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頭,在眾人身上掃視一眼,最終將目光落在了荀彧身上,擺手道:“按照皇帝的尊位厚葬此人。”


    “好歹也是一國之主,我大漢的這點兒氣量還是要有的。”


    “是,王爺。”


    荀彧拱手行禮,隨即命人將金玄命的屍體抬了下去。


    對於這一點,霍元吉自認為已經做到了極致。


    若是其他人攻破這天慶皇城,恐怕金玄命最後的結果會比現在慘烈無數倍,


    甚至最後的屍體能不能完好入土…不,不對,是能不能保留屍體都猶未可知。


    “賈詡。”


    “在。”


    看著對方,霍元吉道:“盡快安撫皇城百姓,並告知他們,這裏不再是皇都,而是我大漢梅州之地的天慶城。”


    “並且,告訴他們,大漢會免除天慶城賦稅兩年,讓他們心裏清楚,從此以後,天慶隻是過往,大漢才是未來。”


    “是,王爺。”


    賈詡迴應一聲,隨之拱手後離開了城樓朝著城中而去。


    “程昱,趙雲何在。”


    “在。”


    看著程昱與趙雲,霍元吉吩咐道:“你二人將都城內的大小官員及其家眷全部給本王控製起來。”


    “隨後命錦衣衛盡快調查那些官員曾經過往。”


    “與之前相同。”


    “若曾經貪贓枉法,那便殺了。”


    “若是兩袖清風,且為人正直,官風受到百姓愛戴之人,那便留下來好好考察一番。”


    “所能為己所用,那邊是最好不過的。”


    “是,我等領命。”


    程昱與趙雲帶領兩萬兵卒朝著城內衝去,有錦衣衛指路,很快便將城內各大官員全部控製了起來。


    至於那些對程昱與趙雲塞銀子的人,通通成為了最先一批接受錦衣衛調查的人。


    戰場依舊在打掃之中,典韋被留了下來。


    剩下之人也被霍元吉帶領來到了金玄命的皇宮。


    宮門口,看著眼前這座巨物,霍元吉內心忍俊不禁感慨起來。


    “不愧是傳承悠久的皇朝,看看人家皇宮。”


    搖搖頭,腦海中不自主的拿大漢與之對比起來。


    “格局小了呀。”


    一旁,跟隨的大皇子自然知道霍元吉話語中的意思。


    想反駁吧,可又沒有什麽理由好反駁的,畢竟對方說的的確是那麽迴事兒。


    大漢建國時間尚短,且國力,財力與他國無法相比。


    再加上文帝知道大漢來之不易,所以生性比較節儉。


    “腐敗啊。”


    沉重地歎息一聲,領先步入皇宮,一路行來,皇宮依舊是皇宮,隻是在此刻確實顯得異常蕭條。


    沒了昔日的明淨和兵卒整齊列隊看守,簡單地說,偌大的皇宮少了幾分生氣。


    景陽宮?


    邁步踏入其中,入目一排排貨架擺放其中,其上隻放著那麽幾件零零散散的幾件東西。


    “這是…”


    “被盜了?”


    仔細一想便能明白其中的緣由。


    想來是宮裏那些人看到天慶已無迴旋的餘地,隨後便將這裏麵的東西拿走然後賣了掙點銀子罷了。


    可他們忘了。


    這天慶乃是他霍元吉攻打下來的,便意味著這整座天慶城的一切,皆由他霍元吉做主。


    思及此,他扭頭看向一旁的嶽飛,沉凝道:“派兵,務必將皇宮失竊之物給本王尋迴。”


    “是,末將領命。”


    嶽飛拱手應聲,隨即轉身朝著宮外走去。


    收迴目光,看了眼貨架上的東西,眉頭皺了皺隨即走了出去。


    整個皇宮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兩個時辰後,霍元吉等一行人來到了議政大殿。


    站在大殿門前,抬頭看著頭頂之上的匾額,嗤笑道:“派人將這匾額摘了吧。”


    說罷,不等眾人迴應,邁步走了進去。


    格局比之大漢要寬敞很多,同時也奢侈許多。


    “如何?”


    “嗯?”


    大皇子聞聲一怔,抬頭看向霍元吉,“逍遙王何意?”


    “嗬…”


    “本王是想問你,這段時間你…可有學會些什麽。”


    “這…”


    大皇子略微遲疑,腦海中浮現出這段時間的經曆,原本疑惑的目光在這一刻變得堅定。


    “這段時間,本宮的確學會了很多曾經不曾學過的東西。”


    “比如仁政。”


    “哦?”


    見對方如此,霍元吉來了興趣,站定後看向對方,“那你說說,你口中所說的仁政是什麽。”


    “本宮昔日隻覺得,為君者,理當仁慈且需施行仁政。”


    “然這段時間本宮方知,欲施行仁政,必須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


    “同樣,為君者應有殺伐果斷之心,切不可有婦人之仁。”


    “再比如民間疾苦。”


    “過往本宮不曾在民間應有,所以不知民間生活是何等模樣。”


    “這段時間本宮知道,若想做一個為百姓愛戴的皇帝,便與要先知曉他們心中所想。”


    “體察民間疾苦,深知百姓之難,方知如何為百姓謀福祉。”


    “古人有雲,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大漢之所能為大漢,實因百姓擁戴。”


    “若有朝一日百姓不再支持大漢,恐怕彼時,大漢亦將走向末路。”


    聽著大皇子說出如此之言語,霍元吉忍俊不禁點點頭,眸中閃過一抹欣慰之色。


    “那殿下覺得,大漢想要更加強大,接下來需要做些什麽呢?”


    “又或者說,大漢如今有何等弊端呢。”


    “世家。”


    大皇子沒有任何思考,直接開口將話說了出來。


    “現今,廟堂之上,文武眾臣哪個不是門閥之後。”


    “寒門之士或許有之,但為數甚少。”


    “如此一來,於朝堂之上,上者之權貌似強大,實則盡被世家所掣肘。”


    “故而,本宮以為,若欲使大漢發展壯大,門閥不可不動。”


    言罷,目光落於霍元吉身上,沉聲道:“故而,本宮以為逍遙王所提之科舉製度,甚合當下大漢之情。”


    “若能推行此製,大漢必將比現今強盛數倍有餘。”


    看著對方,霍元吉忍不住笑了出來,“原來是在這兒等著本王呢。”


    “不過這點你就放心吧!”


    “此事本王已與陛下商量,說不定此次迴去之後,科舉製度便會安排上日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漢燦爛:盛世風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殞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殞風並收藏星漢燦爛:盛世風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