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從臣才俊俱楊馬,白首無能愧老身!
為了能減刑,我帶兔子飛上天 作者:木大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嗯?
正要繼續吃炊餅的朱元璋,聞言立刻皺起眉頭。
誠意伯劉基求見?
大清早的,此人怎麽會來找咱?
“不見,不見……告訴他,朕今日不想見他!”
朱元璋揮揮手,讓太監自去傳訊,莫要打攪了自己的好心情。
“這……”
太監一愣,沒想到皇上對誠意伯竟已厭惡到如此地步,哎了一聲起身就要離開。
“等等!”
豈料,一直蹲著喂飯的馬皇後站起了身。
她先將孫兒朱雄英交給奶娘宮女,又凝眉對那太監道:“你且等一會。”然後才看向朱元璋。
“皇上,誠意伯求見,你為何不見?”
朱元璋還要吃炊餅,聞言越發煩躁,索性將炊餅扔在桌上,大吐苦水。
“見什麽見!”
“妹子,你是不知道啊!”
“這個劉基,早年還算溫良恭儉讓,老了老了,屁事兒越來越多!”
“前一個月大年初一,不是乙卯歲首早朝恭賀?”
“咱應天府的文武百官全都來了,排著隊向咱恭賀新禧。”
“你知道這個劉基幹了什麽事?”
馬皇後一愣:“什麽事?”
“嘿!這老頭,當場做了一手歪詩,表麵上恭賀咱新春吉祥,暗地裏卻大吐口水,妹子咱到現在還記得一清二楚,念給你聽啊!”
說著,朱元璋歪頭想了想,慢悠悠說道。
“枝上鳴嚶報早春,禦溝波澹碧龍鱗……”
“……”
“……,非煙雲抱翠華新……”
“從臣才俊俱楊馬,白首無能愧老身!”
說完,朱元璋氣不打一處來,指著大殿外喝道。
“妹子,你自己聽聽,你聽聽他說的是什麽意思!這不是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說咱老朱家愧對於他?”
這……
一旁的馬皇後聽的心頭一顫。
這首詩從表麵上來看,也是極具文采的祝賀之詩。
可最後兩句。
從臣才俊俱楊馬,白首無能愧老身?
滿朝文武都是青年才俊,隻有我一個糟老頭子慚愧的站在這裏?
不難看出,這兩句詩裏的怨氣簡直衝天,酸味臭不可聞。
這就好像村裏新年聚會,所有人都嘻嘻哈哈的說著吉祥話,偏偏有一個老頭明麵上恭喜,暗地裏卻是陰陽怪氣說自己老了,不受你們待見,就不應該來到這裏,應該早死早超生。
可村裏老叟這樣說也就罷了。
你劉基不知道,當著堂堂大明皇帝的麵嗎?
你說這些,到底要幹些什麽?
馬皇後皺眉的同時,心裏卻也知曉幾分原因。
劉基是誰?
大名鼎鼎劉伯溫是也。
世人都說前有諸葛亮,後有劉伯溫,更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美稱。
此人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首席軍師,奠定大明王朝勝利的奠基者之一。
按理來說勞苦功高,在大明成立後應享受勝利果實,被萬人敬仰。
可實際上呢?
大明朝初定天下,並於洪武三年紛爭結束後,開始封賞群臣。
像徐達、李善長、常遇春、李文忠等人都受封國公爵位,世襲罔替。
像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耿炳文等人受封侯爵之位,依舊是世襲罔替。
一共封了三十六個開國功臣,其中六個國公、二十八個侯爵,兩個伯爵。
偏偏賞了劉基劉伯溫一個區區伯爵之位,也就是誠意伯,且沒有世襲罔替的待遇。
也就是說他死在之後,後代就沒了官身,但憑自己努力。
這說明什麽?
說明老朱從大明創建伊始,就不是很待見劉伯溫。
這裏麵有很多原因,追究起來也比較複雜。
但究其根本,還是劉伯溫功績不夠,加入朱氏集團的時間不長,且善於占卜測天,沒有立下什麽實打實的汗馬功勞。
若他和李善長、常遇春等人一般善政治軍,你看封劉伯溫一個伯爵,他幹不幹?
但盡管如此,洪武三年的封賞也如同一個響亮的耳光,令劉伯溫顏麵盡失。
後來,朱重八又令其掌管太史局,同時擔任禦史中丞的職位,更是一個又一個耳光不斷扇在劉伯溫的臉上。
太史局是幹什麽?
說白了就是欽天監,製定曆法推測天象的地方。
盡管曆朝曆代都需要這麽一個存在,但一直是打醬油般的職位。
禦史中丞雖然有些實權,但也不過是三品官員,上麵還有禦史大夫壓著。
可以說,堂堂立國功臣劉伯溫,一張老臉是徹底丟光。
後來劉伯溫在老家選墓地的事情上,被人告發其選了有帝王風水的墓穴,更令老朱不喜到了極點。
你一個小小的伯爵,選什麽帝王風水?
所以劉伯溫在洪武一朝的地位是日漸勢微,幾乎快成了人嫌狗憎的境遇。
在洪武四年,也就是剛剛大賞群臣的第二年,就找了個借口將劉伯溫攆迴了老家。
前兩年,聽說劉基擅選王陵的事,朱元璋大發雷霆又將其召了迴來,命其呆在京都。
隻是……
馬皇後終究歎了口氣。
“都說人老糊塗!皇上,誠意伯畢竟也六十有五,看著滿朝新銳,自然要生出感慨之意。”
“再說,當年你三番五次請他出山,讓他幫你。如今大業已成,你翻臉不認人,豈不是有些忘恩負義?”
“妹子,咱……”
朱元璋聽完有些急眼。
是他媽我忘恩負義嗎?
這老登不過會些占卜推算的本事,又是當世名士,才請他過來主持大局,並且幫忙站台,吸引更多的名人雅士過來加入咱大明王朝。
頗有些千金買馬骨的意思。
可實際上呢?
他劉伯溫雖不喜利益,卻極好名義。
一言一行無不標榜自己為當世諸葛,需三顧茅廬才能請來。
可我朱元璋是當年的劉備嗎?
自然不是。
當年劉備走投無路之下,才去找諸葛亮,後來諸葛亮幫助劉備三分天下,打出一個蜀漢江山。
可你劉伯溫呢?
不能說寸功未立,隻能說大明朝的建立和你幹係不大。
不然也不會連個侯爵也封賞不上。
可就是這樣。
民間百姓多傳言劉伯溫乃是咱最重要的軍師,沒有劉伯溫,咱老朱就打不下天下,還是一個村間乞兒。
這他媽真奇了怪了,我到底仰仗你什麽了?
所以,劉伯溫在民間的聲望越高,朱元璋也越發反感。
並且如果細心琢磨。
劉伯溫為何在民間擁有如此高的聲望?
是不是你命人故意散播出去的謠言為自己造勢?
這讓日漸多疑的朱元璋也不得不防。
尤其對方攜勢壓他,更令他厭惡劉基幾乎到了極點。
再加上此人長期與李善長、胡惟庸不和,總是有紛爭鬧起。
諸多因素之下,讓朱元璋實在不想看他。
“哎!妹子……”
朱元璋見媳婦這意思,也明白這人今日是非見不可。
“那咱就見見他?看他大清早找咱要幹什麽?”
朱元璋試探問出。
馬皇後喜笑開顏。
“廢話!雲齊,還不快請誠意伯覲見!”
那叫雲齊的太監聽聞後,立刻應下,匆匆忙忙跑了出去。
不大會功夫,誠意伯劉基便在旁人攙扶下,踉踉蹌蹌走了進來。
正要繼續吃炊餅的朱元璋,聞言立刻皺起眉頭。
誠意伯劉基求見?
大清早的,此人怎麽會來找咱?
“不見,不見……告訴他,朕今日不想見他!”
朱元璋揮揮手,讓太監自去傳訊,莫要打攪了自己的好心情。
“這……”
太監一愣,沒想到皇上對誠意伯竟已厭惡到如此地步,哎了一聲起身就要離開。
“等等!”
豈料,一直蹲著喂飯的馬皇後站起了身。
她先將孫兒朱雄英交給奶娘宮女,又凝眉對那太監道:“你且等一會。”然後才看向朱元璋。
“皇上,誠意伯求見,你為何不見?”
朱元璋還要吃炊餅,聞言越發煩躁,索性將炊餅扔在桌上,大吐苦水。
“見什麽見!”
“妹子,你是不知道啊!”
“這個劉基,早年還算溫良恭儉讓,老了老了,屁事兒越來越多!”
“前一個月大年初一,不是乙卯歲首早朝恭賀?”
“咱應天府的文武百官全都來了,排著隊向咱恭賀新禧。”
“你知道這個劉基幹了什麽事?”
馬皇後一愣:“什麽事?”
“嘿!這老頭,當場做了一手歪詩,表麵上恭賀咱新春吉祥,暗地裏卻大吐口水,妹子咱到現在還記得一清二楚,念給你聽啊!”
說著,朱元璋歪頭想了想,慢悠悠說道。
“枝上鳴嚶報早春,禦溝波澹碧龍鱗……”
“……”
“……,非煙雲抱翠華新……”
“從臣才俊俱楊馬,白首無能愧老身!”
說完,朱元璋氣不打一處來,指著大殿外喝道。
“妹子,你自己聽聽,你聽聽他說的是什麽意思!這不是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說咱老朱家愧對於他?”
這……
一旁的馬皇後聽的心頭一顫。
這首詩從表麵上來看,也是極具文采的祝賀之詩。
可最後兩句。
從臣才俊俱楊馬,白首無能愧老身?
滿朝文武都是青年才俊,隻有我一個糟老頭子慚愧的站在這裏?
不難看出,這兩句詩裏的怨氣簡直衝天,酸味臭不可聞。
這就好像村裏新年聚會,所有人都嘻嘻哈哈的說著吉祥話,偏偏有一個老頭明麵上恭喜,暗地裏卻是陰陽怪氣說自己老了,不受你們待見,就不應該來到這裏,應該早死早超生。
可村裏老叟這樣說也就罷了。
你劉基不知道,當著堂堂大明皇帝的麵嗎?
你說這些,到底要幹些什麽?
馬皇後皺眉的同時,心裏卻也知曉幾分原因。
劉基是誰?
大名鼎鼎劉伯溫是也。
世人都說前有諸葛亮,後有劉伯溫,更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美稱。
此人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首席軍師,奠定大明王朝勝利的奠基者之一。
按理來說勞苦功高,在大明成立後應享受勝利果實,被萬人敬仰。
可實際上呢?
大明朝初定天下,並於洪武三年紛爭結束後,開始封賞群臣。
像徐達、李善長、常遇春、李文忠等人都受封國公爵位,世襲罔替。
像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耿炳文等人受封侯爵之位,依舊是世襲罔替。
一共封了三十六個開國功臣,其中六個國公、二十八個侯爵,兩個伯爵。
偏偏賞了劉基劉伯溫一個區區伯爵之位,也就是誠意伯,且沒有世襲罔替的待遇。
也就是說他死在之後,後代就沒了官身,但憑自己努力。
這說明什麽?
說明老朱從大明創建伊始,就不是很待見劉伯溫。
這裏麵有很多原因,追究起來也比較複雜。
但究其根本,還是劉伯溫功績不夠,加入朱氏集團的時間不長,且善於占卜測天,沒有立下什麽實打實的汗馬功勞。
若他和李善長、常遇春等人一般善政治軍,你看封劉伯溫一個伯爵,他幹不幹?
但盡管如此,洪武三年的封賞也如同一個響亮的耳光,令劉伯溫顏麵盡失。
後來,朱重八又令其掌管太史局,同時擔任禦史中丞的職位,更是一個又一個耳光不斷扇在劉伯溫的臉上。
太史局是幹什麽?
說白了就是欽天監,製定曆法推測天象的地方。
盡管曆朝曆代都需要這麽一個存在,但一直是打醬油般的職位。
禦史中丞雖然有些實權,但也不過是三品官員,上麵還有禦史大夫壓著。
可以說,堂堂立國功臣劉伯溫,一張老臉是徹底丟光。
後來劉伯溫在老家選墓地的事情上,被人告發其選了有帝王風水的墓穴,更令老朱不喜到了極點。
你一個小小的伯爵,選什麽帝王風水?
所以劉伯溫在洪武一朝的地位是日漸勢微,幾乎快成了人嫌狗憎的境遇。
在洪武四年,也就是剛剛大賞群臣的第二年,就找了個借口將劉伯溫攆迴了老家。
前兩年,聽說劉基擅選王陵的事,朱元璋大發雷霆又將其召了迴來,命其呆在京都。
隻是……
馬皇後終究歎了口氣。
“都說人老糊塗!皇上,誠意伯畢竟也六十有五,看著滿朝新銳,自然要生出感慨之意。”
“再說,當年你三番五次請他出山,讓他幫你。如今大業已成,你翻臉不認人,豈不是有些忘恩負義?”
“妹子,咱……”
朱元璋聽完有些急眼。
是他媽我忘恩負義嗎?
這老登不過會些占卜推算的本事,又是當世名士,才請他過來主持大局,並且幫忙站台,吸引更多的名人雅士過來加入咱大明王朝。
頗有些千金買馬骨的意思。
可實際上呢?
他劉伯溫雖不喜利益,卻極好名義。
一言一行無不標榜自己為當世諸葛,需三顧茅廬才能請來。
可我朱元璋是當年的劉備嗎?
自然不是。
當年劉備走投無路之下,才去找諸葛亮,後來諸葛亮幫助劉備三分天下,打出一個蜀漢江山。
可你劉伯溫呢?
不能說寸功未立,隻能說大明朝的建立和你幹係不大。
不然也不會連個侯爵也封賞不上。
可就是這樣。
民間百姓多傳言劉伯溫乃是咱最重要的軍師,沒有劉伯溫,咱老朱就打不下天下,還是一個村間乞兒。
這他媽真奇了怪了,我到底仰仗你什麽了?
所以,劉伯溫在民間的聲望越高,朱元璋也越發反感。
並且如果細心琢磨。
劉伯溫為何在民間擁有如此高的聲望?
是不是你命人故意散播出去的謠言為自己造勢?
這讓日漸多疑的朱元璋也不得不防。
尤其對方攜勢壓他,更令他厭惡劉基幾乎到了極點。
再加上此人長期與李善長、胡惟庸不和,總是有紛爭鬧起。
諸多因素之下,讓朱元璋實在不想看他。
“哎!妹子……”
朱元璋見媳婦這意思,也明白這人今日是非見不可。
“那咱就見見他?看他大清早找咱要幹什麽?”
朱元璋試探問出。
馬皇後喜笑開顏。
“廢話!雲齊,還不快請誠意伯覲見!”
那叫雲齊的太監聽聞後,立刻應下,匆匆忙忙跑了出去。
不大會功夫,誠意伯劉基便在旁人攙扶下,踉踉蹌蹌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