在這些書裏麵,他們卻提供了大量的證據來證明這件事。比如那些國家出圖的文物,在華夏卻又類似的,而且比他們國家出土的更早。


    還有他們那些民族的一些習慣,包括語言文化,反正總能找到一些證據來證明。


    總之一句話,這教材內容就是一個中心思想。華夏文明是地球上最早的文明,華夏文明遍布全球,緬甸文明是華夏文明的一部分。不僅僅華夏人是華夏民族,全世界很多民族都是華夏民族,華夏隻是華夏民族人口最多的國家。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曆史,一直到高中都有,而且是主科,分數和語文數學一樣。


    可以想象,學著這些內容長大的孩子,會是什麽樣子啊。學著這些內容長大的孩子,會有強大的民族認同感。雖然他們是緬甸人,但是他們卻是華夏民族。他們的祖先是盤古,是女媧,是黃帝,是大禹等等。


    他們的國家多災多難,也數次歸屬於華夏大家庭,隻不過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最終分離。


    以前緬甸曆史上的一些民族英雄,現在在這些書裏就是分裂民族的叛徒。


    未來緬甸的孩子,說著漢語長大,聽著盤古女媧的故事長大,學著華夏傳統文化長大,背著三字經百家姓長大,學唐詩學宋詞吃著華夏美食長大,過著華夏傳統節日長大,學著屈辱近代史長大。


    在這種氛圍下長大的孩子,恐怕心裏會產生強大的念想,那就是迴歸了。文化認同才是最關鍵的東西。


    徐大飛認真的翻閱著,這些教材可是華夏那邊給編寫的。為了編寫這些東西,團隊真的是研究太多太多,調集了大量的資料,並且借助人工智能。


    實在是有些東西需要現編,而且不能編寫的太假,比如華夏文明大遷徙,為何要大遷徙啊?遷徙路線是什麽?遷移後又經曆了什麽?


    “這些教材先放在這裏吧,我認真的看一下。看完之後如果沒什麽問題,秋季就正式投入使用……”


    徐大飛放下手裏的一本書說道。


    現在緬甸已經徹底安穩下來,很多城市的建設也差不多了。孩子們也需要重新上學了,雖然有些孩子上學可能不適應漢語教學,但是慢慢就適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89:締造華夏科技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海觀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海觀音並收藏重生1989:締造華夏科技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