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未亮,盛京城東門邊就集結了浩浩蕩蕩的隊伍。


    這可是七萬多人呢,還不加上後來趕到的蒙古親王郡王貝勒帶的隨身侍衛。


    寶音坐在馬車上一路顛簸著過來,以往大冬天她是不出門的,車廂也沒整什麽保暖措施,導致她現在穿著厚衣服裹著棉被坐在裏麵瑟瑟發抖。


    盛京的三月時而溫暖如春,時而又變臉下起小雪。


    前幾日下了雪,這兩日都融化了,氣溫便低了不少。


    莊子上忙活到半夜,她迷迷糊糊就睡了三個小時,然後半夜兩點給費揚古叫起來,連夜坐著馬車來東門外。


    來了後,費揚古又四處去找自家人在什麽地方。


    寶音馬車就停在路邊,抱著手爐裹著棉被打瞌睡。


    其實也睡不安穩,外麵不時有馬蹄聲,還有說話聲。


    等到將近五點,天色總算不是那麽暗沉了,東邊天際跟西邊暗沉形成鮮明對比。


    消失了兩個多小時的費揚古終於迴來了,他一屁股坐在車廂外,指示馬夫拉著馬往裏麵走。


    身後三輛滿滿當當堆著行李的車也跟著走。


    寶音頭磕在車廂上醒了過來,按住額頭她出聲詢問:“要出發了?”


    費揚古扭頭迴了一句:“早著咧,是找到老二和你嫂子了,我們現在過去。”


    寶音立刻不說話了,她現在困得快睜不開眼了。


    馬車走走停停,近二十分鍾才停下。


    納蘭佟桂應該有差事並不在這裏,留在這裏看守自家行當的是寶音的二哥蘇和泰。


    跟大哥費揚古相比,蘇和泰明顯更懂得鑽營,家裏誰說話算數,誰有錢他心裏都有底。


    以前在家裏還看不出來,等寶音搬到莊上後,就感受到自家二哥的熱情。


    隨著天邊魚肚白出現,隊伍熱鬧起來,寶音的耳邊也跟著吵鬧起來。


    不大的車廂就睡著寶音一個還說得過去,現在又多了個蘇和泰。


    蘇和泰非常積極,撩開車簾子一角能讓妹妹看到,每走過去一輛就介紹這是誰家。


    他們幾乎在隊伍的最外圍,能走在前頭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盛京熟悉的那幾家都是臨時加上,幾乎都湊在一起排在隊伍尾巴。


    隊伍最中間當時就是皇家禦駕,之後是宗親和蒙古王爺們再然後是京城的達官貴人。


    而他們位置還要排在內務府驅趕的豬羊後麵,本來已經消耗了一半的豬樣,在盛京又給補了迴來。


    車簾子就掀開這麽一小會,一股濃鬱腥臊味傳了過來。


    蘇和泰正說著,就看見他媳婦和大嫂攜手過來,手裏還抱著剛睡醒的閨女和大侄子。


    蘇和泰給自家媳婦一鼓勵眼神,就下車將位置讓給女眷孩子了。


    兩個侄子侄女一上車就歡唿叫“姑爸爸”。


    寶音不待見兩位兄長,對可愛的幼崽態度還是很不錯。


    掀開被子就招唿兩小孩一塊鑽進來。


    二嫂跟在大嫂身後坐進來,語氣裏是濃濃酸味:“大妹這車可比咱們那車舒服多了。”


    寶音這車外麵看著平平無奇,裏麵每一麵都用羊皮包裹起來還夾了棉花,地板也是鋪了一層又一層棉被,保暖效果勉勉強強,昨個兒忙到半夜的成果,她半躺著蓋了一層厚被子就跟躺在雲朵裏一樣。


    寶音全然當做沒聽見,自家二嫂家世低,是包衣出身,跟寶音家後來起來了不同,這位二嫂家裏就沒富裕過,嫁過來就帶了五頭羊,這羊還是二哥出的二十頭聘禮中帶迴來的。


    或許是窮慣了,看什麽都眼饞,但有一點好,就是不經過人允許她不會動手去拿。


    寶音從旁邊小箱子裏翻出了打發時間點豬肉脯,總算是堵住了二嫂的嘴。


    兩個小孩看到,也吵著要。


    一人塞了一塊打發了。


    大嫂細細咬著,跟寶音說說現在是什麽情況。


    “咱們這些後來跟上的人家,需要自帶帳篷米糧,大妹要是沒帶,就跟我住一個帳篷,讓你大哥跟阿瑪擠一擠。”


    二嫂插嘴,“二妹來跟我住,你二哥得了個差幫著喂羊,我帳篷裏沒人。”


    寶音立馬拒絕,“不用了,帳篷我帶了。”


    她那三馬車,住的用的吃的喝的都備上了。


    因家裏身份不夠,不能帶伺候的丫鬟,紫翡她們幾個差點沒把家裏搬空。


    當然最不可缺少的銀花生也帶了不少。


    外麵動靜越發大了,大嫂掀開簾子瞅了一眼,“是聖駕出城了!”


    大嫂二嫂著急忙慌帶著小孩下車,寶音穿了鞋跟著下去。


    沒多久聽見馬鞭抽打空氣的響亮聲,見周圍人都紛紛跪下,寶音她們也在馬車邊跪下,朝著那根本看不見影的禦輦下跪叩拜。


    拜完皇帝拜太子。


    寶音隻當過清明提前給祖宗磕頭了。


    一套程序走完,遠遠不知從哪裏傳來一聲“伊立”。


    然後是唿啦啦地起身。


    大嫂和二嫂抱著孩子跟寶音打了一聲招唿迴自己車上了。


    寶音迴車上等了快一個小時才看到前麵的車動了起來。


    也就是說隊伍領頭的走了快一個小時,才輪到他們。


    目的地是永陵,永陵在盛京的東邊,撫順境內。


    全程也就不到三百裏,若是輕車快馬一日就能抵達。


    可這麽長的隊伍沒幾天是走不到。


    果然馬車上搖搖晃晃了一整天,天色昏暗時到了今日的露營地,當地被稱為柳林河的地方。


    皇帝還可以住營帳,他們這些跟隨的人就隻能湊合睡馬車。


    寶音拿了米給二嫂,二嫂喜笑顏開送了一碗野菜粥過來。


    寶音啃著牛肉幹,喝著稀粥對付了一頓。


    第二日路更加不好走,因為已經進山了,這日天未亮就出發,再停車時已經快深夜,好處就是距離永陵不遠了。


    等休息時才知道皇帝根本不在,一早去山裏行圍去了,趕路的就隻是大部隊而已。


    第三日皇帝依然不在,倒是看到內務府官員連夜將祭品運送到永陵去。


    又是被吵得睡不著的一晚,這晚倒是見到了她的好阿瑪。


    納蘭佟桂意氣風發,告訴兒女一個好消息,他得到了明珠的賞識,努努力就能將一家搬到京城去。


    大哥二哥聞言翹首期盼,對於寶音來說卻是晴天霹靂。


    鬼才要去北京!


    “噓噓,低調,還不一定能成呢。”納蘭佟桂示意兒女保密。


    寶音心裏期盼這消息是假的,她已經習慣了盛京平靜日子,真要去北京城一切又得重新開始,更重要的是天子腳下城牆上扔下一塊石頭就能砸中一個黃帶子,哪裏有在盛京自在?


    隔日隊伍少了一大半人,一打聽皇帝又去行圍去了。


    什麽叫行圍,就是八旗士兵人挨著人形成人牆將一片區域圍起來,包圍的野獸也會被人群驚嚇到往中間跑。


    皇帝和宗親們便在包圍圈內獵殺獵物。


    寶音跟在隊伍最後頭,並不知道宮妃那邊不時能得到皇帝獵到老虎的好消息。


    就這樣趕了半個月路,寶音整個人都疲憊不堪,終於到了鬆花江邊的烏拉軍屯,這也是此次冬巡的最終目的地。


    皇帝去巡視邊防,官員們也跟上,隨行的內眷終於有時間出來交流。


    當然不同階層有不同的交際圈,皇妃結交的是各位福晉和遠嫁公主。


    底層官員夫人奉承的是上司夫人。


    他們這些內務府官員家眷來往地自然也是內務府官員家眷。


    寶音被大嫂領著去拜見都虞司郎中夫人。


    都虞司郎中是鑲黃旗包衣。


    也是穿越過來後,寶音才知道內務府包衣跟她想象中不同。


    包衣是皇帝的奴才,卻有自己獨立戶籍,這天下誰不是皇帝奴才,包衣還占著身份優勢得皇帝信任,曹家是包衣籍吧,也不耽誤人家在江南唿風喚雨。


    這位郎中夫人營帳內人很多,寶音跟在大嫂後麵隨大流拜見,大嫂見到相熟的夫人湊在一起說話去了。


    聊著聊著一眾聊到了烏拉特產東珠,極品東珠是需要上貢皇家自然輪不到她們,但是小的珍珠不代表不能買。


    正好這裏就是原產地,珍珠價格可比京城便宜多了。


    一群夫人心動不如行動,便坐馬車去往烏拉的商業街。


    珍珠對於寶音來說沒吸引力,送走大嫂,她一個人騎馬往迴走,馬兒邊吃草邊走不知不覺走到了江邊,寶音看到江上忙碌的打牲隊。


    看人勞作很解壓,騎在馬背上吹了一會兒風,眼角掃到不遠處走過來一大批人,她才騎著馬往旁邊讓了讓將道兒讓出來。


    皇帝巡視完軍屯,看到邊境一些戰死的枯骨還未掩埋,將安珠戶叫來痛罵了一頓,心情不是很好,隻領著親近的人站在鬆花江邊眺望長白山。


    這般隨意逛著,沿著江邊走到了打牲隊采珠的地方。


    前方一騎著馬立著的人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見裝扮應該是誰家家眷,他也沒當一迴事。


    [怎麽,我就在這站著也不允許?]


    皇帝聽見熟悉的聲音望了過去,就看見侍衛們在驅趕人。


    [行吧,行吧,這地方讓給你們,我走還不行?]


    皇帝眼神變得深邃,伸手招來梁九功,指著騎馬跑遠的身影。


    “去查查,人怎麽會在這兒?”


    皇帝嗅到了陰謀的味道,無端端有人把人送到他眼前讓他十分不悅,他很討厭被人揣摩到心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貴妃吐槽日常(清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北並收藏貴妃吐槽日常(清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