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那國王不是白死了嗎?
視頻通古代,從強軍戰歌開始 作者:白毛阿瞞要典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君主立憲之路徹底堵死,而路易十六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在瑟瑟寒風中,走入了巴黎革命廣場。】
【在那裏,等待他的是他曾親手設計改良過的斷頭台。】
【路易十六平靜地走上了斷頭台,並對台下的民眾留下了最後一句遺言:】
【“我是無罪的,但我原諒我的敵人,願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說罷,鍘刀落下,這位法蘭西曆史上最富爭議的國王就此歸西,享年38歲。】
古代的百姓們看著天幕,和那些巴黎的市民們一樣,在經曆了短暫的沉默後,就是震耳欲聾的歡唿聲。
即使不為了別的,單純就是看一個國王被砍掉了腦袋,就足夠震撼的了。
更何況這個國王,還是在審判之後,判處的死刑。
【彈幕:人類高光時刻!】
【彈幕:這裏的法國,是光榮的法國!】
皇帝們臉色很是難看,至少那些意識到發生了什麽的皇帝是這樣。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以為這天幕的出現,是上天的恩賜,是因為他們的功績。
結果短短不到一天的時間,事情就發生了如此巨大的反轉。
天幕確實是上天的恩賜,隻不過恩賜的對象不是他們這些執掌天下神器的皇帝,而是那些黎民百姓。
這是對百姓的恩賜,這是對百姓的蜜糖。
而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皇權被動搖了,這次的動搖完全不是曹髦被當街殺死可以比擬的。
曹髦被當街殺死,皇權的神秘性就不複存在了。
但由於信息的流通性十分的緩慢,所以造成的損害還是可以盡力彌補的。
但這天幕,是全天下的人,都在看著的,他們根本就無法彌補。
皇權的統治,被徹底的,從根上摧毀了。
隻不過現在還沒有人輕輕地推動這個,搖搖欲墜的多米諾骨牌搭建的王座,也就可以勉強維持……?
【或許,寄希望於外國入侵,來恢複自己統治的路易十六,從來沒有想過,正是外敵入侵帶來的恐懼,推動了法國革命的繼續進行。】
【正如他沒有想過,自己的好大喜功,會讓法國陷入財政危機的泥潭;對貴族的一再退讓,會讓自己不得不求助三級會議;兩度調兵不用的結果,竟是自己被裹挾著重返巴黎。】
【國王的叛逃展露了王家對人民的背棄,而當人民要求那些以人民的代表自居的新貴們審判叛徒時,人民卻僅僅得到了死亡。】
【新貴們的彈壓,讓人民逐漸拋棄了對新貴、對國王的幻想。】
【而人民早已在第一次革命中,就認識到了自己的力量。】
【於是,第二次革命開始了。】
【在充斥著血與火的一次次鬥爭中,人民開始認清在革命中,應當如何訴求、應當訴求什麽,開始認清為求得自身的解放,應當如何鬥爭。】
【而這時,對於控製革命依然抱有幻想的新貴們,卻仍在嚐試頑抗,來自人民的,越來越明晰的怒火!】
【直到民眾對於國外敵人的恐懼,引爆了九月屠殺,產生的餘波才震懾住了試圖馴服人民的新貴。】
【國王已死,但一個巨大的問題擺在了這個,新生的共和國麵前。】
【他們該如何建立一個全新的社會?】
【即使翻遍啟蒙先賢們留下的經典,也無法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因為無論是盧梭、伏爾泰,還是狄德羅,他們的身份是文人,是作家,是哲學家,但沒有一個人真正管理過一個國家。】
【所以,他們給出的方案,很難解決一些現實的問題。】
【比如財政危機問題,想解決就必須加稅,但如果最終的結論是加稅,那路易十六死得也太冤了。】
【他不就是因為加不動稅,才掉了腦袋嗎。】
【彈幕:國王走之前要加稅,國王走了還要加稅,那國王豈不是白走了?】
大明。
一些還沒有學傻的朝臣們陷入了沉思,或者說學傻的人也不可能爬到高位上。
他們看著天幕上的內容,再想想大明朝的現狀,竟然發現天幕上說的,竟然是對的!
先賢並沒有給出治理國家的方法,因為先賢自己也沒有管理過一個國家,哪怕是春秋或者是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
那他們這些抱著先賢典籍,試圖從其中的字縫裏尋找治國理政方法的人……
他們渾身一個哆嗦,不敢再想下去了。
再想下去,問題就變得複雜了,就不得不做出改變了。
而他們並不想改變,就算要改變,那也隻能變成以前的樣子!
【那加稅的這條路走不通,把沒收的教會和貴族的財產拿出來拍賣行嗎?】
【可以,事實上也確實是這麽做的。】
【但這麽大的一筆資產,想要全部處理完,也是需要時間的。】
【可財政危機是不等人的。】
【為此,法國政府隻能以這些財產作為抵押,發行債券,也就是“指券”。】
【後來這種指券取代了金屬貨幣的地位,成為了法國事實上的紙幣。】
【但指券的市值波動極大,因為它用來背書的財產也在貶值。】
【到了1792年,指券貶值了38%,次年跌破了50%。】
大明。
洪武皇帝朱元璋十分的得意,他可比那些法國人聰明多了。
他發行的大明寶鈔,可沒有用任何的東西作為抵押,直接就發行了的。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種行為的後果就是,大明的信譽,在危難時刻可以延長國祚的信譽,被如此輕而易舉地消耗掉了。
【彈幕:因為法國政府不迴收指券】
【彈幕:金圓券】
大明。
朱元璋愣住,他原本以為自己很是聰明,結果沒想到,自己才是那個小醜。
可他要是迴收了寶鈔,那他不就成了最後買單的那個了嗎?
朱元璋想不通該怎麽解決。
而且那個之前給他,吃下了一個定心丸的金圓券,竟然和這個指券一樣?
那他這吃的還是定心丸嗎?
感謝各位大大的打賞和支持,非常感謝!!
今天第一更奉上!!
【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在瑟瑟寒風中,走入了巴黎革命廣場。】
【在那裏,等待他的是他曾親手設計改良過的斷頭台。】
【路易十六平靜地走上了斷頭台,並對台下的民眾留下了最後一句遺言:】
【“我是無罪的,但我原諒我的敵人,願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說罷,鍘刀落下,這位法蘭西曆史上最富爭議的國王就此歸西,享年38歲。】
古代的百姓們看著天幕,和那些巴黎的市民們一樣,在經曆了短暫的沉默後,就是震耳欲聾的歡唿聲。
即使不為了別的,單純就是看一個國王被砍掉了腦袋,就足夠震撼的了。
更何況這個國王,還是在審判之後,判處的死刑。
【彈幕:人類高光時刻!】
【彈幕:這裏的法國,是光榮的法國!】
皇帝們臉色很是難看,至少那些意識到發生了什麽的皇帝是這樣。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以為這天幕的出現,是上天的恩賜,是因為他們的功績。
結果短短不到一天的時間,事情就發生了如此巨大的反轉。
天幕確實是上天的恩賜,隻不過恩賜的對象不是他們這些執掌天下神器的皇帝,而是那些黎民百姓。
這是對百姓的恩賜,這是對百姓的蜜糖。
而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皇權被動搖了,這次的動搖完全不是曹髦被當街殺死可以比擬的。
曹髦被當街殺死,皇權的神秘性就不複存在了。
但由於信息的流通性十分的緩慢,所以造成的損害還是可以盡力彌補的。
但這天幕,是全天下的人,都在看著的,他們根本就無法彌補。
皇權的統治,被徹底的,從根上摧毀了。
隻不過現在還沒有人輕輕地推動這個,搖搖欲墜的多米諾骨牌搭建的王座,也就可以勉強維持……?
【或許,寄希望於外國入侵,來恢複自己統治的路易十六,從來沒有想過,正是外敵入侵帶來的恐懼,推動了法國革命的繼續進行。】
【正如他沒有想過,自己的好大喜功,會讓法國陷入財政危機的泥潭;對貴族的一再退讓,會讓自己不得不求助三級會議;兩度調兵不用的結果,竟是自己被裹挾著重返巴黎。】
【國王的叛逃展露了王家對人民的背棄,而當人民要求那些以人民的代表自居的新貴們審判叛徒時,人民卻僅僅得到了死亡。】
【新貴們的彈壓,讓人民逐漸拋棄了對新貴、對國王的幻想。】
【而人民早已在第一次革命中,就認識到了自己的力量。】
【於是,第二次革命開始了。】
【在充斥著血與火的一次次鬥爭中,人民開始認清在革命中,應當如何訴求、應當訴求什麽,開始認清為求得自身的解放,應當如何鬥爭。】
【而這時,對於控製革命依然抱有幻想的新貴們,卻仍在嚐試頑抗,來自人民的,越來越明晰的怒火!】
【直到民眾對於國外敵人的恐懼,引爆了九月屠殺,產生的餘波才震懾住了試圖馴服人民的新貴。】
【國王已死,但一個巨大的問題擺在了這個,新生的共和國麵前。】
【他們該如何建立一個全新的社會?】
【即使翻遍啟蒙先賢們留下的經典,也無法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因為無論是盧梭、伏爾泰,還是狄德羅,他們的身份是文人,是作家,是哲學家,但沒有一個人真正管理過一個國家。】
【所以,他們給出的方案,很難解決一些現實的問題。】
【比如財政危機問題,想解決就必須加稅,但如果最終的結論是加稅,那路易十六死得也太冤了。】
【他不就是因為加不動稅,才掉了腦袋嗎。】
【彈幕:國王走之前要加稅,國王走了還要加稅,那國王豈不是白走了?】
大明。
一些還沒有學傻的朝臣們陷入了沉思,或者說學傻的人也不可能爬到高位上。
他們看著天幕上的內容,再想想大明朝的現狀,竟然發現天幕上說的,竟然是對的!
先賢並沒有給出治理國家的方法,因為先賢自己也沒有管理過一個國家,哪怕是春秋或者是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
那他們這些抱著先賢典籍,試圖從其中的字縫裏尋找治國理政方法的人……
他們渾身一個哆嗦,不敢再想下去了。
再想下去,問題就變得複雜了,就不得不做出改變了。
而他們並不想改變,就算要改變,那也隻能變成以前的樣子!
【那加稅的這條路走不通,把沒收的教會和貴族的財產拿出來拍賣行嗎?】
【可以,事實上也確實是這麽做的。】
【但這麽大的一筆資產,想要全部處理完,也是需要時間的。】
【可財政危機是不等人的。】
【為此,法國政府隻能以這些財產作為抵押,發行債券,也就是“指券”。】
【後來這種指券取代了金屬貨幣的地位,成為了法國事實上的紙幣。】
【但指券的市值波動極大,因為它用來背書的財產也在貶值。】
【到了1792年,指券貶值了38%,次年跌破了50%。】
大明。
洪武皇帝朱元璋十分的得意,他可比那些法國人聰明多了。
他發行的大明寶鈔,可沒有用任何的東西作為抵押,直接就發行了的。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種行為的後果就是,大明的信譽,在危難時刻可以延長國祚的信譽,被如此輕而易舉地消耗掉了。
【彈幕:因為法國政府不迴收指券】
【彈幕:金圓券】
大明。
朱元璋愣住,他原本以為自己很是聰明,結果沒想到,自己才是那個小醜。
可他要是迴收了寶鈔,那他不就成了最後買單的那個了嗎?
朱元璋想不通該怎麽解決。
而且那個之前給他,吃下了一個定心丸的金圓券,竟然和這個指券一樣?
那他這吃的還是定心丸嗎?
感謝各位大大的打賞和支持,非常感謝!!
今天第一更奉上!!