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丞三人如撥雲見日般,心中的陰霾頓時消散。他們沿著蜿蜒的山道,腳步堅定,逐步向半山腰的菁我書院前進。山路崎嶇,但似乎在他們的決心和期待下變得平坦順暢。


    不久,前方山道兩旁現身兩名儒院的學子,他們身姿挺拔,氣質儒雅,宛如兩座靜立的山石,守護著通往書院的道路。


    雲丞三人走到他們麵前,抱拳施禮,表示對儒學的敬意和對學子的尊重。


    在兩名儒院弟子熱情的引領下,他們穿過蔥鬱的竹林,踏過清澈的小溪,最終抵達一處山穀。


    在這片仙境之間,靈氣四溢,濃鬱得仿佛實質化,化作一層縹緲的薄霧,輕輕覆蓋在地麵上,如同輕紗拂麵,增添了幾分神秘與雅致。


    踏入這片神奇的穀地,中央聳立著一座宏偉壯麗的儒院建築,古樸莊嚴,歲月在其身上留下無數印記,卻不減其風采。


    這座儒院宛如一位智者,靜靜地守候在這片天地之間,以其沉穩的身姿訴說著千年的故事,吸引著尋求知識與智慧的人們紛至遝來。


    建築周圍綠樹成蔭,花香襲人,掩映在山林之中,與天地融為一體。


    站在這裏,仿佛可以聽到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感受到大自然的唿吸和儒學的氣息交織在一起,讓人不禁生出一種清淨幽雅之感,仿佛置身於一個世外桃源,遠離塵囂,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和洗滌。


    三人來到門前,隻見大門匾額上寫著“尼山聖境”四個大字。


    雲丞心頭一震,尼山聖境他是知道的,穿越來之前,他還曾到過尼山聖境旅遊,參拜過孔廟。不知道這裏的尼山聖境,和記憶中的尼山聖境有什麽不同。


    “這裏不是儒院嗎?為何叫做尼山聖境?”雲丞疑惑地問道。


    明心搖搖頭,表示不理解。


    李少卿沉吟片刻,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份敬畏與神秘:“傳說中,孔子之父母在尼丘之上祈禱得子,這才有了我們敬仰的孔聖人。我猜想,儒院之所以更名為尼山聖境,很可能與這個傳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話音剛落,一位儒院的學子恰巧經過,聽到他們的對話,接口道:“這位學弟所說非虛,但也有所遺漏。儒院之所以被更名為尼山聖境,的確與尼丘有關,但這裏並非真正的尼山。真正的原因,與儒院內供奉的孔子聖像息息相關。”


    雲丞心中好奇愈發濃烈,拱手施禮,恭敬地問道:“還請師兄不吝賜教,願聞其詳。”


    那位儒院學子,自稱陳國瑞,他笑容可掬地解釋道:“其實,尼山聖境之名並非書院的秘密,隻是少有人願意主動提及。”


    “既然你們對此感興趣,我便為你們詳細說說。尼山聖境之所以得名,並非僅因殿堂之內供奉的孔子雕像多次顯靈,震動不止。”


    “更因傳說中是在古早的春秋戰國年間,儒家學問逐漸興盛,孔子的教誨更是傳播四海,為了向孔子致敬,菁我書院派人上書朝廷,希望以尼山的靈性命名儒院,而當時正值國家繁榮昌盛之際,朝廷恩準了此請求,於是,儒院便更名為尼山聖境。”


    “這在整個大夏國,隻有我菁我書院的儒院能夠叫做尼山聖境!”


    陳國瑞的言辭之間充滿了對儒院的自豪和對孔子的敬仰,三人聽得如癡如醉,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與孔子一同傳道授業,共享那無邊的才氣。


    “原來如此,多謝陳師兄解惑。”三人齊齊施禮道。


    陳國瑞謙遜地還禮,溫文爾雅地笑道:“三位師弟初來乍到,麵孔陌生,想必就是那今年文試金榜題名的新秀吧。我在菁我書院已浸淫三載,對於書院的一草一木都頗為熟悉,若是有任何不明之處,盡可來找我哦。”


    雲丞聞言,臉上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陽般燦爛:“陳師兄此言甚合我意,我代表我兄弟三人向你表示由衷的謝意!”


    “諸位師弟客氣了。”陳國瑞謙遜地擺手,語氣溫和:“我並無什麽要緊之事,就由我引領諸位進入書院吧。”他轉身,步態從容地向前走去,袍擺隨著步伐輕輕擺動。


    雲丞緊隨其後,忍不住仔細地打量著眼前的陳國瑞。


    隻見陳國瑞身高七尺,身材修長如青鬆矗立,麵如冠玉,眼神深邃如星辰,即便同樣穿著儒院長袍,也難以掩蓋他身上的貴氣,這顯然是一位出身於世家大族的子弟。


    在陳國瑞的引領下,他們四人漸漸深入書院。


    突然,陳國瑞悠然地轉過頭來,微笑著望向明心三人,宛如春風拂麵般地說道:“我看三位師弟,氣宇軒昂,宛如雲端之上的仙鶴,令人敬仰。不知在金榜之上排名幾何啊?”


    明心聞言,心中正愁無法開口搭話,此刻卻如逢甘露,他自信地笑道:“這位乃是我的大哥雲丞,正是金榜榜首的狀元郎!而這位,則是我二哥李少卿,位列金榜之次席!”


    陳國瑞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震驚之色,他目光在雲丞與李少卿之間流轉,仿佛在確認明心所言非虛。雲丞與李少卿的謙遜與沉穩,更是讓他確信無疑。


    明心見陳國瑞的反應,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自豪之情。他拍了拍胸脯,笑著說道:“小弟明心,雖不及二位兄長,卻也在金榜之上摘得了第三名的桂冠。”


    陳國瑞心中一震,連忙拱手施禮道:“原來是金榜前三甲,失敬失敬!看來今年能否引得聖像震動,降下無邊才氣,就看你們兄弟三人了。”


    說著,他似乎陷入迴憶。慢慢地說道:“記得上一次引起聖像震動是在三年前,是同我一同進入書院的蘇逾塵!”


    “真的是他?”雲丞一聽蘇逾塵的名字,心中一沉。他之前便聽明心說過,蘇逾塵曾引起聖像震動,降下才氣。


    “怎麽?雲師弟認識他?”李國瑞見狀,問道:“我聽說他後來進入了道院,不知現在如何?”


    雲丞道:“我與他並不相熟,隻是在姑蘇城聽過他的名號罷了。”他並不想讓太多人知曉自己與蘇家的糾葛,敷衍的答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儒道至聖:從落魄秀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貓尾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貓尾的魚並收藏儒道至聖:從落魄秀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