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山河大學的目標,並不是說要培養出多少頂級的學者專家,也不是要培養出最頂級的棟梁人才。我們是一所普通的民辦大學,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在能力範圍內,讓我們的學生學到一個的謀生技能,不求他們未來大富大貴,隻求他們能用自己所學找一份安穩的工作,可以養家糊口,不至於變成流氓走上歪路。甚至可以把這所大學理解為一所大學生工廠……”


    講述完規劃,徐華盛接著說道,這話讓大家來了好奇心。


    “打個比方,比如咱們的農學院,咱們培養不出頂級的農業專家,那麽咱們就讓咱們的學生好好學習科學種植,科學管理,大不了畢業後迴家種地是不是也比普通人要強不少。再比如咱們的航空航天學院,咱們學不了造飛機能力,但是咱們能不能學造航模。再比如咱們的技工學院,咱們的學生沒能力研發挖掘機,難道咱們還不能學開挖掘機了嗎?畢業後去工地上當個挖掘機駕駛員,也有不錯的收入啊。還有醫學院,咱們當不了一聲,咱們難道連護士也培養不出來嗎……”


    聽到徐華盛這一番話,所有人眼睛亮了起來。


    是啊,山河大學是民辦大學,招生可能招不到尖子生,很有來這所學校的學生可能都是其他好大學落榜的學生。如果沒有山河大學,他們可能就直接去打工了。但是現在有了山河大學,他們多了一個選擇。


    咱們當不了尖子生,咱們當差生難道還不行嗎?咱們學不了造挖掘機,咱們還不能學開挖掘機嗎?


    當不了頂尖研究人員,咱們當個助手行不行?


    咱們當不了科研專家,咱們當個懂技術的產業工人難道還不行嗎?總之一句話,咱們沒能力搞研究,咱們就學一門技術,學一門謀生的手藝,學不了造車,咱們就學修車,當不了老板,咱們就去當修車工,總比什麽都不會,去工廠打螺絲,去工地出苦力強。


    雖然在山河大學畢業後沒辦法和那些頂級大學的畢業生比,但最起碼比不上大學強啊。


    假如在學校努力一點,自己真的在學校裏學到了東西,逆襲了,有真能力了,背靠華盛集團體係,其他大公司人家可能不屑來山河大學招聘,但華盛體係卻會來啊,而且華盛集團對這裏的學生的能力和人品都更了解一些,招聘的時候也更放心,畢竟有時候名牌大學的學生水貨也很多,高學曆低能力的一大堆。


    不僅如此。華盛集團甚至可以在山河大學定點培訓自己需要的人才。比如華盛集團需要一批特殊的焊工,那麽就可以直接招收一批學生,學成之後直接就可以入職華盛集團了。


    再說了,別看徐華盛嘴上說沒野心,其實他心裏是有很大野心的。


    大學不就是砸錢嗎?砸錢請好老師,砸錢弄好的實驗設備,砸錢搞研發,自己也可以砸啊。至於老師,直接把華盛旗下各大研究院的大佬拉過來代課,能力不比頂級大學差,甚至更強呢。


    而且山河大學背靠華盛體係,在很多產業上麵可能比其他大學更有優勢。


    比如芯片產業,比如計算機產業,再比如人工智能等等,這些未來才會出現的東西,別的大學現在連個概念都甚至沒有啊。


    但是山河大學卻可以早早的開設這種專業,培養出自己的人才,在山河大學打造幾個比較厲害的特色專業,直接就可以把名氣打出去了。到時候,山河大學就算是民辦大學又如何?不是211,不是985又如何?


    別以為落榜生就能力差,落榜的原因有很多,更何況高中學的知識和大學學的知識牽連性並不大,比如你學編程,現在都是漢語言編程了。你數學不好,英語不好,語文不好,物理化學這些東西都不好又如何?


    難道不會那些東西就學不會編程了嗎?一樣能學會,一樣能學好,高考落榜沒什麽,那些沒考上大學的民間大神多得是。


    去一些企業,一些沒上過大學的高級技工一樣能帶一堆頂級大學畢業生學徒。


    對於一所大學來說,隻要學生畢業後能找到好工作,這大學就是好大學。如果未來山河大學的畢業生進入華盛係工作的概率比那些頂級大學的畢業生概率還大,到時候你看看那些高考尖子生會不會選山河大學。


    “徐總,對於這份規劃,我們省政府這邊會仔細的研究,並且積極配合。我們也很期待這所大學能夠在我們豫省建成……”


    李吉林直接說道,眼裏也全是激動。如果這所大學真的能夠建成的話,絕對是一項可以青史留名的功績啊。


    如果豫省能有一座這樣的大學城,足以讓豫省的大學教育提升好幾個檔次。如果自己在任期間能夠讓這所大學城建設成功,就這一件事就足以自己吹一輩子了。


    看看徐華盛,此刻李吉林腦海裏突然冒出四個字:配享太廟!


    徐華盛這事要是做成了,真的可以用這四個字來形容啊。用古人的話來說,這就是在修功德啊。


    投資教育,徐華盛其實就是在修功德。


    而這種功德對於華盛集團來說至關重要,功德越多,華盛集團就越穩。到時候就算有人想要動華盛,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那個好牙口,能不能承受得住民憤。


    徐華盛一行人在豫省忙活了起來,需要探討教育問題,探討工廠問題,探討汽車產業基地的選址問題。


    徐大寶和李嬋更是迴到自己老家現場,大手一揮捐了一千萬人民幣來幫助老家縣城的教育。同時還捐錢準備給徐家灣修一條路,幫助自己的村子。


    現在徐家灣可不是前些年的徐家灣了。自從華盛集團崛起後,徐家灣也跟著受益。


    現在的徐家灣,年輕人都不在村裏靠種地為生了。他們幹的事情也很簡單,現在徐家灣的年輕人在全國各地開音像店賣碟片呢。


    啟動資金就是華盛集團和賣vcd影碟機的十大品牌提供的。自從vcd在國內熱銷後,這些人也吃到了第一口蛋糕,這段時間他們靠賣碟片也賺了不少錢,甚至有些膽子大的現在都不賣碟片了,而是弄了生產線生產盜版碟。


    總之一句話,眼界寬了,腦子也就靈活了,再加上靠著徐家給的資源,家家戶戶雖然說不上大富大貴,最起碼現在日子比以前好多了,過的也滋潤多了。真的不想賣碟片,去華盛工業園區當個普通工人也比以前要強的多。僅僅看看村子裏的房子就知道了,今年村子裏好多人家都蓋了新的房子,小日子特別紅火。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其實這話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就在徐華盛一行人忙碌的時候,在俄羅斯,徐大飛也在忙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89:締造華夏科技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海觀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海觀音並收藏重生1989:締造華夏科技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